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罗非鱼片为研究对象,通过理化、质构及微生物指标分析CO发色处理对鱼片贮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发色处理可将鱼片初始pH由6.75降低至6.62左右。冷藏过程中,发色处理后的样品TVB-N值5d内基本保持稳定,较未发色样品延长约2d;未发色和活体发色样品冷藏5d后硬度、粘性、咀嚼性出现明显下降,但传统发色样品在1d以后上述指标就明显下降;活体发色处理使鱼片初始细菌数量降低,并延缓冷藏过程中的变化。冻藏过程中三种处理方式对鱼片各项质量指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罗非鱼片为研究对象,通过理化、质构及微生物指标分析CO发色处理对鱼片贮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发色处理可将鱼片初始pH由6.75降低至6.62左右。冷藏过程中,发色处理后的样品TVB-N值5d内基本保持稳定,较未发色样品延长约2d;未发色和活体发色样品冷藏5d后硬度、粘性、咀嚼性出现明显下降,但传统发色样品在1d以后上述指标就明显下降;活体发色处理使鱼片初始细菌数量降低,并延缓冷藏过程中的变化。冻藏过程中三种处理方式对鱼片各项质量指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4.
5.
午餐肉腌制机理及发色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午餐肉的色泽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色泽的控制与发色剂(亚硝酸盐)的添加量有直接的关系。然而,由于人们对随之可能产生的亚硝胺所存在的顾虑,使得午餐肉现有发色剂的安全使用和代用品的寻找一直成为多年来我们不断探讨的课题。本文仅就这方面做一个讨论。 相似文献
6.
7.
罗非鱼鱼片发色最常用的技术是一氧化碳(CO)活体发色,近年来已被欧盟和中国政府严令禁止。为寻找一种替代罗非鱼片CO活体发色的新方法,在亚硝酸钾、氯化钠、L-抗坏血酸钠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法对罗非鱼片进行发色组合的处理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亚硝酸钾浓度1.5 g/kg、氯化钠6.9%、L-抗坏血酸钠0.19 g/kg的组合发色处理效果良好,用色差仪测得鱼片亮度值L=48.9、a*=5.5、b*=12.7,可达到CO发色鱼片的感官标准。经亚硝酸盐残留量检测,活体发色鱼片中均低于10 mg/kg,符合GB 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Ames)、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研究发色罗非鱼片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小鼠按照急性经口最大耐受剂量26.4 g/kg体重给予受试物后,14 d内观察实验雌性和雄性小鼠均未出现死亡情况。遗传毒性实验表明,发色罗非鱼片50、500、5000μg的处理组TA1535、TA1537、TA1538、TA98、TA100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变菌落数最大值为(165±7)个/皿,显著低于添加二硝酸氟(NF)和2-苯蒽胺(ANTH)的阳性对照组(p<0.01);高、中、低剂量组小鼠骨髓微核率分别为(1.0‰±0.5‰)、(0.3‰±0.5‰)和(0.5‰±0.7‰),剂量组之间无明显的剂量关系;高、中、低剂量组睾丸染色体总畸变率分别为5.5%、5.9%和4.9%,与阴性对照组总畸变率4.8%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明显低于阳性组(p<0.01)。说明本次实验条件下,发色罗非鱼片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15 g/kg安全剂量,Ames实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和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均呈阴性,说明CO发色罗非鱼片无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9.
10.
为烹饪中的焦糖色标准化和科学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对焦糖色的最优配方和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感官评分为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了白砂糖添加量、加热时间、沸水添加量的影响。确定焦糖色最佳制作配方和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为153.51 g,加热时间为8.91 min,沸水添加量为99.88 g。经此配方工艺制作的焦糖色感官评分高达98.7,具有焦香味浓郁,色泽呈深黑红棕色且富有光泽等特点。最后,以卤肉为载体,比较焦糖色与常用食品增色剂老抽酱油以及焦糖色和老抽酱油混合物(老抽:焦糖=1:1混合,m/m)对食品色泽参数包括亮度L*值、红度a*值、黄度b*值、彩度c*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食品增色剂对卤肉的亮度L*值和黄度b*值和彩度c*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卤肉的红度a*值差异显著(p<0.05),说明焦糖色能够提高卤肉的光泽度和红度,与感官评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Lori F. Pivarnik Cameron Faustman Catherine Palmer Nicole L. Richard P. Christopher Ellis Michael DiLiberti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13,78(6):S902-S910
Carbon monoxide (CO) has been used to stabilize the color of fish muscle during frozen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This study compared changes in the quality profiles of CO‐treated and untreated (UT) tilapia fillets stored at 21 to 22 °C (room temperature), 4 to 5 °C (refrigerated), and 0 °C (iced). Samples (n = 3) were analyzed at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 for chemical, lipid oxidation, microbiological, color, and expert sensory profiles. CO samples contained greater (P < 0.05) apparent ammonia and 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 (TVB‐N) at day 0, with greater (P < 0.05) TVB‐N throughout refrigerated and iced storage. At time 0, peroxide values (POV) and thiobarbituric‐acid‐reactive substances were lower (P < 0.05) for CO samples and continued to have lower trends throughout all storage temperatures. Microbiological analysis at time 0 did not show any differences between UT and CO samples. Redness (a*) color values were greater (P < 0.05) in CO tilapia at time 0; however, treated product showed a more rapid decline in a* throughout all storage temperatures. While expert sensory evaluation showe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UT and CO tilapia at time 0, CO product failed sensory assessment sooner than UT product when stored refrigerated and in ice. 相似文献
12.
