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城市社区不同血糖状态中老年女性体质类型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所有调查对象均经过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两次血糖监测,血糖状态确定采用美国ADA2003标准,体质类型调查根据王琦等编制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结果: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属于平和体质(47.7%),不符合任何一种体质类型占25.5%,符合两种及以上体质类型的占11.5%;三种不同血糖状态对象和9种体质类型的各具体分析结果均不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每种体质类型的判定中均有一定程度的疑似情况(3.3%~11.5%)不能确定。结论: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的结果是否真实的反应了被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体质类型,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血糖检测与分类确定采用美国ADA2003标准,体质类型调查与评定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王琦)标准。结果:①平和体质对象占47.7%,两种及以上体质类型占23.1%;②不同年龄组与不同血糖状态的体质类型分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P=0.00)。结论:调查结果反映了不同血糖状态中老年人群的体质分布,确切结果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与其空腹血糖的相关性,寻找心理干预辅助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方法:对186例门诊病人作空腹血糖化验,抽血后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作焦虑抑郁水平调查,统计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186例糖尿病患者中抑郁及(或)焦虑症患病率39.2%,HAD分段与患者血糖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二者互为因果,因此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对糖尿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身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1 对象与方法、结果1.1 愤怒、悲观和失望的心理状态:此类心态的患者1型 DM 占21%,2型 DM 占13%。由于患者多是青少年,被确诊后,多数将终生依赖外源胰岛素治疗,如果没有外源胰岛素替代治疗,将会导致危及生命的代谢紊乱,而他们又大都处于求学、创业、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产妇分娩期心理特点,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住院分娩的80名产妇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80例产妇心理状态调查结果为:紧张恐惧42例,占52.5%;抑郁担心8例,占10%;心态平静2例,占2.5%;焦急依赖28例,占35%.80例产妇骨盆正常,自然分娩52例,剖宫产28例,都顺利生产,母子平安.结论: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使产妇的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精神状态得到缓解和消除,使产妇的情绪得到稳定,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使产妇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保持在最佳状态,有助于她们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在初期明确诊断的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且提出相应护理措施,为临床护士实施心理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cl-90医院焦虑及抑郁量表(HAD)作为心理状态的评估工具,通过自己设制的调查表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患者的文化程度、自身健康评价,经济状况,住院费用支付方式、家人、医护人员的关心程度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主要心理因素.结论: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使患者消极情绪变为积极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患者全面准确评估,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心理护理措施。结果:72例患者均有不同的心理障碍,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出院时情绪稳定61例占84.72%,开朗8例占11.11%。结论:有针对性的及早进行心理干预,可促进病情缓解和提高SLE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体质类型以及为进一步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体质类型调查根据王琦等编制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结果:(1)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属于平和体质(49.4%),难以判断占47(13.4%),符合两种及以上体质类型的占81(23.1%);(2)三种不同血糖状态对象9中体质类型的各具体分析结果均不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每种体质类型的判定中均有一定程度的疑似情况(3.3%-11.5%)不能确定。结论:单纯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的结果是否真实反映了被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的综合性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城市社区中老年女性的健康状况,开展了城市社区慢性病患病及社区资源的利用情况的大型调查,本文主要针对城市中老年女性高血压患病及社区资源利用分析。方法:自制的调查问卷以街道为单位进行方便抽样调查。结果:1)总被调查对象有1982人,平均年龄为64.04±9.20岁;2)本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在过去一年内测过血压(92.5%),医务人员告知患有高血压的占39.0%,过去2周正在服高血压药物的占90.6%,社区医生给过特别的膳食建议占41.1%,减低体重的建议或治疗占18.4%,戒烟的建议或治疗占10.7%,开始进行或多做锻炼的建议占62.2%,血压升高或高血压是否看过传统医学医生(中医)占15.7%,目前正在采用草药或传统医学治疗高血压占11.9%。结论:该调查结果将为社区开展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术后疼痛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寻找心理干预辅助缓解术后疼痛的方法.方法:对260例术后患者的疼痛状况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作焦虑抑郁水平调查,统计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260例术后患者中抑郁及(或)焦虑症患病率43.8%,HAD分段与患者VAS呈正相关.结论:术后疼痛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二者互为因果,因此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究艾滋病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的焦虑、抑郁状态。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 海)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 100 例,均予以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采用一般资料调查 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测定,调查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结果:100 例患者中,出现焦虑、抑郁状况的患者有 46 例,占比 46.00 %(46/100);其中,只出现焦虑状况的患者 19 例,占比 19.00 %;只出现抑郁状况的患者 13 例, 占比 13.00 %;焦虑和抑郁同时存在的患者 14 例,占比 14.00 %。艾滋病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调查结果显示,女性、 45 ~ 59岁、小学及以下和初中、离异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临床特征调查结果显示,随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增加, 其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更高,诊断未告知他人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于诊断主动自愿告知他人者;差异均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结论:艾滋病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状态,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 焦虑、抑郁状态也随之加重。对此,宜重视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给予针对性改善对策,以促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缓解。  相似文献   

12.
