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首次报道国产龙须草(Eulaliopsis binata)的染色体核型.龙须草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2n=40;核型公式2n=40=38m+2m(sat).并讨论了龙须草的倍性等核型特点.  相似文献   

2.
龙须草叶面积测定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人工栽培的不同生长时间龙须草的叶面积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LI-3000叶面积仪和生产上常用的长宽法进行比较分析,求得用长宽法测量龙须草叶面积的矫正系数K=0.67,经过相关分析,认为所得K值是值得推荐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报道国产龙须草(Eulaliopsis binata)的染色体核型。龙须草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2n=40;核型公式2n=go=38m+2m(sat)。并讨论了龙须草的倍性等核型特点。  相似文献   

4.
邹典  朱育锋  喻夜兰  简燕 《作物研究》2012,26(5):508-511
对取自广东、广西等9省20个县的20种龙须草居群叶片光合性能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龙须草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率不仅在居群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且彼此间还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相关性;按遗传距离为15,可将20种供试龙须草居群聚为4类.从高光效育种需求而言,处于第三类中的湖南慈利居群和湖北丹江居群是龙须草高光效育种可利用的最优良种质资源,其次为处于第二类中的湖北郧县居群和湖北郧西居群.  相似文献   

5.
紫色土人工植被恢复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树明  何飞飞  陈恋  邹冬生 《作物研究》2011,25(5):482-485,488
为评价紫色土地区3种恢复模式的恢复效果,2010年10月对湖南省衡阳县紫色土国家重点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区内3种植被恢复模式的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为引入龙须草能提高植物种类和数量,但与自然恢复模式相比,人工恢复模式下整个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变化不明显。对3种恢复模式下的乔木、灌木和草本群落研究表明,人工恢复地和乔木群落的丰富度、Gleason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Sheldon均匀度指数均明显高于自然恢复地,而灌木、草本群落无明显差异,说明经过4年的人工培育,人工植被恢复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处于恢复的演替阶段,群落结构还未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大豆蛋白在非食品用途中的应用与研究概况,包括在胶黏剂、织物纤维、可食性包装膜和塑料中的应用,以及为了达到各种应用要求进行的大豆蛋白改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应用写作作为人类一种必不可少的参与社会公务、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伴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进程,应用写作的社会实践内容与理论研究也体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明确应用写作的社会性,并通过这一认识引导人们将应用写作发展与研究还原于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应用写作理论、应用写作教学、应用写作实践的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全面的、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种子包衣是防治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综述了近年我国作物种衣技术的发展、种衣剂的种类及种衣剂应用效果等方面的最新研究与应用,提出了种衣剂在苎麻种子上应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作物模型在我国玉米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模型在我国发展与应用日趋完善,已成为农业科研领域重要的研究工具,在区域化模拟、农业预测与风险分析、宏观农业决策制定、未来气候情景模拟、优化栽培措施及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对当前国内作物模型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6个生长模型概况和在玉米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及具体条件选择适宜的作物模型进行应用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作物模型在我国玉米科研与生产中的应用水平。对现有主要模型存在问题及今后需开展的工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对计算机模拟在作物生长发育研究中应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计算机模拟在作物生长发育研究中的应用,从作物模拟在农业系统学中的地位、模拟的分类与最新发展趋势、模型与模拟的异同、模拟的步骤、认识论价值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等视角评述了计算机模拟在作物生长发育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作物模拟技术增加了作物系统可观察量,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界“实践-认识-实践”的认知速度,其过程和步骤体现了认识论思想,具有深刻的认识论价值。应进一步加大其研究和应用力度,使之在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中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的多元复混肥的生产发展迅速,其产量年际间成倍增加,与之相配套的施肥技术受到科研单位与肥料生产厂家的共同关注。氮磷钾微量元素平衡施肥技术,发展到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阶段。本文基于研究与应用这一现实状况,提供肥料生产厂家如何利用现有科研成果、施肥技术方面的应用等思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各种膜的性能特征,结合作者对膜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与实践,从膜法澄清、浓缩、分离、除菌4方面综述了膜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研究与应用,展望了茶叶膜法深加工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对于现代高等教育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本文探讨和研究了茶文化与高校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的关系及其应用,首先阐述了茶文化的美学意蕴和哲学意蕴及其与高校管理类人才个人素质修养的关系,从知识传承、精神培育、保健养生三个方面探讨了茶文化对高校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的作用与价值,最后研究了高校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中茶文化的应用方案,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和增强高校管理类人才素质教育中茶文化的应用水平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erial analysis ofgene expression,SAGE)是一种研究真核细胞表达基因信息的高通量检测技术,它能对细胞内所有表达基因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SAGE技术在植物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但在植物抗病性研究中的应用近几年发展很快.综述介绍了SAGE技术的原理与操作、实施的方法与步骤、SAGE技术的主要优点及在植物基因表达分析中的应用.明确SAGE的优势与它的缺陷,在实际应用中加以完善及采取必要的辅助方案,这样就可以构建较完美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5.
分子标记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目标基因的标记、玉米自交系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研究、QTL分析、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浅析棉花内生细菌及其作为生防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内生细菌及其作为生防因子在棉花上的研究与应用文献的阅读与理解,概括了棉花内生细菌的种类、种群动态以及研究方法,综述了国内外棉花内生细菌作为生防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其生防抑菌机理,探讨了在棉花内生细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为国内同仁开展棉花内生细菌及其作为生防菌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的鑫元复混肥的生产发展迅速,其产量年际间成倍增加,与之相配套的施肥技术受到科研单位与肥料生产厂家的共同关注。氮磷钾微量元素平衡施肥技术,发展到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阶段。本文基于研究与应用这一现实状况,提供肥料生产厂家如何利用现有科研成果、施肥技术方面的应用等思考。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在茶业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在茶业中作用和应用广泛,本文主要综述了茶叶加工、茶园肥培管理、茶园病虫害防治及茶叶贮藏与保鲜中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提出了两个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稻抗虫性的研究及其应用: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简要地回顾了近30年来我国水稻抗虫性,特别是抗稻飞虱研究及其应用的历史,并将它划分为4个发展时期水稻抗虫种质资源发掘与评价期、水稻抗虫品种的外引和推广期、水稻品种抗虫机理和抗性生态研究期,以及水稻抗虫分子生物学和抗虫基因工程研究时期.还讨论了水稻抗虫品种的研究与应用中仍然存在的难题和障碍,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分子标记在大麦分子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研究与种质资源鉴定、重要性状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图位克隆及起源与进化关系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