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诗是美的象征,爱国诗歌是中国诗歌的主旋律和最高音,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提其要者有三方面:一曰情感美;二曰形象美;三曰风物美。文章以大量诗例从理论和作品的结合上,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爱国诗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通过对王维诗歌的分析,阐述王维诗中独特的音声绘画之美和清空淡雅的风格,并探寻他如何把诗、画、禅三者合而为一。对其音声之美,从炼字、通感、对比三种手法的运用以及声响与色彩的结合方面作了阐述;对其绘画之美,一方面从南宗禅与南宗画交融的特点出发整体把握诗歌意境,另一方面又从色彩对比、结构布局、光线明暗布置三个角度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3.
从谢灵运的创立到王维的定格,中国的山水诗成为诗歌宝库中的瑰宝。本文从三个角度分析探讨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4.
该文主要讨论许渊冲翻译王维诗歌的主要特点。文中首先介绍了王维的生平,他的生平为其诗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该文继续讨论了王维的诗歌特点,即“诗中有画”和它的理论内涵。接着,该文简要阐述了许渊冲的译诗理论及技巧。许渊冲赞成鲁迅曾说的译诗“三美”,并认为意美是最重要的,接着是音美,最后是形美。在了解了王维与许渊冲以后,文中又举出两例许渊冲翻译王维诗歌的译文。理论结合实践,得出结论:许渊冲翻译的诗歌,有很多可取的地方,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王维可谓是写景高手,后人赞其诗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我们在写景物作文时该如何写出诗意美呢?一、细致描摹展现美春夏秋冬,四季有景;大江南北,秀美如画。任何一处景物,都有与其他景物不同的地方,即使同一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段也会出现不同的景象特征。因此,写景物一定要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思想性和艺术美两个方面探讨王维诗歌的积极意义。在思想性上 ,着重肯定 :1.对社会不公 ,俗人升官 ,贤人被弃 ,表达了不平。 2 .坚持国家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 3.维护国家的安全 ,反对敌人的侵略。 4 .对贤明政治的拥护和向往。在艺术美方面 ,着重从意境美、雄浑美、自然美、冲淡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指出王维的诗歌在思想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特别是在艺术美上 ,对发展当代社会主义文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孔令玉 《语文天地》2015,(10):24-25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多才多艺,不仅能诗善文,而且精通绘画,娴于音乐,擅长琵琶。本来,不同门类的艺术都有彼此相通之处,王维作为大诗人、大画家和著名的音乐家,以诗人的文学造诣、画家的眼睛、音乐家的耳朵去感受大千世界,敏锐地捕捉自然界不同品类的美,从而使他的山水诗具有形象美、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和意境美。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一评价正揭示了王维山水诗富有绘画美的基本特征,具体表  相似文献   

8.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艺术成就的高度概括。就诗歌而言,王维自觉地融画理于诗歌之中,实现了不同艺术门类交相沟通、相得益彰的审美效果。在诗歌创作中,王维将绘画技巧予以恰到好处的运用,创造出了魅力无穷的绘画意境美,这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墨分六彩"的色彩美,描线绘形的线条美,"经营位置"的构图美。  相似文献   

9.
古琴四美     
古琴之美,要者有四,曰:韵律美、人体美、人文美、苍古美。  相似文献   

10.
王维是唐代名诗人,同时又是名的画家。他的画流传下来的极少,但据史书记载,当时他曾有过大量的绘画创作,并被称为南宗画派的开山之祖。王维自己有诗曰:“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偶然作六首》)足见王维对绘画的造诣是很深的。因此,王维作为一个诗人兼画家,诗与画之间就必有相通之处,亦即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  相似文献   

11.
“古雅”说是王国维融合中西有关理论提炼的一个新的中国特色的美学范畴。王国维从审美形式上界定了古雅主要属于艺术形式美,而不存在于自然。古雅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学的实际,创造出来的一种可学可教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美的共性。古雅,作为中国现代文论新话语,是对康德命题“审美判断”和“天才”说的一种修正。  相似文献   

