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柔性经编金属网眼织物进行预置中心切口处理(切口形式包括横向、斜向、纵向),并在低速拉伸条件下对其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对切口试样的破坏过程和拉伸负荷-伸长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并在不同切口形式下,研究试样的切口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预置切口的引入明显地劣化了金属网眼织物的力学性能;柔性经编金属网眼织物对横向切口具有较强的切口敏感性,对斜向和纵向切口不敏感,这是因为切口试样在拉伸过程中的"束腰"现象弱化了这两种切口形式的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2.
创新性地采用了热浸镀二次助镀工艺,对常用型钢试样表面进行防腐蚀处理,如镀Zn,镀Al-Zn-Si合金,镀Zn-Re及镀Al-Zn-Si-Re合金.对热浸镀处理后的型钢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对其组织形貌进行观察,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另外,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模拟酸雨试验和盐雾试验,对各类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研究,并与工业镀Zn件的耐蚀性进行对比研究,进而对其使用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热浸镀工艺对型钢的力学性能无不利影响,两种镀层防腐蚀性能优秀,Al-Zn-Si合金镀层对钢材表面的防腐蚀性能卓越,而Al-Zn-Si-Re合金的防腐蚀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种新型半固态塑料体系粘结剂和多组元低分子混合溶剂进行快速溶剂脱脂、热脱脂、烧结,制备了性能较高的拉伸试样、冲击韧性试样和钨棒弹芯材料.测试了拉伸试样、冲击韧性试样及弹芯材料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研究了显微组织结构特征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射成形弹芯材料的力学性能都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弹芯材料的力学性能,其拉伸断口和冲击断口均呈现大量的钨晶粒穿晶解理断裂;与标准拉伸样和冲击样相比,弹芯厚度较大的试样,完全脱除粘结剂很困难,试样中仍存在少量残留杂质,这些杂质大部分存在于晶界,使其冲击断口和拉伸断口上呈现较多的钨晶粒沿晶断裂,导致弹芯材料合金性能降低;烧结温度对断口形貌和力学性能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力学性能及生物学性能俱佳的小口径人造血管,设计并制备出一系列丝涤混构的机织小口径人造血管管坯,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及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纱线线密度与组织类型决定人造血管中丝素的表达率与分布;所有试样的径向拉伸强度均优于商用人造血管;顶破强度不低于商用ePTFE人造血管(SW),且均优于犬股动脉;水渗透性值均低于170mL/(cm2·min),移植前无需预凝;所有试样的顺应性均优于对照样SW.  相似文献   

5.
经编人造血管的制备工序对管壁性能均匀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造血管整体层面和单纤维层面的纺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对经不同制备工房的系列经编人造血管的管壁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管壁沿周向分成3部分:基础部位(BL)、连接部位(RL)和指示部位(GL)。线圈结构和纤维的线密度分析显示管壁三部位存在不均匀性。在管道承受周向拉伸时,该系列人造血管在连接部位呈现出断裂的选择性,连接部位的薄弱结构源自经编的双针床加工。此外,所考察的技分解自管壁3部位的单纤维的拉伸特性也被证实存在总统计意义上的差异,即不均匀性。可以预测人造血管在体内承受反复脉动等生理负荷下,破损可能首先出现在相对薄弱的部位。  相似文献   

