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甘肃冶金》2020,(4):36-37
针对硫系易切削钢1215冶炼过程中硅元素含量控制、硫元素收得率控制、钢水氧含量控制及浇铸过程中铸坯裂纹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制定了相关攻关方案。  相似文献   

2.
应用电炉冶炼→LF精炼→VD真空脱气→圆坯连铸工艺进行了重轨钢生产现场试验.通过应用无铝脱氧工艺和真空脱气装置、控制浇铸过程中钢液过热度和拉速改善了铸坯内部质量,生产的重轨钢中w(T.O)≤20×10-6,A类夹杂在1.5级以下,B类在1.5级以下,C类在1.0级以下,D类在1.0级以下,铸坯一般疏松在1.0级以下,中心疏松在1.5级以下,点状偏析在1.0级以下,等轴晶率在40 %以上;优选结晶器电磁搅拌工艺参数和重轨钢连铸保护渣配方,确保了铸坯表面质量,铸坯表面无裂纹、气孔、结疤、折迭、凹坑和夹渣等缺陷,铸坯表面无清理率在90 %以上.  相似文献   

3.
《钢铁钒钛》2021,42(2):179-187,192
为了探究Mg处理对易切削钢中夹杂物的影响,以1144高硫易切削钢为试验钢种,采用金相和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Mg处理对1144易切削钢中夹杂物的形态、尺寸分布和夹杂物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易切削钢铸坯中,Mg处理使得易切削钢铸坯硫化物夹杂由Ⅱ类向Ⅲ类、Ⅰ类转变,分布更为均匀,同时使得复合硫化锰夹杂物比例提升。在轧材中,使得钢中夹杂物球化,并且钢中硫化锰夹杂物的尺寸和分布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同时,Mg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易切削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4.
对生产易切削钢SUM43的连铸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通过采取严格控制Mn/S比大于5、选用特定的保护渣、保证中间包过热度小于30℃、优化电磁搅拌参数、选用特定的二冷冷却方式及控制适当拉速等措施,可保证易切钢连铸的顺利浇注并能明显减少铸坯内裂,降低成份偏析及保证铸坯良好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5.
王宏斌  林腾昌  段飞虎  张志强  王勇 《钢铁》2011,46(11):82-85
 对宣钢生产的X1215低碳高硫易切削钢进行了切削试验,运用扫描电镜研究了钢中的夹杂物形态。切削试验表明,该钢的易切削性能优于45钢,切削比Kr达到1.48。分析表明,该钢中全氧的质量分数为120×10-6 时,钢中大量存在的条形硫化锰及纺锤形硫化锰-氧化物的复合夹杂是钢材切削性能优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针对含硫易切削齿轮钢20CrMnTiH(FQ)的成分特点和质量需求,结合攀钢提钒炼钢厂装备及工艺条件,通过提高入转炉半钢硫含量,选择合理的转炉终点控制、脱氧工艺及过程控铝模式、精炼工艺,采用分段式钙处理工艺分别对A类夹杂物进行变性,在RH处理后实施增硫,制订连铸关键工艺技术参数,打通了半钢炼钢条件下“转炉→F→RH→200mm×200mm方坯连铸”生产该钢种的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钢成品成分控制范围较窄,硫成分控制稳定,钢水可浇性良好;连铸坯表面及低倍质量优良,w(T.O)=(11~18)×10^-6;夹杂物控制达到预期目标;成材后各项性能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7.
《炼钢》2012,28(5)
为改善产品质量,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对70钢炼钢工艺进行了优化改进,对铸坯取样进行了低倍组织、中心碳偏析检验分析,对夹杂物进行了大样电解、扫描电镜及能谱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工艺优化后,70高碳硬线钢铸坯质量显著改善,低倍组织大部份缺陷级别不大于0.5级,铸坯中心等轴晶面积比率大于40%;铸坯中心碳偏析指数由1.06降至1.03,成分偏析减小;111kg铸坯大样电解夹杂物总量由28.95g降至9.78mg,夹杂物以低熔点的锰铝榴石、硅铝酸钙塑性夹杂为主;盘条拉拔断丝率南每百吨7.5次降至4.9次,拉拔性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
硫系易切削钢的研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硫系易切削钢的冶炼工艺及轧制工艺进行研究,总结了硫系易切削钢生产时的冶炼工艺及轧制工艺控制要点.成功地开发了硫系易切削钢并形成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9.
硫易切削钢因其良好的可切削性能和作为含铅易切削钢的环保替代品,在机加工行业已得到广泛使用。石横特钢通过对低碳高硫易切削钢LF精炼工艺的研究,改善了钢中硫化物形态,降低了脆性夹杂物出现的机率,显著提高了该钢的切削性能,满足了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0.
易切削钢中的夹杂物和组织是影响其切削性能的重要因素,为开发环保型无铅易切削钢,并探究其与含铅易切削钢中组织及硫化物的差异,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1215MS(硫系)、1215Te(碲系)及12L14(铅系)易切削钢中基体组织和硫化物夹杂进行了对比观察与统计分析,结合非水溶液电解法分析了Pb、Te两种元素对钢中夹杂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易切削钢基体中组织均为铁素体、珠光体;碲能降低MnS夹杂物长宽比,其长宽比在1~3之间的比例为57%,高于硫系易切削钢1215MS的40%以及铅系易切削钢12L14的33%;碲在易切削钢中生成MnTe,使轧制后的MnS的形貌趋于球状、椭球状、纺锤状,改质作用显著,而铅在易切削钢中以铅单质存在,对硫化物的改质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结晶器振动技术的基础上,针对酒钢1号连铸机结晶器非正弦振动连铸工艺的生产实践,分析其工艺控制参数、振动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分析连铸工艺优化实践和取样结果。生产实践表明,采用非正弦振动,能够通过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得到合理的工艺参数,在高拉速条件下获得良好的铸坯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2.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inclusions and the purity of molten steel and continuous casting slab in tapping,argon-bubbling,LF refining,VD vacuum degassing and continuous casting tundish processes during the steel making.At the same time,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smelting process were indicated. Si-Al-Ba alloy and Ca-Si deoxidation eventually were adopted in 120 t converter.The amount of the tapping was about 135t.After feeding Al wire and adding premelted slag in furnace,picked up the sample after ...  相似文献   

