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J.J.汤姆孙     
J·J·汤姆孙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曾因气体导电的实验研究和发现电子,获19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原子物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是研究生制的创立者,是现代科研中心——卡文迪什实验室的第三任卡文迪什教授. J·J.汤姆孙于1856年12月18日生于曼彻斯特  相似文献   

2.
J.J.汤姆孙与卡文迪什实验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忆J.J.汤姆孙在卡文迪什实验室任教授时,他对现代物理学发展及对实验室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4.
周天寿 《计算物理》1997,14(4):467-468
通过数值计算,首次观察到J-J型方程的一些台阶,而且在Chaos状态下,有devil stairs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王较过  东延民 《物理》1998,27(3):184-188
介绍了J.J.汤姆孙的科学生涯,探讨了汤姆孙对物理学的贡献,其中包括提出电磁质量、发现电子、进行原子结构的现代理论和极燧射线的研究等.最后,论述了汤姆孙在组织科学研究和培养科学人才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约瑟夫·约翰·汤姆孙爵士(Sir JosephJohn Thomson,1856-1940)[1],1906年因发现电子而荣获诺贝尔奖金物理学奖.1911年他解释了正射线(positive rays),成为F.W.Aston(1877-1945)关于质谱研究工作的先导,并促进了同位素的发现.他一生发表过许多著作,并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是科学史上一位卓越的科学家. 1893年,J.J.汤姆孙发表了一部著作:《关于电磁学新研究的笔记──克拉克·麦克斯韦教授“论电学与磁学”的续篇》[2].鉴于这部著作的重要性,我们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物理系获得了该书内容的部分复印体.本文是恨据这些第一手材料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们在丁肇中先生领导的Mark J探测器上学习、工作至今已有四十年了。那一年多紧张而有意义的经历令人难忘,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影响深远。为了纪念这段不平凡的生活,我记录下几件印象深刻的往事。1973年高能所成立之初,所里就很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开设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如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8.
J2507型光具座是根据教育部(Jy34—79)标准联合设计的,经过一段使用和改进已使之进一步完善和统一。它是光学实验的基础设备。为了使广大师生更好的应用这套仪器,现就有关几个方面分别介绍如下: 一、仪器的组成1.导轨:为双轨式,用φ16毫米45°冷拉圆钢表面镀硬铬。两端为八字形铸铁支腿,全长970毫米,在导轨前面装有金属刻度尺,有效刻度为0—900毫米。在两条导轨上装有四只铸铁滑块,每只滑块下边有一  相似文献   

9.
J2501型光具盘是根据教育部(JY 33—79)号标准新设计的。把矩形光盘1、圆盘2、光源3、光学元件(装在木盒内)等组合成一套仪器,如封底所示。在演示内容和效果方面,较过去的单一性仪器有较大的提高,一般不遮光或半遮光就可将大纲规定的全部几何光路清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创建于1871年而竣工于1874年的卡文迪什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物理学研究中心。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随着它规模的不断扩大,仪器设备的  相似文献   

11.
此文以第四族元素第一激发态(np) ̄1[(n+1)s] ̄1为例,在(JM_J)表象中,建立新的单组态谱项能量表达式,添加a(J+1)校正项后,显著地改善谱项理论值与实验值拟合程度。  相似文献   

12.
40J激光装置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0,12(Z2):158-162
  相似文献   

13.
j—j耦合中J(J=1)校正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此文以第四族元素第一激发(np)^1[(n+1)s]^1为例,在(JMJ)表象中,建立新的单组态谱项能量表达式,添加α(J+1)校正项后,显著地改善谱项理论值与实验值拟合程度。  相似文献   

14.
40J激光装置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一台输出能量在40J量级的激光装置。该装置从星光Ⅱ激光装置分光作为光源,由放大器链、能源系统和支撑桁架等三大部分构成。对整个激光装置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装置的增益能力足够输出40J,B积分满足ΔB小于1.8的要求。研制了一种全腔水冷新型放大器,对其小信号增益系数和增益均匀性进行了测量,实验得出增益系数β为0.034cm -1,增益均匀性为91.84%。结果表明这种放大器完全能满足此激光装置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刘树勇 《大学物理》2001,20(4):41-43,F003
简要地论述了阴极射线的研究和电子的发现过程,以及J.J.汤姆孙和勒纳德在这些研究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许国材  林木欣 《物理》1991,20(4):246-251
本文回顾了J/ψ粒子的发现过程,分析了这项发现对粒子物理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并对发现J粒子的产生实验、发现ψ粒子的形成实验及发现γ粒子的实验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7.
A measurement of the number of J/ψ events collected with the BESⅢ detector in 2009 and 2012 is performed using inclusive decays of the J/ψ. The number of J/ψ events taken in 2009 is recalculated to be(223.7±1.4)×10~6, which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revious measurement, but wi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recision due to improvements in the BESⅢ software. The number of J/ψ events taken in 2012 is determined to be(1086.9±6.0)×10~6. In total, the number of J/ψ events collected with the BESⅢ detector is measured to be(1310.6±7.0)×106, where the uncertainty is dominated by systematic effects and the statistical uncertainty is negligible.  相似文献   

18.
沈肖雁 《物理》2001,30(9):591
“J Ψ物理”研讨会于 2 0 0 1年 2月 7日至 9日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行 .会议由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 (CCAST)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同举办 .出席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等 16个单位的 80多名代表 .研讨会总共安排 2 6个报告 .很多理论物理学家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工作的北京谱仪 (BES)的物理研究 ,特别针对 5 0 0 0万J Ψ数据 ,提出了很多好建议 .会上报告了一些很有意义的实验结果 .会议首先由BES合作组发言人报告了BES的运行状况 ,最近…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9.0×106 J/ψ data collected at BES, a systematic physics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 We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ξ(2230) in J/ψ→γKK and observ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non-strange decay modes ξ(2230)→π+π0π0,and pp. The resonance and polarization parameters of f0(980) and f2(1270) were measured. The moment stUdy on J/ψ→γK+K revealed that the controversial fJ,(1710) is composed of two states, a 0++ and a 2++. With the help of PWA method, the spin-Parities for η(1440) and f0(1500) were obtained, and their main decay modes were foun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