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GM(1,1)模型预测精度不高,并且其求解优化与多项式拟合各有片面性的缺点,给出了基于求解优化和多项式拟合优化相结合的改进灰色等维动态预测方法。结合美国近两百年人口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传统的GM(1,1)模型及其优化后的模型进行误差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灰色模型预测精度更高,说明改进后的灰色预测模型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陆琳  张虹 《计算机仿真》2012,29(5):326-328,407
应用灰色系统和神经网络研究城市短时交通流预测问题。针对目前交通流预测方法难以处理城市短时交通流实时变化以及高度非线性特征,导致实际预测精度差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系统和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利用灰色模型对实际监测到的数据进行拟合、预测。得到预测值和预测残差。将预测残差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残差的学习、仿真和预测,残差预测值和GM(1,1)模型预测值的和值作为最终预测结果。运用组合模型方法对贵阳喷水池路段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证明了组合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理论GM(1,1)模型,结合Elman神经网络组成灰色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的输出误差作为一个新的时间序列,通过Elman神经网络对误差序列进行拟合和预测,更大限度地减小预测误差。GM(1,1)模型所需要的数据少,方法简单;Elman神经网络是动态的神经网络对历史数据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这种灰色理论与动态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比起单个的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通过分析和验证表明,该方法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4.
基于灰色GM(1,1)模型在负荷预测运用中的局限性,引入分段灰色较正GM(1,1)模型同时采用数理统计的-检验法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通过实例应用表明,分段灰色校正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数列优化预测问题.传统GM(1,1)模型对光滑性差的数据序列拟合偏差较大,为将GM(1,1)改进模型与数据融合算法相结合,构建一种GM-DF预测模型.首先将几种典型改进方案引入GM(1,1)模型:对原始序列进行幂函数变换,以积分法重构背景值,用累积法进行参数估计;然后从原始序列取不同数据量分别建立GM(1,1)模型进行多次拟合;最后将各次预测值进行数据融合运算得到最终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将GM-DF预测模型应用于光滑性较差、级比偏差较大的数据序列可获得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GM(1,1)模型在负荷预测运用中的局限性,引入分段灰色较正GM(1,1)模型;同时采用数理统计的-检验法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通过实例应用表明,分段灰色校正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煤自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具有规律性、非线性和随机波动性特点,因此在煤自燃预警系统中利用单一的灰色预测方法很难对其动态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将灰色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相结合对煤自燃进行预测的方法.首先建立煤自燃的GM(1,1)模型,其次以GM(1,1)模型预测值为基础进行马尔科夫预测,然后用平均残差修正预测值.仿真结果表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比灰色模型预测精度明显提高,平均误差减少2.24%,为煤层优化检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装备计量数据历史样本数据较少的特点,将适合小样本的灰色理论GM(1,1)模型应用于基于计量数据的装备状态预测,同时为提高GM(1,1)模型精度,提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优化GM(1,1)传统模型的灰色神经网络模型。装备计量数据实例应用分析表明,上述模型均可获得该装备计量数据的合理预测值,且相对于GM(1,1)传统模型,GM(1,1)优化模型具有更优的模型精度和预测效果,基于MATLAB开发的装备计量预测软件,实现了GM(1,1)传统及优化模型下装备计量状态预测及比较的可视化操作,为装备计量保障提供了可参考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灰色模型在负荷增长速度较快时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交叉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代替最小二乘法来优化GM(1,1)模型中参数a、b的方法;介绍了灰色预测原理及其数学模型、CGPSO算法及基于CGPSO算法的优化灰色模型,并根据实际负荷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负荷增长速度较快时,优化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GM(1,1)模型,能够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拓展了灰色模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曹阳  梁爽  沈琴琴  施佺 《控制与决策》2023,38(6):1687-1694
基于阻尼累加生成算子和离散灰色预测模型的思想,提出一类新的阻尼累加离散GM (1,1)模型,并详细给出模型的推导过程,从理论上分析与经典GM (1,1)模型、离散GM (1,1)模型以及最近提出的阻尼累加GM (1,1)模型的关系,探讨模型的稳定性和数据适用类型分析,并利用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出最优阻尼累加参数.最后将所提出模型应用于两个实际案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阻尼累加离散GM (1,1)模型的拟合和预测误差均优于上述基准模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互逆分数阶算子的GM(1,1) 阶数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互逆的分数阶累加生成算子和分数阶累减生成算子的基础上, 建立分数阶算子GM(1,1) 模型, 均值GM(1,1) 模型是当?? = 1 时的特例. 给出分数阶算子GM(1,1) 模型最小平均相对误差下最优阶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多个验证实例表明, 通过对阶数进行优化, 分数阶算子GM(1,1) 模型可具有比GM(1,1)、DGM(1,1) 等模型更高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传统GM(1,1)模型预测的局限性,以含时间幂次项的灰色GM(1,1,tα)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灰色GM(1,1,tα)与自忆性原理的耦合预测模型;用动力系统自忆性原理来克服传统灰色模型对初值比较敏感的弱点;将灰色GM(1,1,t2)自忆性模型应用于某沿海高速软土地基沉降的模拟和预测,获得了满意的模拟和预测精度.实验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新模型显著地改善了传统灰色预测模型的模拟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灰色建模要求的样本点少,不必有较好的分布规律,而且计算量少,操作简便。而BP网络学习样本时,会反馈校正输出的误差,具有并行计算、分布式信息存储、强容错力、自适应学习功能等优点。本文将灰色预测建模和神经网络技术融合起来,建立灰色神经网络模型(GNNM)。提出计算残差序列和新的预测值的公式。用于发酵动力学预测,结果表明,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在预测精度方面优于常规灰色模型。该模型的算法概念明确,计算简便,有较高的拟合和预测精度,拓宽了灰色模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针对灰色模型在预测变压器故障时对波动数据序列的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灰色GM(1,m)预测模型改进方案: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处理,使其具有更好的指数规律,以满足预测模型对光滑性的要求;对处理过的原始数据序列进行灰关联度分析,以得到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优化预测模型的背景值并用其建模;采用等维新息模型预测数据。采用改进的灰色GM(1,m)模型预测某变压器油中7种特征气体的体积分数,所得预测数据的平均残差和后验相对误差均小于GM(1,1)模型和传统GM(1,m)的预测结果,表明其具有更好的预测精确度。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 modified grey model for forecasting the inflow of a reservoir. The integral form of the background value is employed for the original grey model, GM(1,1), to improve accuracy and applicability. Thereafter, the Fourier series is altered to handle extreme values with regard to prediction; exponential smoothing is used to improve the drawbacks of the prediction delay phenomenon. Finally, we are hybridised as the ultimate grey model with outstanding prediction accuracy, namely EFGM(1,1). As a typhoon causes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inflow of a reservoir, this paper applies the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 for dealing with it during the flood season to construct the fuzzy grey modification model, FEFGM(1,1). Results of grey model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ARIMA). By evaluating different indices, the errors of the predicted extreme value of EFGM(1,1) perform better than those of GM(1,1) and ARIMA, however worse than that of FEFGM(1,1). The final FEFGM(1,1) shows high precision with regard to reservoir inflow prediction during typhoons with combined effects of fuzzy, exponential smoothing, Fourier series.  相似文献   

