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目前能耗状况 1985年日本水泥行业拥有98台窑,其中带余热锅炉的干法窑7台;立波尔窑13台;SP窑17台;NSP窑60台;还有1台湿法长窑。 1985年日本每吨熟料所消耗的燃料量为:煤114.9千克;油0.8升;其它燃料1.6升。平均单位热耗为736千卡/千克熟料。1985年每吨水泥所消耗的电力,按原料、烧成、制成和其它四部分为:原料31.2度;烧成29.5度;制成44.5度;其它2.8度。总计单位电耗为108度/吨水泥。  相似文献   

2.
据日本水泥协会统计,1983年日本的水泥生产概况如下: 实际运转的窑是104台,其中DB型窑7台、L型窑16台、SP窑18台、NSP型窑63台。熟料的产量为7906万吨。熟料生产的单位料耗是:石灰石1143公斤、粘土236公斤、硅石46公斤、矿渣32公斤、石膏33公斤。熟料生产的燃料消耗是:煤8695千吨、重  相似文献   

3.
我厂是全国唯一应用褐煤在湿法窑上煅烧水泥的工厂.现有φ3.5×145米的华新窑一台,φ3.3/3.0/3.3×118米的哑铃窑两台.工厂设计能力五十万吨,一九八八年达到设计能力,一九八九年获国家二级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4.
1988年,联邦德国水泥工业按实际投入生产的设备统计,有水泥生产企业34家,生产工厂61座,水泥回转窑81台,水泥窑的平均日产能力为1689吨熟料,全年共生产水泥2440万吨。1989年由于建筑业的复苏,国内水泥需求量增大,出口形势较好,全国水泥总发货量较1988年增加7.9%,达到2620万吨。然而,尽管如此,水泥厂平均设备能力利用率约只有55%。  相似文献   

5.
1988年12月16日,日本通产省通过了7个水泥公司的企业改革计划,将处理年生产熟料能力为1070.5万吨的水泥设备,这相当于日本水泥工业现有能力的0.5%。预计大部分设备在今年处理完毕。从各集团的处理情况求看,中央集团东洋曹达水泥公司南阳水泥厂处理一台年产74.06万吨的窑,占整个集团现有能力的4.3%,处理后的能力为1655.7万吨。大日本集团日本水泥公司琦玉和香春水泥厂各处理一台窑,合计生产能力155.5万吨;大阪水泥公司高知水泥厂处理四台窑,合计生产能力145.9万吨,占集团现有能力的12.9%,处理后的生产能力为2032万吨。不二集团三菱矿业水泥公司黑崎水泥厂处理一台窑,东谷水泥厂处理二台窑,共计三台窑,生产能力219.8万吨,占集团现有能力的10.9%,处理后的能  相似文献   

6.
内蒙石赤峰市元宝山水泥厂建有Φ3×48米立筒预热器窑生产线,一九八五年投产以来,长期达不到设计能力.最好生产水平的一九八八年年产水泥6.13万吨,为设计能力的53%,窑年平均台时产量9.71吨,为设计台时产量14.2吨的68.4%.一九九二年工厂委托国家建材局合肥水泥研究设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外生产水泥用的主要设备NSP窑,有日产达7000—8000吨的,燃耗效率也显著提高。由于设备大型化和为了节能在水泥制造工艺上要求具有长期稳定性,而应用计算机技术,则可望提高工艺控制精度。世界上最早将计算机用于水泥厂的是美国(1962年开始应用),日本的秩父水泥公司熊谷工场于1963年也开始使用计算机。现在日本各  相似文献   

8.
自从水泥窑外分解法于1971年末问世以来,窑外分解技术发展很快,各工业发达国家的水泥设备制造厂家都提出了各自专有的窑外分解法,首先多用于改造悬浮预热器窑(简称SP窑)或其它窑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制造厂家设计了窑外分解窑(简称NSP窑)系列。用  相似文献   

9.
我厂两台φ3.3/3.0/3.3×118米多简冷却旋窑1970年7月开始全部用褐煤煅烧熟料,至今已近十个年头.旋窑台时产量由最初每小时9吨到10吨,逐步提高,去年双窑平均台时产量13.27吨/小时,今年一季度13.83吨/小时.熟料标号年年稳定在600号以上,1978年、1979年分别达到661号和664号(硬练).水泥产量在1978年超过了设计27万吨生产能力.1979年生产水泥291825吨,水泥平均标号577号.实施软练强度新标号后,今年一季度,熟料平均标号619号,出厂水泥全部为525号以上的高标号水泥,平均538号.  相似文献   

10.
一、产销情况受经济衰退的影响,日本国内对水泥的需求减少,水泥价格下降.平成4年(1992年),国内需求比前一年减少4.2%,为8285万吨.但由于出口增加,总销售量为9318万吨.日本各工厂全年共生产水泥9582万吨,砼8739万吨.水泥价格平均比前一年下降450日元/吨.二、“小野田”等公司对华投资活跃中国大连华能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于92年7月正式竣工,生产能力为4000吨/日.“小野田水泥”社长今寸一辅说:“大连工厂的设备为世界最高水  相似文献   

