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明慧 《自然杂志》2002,24(5):283-285
每升湖水含盐量大于 3 5g的湖泊叫盐湖 ,它是湖泊发展到末期的一种特殊阶段的产物 .我国盐湖分为四个亚区 ,其中 90 %集中在西部地区 .盐湖中含有大量重要的盐类资源、特异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开发盐湖资源、发展“盐湖农业”投资少、见效快 ,盐湖产品有广泛的国内外市场 .本文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盐湖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青海湖硼同位素地球化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大鹏 《科学通报》1993,38(9):822-822
硼同位素地球化学是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涉及了许多方面,如:海水与海底洋壳、海相和非海相蒸发硼酸盐、熔岩、硫化物矿床和地热水系,以及现代盐湖等。我们所从事的现代盐湖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也基本上是在此同一时期开始的。然而,对青海湖这种一般湖泊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国内外仍是首次。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南侧的一个山间断陷盆地中。它是一个典型的大陆微咸水湖,其盐度为14.23%,属硫酸钠亚型。本文主要根据1989年对青海湖现场考察所采集的样品及其湖水天然蒸发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样品硼同位素的测定结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陆盐湖盆地成盐环境演化的分形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东生 《自然杂志》1996,18(4):211-215
分形理论在地球科学的应用范围,目前涉及到地震走时、水系展布、海岸形态、盆地地质界面、矿物结构及元素迁移等领域,一般仅从系统过程的一个特征信息开始演绎其分形的量度,很少对系统过程的完整演化进行讨论,在盐湖科学领域,分形理论的研究尚处于空白地位,盐湖资源与环境的分形理论研究是盐湖地学的前沿方向,值得进行积极探索。本文运用分形及分维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中国大陆盆地盐湖卤水演化的反应过程、终止形式、酸碱度状态和组分演化的多标度、多方向以及地域性等因素,演绎出了我国各大盐湖区的成盐矿物组合特征和成矿远景环境,并指明了区域找矿方向,为盐湖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吐鲁番盆地艾丁湖沉积特征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李秉孝 《科学通报》1989,34(8):608-608
作者通过亲自参与吐鲁番盆地艾丁湖北侧86CK_1孔沉积剖面编录以及进行室内鉴定工作,发现了内陆湖盆中少见的浊流沉积,并对该盐湖的现代蒸发岩沉积特征、沉积物与气候的演化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有助于对本区沉积环境及气候演化这一自然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支霞臣 《科学通报》1983,28(14):873-873
我国西部青藏高原第四纪盐湖广泛发育,外生成因类型的硼、锂资源极其丰富,探讨其成因显然是很有意义的。因B~(10)(n,α)Li~7和Li~6(n,α)T~3核反应截面大,在实验核物理学中用作记录慢中子的探测器。它吸引了我国个别地学工作者试图用宇宙射线中子流与地表盐湖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解释我国高原盐湖物质中硼-锂元素的共生关系和锂矿的成因,以及锂、硼同位素组成的变异。本文估算了宇宙射线中子流与盐湖卤水中硼同位素间的相互作用的可能规模,得出由核  相似文献   

6.
孙大鹏 《科学通报》1981,26(7):429-429
大陆含钾盆地钾盐沉积的研究,在国内和国外均进行较少。然而,这些研究无论在理论上或在找寻钾盐资源方面都有着一定的重要意义。本文从现代盐湖出发,结合一些古代含钾盆地的资料,围绕着各种湖盆水体的形成和演化,讨论大陆含钾盆地钾盐沉积的形成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93,自引:4,他引:89  
王苏民  张振克 《科学通报》1999,44(6):579-587
综合分析了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着重对湖泊沉积记录与亚洲古季风变迁,青藏高原隆升的湖泊沉积记录,高分辨率湖泊钻探研究,盐湖沉积与环境演变,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湖泊响应,现代湖泊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扼要综述,指出今后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湖泊沉积环境指标与气候要素关系的定量研究,高分辨率环境演化时间序列与空间分异规律,现代湖泊沉积动态过程与环境  相似文献   