12.
《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是王实甫怀着极大热情塑造的一个高度理想化的人物形象,是《西厢记》的灵魂之所在,而形貌美与灵魂美亦是莺莺形象的灵魂之所在.莺莺之美构建了崔张二人爱情的平台,可谓是《西厢记》之"戏引".本文试对王实甫赋予崔莺莺的第一美(形貌美)与第二美(灵魂美)进行逐层分析,以期把握形象实质,挖掘作品精髓.  相似文献   

13.
王跃文的《漫水》是其"暂时脱离尘世"的乡土书写,表现在小说中展现的人情美、人性美、人格美之上。而人情美体现在"不在情爱"的爱情、"真爱不言"的亲情和"和谐无争"的乡情上。漫水的人情美来自于"去欲自守"的人性美,表现在平和泰然的生死观;坚定恒一、悠然简朴的生活习惯;物欲、情感、道德上的自我克制、自我约束上。  相似文献   

14.
"真美"是王充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真是美的基础和前提,必真而后才有美.王充之真是能被经验证实的真,以及基于其上的思考、推测和判断之真,因而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真美"是王充的审美理想和批评尺度.由此出发,王充否定文章中的语言夸饰,文章语言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作者的审美想象力尚未获得独立的位置."真美"贯彻到"文"心"同题上,王充要求主体内在思想情感必须"实诚"不伪,文章则应真实地传达自我的思想情感,文是自我的客观化,王充重视文章的独创性,并视之为艺术美的源泉和文章生命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在王国维心目中 ,“古雅”之美就是指“时空之美”。艺术的“时间之美”有两层含义 ,一方面是指艺术作品中的节奏、韵律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家个体生命的存在感 ;另一方面 ,则是这个作品产生的历史感、年龄感。艺术的“空间之美”也有两层含义 ,一方面是指从作品中所体现的“神”“气”的氛围氤氲的“虚无飘渺之域”的审美境界 ,另一方面是指艺术家的修养、风格的高远。前者是生命的存在 ,后者是生命的自由。在艺术中 ,时、空之美的关系是统一而相互转化的。这就是“古雅”的本质 ,也是艺术美、形式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之所以在现当代文学史中别具一格,原因有许多,汪曾祺独特的审美倾向是其重要方面.审美倾向既与作家的个人审美经验有关,又与作家的人格范型、人格境界紧密相连,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形成,通过作家塑造的各种文学形象体现或折射出来的,表现了作家对某种理想的艺术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以此观照汪曾祺小说,平实美、和谐美、淡化美三种审美倾向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阎奇男先生的《"爱"与"美"--王统照研究》是王统照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从王统照的文艺观、文学创作和比较理论,挖掘出"爱"与"美"是王统照的灵魂,而这种爱与美的研究是与比较文学结缘的.  相似文献   

18.
清代文人王士禛一生创作了《池北偶谈》、《皇华记闻》、《香祖笔记》等七部笔记杂录,其中多有小说作品。《池北偶谈·谈异》代表了其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其小说创作的精华。王士禛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在用词、内容等方面表现出崇奇尚异的审美取向,而这与其人生经历、心理体验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千古美人崔莺莺只不过是想象世界里的一个虚幻的美人神话 ,是艺术家充分理想化的产物。红颜薄命、“自古美人遭狼吻”这才是美人历史的本来面目。本文笔者站在女性主义文化思维的视点上 ,试图用别样的眼光———即撇开《西厢记》的文学史或美学方面的研究 ,而仅仅借《西厢记》中的美人 (崔莺莺 )的故事为由头 ,来思考一些关于“美人”的文化话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美学一直强调人与自然的顺应与契合,即“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美,这是生态美的最高表现形式。在盛唐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正体现了这种美学特征。它是一种古典审美理想与生态意识的结合,也是主客融合无间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