11.
我厂按设计为年产32,000吨的水泥厂,有φ2.75×2.65×10米立窑两座,φ1.83×6.1米球磨机两台,一台为生料磨(设计能力为7.5吨/小时),一台为水泥磨(设计能力为5.5吨/小时).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深入开展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革新设备,改进操作,因而窑磨产量直线上升,大大超过了设计能力,双窑日产量达到250吨;生料磨小时产量达到11-12吨,最高达13吨,细度4900孔筛筛余10%以下;水泥磨小时产量达到8吨,细度4900孔筛筛余在7%以下.最近我们将熟料饱和比适当地提高到0.82-0.86,使生产出来的水泥标号大部分在400号以上,实现了优质又高产.现将我厂的点滴经验叙述  相似文献   

12.
林榕 《福建建材》1997,(4):46-47
1 概述 煅烧熟料用的水泥窑可分为立窑和旋窑两大类,立窑是水泥生产中最早使用的煅烧设备,而直到十九世纪末人们才开始使用旋窑。立窑和旋窑各具特点。由于立窑水泥厂具有投资省、见效快、操作管理方便、技术要相对较低等优点,很适合我国国情,因此近17年来得到了很大发展。1978年以来每年以12.4 %的速度递增,至1987年全国水泥总产量达1.8亿吨,其中立窑水泥占80%,从1987年至1995年,水泥总产量由1.8亿吨发展到4.5亿吨,而立窑水泥仍占其中的80%左右,这期间虽然新型干法窑外分解窑得到很大发展(已建成的500~4000t/d的NSP窑有72条,生产能力3000万t/y),但其发展速度仍赶不上立窑,只是自1993年下半车开始的宏观调控使水泥市场发生了  相似文献   

13.
1982年9月约旦水泥工业开始引进日本制造的水泥成套设备,这就是约旦水泥制造有限公司的6号窑系统(三菱商业和神户钢铁公司接受订货和建造,该窑为装有DD分解炉的NSP窑)。水泥工业是约旦最主要的工业之一。每年上缴给政府的税金为100亿日元。约旦水泥制  相似文献   

14.
1986年联邦德国共有水泥公司38个,水泥厂69个,共生产水泥熟料2018.4万吨,比1985年增长54.7万吨,增长率为2.79%。有水泥窑98台,平均生产能力为123570吨/日,年生产能力为3950万吨。设备利用率为51%。水泥产量为2436.3万吨,比1985年增长146.6万吨,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个时期,围绕着我国水泥工业现代化问题,《水泥》杂志发表了一些卓有见识,发人深省的好文章.倾向性的意见有:1.技术改造中,新技术的采用与逐步实现设备大型化,是加速现代化必须坚持的原则.2.大型SP窑和NSP(SF)窑加上电子计算机高度自动化,是当代水泥工业生产技术的标志,应成为我国老厂技术改造或新建厂占有主导地位的窑型,也应成为今后发展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
1986年5月日本水泥协会在东京举行第40届会议,在会议报告中统计了日本20个公司38家工厂77台回转窑1983至1985年的作业参数。在77台窑中有15台是带5级旋风筒预热器。窑的尺寸范围为长度 69—65米  相似文献   

17.
袁克兰 《中国建材》2003,(11):24-26
2003年9月5~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产业政策司、工业司、中国水泥工业协会及中国建材规划研究院组成的联合调查小组,在甘智和副秘书长的带领下,对浙江省水泥工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 浙江省水泥工业基本情况  2000年以前,浙江省共有水泥企业408家,平均产能9万吨,总计734台水泥窑中机立窑达674台,占水泥窑数量的91.8%,60台回转窑也多为高耗低效小规模的落后设备,日产1000吨以上新型干法窑在省内还是空白。水泥工业结构极不合理,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几年,浙江省水泥产量一直处于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厂逐步走出了一条挖潜、改造、配套、扩建发展的新路子。这条路我们是怎样走出的呢? 一、认识技术改造的必要性我厂原设计为两条φ3.5×145米湿法回转窑生产线,于1967年建成投产。1975年工厂将二号窑改成φ4/3.5/4×145米哑铃型湿法回转窑。1982年又扩建了与改造后的二号窑相同的三号窑。达到了年产熟料70万吨,水泥92万吨的生产能力。1986年工厂又扩建了四号窑,从而达到了年产熟料94.6万吨,水泥122.25万吨的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19.
福建水泥厂两台φ4×42米立波尔窑,每年由窑尾排出的窑灰约5.5万吨。今年头五个月,两台卧式55平方米电收尘器的平均收尘效率为99.25%,运转率为99.97%,共收回窑灰26167吨。按规定比例掺入水泥25432吨,占总回收量的96.81%,单独成球入窑735吨,占总回收量的3.19%,利用率为100%。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 我公司的前身是梅州市文福水泥厂,创建于1972年,当时只有l条机立窑生产线,年产水泥6万吨。历经扩建改造,到1994年已形成13条机立窑生产线(集团公司立窑部分),年产水泥、熟料110万吨。1995年熟料标号平均为638#、熟料热耗在4300kj/kg左右,φ3×10m机立窑台时产量在10.5吨左右;φ2.2×6.5m生料磨台时产量在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