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昌国  聂洁伟 《山东医药》2010,50(26):60-61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IL-6、IL-8、TNF-α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胃癌患者的血清IL-6、IL-8、TNF-α,并与3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作比较。结果胃癌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患者及正常对照者(P均〈0.01);临床Ⅲ、Ⅳ期胃癌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均〈0.01),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1),胃癌患者术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均〈0.01),但仍高于胃良性病变患者及正常对照者(P均〈0.01)。结论胃癌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升高,检测血清IL-6、IL-8、TNF-α水平对胃癌病情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孙宝峰 《山东医药》2010,50(38):69-70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0例胃癌患者(观察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Ⅲ、Ⅳ期胃癌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均〈0.05)。结论 胃癌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增高。这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刘爽  吴志宇  屈顺喜 《山东医药》2010,50(46):79-80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胃癌(胃癌组)、25例胃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血清TNF-α、IL-6、IL-8,并与25例健康者(正常组)作对照。结果胃癌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和正常组(P〈0.05),且TNF—α、IL-6、IL-8水平随着胃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5)。肿瘤根治手术后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良性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与正常组近似(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增高;检测胃癌患者血清TNF—α、IL-6、IL-8有助于病情判断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4.
任保从 《山东医药》2010,50(26):57-57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UC患者60例(UC组),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6、IL-8、TNF-α。结果 UC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重度UC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高于轻中度、中度高于轻度(P均〈0.05)。结论 UC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升高,检测血清IL-6、IL-8、TNF-α有助于UC病情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林泽君 《山东医药》2010,50(38):81-82
目的探讨早期急性颅脑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IL-6、IL-8、TNF-α和NSE,。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早期血清IL-6、IL-8、TNF-α和NSE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且重型组明显高于轻、中型组(P均〈0.05)。结论 早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IL-6、IL-8、TNF-α和NSE水平明显增高,并与颅脑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王立娟  刘忠  刘爱东 《山东医药》2010,50(51):105-106
目的探讨IL-1β、IL-8和TNF-α在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和30例正常体检成人(对照组)血清中IL-1β、IL-8和TNF-α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IL-1β、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均〈0.05);观察组血清IL-1β、IL-8和TNF-α三者间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IL-1β、IL-8和TNF-α在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中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三者血清水平可能对判断病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COPD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衍茹  马衍刚 《山东医药》2011,51(27):76-77
目的探讨血清II,-6、IL-8及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60例COPD患者(观察组)急性期和缓解期及30例健康人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急性期及缓解期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1)。结论IL-6、IL-8和TNF-α参与了COPD患者气道炎症反应的发生及发展;其水平变化可用于判断COPD病期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许茜  刘振红  靳钰 《山东医药》2010,50(34):91-91
目的观察早产胎膜早破(PPROM)患者血清及羊水中IL-6、MMP-9、TNF-α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PPROM患者(PPROM组)、2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和羊水中的IL-6、MMP-9、TNF-α。结果 PPROM组血清IL-6、MMP-9及羊水中IL-6、MMP-9、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PPROM患者血清、羊水中IL-6、MMP-9、TNF-α水平明显增高,检测其水平可预测PPROM。  相似文献   

9.
王长武 《山东医药》2011,51(3):60-61
目的 观察TNF-α、IL-6及IL-8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60例AP患者(AP组)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7d后抽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血清及TNF-α、IL-6及IL-8水平,同时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P组入院时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重症(SAP)者显著高于轻症(MAP)者(P均〈0.05);治疗7d后AP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入院时,其中SAP患者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TNF-α、IL-6及IL-8均与AP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其血清水平有助于AP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0.
