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综述了SiC颗粒弥散强化Si3N4基陶瓷材料的研究近况,根据Si3N4和SiC的不同烧结机理对Si3N4/SiCp复相陶瓷材料烧结机理以及SiCp的掺入对材料可烧结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将SiCp粒子的尺寸对Si3N4/SiCp复相陶瓷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与材料可烧结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热压Si3N4/SiCp复相陶瓷材料和Si3N4/纳米SiCp复相陶瓷材料中SiCp含量对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SiCp弥散强化Si3N4基陶瓷材料的强化效果和强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SiC闰弥散强化Si3N4基陶瓷材料的研究近况,根据Si3N4和SiC的不同烧结机理对Si3N4/SiCp复相陶瓷材料烧结机理以及SiCp的掺入对材料可烧结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将SiCp粒子的尺寸对Si3N4/SiCp复相陶瓷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与材料可烧结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热压Si3N4/SiCp复相陶瓷材料和Si3N4/纳米SiCp复相陶瓷材料中SiCp一地  相似文献   

3.
Si_3N_4-SiC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粒度为 50~70 nm的纳米级 SiC粉体与微米级的 Si3N4粉体复合来制备 Si3N4-SiC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对纳米SiC含量不同的Si3N4-SiC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C质量分数为10%时,经热压烧结法制备的Si3N4-SiC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抗弯强度为 844 MPa,断裂韧性为 9. 7 MPa· m1/2。微观组织结构的研究还表明,纳米SiC的不同含量影响着基体Si3N4的晶粒形貌,从而决定了复合材料的性能。探讨了纳米级SiC在基体中的形态、分布及其对基体强化增韧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1,2-二环戊二烯基四甲基二硅烷与丁基锂作用生成[四甲基二硅撑]双(环戊二烯基负离子盐),后者随即与六羰基钨反应形成1,1-[四甲基二硅撑]双[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钨负离子盐],(Me2SiSiMe2)·[Cp′(CO)3W-]2·2Li+(I).(I)分别与六种卤化物反应,生成在钨原子上引入取代基的产物:(Me2SiSiMe2).[Cp′W(CO)3R]2,(R:Me,C2H5,2;PhCH2,3;CH2COOC2H5,4;CH3CO,5;P3hSn,6).(I)用醋酸处理后,随即分别与CCl4,NBS及I2作用,生成相应的钨卤化物,(Me2SiSiMe2)[Cp′W(CO)3X]2,(X:C1,8;Br,9;I,10),(I)与Fe3+/H3O+作用发生氧化偶联,生成双核W-W键产物(Me2SiSiMe2)[Cp′W(CO)3]2,11.(Cp′=C5H4)  相似文献   

5.
Y-TZP和氮气压力对GPSSi_3N_4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Y-TZP(3mol%Y2O3)和氮气压力对GPSSi3N4陶瓷材料的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相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添加5wt%、10wt%、15wt%、20wt%Y-TZP的氨化硅复合材料在1770~1800℃,氮气压力分别为1MPa、2MPa、3MPa下烧成,获得相对密度>95%的烧结体。实验结果表明:添加<10wt%的Y-TZP及增大氮气压力有利于改善氰化硅陶瓷材料的烧结性能;Y-TZP可提高Si3N4基体的断裂韧性,添加15wt%TZP的Si3N4材料断裂韧性可达8.33MPam1/2,与基体相比提高30%,微裂纹增韧和第二相粒子增韧为主要增韧机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钎料中常用活性材料与被钎陶瓷Si_3N_4之间的物理现象和化学反应,讨论了活性材料所起的作用,即通过活性金属与Si_3N_4陶瓷的化学反应形成反应过渡层而结合,同时活性材料改善了钎料在Si_3N_4陶瓷表面的漫流性能.但因为反应产物与Si_3N_4陶瓷热物理性能相差较大,故活性材料的加入量应限制在一定范围以内。用Ag-Cu-Ti钎料钎接Si_3N_4/钢时,在Si_3N_4/钎料过渡区生成了富TiN层和富Ti_3Si_5层,控制这两个反应结合层的成分和厚度可能是提高钎接接头强度的关键之一。此外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钎料层厚度时,钎接接头强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销-盘式热压Si3N4/3Cr2W8V钢摩擦副在室温干摩擦磨损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及Si3N4销的磨损系数,对陶瓷销的磨损面进行了SEM显微形貌观察,X射线分析;并探讨了陶瓷销的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Si3N4陶瓷的磨损以微区脆性断裂为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8.
用Cy2BuSnO2C-C6H4-x,Cy2MeSnO2C-C6H4-x,CyBu2SnO2C-C6H4-x(x=H,p-CH3,p-CH3O,p-NO2,p-F,p-Cl,p-I,p-OH,p-NH,m-NO2,m-CH3O)3个系列共18种取代苯甲酸配位的有机锡络合物在13种有机溶剂(环己烷、正庚烷、四氯化碳、苯、甲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四氢呋喃、对二氧六环、乙腈)中的羰  相似文献   

