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阿拉善左旗的霜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阿拉善左旗地区霜冻灾害气候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基础上,从霜冻灾害发生的成灾环境、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承灾体的易损性三个方面选取了地貌、灾害频率、人口、社会经济条件等评价因子;应用模糊评价法建立了霜冻灾害孕灾背景、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等数学模型;运用ARCGIS10.0软件,通过对属性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的操作得到霜冻灾害的孕灾背景、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评价图层,经过图层叠加以及等级划分得到霜冻灾害的风险评估及其区划。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绵阳市造成重大灾害损失,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灾情4个方面分别选取相关评价指标,通过GIS空间分析得到了绵阳市“5.12”地震灾害敏感度、风险度、脆弱度和灾度分布图,采用3 km×3 km网格为灾害区划基本单元,在MAPGIS 软件中进行叠加分析,根据拟定的区划原则,采用基于空间邻域关系的区域合并方法对绵阳市地震灾害区域分异进行分析并进行灾害程度区划,得到4个类型灾害区。为绵阳市的灾后重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加快绵阳市灾后重建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海南岛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海南岛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进行分析。[方法]以自然灾害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出发点和支撑点,选取台风灾害发生较为严重的海南岛为研究对象,采用1949~2009年台风灾害数据库相关资料,以台风致灾因子发生的频次、日最大降雨量、台风的大风潜在破坏力为评价指标,建立台风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技术绘制海南岛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区划图,并进行等级划分。[结果]台风在海南岛发生较为频繁,其年际变化无一定的规律性,月际变化主要发生在6~10月份。台风登陆频次高危险区主要分布东部沿海一带;年均日降雨量呈现由中部山区向四周递减的规律;台风潜在破坏力的高危险区出现东部、南部、西部沿海;低危险区主要出现在中部地区;海南岛台风灾害综合致灾因子危险性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渐减小,各等级分布面积呈现低危险区〉中等危险区〉较高危险区〉次低危险区〉高危险区。[结论]该研究为政府部门统一组织和指挥防灾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重庆34个国家气象站1961-2009年的冰雹灾害及相关社会经济和地理信息数据,运用自然灾害评价理论和方法,借助GIS平台对重庆市冰雹灾害进行了风险区划.选取冰雹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指标,按照风险评估理论将4个指标综合计算,得到重庆市冰雹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重庆冰雹灾害可划分为5级风险区,重庆东北部和东南部冰雹灾害风险度较高,而中西部冰雹灾害风险度较低,西部大部分地区为低风险区,中部大部分地区为次低风险区.这为制定社会发展规划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重庆34个国家气象站1961-2009年的冰雹灾害及相关社会经济和地理信息数据,运用自然灾害评价 理论和方法,借助 GIS平台对重庆市冰雹灾害进行了风险区划.选取冰雹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 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指标,按照风险评估理论将4个指标综合计算,得到重庆市冰雹灾害综合风 险区划图.重庆冰雹灾害可划分为5级风险区,重庆东北部和东南部冰雹灾害风险度较高,而中西部冰雹灾害风险 度较低,西部大部分地区为低风险区,中部大部分地区为次低风险区.这为制定社会发展规划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 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小麦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建立作物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对省级单元小麦自然灾害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方法】基于区域自然灾害理论,构建作物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差异化赋权方法,综合加权得到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指标(I),基于I进行风险综合评价和分级,并利用小麦因灾损失估算值(L)进行验证。【结果】基于以小麦为承灾体的不同类型灾害发生频次和危害程度分析致灾因子的构成和危险性的区域分异;利用14个评价指标对不同省区小麦自然灾害的孕灾环境不稳定性(S)、致灾因子危险性(H)、承灾体脆弱性(V)和抗灾减灾能力(C)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利用各省区小麦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值,借助GIS技术将风险评价结果进行直观化表达,显示西北麦区、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的省区具有较高的灾害综合风险,风险评价值与基于灾情数据的小麦灾损估算值显著相关。【结论】评价方法和结果可用于寻求和发展风险监测、预警、防灾减灾等缓解小麦生产风险的综合策略。  相似文献   

