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本项目开发的创新产品"丹参酮Ⅱ A磺酸钠注射液"为心血管类疾病治疗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也可用于室性早搏,属于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重大品种。丹参酮Ⅱ A磺酸钠的创制是我们以"中药西做"思路对中药材有效活性成分进行现代化改造的一次尝试。公司积极推进该项目的产业化实施,建设了丹参酮Ⅱ A磺酸钠原料与注射液GMP生产线,于2002年实现产品成功上市,商品名"诺新康"。于2004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丹参各单体成份对体外培养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缺血缺氧条件下培养模拟急性心肌梗死缺氧缺血时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凋亡情况,BALB/c裸鼠皮下注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检测其分化能力.丹参各单体预处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不同时间点后通过CCK-8测定其增殖情况.q PCR检测适当浓度的丹参酚酸B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SOX-2、Klf-4、OCT4和C-myc表达的影响.实验分组:丹参酮ⅡA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丹参酚酸B组及对照组.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浓度依赖性促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增殖(P0.05),但丹参酮ⅡA对其增殖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丹参酚酸B能提高其增殖能力,但预处理时间、浓度过高或过低均造成细胞损伤.丹参酚酸B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增加其OCT-4和C-myc的表达,提高其干性潜能(P0.05),但对Klf-4却无统计学差异.对于SOX2丹参酚酸B却抑制其表达(P0.05).结论:丹参对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增殖分化有一定的影响,但各单体成份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3.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培养的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分泌胶原蛋白的影响,为肾脏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第2~4代,经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及不同时间培养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TUNEL法检测其PCNA、p27、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及凋亡情况.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抑制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表达PCNA和Ⅲ型胶原蛋白,促进p27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在一定浓度、时间范围内具有量效、时效关系(P<0.05).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够在体外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复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进行实验研究。方法模拟临床浓度和使用方法,研究两种药物配伍后的p H值变化、配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配伍后各项结果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与复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可以配伍。  相似文献   

5.
正交试验优选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林  傅正生 《甘肃科技》2006,22(11):107-108
以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产率为指标,应用L18(3^7)正交试验设计对其进行最佳制备工艺筛选,确定了该化合物的最佳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类中药丹参的活性成分—丹参酮ⅡA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适宜作用浓度和时间,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V-EC-C)不同时间,利用SRB方法测得其吸光度值(OD),以确定各组内皮细胞增殖情况,并筛选适宜浓度和适宜时间点。结果:丹参酮ⅡA具有显著的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C)增殖效应,其中终浓度6 mg/L干预48 h效应最为显著。结论:丹参酮ⅡA能够显著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提示其具有促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7.
旨在探索丹参酮ⅡA对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PXR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确定丹参酮ⅡA诱导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对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等耐受的分子机制。使用系列浓度梯度的丹参酮ⅡA处理HCC细胞系MHCC97-H细胞,检测丹参酮ⅡA对PXR转录因子活性以及PXR下游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在裸鼠中利用MHCC97-H细胞建立HCC肿瘤模型,对动物给予丹参酮ⅡA后,再使用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对动物进行抗肿瘤治疗,确定丹参酮ⅡA对索拉非尼抗肿瘤作用的影响。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检测丹参酮ⅡA对MHCC97-H细胞及肿瘤组织中索拉非尼代谢与清除速率(半衰期)的影响。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能够在HCC细胞中诱导PXR的转录因子活性、上调PXR下游耐药相关基因CYP3A4以及MDR-1的表达、加速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在HCC细胞中的代谢与清除作用,最终诱导HCC细胞对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的耐受。这表明,丹参酮ⅡA调控孕烷X受体的转录因子活性诱导肝细胞癌细胞对索拉非尼耐受。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考察家兔单次股四头肌肌内注射丹参酮ⅡA 磺酸钠( 60 mg) 后,给药局部肌肉组织是否出现扩张、红肿、充血、水肿、瘀斑、变性、坏死等局部肌肉刺激性反应,综合判断供试品肌内注射的安全性,并且为该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等量等渗的氯化钠溶液为阴性对照药进行自身性对照,设结束期和恢复期两组,进行一般症状肉眼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家兔单次股四头肌肌内给药后一般症状观察均无异常表现; 剖检肉眼观察结果评分符合标准; 剖检镜下观察结果显示恢复期观察时间内,局部的肌肉刺激反应具有完全可逆性。结论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对家兔股四头肌无明显刺激性。  相似文献   