拟在现有冻罗非鱼片工艺中加入预冷工序。将新鲜罗非鱼片用冰水浸渍,放入不同温度(-4、-7、-18℃)条件下冻藏,定期测定pH值、色差、失水率、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和质构等参数,分析预冷对冻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预冷对p H值影响最显著的温度为-7℃,10~20 d时-7℃预冷处理组罗非鱼片p H值仍在继续下降,而其对照组已开始回升。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罗非鱼片色差亮度L*值与红度值a*均呈现下降趋势,且贮藏温度越低,下降幅度越小,同时发现对照组L*值和a*值普遍低于预冷处理组。同时,贮藏温度越低,失水率越高,30 d罗非鱼片失水率达到最高值,-18、-7℃对照组此时失水率达7.47%、6.82%。-4℃及-7℃预冷处理对罗非鱼片TVB-N值影响较大,20 d后与对照渐趋一致;但30 d时-18℃罗非鱼片预冷处理组与对照组仍有较大差别,TVB-N值分别为8.04 mg/100 g和9.87 mg/100 g。20 d前随贮藏温度降低罗非鱼片预冷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咀嚼性差异增大,之后则趋于一致。贮藏期间硬度无显著差异,弹性仅在-4℃内罗非鱼片处理组与对照组间有较明显差异,其余差异均不显著(P0.05)。内聚性的变化因无明显规律不作为评判指标。综上,预冷处理对罗非鱼冻鱼片部分冻藏品质指标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利于保持鱼片品质,可作为生产企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肉干燥过程平衡含水率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法测定罗非鱼肉在25、35、45、55℃温度和10%~85%相对湿度范围内的吸湿和解吸平衡含水率,分析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罗非鱼平衡含水率的影响。以相关系数和标准误差作为评价指标, 对Henderson模型、Chung-Pfost模型、Halsey模型和Oswin修正模型4个数学模型和平衡含水率曲线进行拟合,比较上述平衡含水率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精度,发现Oswin修正模型较适合于描述罗非鱼的平衡含水率曲线,并分别给出罗非鱼解吸和吸湿平衡含水率的Oswin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
罗非鱼片的热风微波复合干燥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mm厚的罗非鱼鱼片分别在40℃和50℃的热风温度条件下干燥4h后,又分别于200、400、600W的微波功率下干燥不同时间的干燥速率变化和热风微波干燥对鱼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风初干温度和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当微波干燥时间一定时,罗非鱼片的含水率随微波功率的增大而降低;当微波功率一定时,罗非鱼片的含水率随微波干燥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快后慢的速率下降。在热风初干温度不同时,较高的热风温度有利于鱼片在微波干燥阶段的含水率的降低。罗非鱼片在热风微波后的收缩率和复水率随微波功率的升高而增加,当微波功率一定时,收缩率和复水率随热风初干温度升高而增加。而复原率则随微波功率的增加而降低,当微波功率一定时,热风初干温度如果越高,那么复原率越低。 相似文献
15.
为探寻一个适用于发酵型半干罗非鱼片干燥的方法,以干燥罗非鱼为原料制备发酵型半干鱼,分别采用热风与热泵2种干燥方式对发酵型半干罗非鱼片进行干燥,比较了2种干燥方式对发酵型半干鱼口感、色泽、质构、微观结构、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热风干燥效率优于低温热泵干燥,其完成罗非鱼片干燥所需时间仅为热泵干燥的一半;但采用热泵干燥鱼片在感官指标、色泽、质构均匀性等方面均优于热风干燥鱼片;热泵干燥鱼片中的总菌数和乳酸菌数分别为1.46×108 cfu/g和1.38×108 cfu/g,热风干燥鱼片中的总菌数和乳酸菌数分别为2.44×108 cfu/g和2.9×107 cfu/g。相对于热风干燥,热泵干燥有助于保存乳酸菌,减少杂菌污染,更加适合于乳酸菌发酵食品的干燥。研究结果可以为乳酸菌发酵食品的干燥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综合研究冷藏过程中罗非鱼片品质变化的相关几项指标,包括感官值、pH 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K 值、Ca2+-ATP 酶活性值、脂肪氧化(TBA)值。结果表明:TVB-N 值、K 值、Ca2+-ATP 酶活性值和感官值有很好的相关性,表现为:罗非鱼片品质开始变差出现在第5 天左右,鱼片感官值下降到16,K 值增加到29.5%,TVB-N 值增加到15.775mg/100g,Ca2+-ATP 酶活性降低了27.24%;鱼片品质开始恶化出现在第12 天左右,感官值下降到8,TVB-N 值为29.96mg/100g,K 值为54%,Ca2+-ATP 酶活性降低了53.36%。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评价冷藏过程中罗非鱼片的品质变化。 相似文献
18.
19.
为提高罗非鱼片热泵-微波联合干燥效率和产品品质,考察热泵干燥温度、热泵干燥风速、微波干燥时间、微波干燥功率对罗非鱼片含水率下降速率、产品复水率及感官品质的影响,讨论热泵-微波联合干燥的转换点含水率。结果表明:前期热泵干燥阶段,为避免罗非鱼片蛋白质严重变性、营养成分损失、色泽变焦黄、质地变硬等,采用低温干燥方式,取热泵干燥温度35℃;为避免鱼片表面"硬壳"效应,取热泵干燥风速3.0m/s。后期微波干燥阶段,为改善干制罗非鱼片口感、保持较好的色泽和减缓蛋白质变性等,采取间歇干燥方式,取微波干燥功率为252W,微波单次干燥时间为1min,单次间歇时间为1min。罗非鱼片热泵干燥至40%含水率以后,干燥速率逐渐变慢,取40%作为热泵-微波联合干燥转换时的含水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