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前言 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动力厂气体车间采用多台大功率高转速压缩机等机组,生产氮气和压缩空气。机组所产生的噪声,对操作人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影响。经治理后,控制室噪声级平均值为55dB(A),平均降噪量大于10dB(A),对职工劳动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治理措施 各机房和控制室的噪声分布测试结果见表1。由表测试可知,控制室内的噪声主要是低频成分。本治理采用吸声、隔声、消声和减振等综合措施,对各控制室进行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混凝土集中搅拌站固定噪声源与流动噪声源的测量,分析了主要噪声设备及其对厂界噪声的影响,提出了主厂房内局部隔声、地面流动声源屏障隔声等综合性噪声控制措施。实践证明,治理后厂界噪声基本达到了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国家2类环境噪声功能区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环境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3.
钢管厂热镀锌车间噪声源识别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钢管厂热镀锌车间噪声源测量与分析,指出内吹管及风机是主要的环境噪声污染源,研究了内吹管工艺特征与气流噪声控制策略,优化了风机噪声控制方案.噪声治理工程实施结果表明,内吹管气流噪声瞬时峰值降低了10~15dB(A),风机噪声等效声级值降低了25dB(A),厂界噪声瞬时峰值降低了20dB(A)以上,收到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4.
客车车外噪声源识别及整车降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客车的车外噪声普遍偏高,成为城市中主要噪声污染源之一.以一款苏州金龙客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运行法对其进行声源识别,结果显示风扇、消声器、油底壳为最主要噪声源.通过对主要噪声源采取吸声、隔声、消声等技术措施,有效地衰减了其向外辐射噪声.经权威检测部门测试,该车的整车噪声下降了4.6dB(A),达到了GB1495-2002第二阶段车外加速噪声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5.
隔声,在工业噪声控制中,是一种常用的噪声治理措施.隔声效果的评价,可用对声源采取隔声措施前后,车间内作业场所同一点的噪声值下降量来表示,即插入损失.因用仪器A挡读数,故称A计权隔声量.用A计权隔声量来评价隔声装置的效果,在实际使用中是很方便的.如某作业场所的噪声值为110分贝(A),对声源进行隔声措施后,在同一点测出噪声值为85分贝(A),得出该隔声装置的A计权隔声量为25贝,这能很直观地看出隔声效果,且治理后的噪声值与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的值都用A声级表示,具有一致性.隔声设计时,声源的噪声值包括A声级和频带声压级可通过测量得到.根据声源噪声值的大小,对照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的规定值,可确定设计要求的A计权隔声量的值.但A计权隔声量不能直接选用隔声构件  相似文献   

6.
摘 要:为降低车间大型冲床设备噪声引起的干扰及混响,按照噪声水平划分动、静两个工作模块区域,在两模块之间建立一道高尺度并兼备吸、隔声功能的多层对称墙体结构:(1)该隔墙支撑骨架主要由冷弯薄壁C型檩条组成,辅助有拉条及套筒支撑,隐藏在吸声铝合金穿孔装饰面板内部;(2)声学结构层为铝合金穿孔板、超细玻璃棉、阻尼隔声板组成的双层对称结构,通过焊接或钉接方式固定在支撑骨架上。为评估该复合隔声墙体结构的隔声能力,在工程实施完毕后,采用人工声源发出强噪声源测量隔墙两侧的传声损失,测试结果表明:在250Hz-5000Hz频段,该隔墙能够明显阻断噪声传递,隔声量最大可达到31dB(A)。该结构隔声降噪效果明显,外形美观,施工简单易行,经济性能优良,可为车间噪声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制氧机的运行噪声,在对制氧机的壳体振动和辐射噪声测试分析后,发现主要的噪声源是壳体振动和空气压缩泵工作噪声。根据制氧机结构振动的传递路径,在空气压缩泵和底板之间加装弹簧减振装置,同时在壳体内表面粘贴隔声吸声材料。试验结果表明,降噪措施能有效减小制氧机结构振动,降低工作噪声,降噪后制氧机工作状态噪声由51.9 dB(A)降低到44.3 dB(A)。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石化管道系统噪声环境的分析,设计管道隔声罩的结构和样式,并对多孔吸声芯体材料的孔隙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隔声罩的阻尼层、多孔吸声芯体和隔声外壳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复合隔声材料的高阻尼、吸声好和密闭隔声的组合互补作用.根据研究结果,设计制作并自主施工的隔声罩成功地将延安炼油厂管道噪声由115dB降低至94dB,...  相似文献   

9.
炼油厂中广泛用作驱动泵、风机、压缩动、空冷器等的大、中型电动机约有上千台以上分布在各生产车间.根据我厂上千台电机的实测数据和有关资料介绍来看,电机噪声一般在86~110dB(A)之间,其峰值多在125~500Hz范围内(个别出现在1000Hz处),为低、中频宽带噪声.故电机噪声成为炼油厂突出的主要噪声源之一,函需降噪治理.  相似文献   

10.
在机械噪声中,冲击成形机械的噪声级一般都比较高,且属宽带噪声,如上海镀锌铁丝厂制钉车间使用的DS-60型自动制钉机(以下简称DS-60制钉机),其单机噪声级达101分贝(A),危害十分严重,亟待进行治理.对于冲击噪声的治理,由于采用隔声、吸声或个人防护等措施上的局限性(如隔声罩受机器结构、操作、保养等限制),其根本的方法在于控制噪声源,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实践还不多,国外也正在大力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便携式发电机的噪声源进行了控制处理,约束阻尼层处理和冷却风扇盖硬化处理,可有效减少噪声级达3dB紧固消音器也可减少噪声级,为发电机设计局部包围,局部包围分别减少声压级和声强级为4dB和3.7dB,同时使用上述噪声控制,第四面上噪声可减小8.5dB,其他面上的噪声也有相应的减小。  相似文献   

