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刘金山  王英 《山东医药》2010,50(31):81-82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行择期心脏手术的16例成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例。常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及维持麻醉。体外循环(CPB)开始观察组即给予异丙酚6mg/(kg·h),微量泵恒速泵入,体外循环结束即停止泵入;对照组予生理盐水,方法及量同观察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0)、CPB结束时(T1)、手术结束时(T2)及手术后24h(T3)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100B蛋白水平。结果两组T1时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此后逐渐下降;观察组T3时降至T1水平,但T1、T2时异丙酚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酚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为降低S-100B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未成熟心肌保护及清除氧自由基(OFRS)作用。方法: 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60例,年龄2~9岁,ASA II或III级, 随机分为七氟醚组(30例),和异丙酚组(30例),麻醉诱导时,七氟醚组吸入氧5~6 L/min+40~60 ml/L七氟醚,异丙酚组异丙酚1~2 mg/kg。两组均采用咪达唑仑0.05~0.1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舒芬太尼1 μg/kg诱导。麻醉维持七氟醚组吸入4 ml/L~8 ml/L的七氟醚,异丙酚组异丙酚1~3 mg/(kg·h)。两组麻醉维持用维库溴铵0.1 mg/kg,每小时追加1次,舒芬太尼30 μg~40 μg/k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体外循环开始前(T1)、体外循环开始后(T2),手术结束即刻(T3),从桡动脉抽取桡动脉血2 ml,取血浆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 与异丙酚组比较MDA及SOD,T0、T1无显著变化,T2和T3时七氟醚组SOD显著升高(P<0.05)MDA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七氟醚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异丙酚,其机制与清除OFRS减少氧化应激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七氟醚联合芬太尼、咪达唑仑复合吸入麻醉诱导和静脉应用异丙酚在老年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60~76岁美国麻醉学会(ASA)Ⅰ~Ⅲ级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七氟醚复合吸入麻醉诱导组(七氟醚组)和异丙酚麻醉诱导组(对照组).七氟醚组采用浓度阶梯式下降法给予药物,对照组静脉滴注给予异丙酚2 mg/kg.观察并比较两组插管前后诱导入睡时间、术毕停药至清醒时间等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插管中有无呛咳、喉痉挛等不良反应,术后随访患者对插管操作有无知晓及满意度及各种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七氟醚组比对照组需要更长的麻醉诱导时间,但比对照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短(P<0.05).麻醉诱导后七氟醚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大(P>0.05),对照组有心率(HR)减缓,中心静脉压(MAP)下降(P<0.05),插管引起手术应激时对七氟醚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不大(P>0.05),对照组较插管前HR增快,MAP增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结论 异丙酚和七氟醚联合芬太尼、咪达唑仑复合吸入麻醉均可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但七氟醚联合芬太尼、咪达唑仑复合吸入麻醉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血细胞因子、心肌核转录因子(NF)-κB)和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并试图说明其临床意义。方法:20例年龄1~9岁的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下行房、室间隔缺损矫正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10例)和异丙酚麻醉组(Ⅱ组.10例)。麻醉诱导:咪唑安定,芬太尼,泮库溴铵。麻醉维持:Ⅰ组,吸入0.25%~2%安氟醚,Ⅱ组,持续输注异丙酚15~20mg/kg·h。两组分别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和动静脉穿刺完成后稳定10min(T0),体外循环前(T1)、主动脉阻断25min(T2)、主动脉开放后30min(T3)、停止体外循环2h(T4)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右房插管和缺血再灌注30min取右房心耳组织标本,观察NF-κB和ICAM-1的表达。结果:两组患儿TNF—α在术中和术后无显著差异,IL-6于术中和术后均升高,且Ⅰ组的明显高于Ⅱ组(P〈0.05)。再灌注30min后Ⅰ组心肌组织NF—κB和I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期间,全身炎症反应被激活,心肌细胞NF—κB和ICAM—1过度表达;异丙酚能减轻其炎症反应,抑制心肌NF-κB和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谭永星  林高翔  吴敏 《山东医药》2011,51(18):44-45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麻醉对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和异丙酚组(P组),各20例;E组用依托咪酯麻醉,P组用异丙酚麻醉,其余麻醉用药两组相同.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后5 min(T1)、停机时(T2)、停机后4 h(T3)和术后24 h(T4)5个时点采集颈内静脉血各4 ml,测定血浆TNF-α、IL-6、IL-8、IL-10及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T0相比,两组T1~T4血浆MDA水平、SOD活性及TNF-α、IL-6、IL-8、IL-10水平升高(P均<0.05);与P组相比,E组T1~T4血浆MDA水平升高(P<0.05),T1和T2血浆IL-10水平P组高于E组(P均<0.01).结论 依托咪酯和异丙酚麻醉均可抑制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6.
