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PbI2可以单独形成玻璃。PbI2-PbBr2-KCl三元系统玻璃具有良好的玻璃形成能力。通过恰当的热处理,不仅可获得透红外性能与原始玻璃一致的微晶玻璃,同时还克服自发析晶倾向和大幅度地提高玻璃的显微硬度。以此三元系统为基础,有望开发出一类具有实用前景的透红外玻璃材料。  相似文献   

2.
通过体外Tris-buffer模拟生理溶液浸泡实验和动物体内的种植实验,对K_2O-MgO-SiO_2-B_2O_3-F系统玻璃的力学疲劳特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玻璃不仅具有良好的抗疲劳特性,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能与骨组织产生化学键,形成骨性结合,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体内种植材料。  相似文献   

3.
通过传统熔体冷却方法考察了P2O5-PbO-Bi2O3系统的玻璃形成,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考察了该系统两种不同类型玻璃的结构差异.结果表明,P2O5-PbO-Bi2O3系统存在两个玻璃形成区;在低P2O5区(<46%,摩尔分数)形成的玻璃中,存在不含P=O双键且A1(σ1)被激活的[PO4]四面体;在高P2O5区(>50%,摩尔分数)形成的玻璃中存在聚磷酸盐型[PO4]阴离子团,这些阴离子团通过Pb2+,Bi3+联接而形成层状玻璃结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玻璃的稳定性参数△T、H'、析晶激活能E等参量的考察,研究了TiO2对CaO-P2O5-Al2O3-SiO2系玻璃析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的引入能显著降低本系统玻璃的稳定性,减少析晶激活能,并能提高玻璃的析晶数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传统熔体冷却方法确定了高Bi2O3低B2O3含量的PbO-Bi2O3-B2O3系统形成玻璃的最少B2O3引入量;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了由Pb3O4,Bi2O3单一氧化物、高Bi2O3含量的PbO-Bi2O3二元系统及高Bi2O3低B2O3含量的PbO-Bi2O3-B2O3三元系统经熔融冷却而获得物质的结构特点,探讨了少量B2O3的引入对该三元系统形成玻璃的作用和形成无定形结构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新型As_2Se_3-GeTe-Cul系统玻璃形成区,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uI或GeTe含量的玻璃,并测定其转变温度、密度、显微硬度、断裂韧性、膨胀系数、红外透过率和反射率。结果表明:该系统玻璃的形成范围很大,玻璃转变温度在170~230℃,显微硬度在130~190kg/mm ̄2,断裂韧性在0.30~0.50MN/m ̄(3/2),膨胀系数在145×10 ̄(-7)~215×10 ̄(-7)℃,红外透过截止波长超过19μm,反射率在20%左右。并初步从结构的观,或讨论了玻璃性质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利用传统熔体冷却方法确定了(5x)B2O3·(20-x)PbO·(80-4x)Bi2O3系统形成玻璃的最大B2O3引入量,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该系统玻璃的结构特征及随B2O3引入量的增加而引起的结构变化,探讨了该系统产生分相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系统在高B2O3区形成的玻璃的无定形结构由晶子、微晶体及含3个[BO3]三角体的六元硼氧环基团所组成;分相是由于对称性低的硼氧环大阴离子团及三硼酸盐环状基团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在25℃恒温下,研究了摩尔分数组成为0.50PbI2·0.30PbBr2·0.20AgI的玻璃在静态去离子水中的侵蚀过程,由于玻璃中溶出的PbX2(X=I,Br)发生水解,侵蚀液的pH值经历一个由快速下降到逐渐稳定的变化过程。诱导期过后,玻璃中的各组分以分子化学比形式溶解,这是一个选择性溶解过程,溶解度较高的组分将优先溶解。溶液分析结果表明,玻璃的侵蚀是一个扩散控制的过程。引入难溶组分是提高非氟卤  相似文献   

9.
作者首次发现了Si3N4-MgO-CeO2系陶瓷在烧结过程中玻璃相自动析晶这一独特现象.对于Si3N4-MgO-CeO2系陶瓷在1450℃,MgO-CeO2就会与Si3N4颗粒表面的SiO2反应形成硅酸盐液相,冷却后则成为玻璃相保留在烧结体中;当烧结温度高于1550℃时,作者发现,CeO2仍留在玻璃相中,但MgO会自动析晶出来,其结果是大大减少了烧结体中严重影响其高温性能的玻璃相的含量,对于提高烧结氮化硅陶瓷的高温性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系统研究了含有一价碱金属卤化物的Ga2S3-GeS2-KCl系统玻璃的制备与形式区,某些典型玻璃的光学和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目的在于研制高二氧化钛含量玻璃。当二氧化钛与氧化钡含量达80%时(其中TiO_2含量为30—60%),可以形成稳定的玻璃。这种玻璃具有高折射率(~nD>2.1)与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文中还对高钛玻璃的着色进行了研究,认为主要由于熔制过程中失氧所引起。因此,可以通过熔制条件的控制、热处理等途径大大减轻玻璃的着色,从而能提高玻璃的反射率。通过红外光谱与X-射线谱对玻璃中的Ti~(4 )离子的配位状态作了分析,证明Ti~(4 )离子处于[TiO_(?)]状态。电镜观察确定,高钛酸盐玻璃在T_g以上一定温度热处理时,首先产生分相,然后体积晶化。对所析出的晶相也进行了研究,证实一般由钛酸钡为主的钛酸盐所组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钡钛酸盐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相似文献   

