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夫妻性生活中,男子性高潮表现为射精。射精是个很自然的生理现象。性交时男子阴茎受到反复的摩擦刺激,兴奋积累,最终达到高潮。此时,输精管、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的肌肉发生节律性收缩,储存在精囊中的精液便喷射而出。射精时,男性可以得到酣畅淋漓的快感,所以一般男子都把射精时的美感作为性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小丁夫妇婚后多年不育,心里十分苦恼,虽经多方求医问药,却仍久治不愈,我建议他们不防试试分步射精法,最近喜获妊娠。那么分步射精为何能使多年不育获妊娠呢?其实在性兴奋达到高潮而射精时,精液并不是一下子全部射出,而是由会阴部的许多肌肉呈节律性收缩,将精液一股一股地喷出,最远的射程可达20厘米,甚至更远。精液是由精子和附睾、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和尿道旁腺分泌的精浆相混和而组成。这些腺体分泌物的排出并不是同步发生,而是以一定次序进行的。在一般情况下,首先排出的是尿道旁腺和尿道球腺的分泌物,其次是前列腺的分泌物,接着是贮存于附睾尾部的精子通过输精管而进入壶腹部,最后才是精囊的收缩将精子和精浆驱入尿道。因此,若在射精过程中分两次收集精液,则第一部分精液主要是尿道腺、前列腺的分泌物和输精管壶腹部的精子;而第二部分精液则主要是精囊的分泌物和残余的精子,两部分精液的粘稠度、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都不相同,据研究显示,采用分步射精法所取得的第一部分精液,虽然量仅1.09毫升,但精子密度达到每毫升2亿7千万,存活率为55%,而第二部分量为1.69毫升,密度则为8千8百万,存活率为38%。显而易见第一部分精液的质量较第二部分精液质量高。...  相似文献   

3.
逆行射精的原因正常的男性,阴茎在强烈的性刺激下出现性高潮的时候,便可产生射精动作。尿道腺,前列腺大量分泌的精液,在射精管,输精管,精囊等共同联合收缩使用下,将混有精子的精液排入尿道,这时,尿道内括约肌及时关闭,堵住通向膀  相似文献   

4.
正在夫妻生活中,当男性达到性高潮时,其输精管、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的肌肉会发生节律性收缩,储存在精囊中的精液便会喷射而出,此谓射精。因此,射精是一个很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在夫妻生活时强忍射精的大有人在,原因各异。有些人认为男性的精液是身体中最为珍贵的东西,担心性交过频、射精过多,会引起肾虚,有损寿命;如果尽量减少射精,就会有利于健康长寿。对于  相似文献   

5.
男子射精时出现疼痛,绝大多数是由于精阜炎引起的。精阜位于前列腺内,精阜的下面就是射精管的开口,从输精管输送的精子在这里和前列腺液、精囊液汇集起来成为精液,在射精时沿着尿道排出体外。精阜处的神经十分丰富。能控制性交时的射精动作,能使射精管的开口收缩,提高精液射出的速度和力量。当  相似文献   

6.
正常遗精本是男子从大约15岁左右开始的一种生理现象。生育期男子由睾丸不断产生精子,精囊、前列腺等不断产生精浆,射精之前混合成精液。在性交时排出精液常称为射精,而在梦遗和手淫时射精常称为遗精。正常情况下,未婚男子每月有一二次遗精。多者有四五次,亦属正常。古人云:“精满自溢”。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认识精浆中脂质的生理学作用及其病理学障碍,通过研究输精管切除的病人精液和分段射精收集三段精液的精浆脂质成分,以检查脂质的腺性来源。 每次射精时尿生殖道的腺体总是以前列腺、附睾和精囊的顺序排空的。分段射精收集精子的方法能使前列腺和精囊的分泌液几  相似文献   

8.
在夫妻性生活中,男子性高潮表现为射精。射精是个很自然的生理现象。性交时男子阴茎受到反复的摩擦刺激,兴奋积累,最终达到高潮。此时,输精管、精囊、前列腺  相似文献   

9.
郭倩 《大众健康》2006,(5):61-61
在正常的夫妻性生活中.当男性达到性高潮时,精液经尿道射出.完成射精过程。但是有些男性在性生活中阴茎勃起正常.也能达到性快感高潮并有射精的感觉.但却没有精液从尿道流出。性交后第一次排尿时,尿液浑浊呈乳白色。取尿液化验,可发现尿中有大量精子。这种在射精时精液不从尿道口射出.而是逆行射向膀胱的现象在医学是称之为逆行射精。此病患者的妻子在性生活中无法获得精子.怎么能怀孕呢?  相似文献   

