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垂体腺瘤手术入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何种手术入路适合何种类型的垂体腺瘤,对557例各种垂体腺瘤采用经颅,经蝶入路手术。结果表明,经颅手术332例,死亡3例,死亡率是0.9%,经蝶入路225例中死亡4例,死亡率是1.78%,经颅手术发生下丘脑功能紊乱7例,脑出血6例,脑脊液鼻漏2例;经蝶手术后发生下丘脑功能紊乱1例,颅内出血1例,脑脊液鼻漏5例,鼻出血2例。经颅术后随访300例无1例复发,经蝶术后随访204例,5例复发,结论:鞍内垂体腺瘤适合经碟入路;大型、巨大型肿瘤适合经颅手术。  相似文献   

2.
垂体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和探讨垂体腺显微手术方法的选择。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对经CT或MRI证实的34例垂体腺瘤;采用经蝶入路或经颅入路两种手术方法,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 经蝶手术14例。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3例。无一例死亡;经额手术20例,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7例,部分切除4例,死亡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本组有9例(26.5%)术后出现并发症,经蝶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脑脊液鼻漏;经颅手术后最常见的是尿崩症。结论 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我们认为需结合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决定手术对策;其中神经放射学所提供的影像资料具有及其重要的价值。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1986年1月-1992年10月共行垂体瘤手术263例。其中经蝶入路切除肿瘤82例.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3.66%);经额下入路切除肿瘤161例、发生脑脊液鼻漏2例(1.24%).现将5例的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总结经眶颧额颞下入路显微切除中颅底肿瘤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采用眶颧额颞下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13例颅底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技巧、切除程度和治疗结果。结果 主要向中颅底生长的蝶骨嵴内1/3脑膜瘤3例,鞍旁-中颅窝底脑膜瘤4例,颅眶沟通脑膜瘤1例,下丘脑胶质瘤2例,主位于中颅窝底的脊索瘤2例,向鞍旁生长的巨大垂体瘤1例。2例肿瘤包裹同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术中切除颧弓4例。肿瘤全部全切,无术后死亡,术后尿崩2例,脑脊液漏并颅内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随访10例,死亡2例;术后8个月肿瘤复发1例。结论 眶颧额颞下入路有肿瘤暴露充分、全切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于切除中颅底或主要向中颅底生长的相邻部位肿瘤。术中是否切除颧弓根据肿瘤的大小和生长方向而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垂体腺瘤卒中的外科诊断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经手术治疗的47例垂体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最多见,占66.7%。头痛是垂体卒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次是视觉障碍,再次为眼肌麻痹。47例患者中,经蝶手术39例(83%),开颅手术8例(17%),无手术死亡。全部切除肿瘤者42例(89%),次全切除肿瘤者3例(11%)。术后随访12个月至4年,2例(4.2%)肿瘤复发,3例(6.4%)需要长期激素替代治疗。结论无功能腺瘤在急性垂体卒中最多见,急性垂体卒中最常见的症状为突发头痛。急性垂体卒中的首选检查方法是MRI。经蝶入路手术是治疗垂体卒中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1986年以来,我们共行垂体腺瘤手术645例,手术后2个月~4年发生4例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0.62%。其中经颅手术395例,发生2例(0.51%);经蝶手术250例,发生2例(0.8%)。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78例鞍上颅咽管瘤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 采用翼点入路开颅,应用显微手术解剖鞍区各脑池,充分利用鞍区4个解剖间隙切除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除72例,占92.3%;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2.6%。术后随访1月-22年,平均3.6年。能正常日常工作或生活者67例,生活需要照顾者6例,死亡3例。结论 经翼点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提高鞍上颅咽管瘤手术全切除率,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胸和经腹两种术式切除贲门癌的优劣与疗效。方法分别对贲门癌经胸切除242例和经腹切除1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病灶上缘与上切缘之间长度:经胸组平均7.5cm,经腹组平均3.75cm。(2)切端癌残留的发生率:经胸组1例(0,41%),经腹组4例(2.90%)(P〈0.05)。(3)手术并发症:术后呼吸衰竭和心律失常在经胸组高于经腹组(均P〈0.05),且在60岁以上患者中,此差异尤为明显(均P〈0.005)。(5)手术死亡率:经胸组2例(0.83%),经腹组无死亡。结论贲门癌切除经胸术式具有较好的手术切除范围,能减少切缘癌残留的发生串;而经腹术式能减少术后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发生,死亡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咽管瘤。方法选择62例颅咽管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特点分别采用翼点入路、额下入路、终板入路、经额叶一侧脑室入路显微外科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40例,次全切除12例,大部切除10例。垂体柄保留者38例,切断9例,不能鉴别15例。术后出现血电解质紊乱33例,轻中度尿崩15例,癫痫发作1例,持续高热昏迷1例。术后随访6~72个月,随访57例,56例能正常生活、学习、工作。视力明显恢复53例,未改变2例,下降1例。随访期间复发9例(全切除无复发,次全切除复发2例,大部切除复发7例),全切除与次全切除复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P<0.05);次全切除与大部切除复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P<0.05)。随访中单纯鞍上肿瘤37例,复发4例,鞍内20例,复发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术中对下丘脑、垂体柄进行保护是手术的关键;切除范围、肿瘤位置、肿瘤炎症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鞍上脑膜瘤     
顾志恺  邓传宗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373-1374
目的:总结胺上脑膜瘤按肿瘤大小及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手术径路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对32例鞍上脑膜瘤采用回顾分析法,研究其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手术治疗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23例(71.8%),次全切除7例,大部切除2例,手术死亡1例,术后视力恢复18例,未改变9例,下降5例。结论:按肿瘤大小及周围结构关系选用单侧额下或双侧额下或翼点入路;使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恰当处理是手术成功关键;早期诊断有利术后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1.