张承巍  杨靖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2):2240-2241
目的 观察七氟醚对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血浆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探讨七氟醚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40例ASAⅠ~Ⅱ级颅内肿瘤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每组20例.麻醉维持分别为吸入1个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七氟醚和异氟醚,两组均间断给予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5 min(T2)、切皮即刻(T3)、手术开始后1 h(T4)、术毕4 h(T5),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NO及ET含量.结果 T1时,两组患者血浆NO和E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T2时七氟醚组血浆NO水平高于异氟醚组,T3、T4时低于异氟醚组(P<0.05);T2、T3和T4时,七氟醚组血浆ET水平低于异氟醚组(P<0.05);T5时,异氟醚组和七氟醚组血浆NO水平均升高,两组间差异不显著,异氟醚组和七氟醚组血浆ET水平虽均降低,但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麻醉剂量的七氟醚能显著降低颅内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浆中NO及ET水平,提示七氟醚可抑制NOS及体内ET的生成,具有多途径、多位点的脑保护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对体外循环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七氟醚组(S组)、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组(D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D组和DS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内泵注0.8μg/kg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术中继续以0.6μg/(kg·h)持续泵注到手术结束。S组和DS组分别在阻断升主动脉前、阻断升主动脉后、开放升主动脉前和开放升主动脉后各吸入2%的七氟醚15 min。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1)、体外循环后即刻(T2)、手术结束后(T3)、术后1 d(T4)的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_((A-a))O_2]、肺静态顺应性(Cs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等水平。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在T2~T4期,C组患者的TNF-α、IL-8、sICAM-1浓度高于其他3组(P0.05),DS组患者的TNF-α、IL-8、sICAM-1浓度低于D组和S组(P0.05)。在T2~T4期,C组患者的P_((A-a))O_2高于其他3组(P0.05),OI、Cst低于其他3组(P0.05);DS组患者的P_((A-a))O_2低于D组和S组(P0.05),OI、Cst高于D组和S组(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方法能减轻体外循环肺损伤程度,且效果优于七氟醚、右美托咪定单独的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快通道心脏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78例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快通道组和常规组,各39例,快通道组患者麻醉经异丙酚3-6mg/kg·h、利多卡因1.5-3mg/kg·min微泵持续输注,术中吸入七氟醚;常规组接受常规麻醉,依托咪酯脂肪乳剂0.1-0.3mg/kg、咪唑安定0.1-0.2mg/kg、芬太尼5-10μg[Ug/kg]、维库溴铵0.2mg/kg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与麻醉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通道组芬太尼、维库溴铵用量均少于常规组,异丙酚多于对照组,气管插管时间、清醒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手术中采用快通道麻醉,麻醉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I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9.
