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恩施土家族人眼的表面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随机抽样原则选择北恩施土家族人598名了眼的表面形态,该民族大部分人两眼位置适中,虹膜褐色眼裂水平,开度中等,无蒙古褶,双睑,多为细窄眼型或中等眼型,眼的各径男大于女,一般存在性别差异,随年龄增加,眼型由中等型向轴窄型转化,根据眼外形特征和聚类分析推测,土家人眼属于南,北方民族间的过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恩施土家族容貌特征与年龄特征的各项指数 ,为体质人类学积累新的资料和临床整容、法医鉴定等提供量化指标。方法 :分层随机抽样 ,抽取 5 98人进行头面部解剖标志测量、指数计算与分析。结果 :该民族主要为中头型与圆头型 (头长宽指数分型 )、高头型 (头长高指数分型 )、阔头型 (头宽高指数分型 )、过狭上面型与狭上面型 (形态上面指数分型 )、过狭面型与狭面型 (形态面指数分型 )、中耳型、中唇型、狭鼻型、眼为细窄型和中等型。随年龄增长 ,一般各指数值增加 ,上述头型、面型、眼型、耳型、鼻型和唇型比例随之增加。结论 :恩施土家族头相对短、宽、高 ,面部窄而长 ,眼裂隙小 ,鼻窄而长 ,唇中厚 ,耳中等。一般男性面部相对窄长 ,口裂大 ,唇簿 ,女性面部相对宽短 ,口裂小 ,唇略厚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贵州布依族体型特征及其类型。方法:对贵州773名布依族成人个体的10项体质指标进行活体测量。根据这些指标计算8项体型指数,并对其进行分型。结果:布依族成人属窄肩、窄胸、窄骨盆,中腿型,特窄手,短宽型足,亚中等偏矮型身材。结论:布依族不仅具有我国典型南方人的体型特征,而且具有本民族自身的体型特点。  相似文献   

4.
恩施土家族人的体质与体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选择598名恩施土家族人进行了体质测量、体质指数计算和体型分析。该族人基本为中等偏矮身材,中等体质,窄胸廓,中等偏长躯干,腿略长,头顶面观中头型稍圆,前面观高而宽,面窄长,眼裂中等偏窄,鼻狭长,中厚唇,中型耳廓。体质指数一般女大于男,其中形态面指数、唇指数、骨盆指数和涉及胸围、体重的指数出现了高度显著差异性,男性相对瘦长,女性矮小充实。恩施土家人体质体型基本介于南北方民族之间,可能为南北方民族间的过渡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选择598名恩施土家族人进行了体质测量,体质指数计算和体型分析。该族人基本为中等偏矮身材,中等体质,窄胸廓,中等偏长躯干,腿略长,头顶面观中头型稍圆,前面观高而宽,而窄长,眼裂中等偏窄,鼻狭长,中厚唇,中型厚廓。  相似文献   

6.
根据随机抽样原则选择598名恩施土家人进行了容貌特征的观察。土家人一般为黑色直发,一字眉,男性多有髭须和颏须;面尖圆型,浅黄色,眉嵴和颧部中等突出,颏部直立;眼虹膜褐色,双睑,无蒙古褶,眼裂水平,开度中等;鼻背直,鼻尖适中,鼻基底水平,鼻翼较宽,鼻翼沟发育中等;唇直立,中等厚,口裂较宽,上唇皮肤高度中等;耳廓具有达尔文节,外展度在30°~60°之间,耳垂多为方形。大部分形态男女间存在性别差异,随年龄增长亦发生改变,并出现不同程度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1年12月-2006年4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47眼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①房角镜情况:房角结构全部可见13眼,可以看到巩膜突25眼,只能看到全部小梁和光切线移位9眼。②首次就诊确诊16眼,误诊31眼。误诊情况如下:误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4眼,误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的9眼,误诊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4眼,已行周边虹膜切除后残余性青光眼4眼。③有急性发作者17眼,没有急性发作者30眼。④入院时的眼压平均为(49.54±4.48)mmHg,随访2年后的平均眼压为(16.25±4.86)mmHg,均没有用药。经统计学处理,手术前后的眼压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具有窄房角,眼压升高时小梁网开放;可以有急性发作,容易误诊;临床的确诊要靠房角镜检查;要按开角型青光眼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李强  巩晓艳  朱敏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9):1341-1342
目的:提高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8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高分辨CT影像的及病理的结果,对其征象进行分析。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癌具有三种类型,其中结节型24例,为单发结节;弥漫型46例,其中腺泡样结节22例,大片实变12例,磨砂玻璃征12例;炎症型16例。结论:高分辨率CT对于细支气管肺泡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细支气管肺泡癌表现多样,结节内细支气管气像对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炎症型和弥漫型需与肺结核、肺炎鉴别。  相似文献   

9.