9.
丹参酮ⅡA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细胞培养、台盼蓝拒染计数、光学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处理MG-63细胞后,细胞增殖活动受到抑制,抑制率为52.10%,细胞倍增时间由对照组的48h延长至65h;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G0/G1期细胞比例由对照组的47.5%上升到59,5%,S期细胞比例则由对照组的20.0%下降至9.0%;并出现细胞形态规则、大小趋于一致、细胞体积增大、核质比例减小等变化;MG-63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相关的癌基因c-fos和c-myc表达活性降低.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干预c-fos和c-myc等癌基因表达从而调控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炮制对白花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不同白花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本实验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采用色谱柱(150mm×4.6mm,51μm);检测波长丹参酮ⅡA为270nm,丹酚酸B为286nm;流动相:丹参酮ⅡA采用乙腈-水(74:26),丹酚酸B采用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的条件。结果表明,白花丹参不同炮制品中丹参酮ⅡA含量高低为:原药材〉生品饮片〉米炒品〉酒制品,丹酚酸B含量高低为:原药材〉生品〉酒制品〉米炒品。说明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花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环糊精对丹参酮ⅡA的包合反应,文中分别考察了环糊精种类、酸度等对包结物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β-CD、羟乙基-β-CD、羟丙基-β-CD和葡萄糖基-β-CD均可以与丹参酮ⅡA发生1∶1的包合反应,包合的结果使得丹参酮ⅡA的荧光光谱蓝移、荧光增强。四种环糊精中,以羟乙基-β-CD的包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丹参酮ⅡA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细胞培养、台盼蓝拒染计数、光学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处理MG-63细胞后, 细胞增殖活动受到抑制,抑制率为52.10%,细胞倍增时间由对照组的48 h延长至65 h;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G0/G1期细胞比例由对照组的47.5%上升到59.5%,S期细胞比例则由对照组的20.0%下降至9.0%;并出现细胞形态规则、大小趋于一致、细胞体积增大、核质比例减小等变化;MG-63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相关的癌基因c-fos和c-myc表达活性降低.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干预c-fos和c-myc等癌基因表达从而调控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3.
超声提取对丹参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超声提取丹参药材粉和小节状中的丹参酮ⅡA及隐丹参酮成分小样品实验研究,确立了超声提取丹参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探讨了超声对提取小批量丹参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影响,并进行了液相色图谱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提取可用于医药工业大生产的提取工艺,所提得的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成分与浸泡提取法所得结果比较,结构未变,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提取最佳条件为用体积分数为90%、料液比为1∶5的乙醇,超声提取45 min.应用此方法提取,丹参药材中的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含量分别可达0.285 6%和0.355 5%.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建立丹参注射剂中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考察丹参注射液和丹参粉针剂两种剂型的贮存期.采用以丹参酮ⅡA为指标成分,经典恒温法,预测和比较了丹参注射液和丹参粉针剂的贮存期.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的含量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经典恒温法测定得丹参注射液中丹参酮ⅡA贮存期0.43年,其在粉针剂中贮存期可达2年以上.故制备中药冻干粉针的方法可以提高中药注射剂有效成分稳定性,延长有效期.  相似文献   

15.
大孔树脂对丹参酮ⅡA的静态吸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7种不同极性的大孔树脂对丹参酮ⅡA的静态吸附解吸效果;探讨了吸附过程中树脂在25℃的等温吸附过程与吸附动力学曲线,并应用Langmuir方程与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过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非极性的HPD-100树脂对丹参酮ⅡA的吸附解吸效果较好,其吸附率为72.24%,解吸率为69.31%,吸附量达15mg/g干树脂左右。该树脂是吸附解吸丹参酮ⅡA的较理想树脂。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采用工业甲醇、乙醇两种有机溶剂,对丹参中丹参酮进行提取,并利用薄层层析法对丹参酮的有效成份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进行分离与鉴定.该方法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得率较高,分离效果好,适合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丹参酮胶囊中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建立丹参酮胶囊质量控制体系。采用C18柱分离测定;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 l/m in。结果: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分别在0.20~160μg(r>0.999 9)、0.21~1.68μg(r>0.999 8)质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98.7%~103.0%之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供测定冠心七味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反相HPLC法.结果:本制剂中丹参酮ⅡA在8.416~42.080μg/ml浓度范围内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8.2%,CV为1.65%.结论:该法具有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作为本品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甘肃丹参鉴定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甘西鼠尾草从干燥根乙醇提取物中分得9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和理化常数测定确定其结构为丹参酮I,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羟基丹参酮,丹参酮ⅡB,紫丹参酮乙素,齐墩果酸和β-谷甾醇。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4种主要丹参酮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及其复方制剂中的3个丹参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同时测定丹参及其复方制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Waters Spherisorb ODS2(5μm,4.6 mm i.d.×250 mm)为色谱柱,V(甲醇)∶V(0.1%磷酸)=85∶15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在上述色谱条件下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在10 min内实现有效分离和准确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0%~110%之间.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