7.
石油储运设施失效后对其周边公共安全带来挑战,为有效遏制石油储运设施事故造成的恶劣影响,需对多场景下的衍生灾害进行定量评价,开展衍生灾害后果评价体系研究。分析了普通事故与灾害事故的差异性,给出了石油储运设施衍生灾害的定义,用于综合考量灾害事故发生概率及影响后果。从衍生灾害系统、致灾机理以及孕灾环境3方面提出基于孕灾环境活跃度的衍生灾害评价模型。以石油管道所在的人口稠密区和环境敏感区发生的灾害事故为例,运用衍生灾害评价模型,通过贝叶斯网络计算管道泄漏引发火灾后该地区储运设施的失效概率以及孕灾环境活跃度。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灾害频率和灾害后果建立的衍生灾害评价模型,可表征多场景的灾害损失程度,更能体现储运设施事故的灾害特性,可为石油储运设施的安全措施制定以及应急管理、应急资源规划等提供参考。(图7,表6,参21)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理论,构建了天然橡胶种植业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并从区域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承灾体对灾害的适应性两方面,对海南省天然橡胶种植业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各市县天然橡胶种植业灾害脆性空间差异性显著,各市县灾害脆弱性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肖志强  赵彦锋  刘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76-14378
分析了武都山区近40年来暴洪灾害发生变化规律,通过对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多因子综合分析,利用ArcGIS软件得到大到暴雨灾害危险性图层,再同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灾害的孕灾背景进行叠加、合并以及等级划分操作,最后得到大到暴雨灾害的风险评估及其区划。结果表明,武都山区大到暴雨主要出现在5~9月,7~8月是多发时期,60%以上的大到暴雨出现在这一时段,6月和9月次之,5月份大到暴雨出现最少,其他月份尚无出现过暴雨;武都山区大到暴雨主要出现在夏半年,且年际趋势变化不大。武都山区大到暴雨危险性等级南部高于北部、山区高于川区,由西北高海拔区域向西北低海拔区域递减,由南部向北部递减;大到暴雨洪涝风险等级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相似文献   

10.
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建立基于Arc GIS应用技术的灾害风险指数评估模型;再找出各评价因子的影响程度,计算各灾种的风险系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Arc GIS应用技术的支持下,按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低风险区3个等级,绘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为科学制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防灾减灾、降低灾害损失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贵州省暴雨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贞宏  杨益  刘芳  王兴菊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778-11781,11783
[目的]研究基于GIS的贵州省暴雨灾害风险区划。[方法]选取贵州作为研究区域,以1km×1km埘格数据为评价单元,利用贵州省1961-2008年气象站点日降雨资料,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受体易损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及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构建暴雨灾害风险区划指标体系;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子权重的基础上,构建基于GIS的风险评价模型对4个子指标和风险性总指标分别评价,并最终得到贵州省暴雨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贵州省暴雨灾害风险自中部向四周呈递减的总趋势,低风险区集中在贵州省东北部,暴雨较少、抗灾能力较强是该区风险低的主要原因;高风险区集中在省中部偏西地区,主要因为暴雨集中、地形变化大、森林覆盖率低,其中安顺市较高以上风险地区占该市98.02%,而2010年发生特大地质灾害的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岗乌镇也属于高风险区。这与实际受灾清况相吻合。[结论]该研究为以区域为对象的宏观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防雷工作的新领域,具有法规性强,科技含量高,技术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等特点。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进行相关探讨。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性质和需要风险评估的建设项目范围,以及规范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行为,对于规避雷电灾害风险,从源头控制雷电灾害事故发生具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区域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兰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904-5905
综述了国内外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指出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内外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给出了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的定义,确定了区域农业水旱灾害评价的内容,设计了区域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的程序。  相似文献   

14.
刘利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032-8033,8060
根据历史台风灾害数据以及台风对水产养殖的影响情况,选取3个风险因子作为台风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建立了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同时,结合GIS空间可视化技术,实现灾害数据的统计、分析、查询等功能,绘制了台风灾害危险性专题图。  相似文献   

15.
从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类型、基本内容、雷击损害风险评估、评估依据、评估目的等5个方面,对山东省各地市参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总结,为提高全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编制水平提供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凝冻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晓平  于飞  汤泌  罗宇翔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498-6500
探讨了基于信息扩散的模糊数学理论模型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为了更完全地描述气象灾害风险,在超越概率计算的基础之上,分析其分布曲线规律,并定义了超越概率信息熵来衡量风险的不确定性,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供更详细的参考。利用贵州省凝冻灾害指数资料,对贵州省凝冻灾害风险评估进行实例分析,并得出凝冻灾害风险区划图。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关键概念、评估原理和方法,并回顾了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提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业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区划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敏  柴钰翔  陈余萍  刘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382-6384,6505
界定了灾害、洪涝灾害等相关概念,对灾害、洪涝灾害等的风险评估指标进行了梳理,探讨了风险评估指标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滇东北农业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区划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泉州市农村某加油站雷电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十种自然灾害之一,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根据项目所在地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灾害特征,结合现场防雷设施设计情况进行分析,对雷电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程度与危害范围等方面的综合风险计算,从而为项目选址、功能分区布局、防雷类别(等级)与防雷措施确定、雷电灾害事故应急方案等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一种评价方法。通过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可为加油站提供雷电防护的科学设计、灾害风险控制、经济投资、应急管理等方面服务。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开展综合防雷的必经程序,也是实现科学防雷的必要条件,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加油站属于易燃易爆场所,遭受雷击损失巨大,对加油站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能为本项目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和安全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