袭祥印 《山东医药》2011,51(3):83-8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IL-8和TN-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ACI患者90例(ACI组)及健康查体者30例,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 ACI组血清hs-CRP、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梗死体积增大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增高而逐渐升高(P均〈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hs-CRP、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临床可据此指导治疗并判断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王力  闻姬 《山东医药》2011,51(30):11-12
目的观察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对50例URSA患者(URSA组)采用主动免疫治疗。选择正常非妊娠妇女50例为正常非孕组,行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的妇女5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URSA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2周、妊娠后孕50 d及正常非孕组、正常妊娠组的血清IL-6、IL-10、TNF-α。结果 URSA组治疗前血清IL-6、IL-10、TNF-α水平与正常非孕组相比,P均〈0.05。URSA组主动免疫治疗后IL-6、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TNF-α水平下降(P均〈0.05),三种细胞因子水平与正常非孕组相比,P均〉0.05。URSA组免疫治疗后成功妊娠的30例血清IL-6、IL-10、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结论 URSA患者血清IL-6、IL-10水平下降、TNF-α水平升高与URSA发病密切相关。主动免疫治疗可上调IL-6、IL-10水平,下调TNF-α水平,URSA免疫治疗后妊娠者IL-6、IL-10、TNF-α水平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赵俊泉  吕秀英 《山东医药》2007,47(22):40-41
将急性脑梗死(ACI)患者58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28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ACI治疗前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辛伐他汀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降低不明显(P>0.05).认为辛伐他汀通过影响ACI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从而发挥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袭祥印 《山东医药》2010,(43):49-5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DM组为25例单纯糖尿病(UAER〈20μg/min)患者,DN1组为31例早期DN(UAER 20~200μg/min)患者,DN2组为34例临床DN(UAER〉200μg/min)患者。另选2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Hcy、IL-6、IL-8及TNF-α水平。结果 DN1组、DN2组血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DM组,且随DN的加重而增高;DN2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DN1组(P均〈0.05)。结论 Hcy、IL-6、IL-8及TNF-α是2型DN病理生理过程中重要的炎症介质,在2型DN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其水平有助于DN病情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4.
武国霞 《山东医药》2011,51(43):89-90
目的探讨血清白三烯B4(LTB4)、IL-6、IL-8及TNF-α水平变化在过敏性紫癜(HS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2例HSP患儿和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LTB4、IL-6、IL-8与TNF-α水平。结果HSP组血清LTB4、IL-6、IL-8与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急性期显著高于恢复早期(P均〈0.05);HSP组并肾损害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无肾损害者(P〈0.05)。结论LTB4、IL-6、IL-8、TNF-α水平升高及其相互作用所致免疫病理损伤可能是HSP发病的重要因素,且TNF-α可能参与了继发性。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5.
李济福  屈跃军 《山东医药》2010,50(30):87-88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5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25例。A组按常规创面处理,给予营养支持、抗休克治疗;B组在常规创面处理、营养支持、抗休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取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8。同时与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C组)。结果 A、B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显著高于C组(P均〈0.05);治疗前A、B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比较,P均〉0.05;治疗后第3、7天B组低于A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烧伤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释放,从而有效降低由烧伤引发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中射血分数减低(HFSDF)与射血分数正常(HFNEF)两类患者治疗前后多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HFSDF组46例、HFNEF组56例及对照组50例,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TNF-α、hsCRP和BNP水平。结果治疗前HFNEF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均低于HFSDF组,IL-10水平高于HFSDF组(P〈0.05)。治疗后HFNEF组IL-6、TNF-α和hsCRP水平无明显变化,IL-10水平降低(P〈0.05);HFSDF组IL-6、TNF-α和hsCRP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P〈0.05);两组BNP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变化情况不能解释所有类型的ADHF的进展及转归。  相似文献   

17.
汪洁 《山东医药》2006,46(20):54-55
将5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常规组,各28例,两组均予溶栓剂、抗凝剂、B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辛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IL-6和TNF-α。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同法测上述指标。结果ACS患者治疗前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常规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降低不明显(P〉0.05)。认为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与ACS发病密切相关,辛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即有减轻病变部位炎症反应和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尿酸血症血尿酸与TNF-α、IL-6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高尿酸血症及其合并糖脂代谢紊乱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患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均P〈0.01),高尿酸血症并发糖脂代谢紊乱时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8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玉柱 《山东医药》2010,50(47):97-98
目的探讨TNF-α、IL-8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8例活动期(病情为轻度12例、中度15例、重度11例)、22例缓解期UC患者(观察组)及20例查体健康者(对照组)血清TNF-α及IL-8水平。结果观察组活动期患者TNF-α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均〈0.05),缓解期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中、重度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TNF-α和IL-8参与了UC的炎症过程;血浆TNF-α和IL-8水平可作为判断UC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和复发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COPD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玉武 《山东医药》2010,50(27):47-48
目的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病情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8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分级Ⅰ级23例、Ⅱ级28例、Ⅲ级29例)和30例缓解期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并与同期30例查体健康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血清IL-6、IL-8、TNF-α水平COPD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对照组,P均〈0.05;肺功能Ⅲ级〉Ⅱ级〉Ⅰ级,P均〈0.05。结论 IL-6、IL-8、TNF-α均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且其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三者可作为判断COPD临床分期、气流受限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