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CAD/CAM氧化锆全瓷冠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82例(192颗患牙),分别在CAD/CAM氧化锆全瓷冠粘接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采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订标准对修复体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期间失访4例,随访78例共181件修复体,结果显示CAD/CAM全瓷冠颜色达到好以上91.2%,CAD/CAM氧化锆全瓷冠的崩瓷率2.76%,与修复体部位有明显相关性(P〈0.01),在粘接12个月后有1个修复体的边缘密合度欠佳,所有复诊患者在12个月的临床观察中均未见边缘着色,继发龋和基牙松动。结论:氧化锆全瓷修复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CAD/CAM氧化锆全瓷冠桥随访4年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评价CAD/CAM氧化锆全瓷冠桥的修复效果.方法:为267位患者制做CAD/CAM氧化锆全瓷冠或桥681件,随访了205例患者的562件全瓷冠桥,随访时间2-6年.对修复体的崩瓷、全瓷冠的颜色与修复体的边缘密合度进行评价.结果:CAD/CAM氧化锆全瓷冠的崩瓷率3.31%,与修复体部位有明显相关性(P<0.01),不同技术员完成的CAD/C氧化锆全瓷冠的颜色效果有明显不同(P<0.001),不同颜色预备体的修复体后颜色效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CAD/CAM全瓷冠颜色达到好以上90.8%,CAD/CAM全瓷修复体的边缘密合度达到好的99.2%,长桥边缘密合度欠佳,修复体松动脱落0.35%,随访期间没有发现CAD/CAM全瓷修复体基底冠或桥支架折断.结论:CAD/CAM全瓷冠颜色接近天然牙,特别是预备体变色时是115床旨选的美学修复体,CAD/CAM全瓷冠边缘密合度好,整体崩瓷率可接受,但长桥边缘密合度需进一步提高,且磨牙的崩瓷率须进一步研究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氧化锆全瓷翼板粘接桥修复单颌1~2颗前牙缺失的方法,观察其短期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 实验流程为:收集临床资料,明确纳入标准;设计方案;牙体预备;技工室制作;试戴及粘接;随访。结果 共制作氧化锆全瓷翼板粘接桥5件,其中,单翼板式粘接桥2件,双翼板式粘接桥3件,平均观察6个月。在复诊检查结果中,5件氧化锆全瓷翼板粘接桥无变色、折裂、松动、脱落等情况发生,修复体边缘密和性良好,基牙无边缘着色、继发龋等发生,5件修复体均被评定为A级。结论对于单颌1~2颗前牙缺失的患者,采用CAD/CAM氧化锆全瓷翼板粘接桥修复可以取得较好的短期临床修复效果,但其粘接强度能否满足临床要求尚需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4.
CAD/CAM氧化锆全瓷冠联合玻璃纤维桩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葛登峰  邱宏亮 《口腔医学》2010,30(4):213-216
目的探讨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的临床应用及其美学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对25例患者的40颗牙齿采用氧化锆全瓷联合纤维桩修复,采用金铂烤瓷冠修复为对照组,随访患者12个月,对两组修复体色彩的口内适应性、冠体有无破损和脱落及修复前、后牙周指标、局部龈沟液水平和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水平进行监测。结果氧化锆全瓷修复体的色彩更接近口内自然环境,无破损及脱落,患者满意率达到100%,而对照组满意率仅为40%。两组修复体治疗后一年内牙周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化锆全瓷组修复后同修复前龈沟液量及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水平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金铂烤瓷冠组同等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CAD/CAM技术完成的氧化锆全瓷冠联合纤维桩修复增加了冠修复的美学效果,其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均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勇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0):1076-1077
随着种植义齿的普及,种植体上部结构的修复种类越来越多.一体化基台冠作是将基台和全冠融合在一起,通过镙丝直接固定在种植体上的个性化基台[1]修复体,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的优点,患者的后期维护保养也非常方便.Procera CAD-CAM系统在口腔修复领域已有多年应用历史,是目前最为先进的CAD/CAM系统之一.它不仅可以制作传统修复的全瓷全冠、贴面和固定桥,还可以用于制作个性化的全瓷/纯钛种植基台、一体化的基台冠/桥.其适用种植体系统包括Replace,Branemark,Camlog,ITI常规颈等.  相似文献   

6.
全瓷冠熔附纯钛小基台种植修复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全瓷冠熔附纯钛小基台的方法制作种植体支持的修复体,并进行临床修复效果评价。方法机械加工制作颈环及轴壁薄的纯钛小基台,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M)与基台匹配的全瓷冠,通过烧结遮色瓷将全瓷冠熔附于小基台上,获得修复体。对5例患者的6颗缺失牙进行修复,并对修复体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成功制作全瓷冠熔附纯钛小基台修复体6个。经临床评价,修复体在表面、外形、边缘及色泽等方面在修复时和修复1年后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全瓷冠熔附纯钛小基台修复体可作为种植义齿美学修复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7.
