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产葡萄糖酸钠的废弃菌丝体为原料,探究了从废弃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丝体提取壳聚糖的工艺条件。对废弃菌丝体进行了各组分分析后,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出了碱法提取壳聚糖的最佳优化条件:料液比为1∶30(g∶mL),6% NaOH处理2 h,反应温度为95 ℃时,菌体蛋白去除率达到77.26%;碱(NaOH)浓度为30%,处理温度为120 ℃,脱蛋白处理后样品采用重复碱处理的方式脱乙酰,样品分两次重复用30% NaOH溶液在120 ℃下各处理1 h,得到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为78.85%,壳聚糖得率为10.53%;后续用12%醋酸纯化处理,得到脱乙酰度为84.49%的壳聚糖,得率为9.56%。  相似文献   

2.
臧晋  赵蓉  李杰  孟大印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0):284-286
以红曲米为原料采用两步提取法提取红曲色素,第一步提取去除桔霉素,第二步提取红曲色素。实验结果表明,第一步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溶剂乙酸乙酯、提取溶剂pH2.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1:15(g:mL)、提取次数3次。第二步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85%、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0min、料液比1:20(g:mL)、提取次数2次。采用上述最佳条件两步提取可得到低桔霉素高色价的红曲色素产品,红曲色素得率8.31%、色价18625U/kg、桔霉素含量1.37mg/kg,桔霉素含量低于红曲色素中桔霉素最低限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赵维  李建科 《食品科学》2010,31(20):121-126
制备高脱乙酰度蛹渣壳聚糖。在蛹渣壳聚糖制备工艺单因素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无水乙醇浸泡时间、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及料液比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建立脱乙酰度对5 个试验因素的正交回归模型,通过频率分析法确定蛹渣壳聚糖较优的制备条件范围并得到蛹渣壳聚糖的最佳制备工艺。最佳工艺为:无水乙醇浸泡1.7h、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44%、处理温度94℃、处理时间9h、料液比1:28(g/mL)、每2h 换碱1 次。在此工艺条件下,壳聚糖的脱乙酰度95.96%、相对分子质量7.45 × 105、产率56.98%、水分含量3.20%、灰分含量0.35%,产品为原白色,外观色泽好,主要指标均达到相关企业标准。  相似文献   

4.
对蚕蛹甲壳素脱乙酰制备壳聚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NaOH浓度、处理温度、时间以及甲壳素与NaOH溶液的配比对脱乙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经正交实验优化蚕蛹壳聚糖制备条件。结果表明,NaOH浓度对蚕蛹甲壳素脱乙酰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和固液比影响较小,优化后的处理条件为:NaOH浓度50%、处理温度90℃、时间10h、固液比1:15。经验证实验,在该条件下,制得的蚕蛹壳聚糖脱乙酰度可达到74%。  相似文献   

5.
针对分离得到的一株红曲色素高产菌TS2031,利用不同的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pH对红曲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得色素在406nm和503nm处有最大吸收值,色价最高的红曲色素提取条件是:乙醇浓度90%,浸提时间10h,浸提温度50℃,自然pH,平均色价660.47U/g;色调最好的红曲色素提取条件是:乙醇浓度90%,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10h,自然pH,平均色调0.8036。  相似文献   

6.
实验研究了姜黄色素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为因素,以姜黄色素得率为响应值,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实验,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提取温度53℃,提取时间19 min,液固比为17:1(mL/g),在该提取条件下姜黄色素得率为3.00%.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了有机溶剂浸提和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皂化的方法,研究了万寿菊叶黄素的提取与皂化的工艺条件.试验考察了提取剂种类、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以及皂化液种类、皂化液浓度、皂化液用量、皂化温度、皂化时间、对皂化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的提取和皂化工艺条件为:提取剂为无水乙醇:石油醚(沸程为60℃~90℃)(2:1),料液比为1:100,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80min,皂化液浓度20%,皂化液用量0.2mL,皂化温度40℃,皂化时间80min.选用乙醇—石油醚混合溶剂作为提取剂,具有价格便宜、低毒、沸点低、溶剂回收成本较低、生产安全性高等优点.该提取剂用于工业生产中提取叶黄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新疆紫花苜蓿中黄酮类色素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溶剂、提取时间、温度、固液比和浸提次数等条件下,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正交实验的参数,对新疆紫花苜蓿中黄酮类色素提取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浸提条件为:浸提剂选用70%乙醇,料液比为1:50,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4h,浸提次数为2次.  相似文献   

