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6,(1):24-25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进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静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桑菊饮合止嗽散加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10d治疗疗效以及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儿经过10d治疗,28例痊愈,痊愈率为56.00%,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儿13例痊愈,痊愈率为26.00%,有效率为78.00%。治疗组的痊愈率以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咯痰、肺部啰音等消失时间以及X-ray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治疗,其疗效明显,无副作用,能够缩短病程,减轻小儿痛苦,可以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X线吸收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2.5%(P 0.05);治疗组总的不良反应率为15.0%,远低于对照组的40.0%,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儿炎症指标水平改善效果均比对照组患儿好,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少,对于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小儿支原体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体会。方法:选取东莞市清溪医院39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另选取39例患儿作观察组,且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以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方案治疗的最终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7 d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短,且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满足标本兼治理念,可减少疾病治疗时间,更利于患儿疾病的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80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80例给予红霉素治疗,两组均以14d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可靠,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肺炎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抗生素、抗病毒、平喘、吸氧等),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口服液。结果:2组痊愈率均为100%,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喘鸣音、湿音、干音消失平均时间、治愈天数,2组比较,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疗效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例数20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200例进行分组,患儿收取时间在2018年1月2日-2018年8月1日,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分别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单一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指标低于对照组患儿(P 0.05);观察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总有效率98.00%(其中显效患儿90例、有效患儿8例、无效患儿2例)高于对照组患儿(P 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P 0.05);观察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恶心呕吐患儿1例、乏力患儿1例)低于对照组患儿(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病的疗效。方法:选符合标准的该病患儿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参苓白术散随证加减,中药敷脐。两组治疗7日。结果:治疗组痊愈42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92%(95%CI=85.55%~99.47%);对照组痊愈29例,好转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1.63%(95%CI=70.79%~92.4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357 6,P=0.018 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其收益为OR=0.19(95%CI=0.04~0.93),NNT=7(95%CI=3.72~55.87)。  相似文献   

8.
黄学  张笃飞 《世界中医药》2014,9(8):1005-1007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50例,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下降,中西医结合组的改善程度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83 0,6.296 2;P=0.000 0);2组患儿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及补体C3含量均下降,中西医结合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西医组(t=5.1154,3.789 6;P=0.000 0;0.009 8);2组患儿治疗后,体温下降,基本恢复正常,症状得到缓解;中西医结合组的缓解情况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85 0,5.264 9;P=0.000 0);中西医结合组中48例患儿治愈,占96.00%,略高于西医组的86.00%;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较少,中西结合组1例,西医组2例。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更有效的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治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丘疹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丘疹性荨麻疹32例,西医治疗26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痊愈率81.0%,总有效率96.8%;西医治疗组痊愈率70.1%,总有效率92.3%。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丘疹性荨麻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加用清肺止咳汤治疗。结果:研究组咳嗽、发热、肺部湿啰音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97.62%、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单纯西药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分析。方法:将我院门诊6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隨机分2组,每组患者各32例,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单纯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26%,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两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26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中西医结合观察组(n=62),西药观察组(n=64),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观察分析2组的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并结合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对其安全性作系统的评价。结果:治疗前中西医结合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与西药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与西药观察组比较增大(P0.05);中西医结合观察组的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均比西药观察组高(P0.05);而中西医结合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与西药观察组8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治愈率比西药观察组高(P0.05);中西医结合观察组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68%与西药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可以提高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排卵率、妊娠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顽固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西医GINA方案指导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在改善咳嗽、咯痰、喘息症状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顽固性支气管哮喘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芪二至汤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的西医治疗,中西医组同时服用参芪二至汤;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清Hcy、TG、TC、ALB、Scr、BUN、IL-17、IL-6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清Hcy、IL-6、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组患者的血清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中西医组的痊愈率31.71%、显效51.22%、有效17.07%。对照组痊愈率14.63%、显效51.22%、有效29.27%、无效4.88%,中西医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参芪二至汤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较单用西药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惠玲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725-172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施治及中药足浴,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甲钴胺静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57.14%,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4例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6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温阳通痹汤,每次150 mL,日3次口服。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临床总体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1.8%,对照组总有效率77.8%;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77.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74.2%,对照组总有效率70.4%,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86.4%,对照组硝酸甘油停减率70.4%,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毛丽军  鲁喦  孙伟 《光明中医》2012,27(3):603-60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方法将63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辨证中药组给予辨证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并药随证变;西药组给予帕罗西汀口服;中药加西药组给予中药每日一剂及帕罗西汀每日一片,疗程6周,判定疗效。结果三组治疗有效率相当,中药组与西药组治愈率相当,中西药组治愈率优于西药组,中药组与中西药组治愈率相当。结论辨证使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帕罗西汀),且不良反应少。提示中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丁永芬  程玲  王志国 《世界中医药》2013,8(11):1316-1319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综合疗效,探讨基于症状变化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121例随机分成中医综合治疗组、西药组,比较各组的综合疗效及证候疗效情况。结果:中医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5.8%,西药组总有效率86%,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等级分组资料的H检验结果表明气滞血瘀型中医综合治疗组(中医组)显著优于西药组(P〈0.05)。湿热瘀结型中医组与西药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确切,采用症状等级分组资料H检验可能为一种更好的疗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痰热腑实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振动排痰机—肠内营养—中医辨证)三联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6%,两组治疗后炎性反应指标比较疗效相当(P0.05),但试验组在临床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单项症状疗效比较,试验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痰色、痰量),腹胀便秘、口干咽燥。结论:在抗感染的同时,中西医(振动排痰机—肠内营养—中医辨证)三联合治疗,可以提高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0.
蚕矢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蚕矢汤加减及其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每组各86例。中药组口服蚕矢汤加减,西药组口服秋水仙碱,中西药组同时口服蚕矢汤加减联合秋水仙碱,疗程均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各组临床症状,血清尿酸(S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比较各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3个月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过程中药组剔除3例,西药组剔除2例,中西药剔除5例。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3.8%,优于中药组的81.9%和西药组的83.3%(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中西药组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更为明显(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药组(3.6%)中西药组(60.5%)西药组(82.1%)(P0.05);复发率中西药组(7.4%)中药组(20.5%)西药组(26.1%)(P0.05)。结论:蚕矢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疗效与西药秋水仙碱无明显差异,说明其具有有效性,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复发率较秋水仙碱低;蚕矢汤加减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疗效优于单用蚕矢汤加减或秋水仙碱,且可降低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