8.
硫酸盐型盐湖中的长链烯酮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孙青  储国强  李圣强  吕彩芬  郑绵平 《科学通报》2004,49(17):1789-1792
研究了我国内蒙古、新疆和青海的9个硫酸盐型盐湖表层(0~10 cm)沉积物中的长链烯酮. 除干盐湖罗布泊外, 其他8个盐湖的沉积物中均检测出长链烯酮. 分析结果表明硫酸盐型湖泊中可能广泛存在长链烯酮. 多数湖泊现代沉积物中长链烯酮丰度变化顺序是C37 > C38 > C39 > C40. 通过对咸水湖、盐湖沉积物中长链烯酮不饱和度与湖区多年春、夏、秋、冬和年平均温度关系的分析, 发现咸水湖和盐湖中长链烯酮不饱和度()与湖区年平均温度相关性最好, 相关系数为0.88(R2 = 0.88). 湖泊水体温度对长链烯酮不饱和度的控制机制可能与海洋中的相似, 可能会成为利用湖泊沉积物重建古温度的重要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9.
黄麒 《科学通报》1980,25(21):990-990
我国青藏高原的湖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面积最大的内陆湖区之一.这些湖泊多为构造湖,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受着构造因素的控制。在这些湖泊中盐湖占一百多个。盐湖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石盐、芒硝、锶盐、硼酸盐、锂盐和钾盐的产地。本文报道了青藏高原几个盐湖的C~(14)年龄,并对其近三万年来的沉积旋迥进行了剖析,根据上述资料认为该区更新世与全新世的界线划在一万年左右为妥。  相似文献   

10.
气象卫星NOAA遥感数据在盐湖动态变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东生 《科学通报》1996,41(14):1311-1314
NOAA卫星遥感数据除在气象和海洋领域广泛使用之外,在大陆植被分类以及农作物估产评价和灾害监测等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在大陆植被变化的气象卫星遥感研究取得可喜的进展,并在地震监震预报等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NOAA卫星遥感数据在盐湖资源与环境及其动态变化的研究中尚属首次.1 NOAA卫星资料来源及预处理NOAA卫星遥感数字数据其地面分辨率为1~1.1km,经过地质数值概化及多层次解析,可使其分析精度达到50~500m(或更高精度).根据研究表明,NOAA卫星光谱通道CH_1(0.58~0.68μm),CH_2(0.725~1.1μm),CH_4(10.5~11.1μm)对盐湖地物的识别能力较强,其盐湖动态变化的光谱响应程度也比较明显.选择植被指数CH_2-CH_1来表征盐湖地物的变化,在其演变过程中(CH_2-CH_1)/(CH_2+CH_1)和CH_2/CH_1对盐湖地物的动态变化的识别能力较低.定义负植被指数(CH_2-CH_1)为水体边界;根据分析表明,水体边界的负植被指数(CH_2-CH_1)数值随着水体性质及总矿化度的不同而产生改变.2 NOAA卫星的星地坐标转换盐湖动态变化的研究首先要求定点定位和定性定量的观测分析.NOAA卫星的观测周期为12h,其运行轨道漂移量为几公里到几十公里,沿用其空间位置显然是不能达到盐湖动态变化的分析要求.经过筛选选用一种快速简捷的方  相似文献   

11.
黄麒 《科学通报》1989,34(10):765-765
柴达木是我国最大的山间盆地,面积达120000 km~2,平均海拔约2800m。根据青海石油管理局的钻井资料,在上新世晚期,盆地西部湖泊已进入盐湖阶段,到晚更新世末期盆地中的主要盐湖已成为干盐滩。经历了300多万年的成盐阶段,沉积了大量的硫酸盐和氯化物,其中  相似文献   