本文调查了新疆托里县哈萨克居民258人(男152,女106),其年龄为18—57岁,每例接受29项活体观察及86项活体测量。结果发现哈萨克族具有蒙古人种的特征,也具有本民族的特点:头圆、高、阔;眼开度中等:鼻宽大于两眼内角间宽,鼻根较高,指距长,体型中等。上述特征用Rm值比较,与柯尔克孜族、锡伯族、蒙古族及达翰尔族较接近,与苗族、黎族和羌族等较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晚期开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对36例48眼晚期开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前后的眼压、视力及视野情况进行随访。结果:视力提高者25眼,占52.08%;不变者18眼,占37.5%;下降者5眼,占10.41%。眼压控制在15minHg以下者22眼,占45.83%;15mmHg~24mmHg间者16眼,占33.33%;眼压升高者10眼,占20.83%;视野缩小5眼,占10.41%。结论:晚期开角型青光眼应积极采取手术,并结合药物治疗,以免视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广西巴马长寿乡世居(当地)人群体质特征.方法 选择广西巴马世居成人528名(男263名,女265名)为调查对象,调查其体质特征,计算出42项测量项目的均数、31项指数值和9项观察项目的出现率,并与国内的30个群体的体质进行比较.结果 广西巴马世居人群的体质特征为:上眼睑皱褶出现率高,男为90.49%,女为89.81%;蒙古褶出现率低,男为3.42%,女为2.64%;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鼻翼高度多为低等;耳垂多为圆型;发形多为直;额发无尖;鼻梁非凸.广西巴马世居人群男女均为狭头型、中面型、中躯干型、窄肩型、中骨盆型;男为圆头型、高头型、亚长腿型、窄胸型;女为中头型、中腿型、中胸型;男身高均数为1627.4 mm,女身高均数为1512.5 mm.结论 广西巴马世居人群具有南方人群体质特征,其体质与仫佬族(广西)和广西大新壮族接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临床面部器官再造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测量465名大学生眼、口、鼻的高、宽,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眼裂高与鼻高、口高点唇厚之间,以及鼻宽与眼裂宽、口裂宽之间相关性密切,而女性的只在眼裂高与鼻高和眼裂宽与口裂宽间相关性密切。其回归方程可靠。结论临床整形外科器官再造时,可根据面部其它器官的相关数值推算出该缺损器官各项值的正常范围而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3.