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制作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需烤瓷冠修复前牙的患者,进行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随访1-2年观察全瓷冠修复体的色泽稳定性、牙龈健康状况和边缘密合性。结果12个全瓷冠修复体均无变色、崩瓷和裂纹,边缘密合,牙龈健康状况良好,无红肿出血、牙龈黑线。结论CAD/CAM氧化锆全瓷冠生物相容性好,美观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运用CAD/CAM系统优化设计Upcera超透氧化锆材料针对修复空间有限的病例进行修复的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1例(23件)修复空间有限且要求行氧化锆全瓷修复患者,通过Sirona inEOS采集诊断蜡型与代型的光学印模,并将两者叠加,运用系统软件设计出面与诊断蜡型面一致、而颊面和邻面虚拟回切约1~1.5 mm的氧化锆底核,经Sirona inLab MC XL加工Upcer超透氧化锆材料后,完成局部饰瓷。嘱患者定期随访,并参照改良美国加州牙科协会评价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价,同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经过6~12个月随访,除1件修复体因基牙根折拔除外,其余修复体均保持形态完整、色泽协调、边缘密合、咀嚼功能良好、无食物嵌塞等现象,患者对修复体美观和功能均满意(满意度>95.5%)。结论:通过CAD/CAM系统优化设计,制作了类似“颊烤”的超透氧化锆全瓷冠,在针对某些特殊病例修复时,如修复空间有限、紧咬牙、夜磨牙等患者,短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CAD/CAM)氧化锆桩核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前牙大面积缺损患者68例共75颗患牙,CAD/CAM氧化锆桩核和全瓷冠修复,随访6~24个月,从修复体的稳定性、美观效果及牙周健康状况3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75颗全瓷冠修复体,2颗桩核与根部之间出现松动,牙冠与桩核之间不松动;1颗出现冠松动,桩核与根部无松动。X线片未见根尖周病变,也未出现根折、桩折。修复体与邻牙及对侧、对颌同名天然牙的电脑比色数值(Shade值)差值为0的占41颗,差值为1~2的占34颗,差值为3及以上的为0颗。修复体外形美观,无边缘着色,牙龈形态与颜色正常。6~24个月累计成功率为96%(72/75)。结论 CAD/CAM氧化锆桩核应用于前牙修复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报告用Replace种植体支持和固位的固定式种植义齿修复伴有颌骨缺损的牙列缺损患者12例(43个种植体),从种植体周围组织状况,种植体及义齿稳定性,美观和功能等角度评价种植义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临床检查和X线片测量结果,确定治疗方案,选择Replace种植体数量、类别与规格。在颌骨成形、种植体植入、义齿修复后,定期复查。12例患者中的9位在种植体植入的同期接受了自体牙槽骨、粘骨膜移植或人工骨植入手术。根据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情况、高度、外形和色泽的临床观察,检查种植体及义齿稳定性,结合医、患双方对种植修复体的美观效果、功能状况满意度评价来确定修复效果。结果:12例患者都按期进行了复查,种植义齿修复后咀嚼功能恢复良好,面容和语音功能有显著改观,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金属烤瓷全冠和修复基台的接缝位于龈下,对接密合,给人以从龈下长出来的视觉效果,美观。11例患者的修复体及其临床应用效果评价为满意,1例评价为可接受。结论:用Replace种植体支持的、螺钉或粘固剂固定的金属烤瓷桥或义齿能够获得医、患双方都满意或可接受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CAD/CAM氧化锆全瓷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回顾全瓷修复的发展历史.其美观逼真的修复效果早已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所认可。而其强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全瓷材料的种类较多,如白榴石、锂基瓷、氧化铝、氧化锆等,制作方法也各有不同,如渗透陶瓷、热压铸造陶瓷、瓷沉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等,其强度也越来越高,修复适应证也越来越广。在所有全瓷修复材料中,以CAD/CAM二氧化锆全瓷的抗弯强度最高㈣。CAD/CAM修复技术是将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自控机械加工技术合并用于口腔修复的新技术。该技术起于20世纪70年代。但应用范围有限,效果也不尽人意。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与修复材料的迅速发展。有关该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多㈤.其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我国从2004年开始在临床上应用CAD/CAM氧化锆全瓷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AD/CAM氧化锆、银钯合金和钴铬合金烤瓷全冠的修复效果及对牙周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全冠修复患者46例49颗受试牙,采用3种材料进行修复(CAD/CAM氧化锆、银钯合金、钴铬合金).修复前、后进行GCF含量、TNF-α、IL-6检测,并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各组修复后效果,修复体颜色匹配和牙龈状况指标CAD/CAM氧化锆全瓷冠组均显著优于其他2组(P<0.05).各组修复后GCF含量、TNF-α和IL-6检测结果,CAD/CAM氧化锆全瓷冠组均显著优于其他2组(P.<0.01).结论: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修复效果好,且对患者牙周组织的破坏较小,优于银钯和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氧化锆全瓷修复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变化,评估氧化锆全瓷修复体长期临床效果.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78例采用氧化锆全瓷修复系统进行固定义齿修复的病例纳为研究对象,随访5年,检测修复体完整性、密合性、种植体存留情况,并检测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改良菌斑指数(mPLI)...  相似文献   

14.