12.
从玻璃形成区、离子电导性、激活能和红外光谱方面比较了CuX-Cu_2O-P_2O_5和AgX-Ag_2O-P_2O_5(X=I、Br、Cl)系统的性质。发现两者的形成范围均为Cu_2O(Ag_2O)/P_2O_5<3;玻璃网络基本相似;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和CuX(AgX)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有一个极值在形成区内(或在形成区的边界上)。在各组分含量相同时,Cu~+离子玻璃的T_2比Ag~+离子玻璃的高。在银快离子玻璃系统中,当用Cu~+置代Ag~+时,玻璃具有相似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PbO-Bi2O3-B2O3系统玻璃中B3+离子的配位状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红外光谱和喇曼光谱研究了PbO-Bi2O3-B2O3系统玻璃结构中B^3+离子的配位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当B2O3含量较低时,获得的重金属氧化物玻璃结构中的B^3+离子以单个[BO3]三角体形式存在,随B2O3含量增加,部分[BO3]三角体转变成[BO3]三角体转变成[BO4]四面体;当B2O3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通过[BO3]三角体与[BO4]四面体之间的桥氧离子的联接而形成含[BO3]三  相似文献   

14.
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时大豆蛋白纤维织物及类似风格的棉、毛、丝织物的导热性、保暖性、冷感性、透湿性、输水性、润湿性及透气性的测试分析,建立了时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热湿传递性能的较全面的认识;并利用灰色聚类分析评价系统时前述4类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做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通过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测试方法,研究了TiO2和Cr2O3作晶核剂对尾矿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晶核剂和热处理是形成微晶玻璃的条件·复合晶核剂能有效地促进CaOMgOAl2O3SiO2系统玻璃在较低温度下即开始晶化,且形成以透辉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Cr2O3和TiO2含量增加,析晶强度增大,晶体含量增加·但Cr2O3和TiO2不宜增加过多·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9,44(13):1229-1229
A series of SiO2 glasses were synthesized by using spectroscopically pure silica on the YJ-3000 multi-anvil apparatus at 355-445℃ and 2.0-5.5GPa. Their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resemble that of the high-density quartz glass. In the meantime, the IR spectra of SiO2 glasses show that a small amount of water exists in SiO2 glasses in the form of OH- . It may be due simply to the small amount of water that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the amorphism of SiO2. The determination of refraction indices of SiO2 glasses shows that the refraction indices of SiO2 glasses and the high-density quartz glass are in good logarithmic relation with synthetic pressures .  相似文献   

17.
F~-离子和Ti~(4+)离子在CaO-Al_2O_3-SiO_2系玻璃晶化时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CaO-Al2O3-SiO2(CAS)系玻璃中单独引入F-离子或Ti4+离子,以及同时引入F-离子和Ti4+离子,通过DTA(差热分析)、XRD(X-射线衍射)、Raman、XPS(光电子能谱)和SEM(扫描电镜)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CAS系玻璃中一部分F-离子取代非桥氧离子处于玻璃网络内部,另一部分F-离子处于玻璃网络间隙,F-离子能促使CAS系玻璃分相,在稍高于Tg的某一温度热处理时,CaF2晶体首先从玻璃中析出;Ti4+离子对玻璃晶化影响不大,在稍高于Tg的某一温度热处理时,加Ti4+离子和不加Ti4+离子的玻璃首先析出的晶相均是钙长石(CaAl2Si2O8);在CAS系玻璃中同时引入F-离和Ti4+离子时,在稍高于Tg的某一温度热处理后首先析出的晶体是CaF2和钙长石(CaAl2Si2O8),F-离子和Ti4+离子混合使用能更好地促进CAS系玻璃的晶化。  相似文献   

18.
系统分析了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在击穿阈值以内,由于大气汽溶胶的吸收、散射、大气湍流、大气热晕等线性非线性问题对光束控制系统的影响,为激光系统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Wollaston棱镜的透射比及位相延迟与入射角的关系,就Wo11aston棱镜用于成像系统中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微观角度对2个相同的宏观系统间传热前、后的微观状态数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利用Boltzmann关系证明了总熵增加,并通过对系统间传热前、后微观状态数的数量级估计,证明了过程的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