12.
胡东生 《科学通报》1992,37(16):1499-1499
1989—1990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和青海省联合组成“可可西里地区综合科学考察队”。“盐湖专题组”在野外取得的大量而丰富的考察资料的基础上,对考察区湖泊水体(包括盐湖)中微量元素的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现将部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晚第四纪“吉兰泰-河套”古大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考察、探坑剖面观测和遥感影像分析,发现吉兰泰盐湖周围存在高湖面遗留的地貌、沉积和生物证据.在海拔1060,1050,1044和1035m共有4道古湖岸堤,分别高出现代盐湖37,27,21和12m.在海拔1070~1080m之间(高出现代盐湖47~57m)存在古湖滨砂砾石沉积,若干地点保存有古湖岸堤形态;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的贺日木西尼也发现1080m高程及其以下的湖滨砂砾石和典型湖相沉积,以及从海拔1050~1035m,长11km的典型砂嘴.河套黄河南岸黄河水文站砂场、什拉召砂场也发现古湖岸堤,杭锦旗巴拉贡砂场发现发育在冲洪积砂砾石层上的湖滨砾石沉积.沿狼山-阴山南麓若干剖面点发现湖岸侵蚀台地及湖滩岩和湖滨相沉积.在黄河进入河套的乌海附近发现水下三角洲沉积,黄河出口的托克托台地存在典型湖相沉积.在湖滨沉积物中,普遍保存有蓝蚬、萝卜螺和扁卷螺等水生软体动物壳体,部分湖相细粒沉积物中也可见到介形虫壳体.出露较好的湖相沉积剖面具有典型的进积型垂向层序,较高湖岸堤普遍保存有湖滩岩.这些证据说明,曾存在一个覆盖吉兰泰和河套平原大部分地区的巨大古湖,湖面海拔可达1080m,建议称作"吉兰泰-河套"古大湖.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该古大湖存在于距今5~6万年前.海拔1060~1035m间的4道湖岸堤代表了5~6万年到全新世早期间的湖面波动,而真正吉兰泰盐湖状态仅形成于距今5500年以来."吉兰泰-河套"古大湖的发现,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河套地区晚第四纪黄河发育、乌兰布和-库布齐沙漠的形成演化以及区域气候变化和新构造运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野外考察、探坑剖面观测和遥感影像分析, 发现吉兰泰盐湖周围存在高湖面遗留的地貌、沉积和生物证据. 在海拔1060, 1050, 1044和1035 m共有4道古湖岸堤, 分别高出现代盐湖37, 27, 21和12 m. 在海拔1070~1080 m之间(高出现代盐湖47~57 m)存在古湖滨砂砾石沉积, 若干地点保存有古湖岸堤形态; 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的贺日木西尼也发现1080 m高程及其以下的湖滨砂砾石和典型湖相沉积, 以及从海拔1050~1035 m, 长11 km的典型砂嘴. 河套黄河南岸黄河水文站砂场、什拉召砂场也发现古湖岸堤, 杭锦旗巴拉贡砂场发现发育在冲洪积砂砾石层上的湖滨砾石沉积. 沿狼山-阴山南麓若干剖面点发现湖岸侵蚀台地及湖滩岩和湖滨相沉积. 在黄河进入河套的乌海附近发现水下三角洲沉积, 黄河出口的托克托台地存在典型湖相沉积. 在湖滨沉积物中, 普遍保存有蓝蚬、萝卜螺和扁卷螺等水生软体动物壳体, 部分湖相细粒沉积物中也可见到介形虫壳体. 出露较好的湖相沉积剖面具有典型的进积型垂向层序, 较高湖岸堤普遍保存有湖滩岩. 这些证据说明, 曾存在一个覆盖吉兰泰和河套平原大部分地区的巨大古湖, 湖面海拔可达1080 m, 建议称作“吉兰泰-河套”古大湖. 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 该古大湖存在于距今5~6万年前. 海拔1060~1035 m间的4道湖岸堤代表了5~6万年到全新世早期间的湖面波动, 而真正吉兰泰盐湖状态仅形成于距今5500年以来. “吉兰泰-河套”古大湖的发现, 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河套地区晚第四纪黄河发育、乌兰布和-库布齐沙漠的形成演化以及区域气候变化和新构造运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大鹏 《科学通报》1994,39(23):2206-2206
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曾利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了海水及其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日本学者曾利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测定了日本温泉水和火山口湖湖水中的稀土元素和铀钍元素.然而对高盐度的盐湖卤水及其沉积物的研究仍系首次.这对于了解高盐度水体中稀土元素的分布及其在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盐湖农业”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盐湖是湖泊中的一种极端的类型,是一种特殊的水生和陆生生物生态环境。由于含盐量较高,超过一般生物种群的耐盐度,一般的生物不易在其中生存。在这种极端的高盐环境中,仍有个别生物种与其种群的多数成员不同,能够适应高盐环境,在盐湖(盐田)中生长、繁衍,这种生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盐湖中硼同位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祁海平 《科学通报》1993,38(7):634-634
硼同位素地球化学是80年代中期随着硼同位素测定精度的提高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课题。它的研究已初步涉及到盐状硫化物矿床、熔岩、海水与海底洋壳、海相和非海相蒸发岩硼酸盐、温泉水和现代盐湖等领域,这些研究得出的几点结论是明确的:1.海洋来源与大陆来源物质中的硼同位素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别;2.海水与海洋沉积物的硼同位素存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硼酸盐矿物形成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蔚田 《科学通报》1981,26(21):1315-1315
青藏高原盐湖中硼酸盐沉积广布,已发现十多种硼矿物。本文通过模拟合成实验研究了主要硼矿物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盐湖氯同位素组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卫国 《科学通报》1994,39(20):1918-1918
柴达木盆地海拔高,气候干燥,分布着诸多盐湖,有着丰富的盐类及卤水资源,为氯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本文对柴达木盆地盐湖卤水、盐类矿物、咸水湖水及部分补给水的氯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文中采用海水为标准,用以计算δ~(37)Cl(‰)的值,对海水的~(37)Cl/~(35)Cl比值测定精度为0.022%(SD).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盆地大、小柴旦盐湖硼同位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孙大鹏 《科学通报》1988,33(11):855-855
盐湖中硼同位素的研究,无论国内或国外都进行的很少。然而其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对于阐明硼矿成因及其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小柴旦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都是富硼盐湖。不仅卤水含硼量高(B_2O_3含量为1.2—3.3g/l),同时也有硼酸盐沉积广泛分布着。本文主要根据该区卤水和硼酸盐矿物样品测定的结果,进一步讨论其硼同位素组成和硼同位素的分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