贵州毛南族体质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1,他引:6  
为了解贵州毛南族体质特征,本文对贵州平塘县464名毛南族进行了活体观察和测量,并与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贵州毛南族眼裂开度中等,方向上斜型,普遍有蒙古褶,直形鼻梁,鼻翼微突,上唇皮肤高度中等,以突唇为多,红唇厚度适中,耳垂以圆形为主;属圆头型,以超阔面型为主,多为中鼻型;男女身高以矮型为主。为国人体质人类学、民族学、遗传学、法医学、临床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贵州[亻革]家人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分布特点,为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采用遗传学界公认的方法对412名(男217,女195)生活在贵州的[亻革]家人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利眼、扣手、利手、利足、叠臂、叠腿、起步类型)进行活体观察。调查对象年龄7~55岁,三代均为[亻革]家人。结果:(1)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右型高于左型;(2)除利眼外,其他特征的出现率男女间差异不明显;(3)扣手与利眼、扣手与利手、扣手与利足、扣手与叠臂、利手与利足、利手与叠腿、利手与起步类型、利足与叠腿之间存在相关性,并具有同侧组合特征(除扣手与利眼外),且均以右-右型组合居多;(4)与我国其他19个民族群体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亻革]家人与贵州汉族最为接近,与湖南侗族、靖州苗族和凤凰苗族次之,与内蒙古蒙古族、达斡尔族、朝鲜族、回族、鄂伦春族和天津汉族较远。结论:[亻革]家人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多为右型,特征出现率男女间差异多不显著,特征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同侧组合特征类型为其亲和特征。  相似文献   

15.
改进的上睑皮肤松垂去皮重睑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一种改进的伴有上睑皮肤松垂的去皮重睑术的方法。方法:受术者轻闭双眼,眉部上推,使上睑平展,距睑缘5.0~6.5mm,从内眦开始向外设计重睑线,并以此线为基线夹持松弛的上睑皮肤,以睫毛、眉毛不移位为准,画出基线上方的另一条弧线。切除两线之间上睑多余的皮肤及其深层的眼轮匝肌,显露上部睑板及上睑提肌腱膜,不做常规的切缘下皮下分离。按重睑成形原则缝合切口。结果:22例上睑皮肤松垂的患者,除1例术后出现上睑轻度外翻外,其余病例均取得满意的美容与治疗效果。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去除松弛的上睑皮肤适中,不仅重睑外形美观,而且可纠正倒睫,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伴有上脸皮肤松垂患者较理想的去皮重睑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临床角度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人群各类型单睑的重睑术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 42 4例遍布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就诊者 ,回访 1~ 5年。结果 非切开法的重睑外形 5年后基本消失 ,切开法则基本保持良好。结论 鱼尾外形的重睑皱襞和 5~ 6 mm的重睑高度较适用于本地区人群 ;切开法不但效果持久 ,而且特别适合于睑板前过多皮下组织和眶隔内过多脂肪的清除 ,以及利于不全性单睑的松弛皮肤的修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西家人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分布情况,籍以丰富和积累国人体质人类学和群体遗传学研究资料.方法:采用学术界公认的群体遗传学调查方法,遵循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对432名(男212,女220)生活在贵州的西家人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扣手、利手、利足、利眼、叠臂、叠腿、起步类型)进行活体观察.调查对象年龄7 -55岁,三代均西家人.结果:(1)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右型高于左型,利眼、叠臂和叠腿右型出现率存在性别差异(P <0.05或P<0.01);(2)扣手与利眼、扣手与起步类型、利手与叠臂、利足与起步类型、利眼与起步类型之间存在遗传关联性(P<0.05或P<0.01);(3)与我国其他21个民族群体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西家人与贵州亻革家人、汉族和畲族最为接近.结论:西家人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以右型多见,特征间遗传关联性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睑中外1/3处独立小切口去除部分眶隔脂肪后,再结合埋线法上睑成形术的手术方法、适应症、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分别于双眼上睑中外1/3处设计一长约1mm小切口,通过此切口利用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切除多余的外眦部眶隔脂肪,然后行埋线重睑成形术。结果此法临床应用于15例上睑有不同程度臃肿的患者,手术后患者眼部肿胀轻微,恢复快,不影响正常工作学习。随访3个月~1年,重睑皱襞牢固自然,无线结外露,无明显手术疤痕,患者满意。结论独立上睑中外1/3处小切口除眶脂后再结合埋线法重睑成形术系微创手术,操作精细,创伤小,重睑皱襞形成自然,没有明显手术痕迹,更适合现代人的美容要求。此法扩大了埋线手术适应证范围,尤其适用于有轻度或中度“肿眼泡”表现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