6.
采用条样法与抓样法的单向拉伸,以及一向固定另一向拉伸和两个方向同时拉伸的双向拉伸方法,测试了3种棉纬平针织物的拉伸最终变形值,比较了4种拉伸方法测试结果的差异.基于Peter的模型,对不同测试方法下试样的最终变形进行计算.研究表明理论预测与实验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利用微波辅助强化NH4Cl溶液对天然沸石进行活化改性,研制出一种具有较强吸、放湿性能的材料.通过SEM,FTIR和BET等方法对改性前后沸石的表面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微观表征,分析了活化溶液中氯化铵含量、微波加热时间和功率、环境温度、湿度等参数对沸石调湿性能的影响,对比测试了改性前后沸石的吸、放湿效率.研究发现:沸石试样经100 W的微波和辅助3%氯化铵溶液活化加热3 min后,比天然沸石、改性沸石试样的吸、放湿率分别提高了25%和17%;在环境湿度变化情况下,改性沸石试样可将环境湿度调控在56.8%~60.3%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采用表面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扫描电镜(SEM)、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紫外光(UV)辐照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增塑的软质聚氯乙烯(PVC)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V辐射时间的延长,分子链中引入了多种羰基官能团。数均分子量逐渐降低,重均分子量和Z均分子量先增大后逐渐减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试样表面经历了粗糙、裂纹形成等形态破坏过程。UV辐照初期,试样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变化较小,进一步延长辐照时间,两者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空气氧化、空气氧化后稀土改性和稀土改性对碳纤维表面进行处理,并研究了3种表面处理对碳纤维增强聚四氟乙烯(CF/PTFE)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稀土含量对于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拉伸试件的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处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碳纤维与聚四氟乙烯基体的界面结合力,从而提高CF/PTFE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当稀土元素在表面改性剂中的质量分数为0.3%时,CF/PTFE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金属的拉伸性能既是评定金属材料的重要指标,又是机械制造和工程设计、选材的主要依据.该研究利用CAD软件设计和数控电火花线切割车床制备了适合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毕业设计实验和科研项目实验用的非标准拉伸夹具和试样,以解决标准试样加工制备困难和成本高的问题.所设计的非标准拉伸试样外形尺寸参考了标准拉伸试样,有效避免了试样由于局部应力集中发生破坏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发生.制备得到的非标准拉伸试样夹具强度达到了实验设计要求,夹具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生屈服和变形,并且夹具和试样之间的配合精度达到了我国金属拉伸试验的标准.使用本研究制备的夹具和试样所测得的不锈钢样品性能与标准样品具有可比性,夹具和试样在教学和研究实验中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石墨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高温工况下摩擦学性能和抗黏着性能,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添加石墨烯的基础油进行摩擦磨损实验。用XRD对石墨烯进行表征,用基础油和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石墨烯润滑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润滑油中添加石墨烯能显著提高摩擦副在高温工况下的摩擦学性能和抗黏着性能。在质量分数为0. 03%时,其摩擦系数约降低22. 5%,磨斑直径约减少48. 9%,抗黏着时间约增加44. 9%。  相似文献   

12.
运用平面波赝势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CsCl结构的LaB6在高压下的弹性和热力学性质. 计算中使用了广义梯度近似,得到在零温零压下LaB6的晶格常数和已知的实验和其它理论结果相符。同时,我们还得到了LaB6的弹性常数Cij,体弹模量B,剪切模量G,杨氏模量E,德拜温度ΘE,泊松系数σ,压缩波速VL和剪切波速VS与压强的关系。计算发现LaB6在低于14 GPa具有力学稳定性. 根据准谐德拜模型,我们还预测了CsCl结构LaB6的热力学性质,对0-14 GPa 和0-1500 K 范围内热膨胀系数和比热容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最后分析了LaB6在零温零压和高压下的电子态密度图.  相似文献   

13.
多孔淀粉的酯化交联改性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多孔淀粉为原料,三氯氧磷为交联剂制备酯化交联多孔淀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布拉班德黏度仪等分析仪器对原淀粉、多孔淀粉和酯化交联多孔淀粉的理化性质、流变学性质、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经交联处理后多孔淀粉的吸水率、吸油率与原淀粉相比有较大提高,溶解度、膨胀率、冻融稳定性、耐酸性都有较大改善,优于原淀粉和多孔淀粉,同时也提高了多孔淀粉的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工艺对0-3复合材料介电和压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以PZT和PVDF为原料,采用热压和轧膜两种方法制备了0-3压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极化工艺和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与轧膜法相比,热压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样品有较高的介电常数ε和压电常数d33;在人工极化时,与热压法相比,轧膜法制备的样品的最佳极化电场E,极化温度T和极化时间t均有较高的值.  相似文献   