10.
精液不液化是男性不育症之一,既常见又棘手难治。精液不液化,即指精液刚射出时呈现粘性液体,迟迟不液化,30分钟1小时以上精液仍呈胶状态,十分粘稠,或凝块,不能流入女方阴道,丧失受孕;甚至无法射精,精液停留附睾、输精管、射精管,精囊内。均称为“精液不液化症”。目前现代医学已知精液的液化是精液中一系列酶的催化结果,而酶主要来自前列腺与精囊腺所分泌的腺液。前列腺和精囊的病变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血清中抗精抗体的产生,睾酮的变化,亦是间接病变原因。精液不液化,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一位婚后半年的男性来信问——婚后为啥还会遗精? 遗精是未婚男子常见的正常生理现象,但是有些男子结婚以后性生活正常,可仍出现遗精,这是怎么回事呢? 男子进入青春期后,睾丸不断产生精子,副性器官精囊和前列腺不断分泌精浆,在无性交活动的情况下精液从尿道排出的现象称作遗精。正常健康男子每月大约有1~2次遗精,属“精满自溢”的正常生理现象。婚后有了性生活,遗精次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与健康》2010,(6):55-55
精液和唾液、胃液、肠液、血液等一样都属于人体的体液,但唯有精液的气味最为显著。精液是一种混合液。精液中除了精子以外,其他精浆成分由前列腺液、附睾液、精囊液和尿道及输精管的多种分泌物组成。正常精液的气味是由一种叫做精氨的化学物质经氧化后散发出来的,很像栗子花的气味。  相似文献   

13.
一位结婚多年而未生育的男性,到医院的男性科求诊,经检查、化验,医生诊断他患有“逆行性射精症”。 何为“逆行性射精症”呢? 逆行性射精是指患者性交持续时间正常,有情欲高潮,但无精液从尿道排出,而在性交后尿液中出现精子和果糖。 正常情况下,男子在情欲高潮出现射精,精液从尿道口喷射而出。男性尿道是尿液和精液的共同通道,尿液和精液都是从这里排出。正常射精包括三个生理过程:第一步精子与精液从性腺流入后部尿道;第二步膀胱颈内括约肌收缩,使精液不能进入膀胱;第三步会阴部肌肉痉挛  相似文献   

14.
梁栋 《医药与保健》2008,16(11):39-39
在性生活中.有些男性射精时会出现阴茎、会阴、阴囊及下腹部等处疼痛.医学上称之为射精痛。它主要有性生活过频、生殖系炎症、尿道结石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可使下尿道、生殖系充血、水肿,或压迫或阻塞,射精时可引起刺激产生疼痛.此外,尿道狭窄,精液排出受阻,也会产生射精痛。  相似文献   

15.
诱发逆行射精 从解剖上看,射精与尿道汇合后,形成一个"丫"形的三通道结构.精液从射精管排出至尿道时,可以向下通过阴茎部的尿道排出体外,也可向上通往膀胱.正常情况下,射精时膀胱颈括约肌处于收缩关闭状态,而尿道膜部括约肌松弛扩张,精液只能顺势而下,不可能向上进入膀胱,膀胱内尿液也不能随着射精而排出体外.但是,如果在性交过程中忍精不射,精液就会被迫改道,向后方冲向膀胱内口而进入膀胱,形成逆行射精.久而久之会形成条件反射而导致不育.  相似文献   

16.
射精是性过程的高潮。如仔细地加以区分的话,射精可分为两个过程:首先是附属性腺产生一系列的收缩,使贮存于附睾和输精管壶腹部的精子,及前列腺和精襄中的分泌物(精浆)都一起汇集于尿道的后部,并混和成为精液,这时就会有一种射精不可避免的惑觉然后经过几秒科,汇集于尿道的精液喷射而出,这时人就达到情欲高潮而产生快感和满足。  相似文献   

17.
王有国 《大众健康》2006,(12):18-19
就像许多交通要道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一样,人体的许多枢纽部位也是疾患多发区。男人的尿道与生殖管道相汇的部位——前列腺区正是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枢纽要塞。 前列腺是男性的性器官。位于膀胱下方环绕着尿道起始部,呈栗子形,正常成年男于的前列腺只有20克左右。前列腺本身有16—32条腺管开口于尿道内.此外.精囊的输出管与输精管末端的壶腹汇合后形成左右射精管.亦从后外侧穿过前列腺,开口于该段尿道的精血;射精时前列腺分泌的含有蛋白质的前列腺液排出,与精子成分共同组成精液.并为精子提供养分。在这个1—2厘米的范围内竟有数十条管道在这里汇合.您想它是不是一个纵横交错的“排灌枢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精液是怎么来的。精液是由精子和精液浆组成的,精子是由睾丸产生的,睾丸一天可产生七千多万个精子,刚诞生的精子并无运动能力,在附睾中停留10~25天便成熟了。成熟的精子贮存在附睾尾部,在排精时便随精液浆一起排出体外。精液浆主要由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的分泌物组成,精囊位于膀胱底部和直肠之间,前列腺位于膀胱颈部下方,包围后尿道,尿道球腺在尿道的两侧,它们都开口于尿道。精液浆主要是提供输送精  相似文献   

19.
男人精液的颜色会随着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而变化。正常的精液呈乳白色或淡黄色。呈现淡黄色可能是因为较长时间没有射精,因而颜色稍有变化且较黏稠,属于正常现象,不必担忧。不过,如果男子生殖道有炎症时,精液也会呈黄色,在显微镜下可看到大量腋球,很可能是前列腺和精囊的化脓性感染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男子在性生活时,待性刺激达到一定程度而引起性高潮后,会发生射精,伴随着射精动作,自觉有精液从尿道口射出,而且会因此产生强烈的快感。但是,有些男子在性生活时虽有射精感觉,也有性交快感,但没有精液从尿道射出,真令人纳闷,这种蹊跷的情况属于什么病呢?看了医生,他会给你下个明确的诊断:“逆行射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