9.
以苦菜叶、根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总多酚,福林-酚比色法在765 nm波长处测定总多酚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表明:在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1.5 h、料液比为1∶15(g/mL)、乙醇体积分数为50%时,苦菜叶、根中总多酚得率都达到最高。提取苦菜叶中总多酚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2.0 h、料液比为1∶20(g/mL)、乙醇浓度为50%。提取苦菜根中总多酚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00 W、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1.5 h、料液比为1∶15(g/mL)、乙醇体积分数为50%。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较少量碱液投加量,在浸润的条件下,用蟹壳脱乙酰制备壳聚糖的产业化生产工艺.通过正交实验找到脱乙酰度85%,相对分子质量达6.8×105的壳聚糖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温度140℃、反应时间4h、蟹壳与70 %NaOH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 1.同时考察了脱钙、脱乙酰阶段反应条件对壳聚糖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L9(34)正交实验优化金樱子棕色素的浸提工艺,并采用超滤膜和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和精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浸提工艺为:浸提温度70℃,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6。AB-8为色素分离纯化的最佳吸附树脂,最佳吸附条件为:pH4.0,吸附流速2.5mL/min,吸附时间2h;最优洗脱条件为:70%乙醇、洗脱流速1.5mL/min,洗脱时间10~20min。经超滤和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后,色素色价比未精制的高6.3倍。  相似文献   

12.
文中研究了山竹果皮中原花青素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超声提取过程中超声功率、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出山竹果皮中原花青素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乙醇浓度(B)>温度(C)>料液比(A)>时间(D);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30,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5 min,此条件下山竹果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15.61%。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方法以甲壳素为原料,分别采用微波法和间歇碱液法制备壳聚糖,分析不同方法制备壳聚糖的粘均分子量、黏度、抗氧化性、吸湿保湿性能及表面形态的差异。结果微波法制备壳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为55%,料液比为1:15(g/mL),微波功率为400 W,时间20 min;间歇碱液法制备壳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为55%,料液比为1:20(g/mL),温度100℃,时间10 h,5 h更换碱液1次。2种方法相比,微波法反应时间短,碱液用量少,制备的壳聚糖粘均分子量和黏度较高,对羟基(·O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好,吸湿性佳;间歇碱液法制备的壳聚糖脱乙酰度较高(88.95%),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较好,对原料的破碎化程度较高,但反应时间长,碱液用量多。结论从节能高效、绿色环保的角度考虑,微波法制备壳聚糖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对柚子皮抗过敏活性成分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提取条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45 min,提取温度为50℃,料液比1∶30(g/mL),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透明质酸酶抑制率达到22.51%。  相似文献   

15.
五味子多糖的提取及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五味子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传统中药材。实验中,以五味子为原料,利用水提醇沉法得到了五味子粗多糖。在料液质量体积比为1 g∶32 mL,浸提温度99℃,提取时间4 h的适宜的提取工艺条件下,粗多糖的提取率达5.61%。采用酶法与Sevag法联用脱除粗多糖中蛋白质效果较好。利用凝胶色谱柱层析法对多糖半纯品进行分级分离,得到了两种多糖Ⅰ和Ⅱ。经薄层色谱分析,初步确定了两种多糖的单糖组成,又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多糖Ⅰ可能为α-呋喃糖,多糖Ⅱ可能为β-吡喃糖。  相似文献   

16.
该文研究了以麦麸为基质,逐步培养红曲菌完全在麦麸中生长,来发酵培养红曲并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红曲色素。在35℃、pH为6.0的最佳发酵条件下,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适红曲色素的提取条件:70%乙醇,60℃、pH为4.0时提取3h。  相似文献   

17.
以黑米为材料,采用醇提法提取黑米色素,从而达到多元化利用黑米资源的目的。考察了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黑米色素提取液吸光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黑米色素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探讨了温度、pH、光照、氧化剂对黑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黑米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0.5 g/mL、乙醇体积分数44%、浸提温度90 ℃、浸提时间104 min。黑米色素在低于90 ℃、光照、pH为2~6的酸性环境条件下稳定,但氧化剂过氧化氢的存在会影响黑米色素的稳定性。因此黑色色素在具体应用中应在低温、酸性条件下进行,可以不避光保存,但在储运过程中要避免其与氧化剂接触。该工艺合理可靠,为工业大量提取黑米色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利用啤酒废酵母制备富含谷胱甘肽的酵母抽提物,旨在开发酵母利用的新途径。以啤酒废酵母为原料,经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得到了谷胱甘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4(g∶mL)、提取温度85 ℃、提取时间20 min、pH 1.86,在此条件下谷胱甘肽的提取率可达到35.06%;最后确定了谷胱甘肽提取液的最佳浓缩温度为50 ℃,最佳浓缩时间为40 min,制备得到的酵母抽提物中谷胱甘肽含量为4.11%,固形物含量达到61.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