16.
目前矿区地表单点沉陷动态预计方法主要基于传统的水准测量数据,监测方法单一,成本高,观测点易破坏,不能保证地表形变信息的实时性,且采用灰色模型进行地表沉陷预计时只针对单一模型的应用,没有结合模型自身特点分析其适用性。以袁店二矿7221工作面为试验区域,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监测矿区地表沉陷量,分别建立了描述沉陷量与时间关系的GM(1,1)与灰色Verhulst模型进行地表沉陷量预计,实现了矿区地表沉陷监测与动态预计一体化。通过比较、分析GM(1,1)与灰色Verhulst模型对地表沉陷量的拟合及预计结果,得出了2种灰色模型在矿区地表沉陷预计中的适用性:在矿区开采沉陷开始至活跃前期,若地表单点沉陷量曲线呈近似单峰型,则宜采用GM(1,1)进行短期预计;当矿区地表沉陷进入衰退阶段,单点沉陷量曲线呈平底饱和状态,则宜采用灰色Verhulst模型进行中长期预计。  相似文献   

17.
曹卫东  朱远知  翟盼盼  王静 《计算机应用》2016,36(12):3481-3485
针对当前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在随机性和动态性较强的可靠性现场数据中存在预测精度波动比较大、适应性比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Elman神经网络的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首先使用灰色GM(1,1)模型对失效数据进行预测,弱化其随机性;然后采用Elman神经网络对GM(1,1)的预测残差进行建模预测,捕捉其动态性变化规律;最后将GM(1,1)预测值和Elman神经网络残差预测值相结合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使用航班查询系统的现场失效数据集进行了模型仿真实验,并将灰色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其对应的均方误差(MSE)和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105.1、270.9、207.5和0.0011、0.0021、0.0016,并且灰色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误差均为最小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分数阶离散灰色GM(1,1) 幂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保华  赵金帅 《控制与决策》2015,30(7):1264-1268
针对GM(1,1)幂模型时间响应式由离散估计到连续预测所存在的固有误差,建立离散灰色GM(1,1)幂模型,并将该模型扩展为分数阶离散灰色GM(1,1)幂模型;以最小化平均相对误差为目标、参数之间的关系为约束条件,构建关于序列累加阶数和幂指数的优化模型,并运用量子遗传算法确定模型的最优累加阶数和幂指数。通过对高速公路地基沉降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R&D发展两个实例的预测结果表明,分数阶离散灰色GM(1,1)幂模型具有良好的建模精度。  相似文献   

19.
孟伟  曾波 《控制与决策》2016,31(10):1903-1907

针对现有灰色预测模型主要以一阶累加生成序列为建模序列这一现象, 在互逆的分数阶累加生成算子与分数阶累减生成算子的基础上, 建立分数阶算子离散灰色模型, 并给出最小平均相对误差下最优阶数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 多个实例表明, 通过阶数优化, 分数阶算子离散灰色模型相对于灰色模型GM(1,1) 和离散灰色模型DGM(1,1) 表现出更优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