李克寒 《山东医药》2011,51(43):83-8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例择期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麻醉及手术方法相同,术中乌司他丁组予乌司他丁1.2×10^4U/kg静滴,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CPB开始后1h(T2)及CPB停止后1h(T3)、24h(T4)四个时点抽取动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和TNF-α水平。结果两组T2~T4时点血清IL-6和TNF-α均显著高于T1,乌司他丁组T2-T4时点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减轻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全身炎症反应,有望减轻心、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2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两组均持续泵入丙泊酚行麻醉维持,麻醉诱导、锯胸骨时、体外循环转流时、停机时观察组静注舒芬太尼0.5—1μg/kg,对照组静注芬太尼5-10μg/kg。观察两组开胸时(T1)、主动脉开放30min(T2)、术毕(T3)及CPB停机4h(T4)、24h(T5)血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两组T2~T5时点c咖水平均明显高于T1,观察组T4、L时点cTn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舒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对于冠心病手术患者施以七氟醚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遴选冠心病手术患者(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研究,总计80例,按1:1比例分组,即对照组(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七氟醚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1)苏醒指标:观察组自主呼吸、意识复常及拔管用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流动力学:麻醉诱导前,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5 min/手术结束时,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心电图改变率:在不良反应(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心电图改变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手术患者施以七氟醚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七氟醚复合依托咪酯维持麻醉对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时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胸腔镜手术者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术中采用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组术中采用七氟醚复合依托咪酯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单肺通气时间与麻醉恢复,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对比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开始前(T1)、单肺通气30 min后(T2)、手术结束时(T3)血流动力学MAP、HR、SpO2及MDA、SOD、Cor。 结果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T1、T2时对照组MAP高于T0,HR、SpO2低于T0,T2时对照组MAP高于T1,HR、SpO2低于T1;T1、T2时观察组MAP低于对照组,HR、SpO2高于对照组;T2、T3时两组MDA、Cor高于T0、T1,SOD水平低于T0、T1,且T3时两组MDA、Cor水平高于T2,SOD低于T2(P<0.05);T2、T3时观察组MDA、Cor低于对照组。 结论七氟醚复合依托咪酯维持麻醉应用于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中能促进麻醉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夏晓东  郑吉卫  朱琼  尹泓  夏瑞  吴芳 《山东医药》2011,51(50):108-109
目的观察吸入不同麻醉剂对行上腹部手术支气管哮喘患者围麻醉期呼吸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63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21例,均在以相同方式麻醉诱导后,分别以异氟醚、地氟醚、七氟醚维持麻醉。分别于插管后(T1)、手术开始时(T2)、术中60min时(,13)、手术结束时(T4),测量患者呼吸道静态顺应性(Cst)、气道峰压、平台压(PpIat)和平均气道压(Pawn)以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A、B组T3、T4时呼吸道Cst、气道峰压、PpIat和Pawn明显高于T1时和C组T4时(P均〈0.05)。三组各时点血气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七氟醚对行上腹部手术支气管哮喘患者围麻醉期患者呼吸力学影响最小;吸入麻醉药对三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麻醉对老年关节置换病人术后氧代谢及S100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β淀粉样蛋白(Aβ)-42/tau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收入我院的84例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病人分为异丙酚复合麻醉组(异丙酚组)和七氟醚复合麻醉组(七氟醚组),每组42例。收集2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降压前即刻(T1)、降压后20 min(T2)、手术开始后60 min(T3)、手术结束时(T4)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评分、脑氧代谢及S100β、BDNF、Aβ-42/tau水平。结果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1 d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2组术后7 d MMSE评分、Mo CA评分较术后1 d明显升高(P0.05),术后1 d、7 d七氟醚组MMSE评分、Mo CA评分均明显低于异丙酚组(P0.05)。与T1时刻相比,2组T2、T3时刻脑氧耗/脑糖耗比值、脑血流量/脑氧耗比均明显升高,T4时刻异丙酚组脑氧耗/脑糖耗比值、脑血流量/脑氧耗比均明显升高(P0.05);与七氟醚组相比,异丙酚组各时点脑氧耗/脑糖耗比值、脑血流量/脑氧耗比明显升高(P0.05)。2组术后1 d血清S100β水平明显升高,术后3 d开始下降,而血清BDNF及脑脊液Aβ-42/tau水平术后1 d明显下降,术后3 d开始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七氟醚组相比,异丙酚组手术后1 d、3 d的血清S100β水平明显降低,而血清BDNF及脑脊液Aβ-42/tau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采用七氟醚复合静脉麻醉术后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下降,可能与机体脑氧代谢及S100β水平升高,BDNF、Aβ-42/tau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不良事件。方法选择2015-01~2016-01该院收治的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术中观察组给予七氟醚维持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维持麻醉。