纤维桩自推出以来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疲劳、耐腐蚀以及易拆除、根折发生率低等优点,在残根残冠的修复治疗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有限元分析能对复杂形态、结构物体在各种载荷下的应力应变进行分析比较,是口腔生物力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其中三维有限元分析因其模型的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成为了纤维桩力学研究中的一种高效、精确、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运用CAD/CAM技术制成的氧化锆修复体的制作效果,探讨影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97例CAD/CAM氧化锆冠桥基底修复的临床病例,观察修复体制作的过程,分析其边缘适合性、颜色、固位、折断或破损情况,综合评价制作效果。以70例贵金属烤瓷冠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 97例修复体的制作过程中,发现有1例在切削加工时从包埋蜡中脱落,1例上前牙4单位桥在完成烧结后有小幅度翘动,1例上前牙3单位桥体在切削过程中破裂,上述3例修复体通过返工重做解决问题。所有制作的氧化锆支架,通过饰面瓷的堆塑可使修复体获得较好的美观效果。两种修复方式在边缘适合性、固位和破损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AD/CAM氧化锆基底冠的颜色良好率要优于贵金属基底冠(P<0.05)。结论高强度氧化锆全瓷修复体的制作效果能符合临床要求,可以考虑用于全瓷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采用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CAD/CAM氧化锆种植体表面显微形貌特征及粗糙度的影响。方法:通过CAD/CAM技术加工氧化锆圆盘与一段式氧化锆种植体( Y-TZP, WIELAND),根据表面处理方式分为终烧结表面、喷砂表面及喷砂加热酸蚀处理表面;标准对照组选用BEGO钛种植体表面。各组圆盘试件及种植体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Keyence 3D激光显微形貌测量显微镜进行表面显微形貌观察与测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统计学差异。结果:各组CAD/CAM氧化锆试件表面显微形貌观察显示,喷砂后表面出现边缘锐利的凹坑及沟槽;喷砂加热酸蚀处理后,氧化锆表面可见纳米级的微小孔隙及沟纹。氧化锆种植体粗糙度测量结果显示:终烧结组的表面粗糙度值(Ra=0.69μm)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01),喷砂组Ra值(Ra=1.30μm)显著低于喷砂加热酸蚀组(Ra=1.49μm)及BEGO钛种植体组(Ra=1.57μm)(P<0.01),而喷砂加热酸蚀组与BEGO钛种植体组则无显著差异(P=0.196)。结论:CAD/CAM氧化锆试件终烧结后喷砂或喷砂加热酸蚀处理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表面粗糙度,热酸蚀处理能够改变氧化锆表面的纳米级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3D打印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氧化锆种植体与纯钛种植体在动物体内的骨结合和成骨效果的差异,评价氧化锆种植体骨结合性能.方法 分别将3D打印氧化锆、CAD/CAM种植体和钛种植体各20枚随机植入6只Beagle犬的胫骨内,8周后观察氧化锆种植体的成功率和骨结合能力,并与钛种植体进行比较,观察指...  相似文献   

18.
Dental biomaterials are widely used in all areas of routine dental practice. There are mainly two methods for their application. Firstly, dental biomaterials are placed into living tissues, such as teeth, to fill the space. Secondly, dental devices such as crown and bridge restorations and dentures are fabricated using various materials to restore the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of the dentition. Crown and bridge restorations are one of the main treatment methods used by general practitioners to achieve lifelike restoration of form and function. The recent introduction of osseointegrated implants has expanded the application of crown and bridge restorations for partially edentulous patients. Mechanical durability and precision fit are mandatory requirements for crowns and bridges.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casting alloys and precise casting systems has contributed to the successful use of metal-based restorations. However, patient requests for more aesthetic and biologically 'safe' materials has led to an increased demand for metal-free restorations. There is also a growing demand to provide all-ceramic restorations more routinely. New materials such as highly sintered glass, polycrystalline alumina, zirconia based materials and adhesive monomers, will assist dentists to meet this demand. In addition, new fabrication systems combined with computer-assisted fabrication systems (dental CAD/CAM) and various networks are now available. Dental technology was centred on lost-wax casting technology but we now face a revolution in crown and bridge fabrica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history and recent status of dental CAD/CAM, the application of CAD/CAM fabricated tooth-coloured glass ceramic crown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ll-ceramic crowns and bridges using CAD/CAM fabricated zirconia based frameworks.  相似文献   

19.
In recent years treatment with implants has become established as the standard solution for dental treatment of dentition with missing teeth. The use of CAD/CAM systems offers a multitude of options for the technical implementation. The general trend is towards all-ceramic abutments and all-ceramic crowns. This article will deal with some problem areas in the procedure, such as material selection, implant positioning and axis, possible cleft formation between implant abutment and crown, type and material of fixation, and questions of cost-effici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