15.
荆柯  吴战  王清涛  窦金国 《科技信息》2011,(31):I0241-I0242
由于热拌SMA沥青混合料沥青胶结料含量高,粘度大,施工温度高,压实困难等,而温拌沥青混合料能降低施工温度。防止生产过程中沥青老化,并具有较好的施工和易性,故研究温拌SMA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成为必要。通过室内试验的研究,从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性能、高温性能、低温性能、疲劳性能、水稳定性能及剪切性能等方面对热拌和温拌SMA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降低施工温度、节能环保的情况下,热拌和温拌SMA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基本相当,说明温拌SMA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个早期视觉的可能的计算模型,把几何特征分为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认为早期视觉中感知局部几何性质和全局拓扑性质先天运动感知,先于形状感知。模型本质上虽然仍然是读物上,但已不是的传统的von Neumann的顺序计算,而是非von Neumann的平行计算,它为计算理论和拓扑性质检测问题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A series of Mn x Co_(1-x) Fe_(1-y) Nd_yO_3(where x=0.0–1.0 y=0.0–0.1) multiferroic nanocrystals was synthesized via sol-gel auto-combustion technique. The structure was confirm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while morphology was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was observed to increase from 2.14 * 10~7 to 8.77 * 10~9 Ω-cm and activation energy was found to increase from 0.64 to 0.75 e V, while the drift mobility decreased from 4.75 * 10~(-13) to 1.27 * 10~(-15)cm~2V~(-1)S~(-1) by the substitution of Mn and Nd contents.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dielectric loss and dielectric loss factor decrease with frequency and Mn-Nd contents.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was increased from 34 to 70 emu g~(-1) while the coercivity decreased from 705 to 262 Oe with the increase of substituents.The increase in electrical resistivity and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while decrease in dielectric parameters and coercivity make these nanomaterials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s in microwave devices and longitudinal magnetic recording media.  相似文献   

18.
氮化物颗粒补强石英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热压制备了氮化物颗粒补强石英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氮化物颗粒的引入对石英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说明,氮化物颗粒的引入对石英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显的补强增韧作用;介电损耗在指标值以内,且随测试温度变化不大;以AlN为第二相的石英基复合材料其临界热震温差在600℃左右,复合引入AlN Si3N4时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无明显改善,而复合引入AlN BN使复合材料的临界热震温差提高到1000℃.复合引入AlN BN的石英基复合材料因为有着较好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热学性能等综合性能而有望用作天线窗材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从头计算方法并利用GGA近似,研究了电荷转移盐BEST2[Fe(CN)5NO]的电磁性质,理论计算的结果显示该电荷转移盐具有磁性和电导共存的性质,我们发现氧的2p轨道、氮的2p轨道、铁原子的t2g轨道、硒的2p轨道和硫的2p轨道的π电子提供了电导的性质,而磁性主要来源于配位体[Fe(CN)5NO]^2-阴离子,铁原子t2g轨道上的π电子、氰基基团、局域在氮氧自由基上的未成对的电子提供了磁性,我们的理论结果与实验十分相符。  相似文献   

20.
PNW和PMS变化对PNW-PMS-PZT压电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Pb0.95Sr0.05)[(Mn1/3Sb2/3)x(N i1/2W1/2)y(Zr1/2Ti1/2)z]O3(PNW-PMS-PZT)四元系压电陶瓷,研究了室温下PMS和PNW含量对PNW-PMS-PZT相结构、介电性能和压电影响,实验表明所有陶瓷样品的相结构为100%钙钛矿结构,综合考虑rε、tanδ、kp、Qm和Tc,可以得出组分为x=0.06,y=0.02,z=0.92的陶瓷可以用作大功率压电陶瓷变压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