12.
气动降噪控制对高速列车运行环保性和乘坐舒适性至关重要.以某时速400 km高速列车1∶8缩比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转向架舱前缘、侧缘、后缘3种策略的6种气动降噪控制方案.通过大涡模拟得到非定常流场和气动噪声源项,采用FW-H方程和声扰动方程计算远场和近场噪声,得到不同控制方案对远场噪声、近场噪声的控制效果和影响频域...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声源辐射理论、声场叠加原理以及测得的声功率大小与所选取的测量面无关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通过最小化初级声源和次级声源总的声功率对三维空间噪声的主动控制进行优化的数值方法。文中采用边界元近似,将总的声功率表示成次级声源复强度的二次型正实函数。本优化方法是Bullmore 等人提出的解析方法的推广,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用于设计初级声源在各面元上的声压可知、次级声源到各面元上的声传播可确定的任何场合下控制器优化传递函数。计算过程中仅用了几次复矩阵乘法和一组复系数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因此计算简便、速度较快。文中采用这种方法对圆柱壳和无幕活塞辐射器这两种具有典型指向特性的分布初级声源辐射噪声的优化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文中还给出了实验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汽车空调(Heating,Ventilation,and Air-Conditioning,HVAC)存在噪声过大导致舒适性较差的问题,通过试验为主、数值仿真为辅的方法对整车环境下空调系统气动噪声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空调系统产生的气动噪声呈宽频噪声特性。整车环境下空调系统辐射出来的噪声量级比自由场环境高11.7 d B(A),声压级较大的频带更宽,呈现出明显的混响场特征。在空调风机转速为7档、内循环工况时,测点C处的总声压级高达67.9 d B(A),超过企业内部标准要求1.9 d B(A)。风机是主要噪声源,应在后期降噪中加以控制。由于乘员的阻挡和衣物的吸声,乘员舱空间缩小,坐有乘员时相同测点的总声压级小1.5 d B(A),在125 Hz以上各频率段的声压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文中研究可为明确空调系统在乘员舱的声辐射特性和空调系统噪声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船艇机舱的吸声降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船艇机舱进行噪声测试及频谱分析,计算混响对舱室噪声的影响。利用新型阻性吸声材料三聚氰胺泡沫塑料,对机舱混响加以控制。以统计能量分析法为基础,编制船艇机舱吸声仿真计算软件,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人车混行城市隧道内机动车噪声对行人的影响,文章在洞山隧道内部、口部、外部等间距布置8个测点,利用RTA840双通道实时分析仪测试了20min内的交通噪声等效声压级、频谱和车辆从行人旁边经过时3s内的交通噪声瞬时声压级、频谱。测得:(1) 隧道内部的交通噪声等效声压级为82dB(A),比隧道外等效声压级高10dB(A)。(2) 隧道外部、口部、内部的交通噪声频谱曲线特征相同,在20~2 000Hz范围内声压级较高且呈“M”形。(3) 当车辆在隧道内部从行人旁通过时,交通噪声瞬时声压级达到86dB(A);瞬时噪声频谱相比于背景噪声频谱在20~8 000Hz频段范围内声压级均有明显增大。最后结合测试结果和洞山隧道实际从吸声、隔声、管理三方面总结隧道内声环境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控制某型号变流器噪声,文章对该变流器产品开展柜体内气动噪声仿真研究,并与试验结果对标,验证仿真方法可靠性,并协助进一步诊断噪声问题。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机柜内部气动噪声源主要集中在风机附近区域,由风机叶片旋转引起的离散声源。风机噪声频谱在叶片通过频率及其他谐频出现明显峰值。文中对不同降噪方案进行仿真分析,对比了不同材料及不同厚度方案的降噪效果,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使用吸声材料方案使出口总声压级降低 12.2 dB(A)。仿真分析法的降噪优化量与试验结果相近,该方法可应用于后续新产品的降噪设计。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某工程机械整机噪声,基于空气动力性噪声形成机理,结合噪声信号处理分析方法及CFD流场仿真手段,识别出其主要噪声源及形成原因;通过优化导风罩结构有效降低散热系统空气动力性噪声。试验验证结果显示,整机外场噪声辐射声功率级降低近4.0 d B(A),操作者位置噪声降低近2.0 d B(A)。  相似文献   

19.
居民楼内由水泵房、配电房以及中央空调等设施引起的结构传声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由此,以配电房为例,对声源处结构传声、空气传声、孔洞衍射声三种传播途径的声功率进行了预测,并对结构传声治理提出了隔振设计方案,通过对各设计参数与材料的优化与比选,使结构传声部分的噪声量降低14~20 dB。治理的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噪声主动控制技术目前已用增加双隔板结构对声音进行衰减。在这项研究中,声音穿过双隔板进入房间有三种控制途径:在双隔板的空气间隙中应用声控源(腔控),在辐射板上应用振动控制源(板控),在接收房间内应用声控源(房控),都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相互比较。每种方法中涉及到的机械装置都有例子,有效减少噪声的状况都经过考查。结果表明,每种方法(腔控、板控和房控)的模态重叠和涉及到的机械装置是两个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了每种方法有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