9.
利用半固态熔铸法制备SiCp/Al复合材料,探讨了在空气中将SiCp加入(纯Al+添加剂)合金中时,SiCp的加入量、搅拌温度、浇注温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在三层以上的搅拌器,以适当速度搅拌熔体时,可增加SiCp在熔体中的熔入量,且浸润性较好,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0.
碳化硅、氧化锆增韧氧化铝复相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纳米氧铝粉中加入碳化硅晶须和纳米氧化铝粉,通过烧结得到细晶的氧化铝基复相陶瓷,达到了提高氧化铝陶瓷断裂韧性的目的.研究了Nano-Al2O3/SiC(w)、ZrO2复相陶瓷的烧结温度、晶粒尺寸、SiC(w)含量等对细晶Al2O3基复相陶瓷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采用纳米Al2O3粉,可使烧结温度大幅度下降,在1600℃即可得到致密的细晶陶瓷材料.SiC(w)质量分数w为18%时可以得到较高的断裂韧性值,KIC=6.96MPa·m1/2.晶须增韧的机理仍然是晶须的拔出和断裂.加入ZrO2后,利用ZrO2的相变增韧的效果,可以使Al2O3基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SiCpl-BAS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热压烧结法工艺制备碳化硅片晶增强BAS(BaOAl2O32SiO2)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SiCpl-BAS),并对其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碳化硅片晶体积分数达到0.30时,SiCpl-BAS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分别从纯基体的100.3MPa和1.49MPa.m^1/2,提高到181.0MPa和3.20MPa.m^1/2,主要的增强增韧机理为裂纹的偏转,分岔和片晶的拔出。  相似文献   

12.
以电熔镁砂、天然鳞片石墨、煤沥青、Al粉及Si粉为主要原料,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混匀后压制成MgO-C材料试样。将试样在氮气气氛下分别经1000℃×3h、1200℃×3h、1400℃×3h热处理,研究热处理温度对材料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热处理后,试样中Al消失,反应生成了柱状AlN和八面体状MgAl2O4,此温度下Si尚未参与反应;1200℃热处理后,Si开始反应生成六边形板状的SiC,镶嵌在镁砂基体中,提高了试样的高温抗折强度和热震后残余抗折强度;1400℃热处理后,试样中除有柱状AlN和八面体状MgAl2O4生成外,还有较多晶须状SiC和针状β-Si3N4生成,形成了良好的非氧化物结合,使得材料具有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纳米Si3N4对反应烧结Si3N4结合SiC材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反应烧结机制 ,在 14 5 0℃制备了 Si3N4结合 Si C材料 ,研究表明 ,在引入微量纳米 Si3N4粉后 ,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材料的组织也更加致密和均匀。通过 X-ary、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分析表明 ,由于纳米 Si3N4粉的高表面能、高活性以及颗粒小等特点 ,加大了反应生成的 Si3N4在纳米 Si3N4上沉积的几率 ,增大了氮化率 ,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国产SiC晶须(SiC_W)制备SiC_W-ZTA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了SiC晶须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晶须增韧和ZrO_2相变增韧两种机制协同作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Si3N4结合SiC,Sialon结合刚玉,AlN结合刚玉,AlON结合刚玉材料与刚玉砖和粘土砖的抗高炉渣侵蚀及抗钢水侵蚀性。结果表明:与刚玉质、粘土质耐火材料相比,氧化物/非氧化物复相材料显示优良的抗渣渗透性和抗渣浸蚀性,与Si3N4结合SiC材料相比,AlN结合刚玉材料和AlON结合刚玉材料显示优良的抗钢水侵蚀性。  相似文献   

16.
四方氧化锆相变增韧、碳化硅晶须补强、碳化钛粒子弥散强化,同时引入一个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系统中产生了叠加的强韧化效果。热压ZTA-SiCw-TiC复相陶瓷材料与Al2O3-SiCw-TiC相比具有更高的综合机械性能。碳化钛在基体中形成连续的骨架阻碍晶粒的长大,随着碳化钛含量的增加,基体的硬度明显增加。主要强韧化机理有相变增韧、晶须拔出、载荷转移、裂纹偏转等。基体的主要断裂方式为穿晶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17.
在氩气气氛下,以粉煤灰为原料,石墨为还原剂,研究碳还原粉煤灰制备SiC/Al2 O3系复合材料的反应过程,并探索其制备的工艺条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还原产物的物相变化规律,使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1673 K粉煤灰中石英相与碳反应生碳化硅,1773 K莫来石相基本分解完全.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生成碳化硅和氧化铝含量增加,较合适的温度条件为1773~1873 K;保温时间的延长,有利于碳化硅和氧化铝的生成,较好的保温时间为3~4 h;增加配碳量对碳化硅和氧化铝的生成有促进作用,较合适的C/Si摩尔比为4~5.在制备出的SiC/Al2 O3复合材料中碳化硅在产物中分散较为均匀,并且粒度小于20μm.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高强、高模量的SiC晶须引入以Y2O3稳定的ZrO2(t)相变增韧Al2O3基陶瓷材料[即ZTA(Y)]中.研究了不同晶须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iC晶须能明显提高ZTA(Y)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体积含量为20%的SiC晶须的复合材料性能可达:σbb=830MPa,Kic=9.8MPam1/2.通过与SiCw/Al2O3复合材料系统的比较分析,认为SiCw/ZTA(Y)复合材料中,由于热膨胀系数差异所产生的基体中的张应力可由诱导ZrO2(t)的马氏体相变来缓解,其中存在着相变增韧和晶顺补强的双重强韧化机制  相似文献   

19.
系统地研究了Y4Si2O7N2_BN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计算表明,Y4Si2O7N2_30vol.%BN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应力断裂抵抗因子R1值.进一步的实验证明该复合材料的临界热震温差为850~900K.第二相h-BN在热震条件下的层间劈裂愈合机制对复合材料保持较高的残余强度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