13.
连铸工艺开发SAE1141汽车用易切削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文新  惠荣 《钢铁》2004,39(12):29-32
采用EAF—LF—CC工艺生产SAE1141汽车用易切削钢,对连铸坯内在质量、轧材表面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控制,并对连铸、连轧生产的SAE1141钢进行了各项性能的检测,钢材性能可满足汽车零部件的要求。采用连铸工艺生产SAE1141,在成材率方面比模铸提高10%以上。连铸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水口结瘤及连铸坯表面裂纹。为提高切削性能,连铸时需对硫化物形态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4.
针对硫易切削钢冶炼过程中硫收得率不易控制造成钢中硫含量波动大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硫收得率的主要因素,并开展了炉渣碱度对硫收得率影响的试验研究,用数学回归法得出了炉渣碱度对硫收得率的影响规律,为稳定控制易切削钢中硫含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汽车曲轴用钢42CrMo要求在不影响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切削性。传统的钢种无法满足使用需求,通过在钢中添加B、N元素,并对钢中夹杂物进行控制,以满足性能要求。首先通过坩埚熔炼实验得到不同B、N含量的试样;其次利用FactSage软件计算出理想条件下不同B、N含量的钢液中各种夹杂物的析出量及析出温度;然后通过对试样设置不同的冷却方式和定向凝固实验,得到钢中BN夹杂物的形貌、尺寸及分布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切削实验研究了夹杂物对切削性能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到理想切削性能的BN型易切削钢。结果表明,尺寸较小而密度较大的BN夹杂物对钢的切削性能的改善作用更好。切削性较好的试样,其切削性能已达到与硫系易切削钢Y1215同等水平。  相似文献   

16.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sulphurous free-cutting gear steel, the rational measures of sulfur control, calcium treatment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 are appli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full-line operation of LD-Billet continuous casting on steelmaking with semi-steel, which suggests an economic production of the steel has been realize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retrieval rate of sulphurous alloy in the process of RH treatment is 95.3% and sulfur content of products is stability. Otherwise, content of T[O] in casting billet is in the range of 11×10-6 ~ 18×10-6 with average value is 14.7×10-6.Based on this, the billets have good surface quality and internal quality.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涟钢HMPT→BOF→RH→CC工艺路线生产DQ级钢的实践情况.对现场数据进行了采集和取样分析,着重对钢中氧含量、碳含量、磷硫含量、[Als]等主要成分以及显微夹杂物、大型夹杂物和钢水可浇性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就该工艺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本钢IF钢夹杂的形貌、组成以及在冷轧板上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夹杂形成原因。对转炉炼钢工序、精炼工序和连铸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和建立合理的铸坯管理办法使本钢IF钢表面质量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新建宽板坯连铸机的主要设备技术参数和技术特点,论述了连铸坯质量控制的工艺措施,如结晶器内钢液面稳定控制,振动与振痕控制,钢水流动控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