通过检测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肌肌钙蛋白(c Tn I)及糖原磷酸化酶BB(GP-BB)水平评估其心肌保护作用,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包括常规不良事件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毕即刻较麻醉前IL-6、TNF-α、c Tn I、GP-B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IL-6、TNF-α、c Tn I、GP-BB水平依次为(204.68±94.20)pg/ml、(0.69±0.11)ng/ml、(0.82±0.19)ng/ml、(5.18±1.32)ng/ml,升高幅度均明显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常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P0.05),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19%(P0.05)。结论七氟醚对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肌的保护效果优于丙泊酚,且可明显减少常规不良事件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及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航天中心医院接诊的冠心病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49),对照组应用丙泊酚镇静,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镇静。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的麻醉效果、术前(T0)、麻醉后(T1)、拔管前15 min(T2)、拔管后15 min(T3)、拔管后2 h(T4)时刻心率(HR)、收缩压(SBP)、NTpro BNP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分别为98.04%vs. 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0时HR、SBP水平无明显差异;T1、T2、T3、T4时,两组HR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H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BP水平在T1、T2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3、T4时上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0时NT-pro BNP水平无明显差异;T1、T2、T3、T4时,两组NT-pro BNP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NT-pro 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41%(P0.05)。结论冠心病手术患者应用七氟醚复合丙泊酚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及NT-pro BNP水平,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丙泊酚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1)。对照组予以丙泊酚麻醉诱导,观察组予以七氟醚麻醉诱导,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情况。结果与T0相比,T1、T2两组LF、HF水平下降,且T2时间点LF、HF、LF/HF水平高于T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0、T1、T2时间点LF/HF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T1、T2时间点LF水平较对照组低,HF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七氟醚麻醉诱导效果确切,对心率变异性影响较小,可有效维持患者保持平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马骏  方才  王瑞明  康芳  王瑞婷 《山东医药》2009,49(13):91-93
目的研究七氟醚对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后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手术中分别对心瓣膜病变患者分别吸入七氟醚1%、2%、3%(S1、S2、S3组)及不用麻醉药(C组)。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停机(T2)、停机后1(T3)、4(T4)、12(T5)、24h(T6)测量患者动脉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潮气量、气道压数值,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氧合指数、动态顺应性和静态顺应性,观察肺氧合与肺顺应性变化;并在T0、T2、T4、R四个时间点采取动脉血测量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仅(TNF-仪)和金属蛋白酶9(MMP-9),观察全身炎症反应;记录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及住院时间。结果与术前比较,四组在停机后肺氧合功能及顺应性下降,血清炎性因子浓度均升高。与C组比较,S1组在L3-4时肺氧合功能好转,在T4时MMP-9水平下降(P〈0.05);S2组在L2-4时肺氧合功能好转,在T3时肺顺应性升高,在T2、T4、T6时IL-6浓度、在T2、T4时TNF-α、MMP-9浓度下降(P〈0.05);S3组在T2-7时肺氧合功能好转、在T3-4时肺顺应性升高(P〈0.05),在T2、T4、T6时TNF-α、IL-5浓度、在L、L时MMP-9水平降低。S2与S3组缩短了拔管时间、呼吸支持时间、住院时间(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改善肺换气功能,提高肺顺应性,减轻体外循环导致的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七氟醚对小儿心脏手术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选择24例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2例.S组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至夹闭主动脉前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为2%),而C组只吸入纯氧.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主动脉开放后20 min(T1)、停CPB 4 h(T2)、24 h(T3)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T1~3时TNF-α和cTnI水平均升高(P <0.05);与C组比较,S组T1-3时TNF-α浓度降低,T2~3时cTnI水平降低(P <0.05).cTnI与TNF-α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67.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对小儿CPB患者心肌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甘伟耀  何二宁 《山东医药》2009,49(47):54-55
目的 对比七氟醚与氟烷用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择期行颅脑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氟烷组各20例,分别吸入七氟醚和氟烷进行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入室后常规监测并记录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呼吸(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并记录两组诱导、拔管、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氟烷组术中出现偶发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发生率显著高于七氟醚组;两组患儿术中HR和MAP均显著低于手术前水平;七氟醚组诱导、拔管、苏醒时间均短于氟烷组;七氟醚组围麻醉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氟烷组。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起效快,苏醒快,且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