屠金龙  曹先东 《安徽医药》2003,7(4):263-264
目的 探讨梗阻性大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 分析1999~2002年间32例梗阻大肠癌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32例梗阻性大肠癌,I期右半结肠切除6例;I期横结肠切除3例;I期左半结肠切除3例;I期左半结肠切除,hartmann造口术18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2例;Ⅱ期吻合10例,病人放弃Ⅱ期吻合8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8%(4/32),围手术期病死亡00.0%(0/32)。结论 合理选择梗阻性大肠癌的手术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防止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直肠癌根治术复发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R0切除38例,R1切除25例, R2切除17例;57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随访期间死亡30例,3年及5年存活率分别为42.1%及29.8%;手术根治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独立因素。结论对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患者术前进行肿瘤侵犯程度评估,提高根治率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腮腺区肿瘤的术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腮腺区肿瘤的手术方式与肿瘤复发等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69例腮腺区肿瘤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例腮腺区肿瘤中,术后复发1例(14%),出现面瘫16例(23%)、涎瘘8例(12%)、Frey症(出汗综合征)5例(7%).其中单纯瘤体摘除术(即剜除术)5例,术后复发1例(20%);肿瘤连同周围部分腮腺及淋巴结区域性切除术12例,术后出现面瘫2例(17%),1个月后自行恢复,涎瘘5例(42%),Frey症1例(8%);肿瘤+腮腺浅叶切除术+面神经饵剖50例,术后出现面瘫12例(24%),术后3~6个月恢复正常,涎瘘3例(6%)、Frey症4例(8%);肿瘤+腮腺全叶切除(保留面神经)术2例,术后出现面瘫1例(50%),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另1例为永久性面瘫(50%).结论 腮腺区肿瘤的术后复发等并发症与腮腺手术方式密切相关,严格掌握正确的手术方式可减少肿瘤的复发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经终板入路显微切除视交叉后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交叉后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采用终板入路显微切除颅咽管瘤7例,结果:所有病例皆达全切除,效果良好,随访2个月-2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应用熟练的显微技巧,经终板入路彻底切除视交叉后颅咽管瘤对下丘脑无明显损伤,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4年7月~2006年12月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移行细胞瘤31例.结果:31例膀胱肿瘤均1次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0~40分钟,术中均无输血,无死亡,术后4~6天出院,随访1个月~2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TURBT治疗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岩斜脑膜瘤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2009年5月,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25例岩斜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头痛13例.面部麻木和/或面部疼痛12例,耳鸣和/或听力减退9例,饮水呛咳5例,肢体无力4例,复视3例,行走不稳3例,口角歪斜3例.癫痫2例)、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7例,部分切除3例,死亡1例。术后症状和体征缓解6例.不变4例,颅神经受损或症状加重者14例,消化道出血6例,肺部感染4例,意识障碍1例,皮下积液1例(2周后自愈),1例老年患者2周后死于因后组颅神经麻痹引起的肺炎。结论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可全切除岩斜区脑膜瘤。扎实的解剖学基础、充分的手术暴露.娴熟的手术技术等.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减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提高脑胶质瘤手术效果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传统手术切除肿瘤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的术式与效果。结果运用传统开颅肿瘤切除术治疗的39例患者中,大部分切除11例,全部切除17例,有效率达到71.8%。运用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的46例患者中,大部分切除13例,全部切除28例,有效率为89.1%。两种治疗术之后1~4年我们分别进行随访,发现前者复发15例(复发率为38.5%),死亡7例。而后者复发12例(复发率为26.1%),死亡2例。结论传统手术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相比较,后者大大提高了肿瘤切除率,并减少病死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脏肿瘤的特点和外科疗效。方法手术治疗53例心肿瘤中,粘液性肿瘤38例(71.69%),左房粘液性肿瘤35例,右房粘液性肿瘤3例;非粘液性良性肿瘤8例(15.09%),左房脂肪瘤1例,左室脂肪瘤1例,左房海绵状血管瘤2例,左房纤维瘤3例,右房横纹肌瘤1例;原发性恶性肿瘤5例(9.44%)。均为肉瘤,包括左房、左室横纹肌肉瘤1例,左室血管肉瘤2例,右房粘液肉瘤1例,右房、右室间皮肉瘤1例。右心转移癌2例(3.77%),46例良性肿瘤均完整切除;7例恶性肿瘤中,完整切除4例,大部切除2例,因广泛侵润转移者只行活检1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12例,二尖瓣替换术3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三尖瓣成形术3例,三尖瓣生物瓣替换术1例。结果手术后死亡3例(5.66%),平均随访(33.43±12.38)个月,2例粘液瘤于3年内复发并再手术,恶性肿瘤3例术后3个月~2年复发或转移死亡(6%)。结论心脏肿瘤的疗效与病理性质和肿瘤生长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种切除三脑室底上型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经胼胝体-透明隔-穹隆间入路切除三脑室底上型颅咽管瘤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近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该入路是切除三脑室底上型(包括三脑室前部及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最佳入路,术野暴露清楚,直视下操作,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治疗的外科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5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85例垂体腺瘤全切75例,近全切8例,大部分切除2例。根据肿瘤的大小分别采用经蝶、经额下、经翼点三种手术入路,并在显微镜下实施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全部病例得到术后一年的随访资料,其中复发6例。结论经翼点入路开颅是提高大型垂体腺瘤的全切率、降低复发率、减少损伤及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