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党内监督制度执行力不强是影响党内监督实效的突出问题。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保障党内监督制度落实的机制不完善,制度文化相对落后,落实党内监督制度的成本高昂。加强制度教育,科学制订制度,完善体制机制和培育制度文化是落实党内监督制度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给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提高"管党治党"的法治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高"管党治党"法治化水平,要完善从严"管党治党"的法规体系,完善党的权力体系及运行程序,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提高依法依规惩治腐败的能力,强化党内执法执规专门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法治与党规建设实绩评价体系和考评标准。  相似文献   

3.
党内民主和党外监督是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水平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党内民主有利于带动和完善党外监督制度;健全党外监督制度有利于推进和提升党内民主建设水平。内外因基本哲理启示我们,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不断发展的根据,党外监督是党的建设不断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内监督制度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勇于探索,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党内监督制度,发展和完善了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党内监督日益走上了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完备的制度是党内民主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要通过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切实推进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6.
于洪波 《理论前沿》2009,(18):42-43
坚持以党员为本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切实保障党员权利、必须推行党务公开、必须不断推进党代会常任制的制度创新、必须不断推进党内选举制度的完善与改革、必须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突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建立了党内巡视制度、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取得了新发展。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世情、国情、党情,必须继续修订和规范现有党内监督制度、改革党内监督机构的领导体制、建立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联系制度。  相似文献   

8.
论改革党内监督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成志 《理论前沿》2004,(15):19-20
一、党内监督制度现状分析我们党内的监督制度是一个由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纪检检查制度、党的组织监督制度组成的一个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对于加强党内监督、惩治党内的腐败分子,防止党的蜕化变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们现行的党内监督制度也存在着一  相似文献   

9.
加强党内监督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党内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权力配置体系,但在监督上仍然存在不足,党内监督制度需要完善。应从理顺监督和权力授受的关系、完善监督的相关制度建设、增强监督责任主体的职能方面加强党内监督。  相似文献   

10.
在现实中实施对领导干部党内监督还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某些领导干部败坏党风、违犯党纪的现象得不到有效的查处和制约。在新的历史时期 ,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实施党内监督 ,必须完善党内监督机制 ,保证纪检部门权力的相对独立 ,规范党内监督制度 ,达成监督工作民主化  相似文献   

11.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具有特定的内涵.发展党内民主是新时期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积极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探索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积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并建立与选举制度相配套的弹劾罢免制度;改革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建立刚性制度,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12.
实行党内监督,是我们党的一个突出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继续发挥党内监督的政治优势,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权力监督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首先是全党对党内权力监督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进入了深的层次,作为反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的重要文献一直都把加强党内监督、权力制约作为五个重要问题加以表述。其次,着手建立了党的中央监督机构──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党内权力监督制度趋于完善,建立了一些适应新形势的监督制度。如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民主集…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是当前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大理论研究力度,形成党内民主理论体系;加大民主教育的力度,提高党员的民主意识;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决策制度、监督制度;改革党内一把手体制,建立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领导体制;扩大党内基层组织直接选举,以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党内民主整体发展;扩大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改革和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全委会和常委会议事、决策机制,完善党的委员会制度;改革和完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增强党员维权意识和水平。是当前党内民主改革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加强党内监督制度是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举措。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重视党内监督,鲜明地写在党的纲领中,并与时俱进修改完善;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强化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党内监督科学化水平,提出了一系列监督新理念;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党内监督薄弱环节,加强党内监督顶层设计,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条例》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等,进一步规范了我们全党上下的言行,对于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把握党内监督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深刻认识现阶段强化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而理解《条例》的深刻内涵和改革举措,对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提出了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平行监督的思想,他十分重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结合,强调监督渠道多样化,构建多渠道、多方位的执政党监督体制。他的党内监督思想深刻揭示了执政党监督制度建设的规律性,为党的监督制度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我们制定党内监督条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该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扩大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深化立法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改革完善监督制度,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7.
关于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和前提。党员权利保障机制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党内民主建设水平的高低。党员权利保障机制由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制度所构成,主要包括党内选举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日常生活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和党员权利救济制度等。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的着力点主要从加强党员权利意识教育、健全和完善党代会制度、完善党员权利救济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从根本上讲是制度民主,也即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委员会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员权利保障制度的发展完善。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其修改过程必然呈现出党内民主的发展历程。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建设进入新阶段,发掘这一阶段党内民主建设规律可以总结如下三点经验:程序细化使民主制度成为现实,形式创新为民主发展增添活力,循序渐进确保民主建设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提高执政能力、抵御腐败现象的重要条件。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完善党内监督机制。中国共产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监督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监督制度。党内监督机制在形式上是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也是有效能的,在党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监督保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一些具体环节日益显露出与现实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完善党内监督机制不是突破现行的监督机制另搞一套,而是在现行的监督机制基础上,适应我国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新形势,根据监督制约的基本原则,修正缺陷, 弥补不足,加强薄弱环节,对监督机制进行具体化、精密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党的制度建设道路是曲折的,期间有停滞,但更有突破,最终走向全面推进和深入发展。党不断改革完善自身领导制度,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健全完善组织制度,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和监督制度。党的制度建设的经验表明,党必须坚持把制度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党内规章制度建设,实现党内民主的制度化、程序化,坚持党内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协调配合,努力增强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