黄小玲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5):221-221,236
目的:探讨妇科病人不同年龄段所致不同心理变化与妇科生殖道炎症预后的关系。方法:整理近三年来妇科门诊就诊的450例妇科生殖道炎症病人资料,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分析出妇科病人不同年龄段,不同心理状态与其所发病症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5-25岁青春期病人易表现为紧张不安,外阴炎症及阴道炎症发病率高,常伴发急性尿路感染。26-45岁生理活跃期病人易沮丧、忧郁,有偏执、强迫倾向,慢性炎症较急性炎症发病率高。46岁以上围绝经期病人以老年性阴道炎为主。结论:妇科病人不同年龄段心理状态对妇科生殖道疾病预后均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护理投诉的原因及其与护士心理状态的关系,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稳定护士队伍。方法:对近3年来35起护理投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被投诉的35名护士进行心理状态测评,进行X2检验。结果: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学历的护士被投诉护士的心理焦虑状况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护理部应重点加强年轻护士规范化培训、护理客观安全教育、心理疏导,帮助她们寻找根源,树立自信,从而减少护理投诉的发生率,进一步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老年人60~70岁占45人,70~80岁占45人,80岁以上占10人,骨折伤后功能康复与心理康复需求,应用护理心理学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达到最佳康复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方法对老年人骨折期间功能与心理康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的100名老年人中,95%希望得到心理康复指导,92%希望得到功能康复指导。结论:老年人的心理康复和功能康复值得关注,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老年人需求,解决其心理问题,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候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的异同,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以问卷方式进行心理调查,同时进行中医证候辨证,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1)脑卒中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2)不同中医证候脑卒中患者心理问题表现不同;(3)以"实证"为主要证候与以"虚证"为主要证候的脑卒中患者在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的表现有差异。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并根据不同中医证候,应用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知识给予相应干预,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常规体检人群进行调查,对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现患率、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人口学资料等进行描述性分析。方法:运用“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问卷(3版)”在常规体检人群中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描述性分析,对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人群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发生率7.16%,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人群特征为女性发生比例高于男性,19岁以上各组肝郁脾虚证发生率均较高,学历层次以大专以上发生比例最高,婚姻状态以离异者发生比例最高,职业状况以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以行政管理人员等发生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状况。方法:对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填表调查。结果: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表现为:抵触情绪占80%,要求出院63.3%,不适应住院治疗占53.4%,拒绝药物治疗占48.3%,非人格化心理占40%,孤独感占31.7%,紧张害怕占26.7%,焦虑占6.7%。结论:通过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理状况的现状调查,对临床心理护理有指导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探讨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调控血管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未病"的理念及方法,对48名血管亚健康状态患者采用中医药结合饮食、心理、养生指导的方法进行干预,通过常规体检项目、血脂、血流变、颈动脉超声及中医证候积分考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观察,患者在体重、血压、血糖方面得到有效控制,在血脂、血流变的指标上得到了调整,自身疲劳感、注意力、活力得到改善,头晕头痛、心悸胸闷、失眠、周身酸软等中医证候得到缓解,临床总有效率93.75%,显效21例,有效24例,无效3例。结论:运用中医"治未病"方法调治血管亚健康状态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呼吸科ICU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6月入住医院呼吸科ICU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交谈式调查法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呼吸科ICU患者的心理状态主要有情绪休克、恐惧和紧张、忧郁和孤独、失控、心理否认和其他心理状态。结论:针对呼吸科ICU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不同的应对措施,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认知状况。方法根据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开始使用胰岛素的时间等多样性,选择访谈对象,抽取其中10名病人为访谈对象,采取开放式小组专题会谈与个人访谈,在知情同意下,进行现场录音和笔录的方法,收集信息,通过回顾分析录音资料得出结果。结果:①认为胰岛素有依赖,会成瘾,能不用尽量不用的,有8人,占80%;②认为使用胰岛素影响自身形象,心理难以承受的,有3人,占30%;③认为注射胰岛素太麻烦的,有4人,占40%;④重复使用胰岛素针现象的,有10人,占100%;⑤认为胰岛素治疗的副作用对患者是一个打击,有3人,占30%;⑥担心胰岛素的储存、使用期限,有6人,占60%;⑦自我监测血糖频率低,有8人,占80%。结论:①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病程等的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都存在认知问题;②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能有效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认知状况,信息真实生动、全面;③有必要探索相关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