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芒果苷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明确其一般药理活性,为后续毒理试验提供参考。方法:对小鼠一次按0.24,1.0,3.0 g/kg体重灌胃给予芒果苷后,观察其一般行为表现、姿势、步态、有无流涎、流汗、暴燥、抽搐、肌颤等变化,测定其自主活动次数、协调运动情况和阈下睡眠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睡眠的影响;对Beagle犬一次按0.1,0.7,4.0 g/kg体重十二指肠给予芒果苷后,观测给药后180 min内心电图、血压、呼吸的改变。结果:小鼠一般行为表现、姿势、步态未见有明显改变,也未见有流涎、流汗、暴燥、抽搐、肌颤等现象;自主活动、协调运动情况和戊巴比妥钠阈下睡眠剂量小鼠入睡率均无明显影响。犬心电图、血压、呼吸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芒果苷对小鼠精神和神经系统,对犬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Beagle犬长期灌胃给药,考察芒果苷的长期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的剂量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芒果苷以0.2,1.0,0 g/kg剂量灌服给予Beagle犬,对照组给予0.5%CMC-Na。给药1次/d,连续1个月。测体重、体温1次/周,并根据体重调整给药量。于给药前、给药结束和恢复结束时进行眼科检查、心电图分析、尿液分析,并采血进行血液、血液生化学、血液电解质、血凝等检测,给药结束时各组取4只犬麻醉后取骨髓涂片检查,然后放血处死,进行系统尸解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给药结束后各组剩余2只犬停药,常规喂2周,进行可逆性和延迟毒性观察。结果:在给药期间,给药犬粪便颜色加深,但粪便形状、排便次数、排便量均正常;其余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腺体分泌、摄食情况等无明显异常。芒果苷连续给予Beagle 1犬1个月:犬体重增长正常,各给药组在各时点对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犬心率G波、PR间期、QRS间期、QT间期、ST段偏移量均正常,各给药组在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学各指标均正常;血液生化学各指标均正常。无论给药前,还是给药后,各犬左右两眼曲光介质透明度、视网膜、血管、视乳头均基本正常,未见有供试品引起的明显改变。芒果苷连续给予Beagle犬1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犬骨髓增生活跃,粒系细胞与红系有核细胞比例正常,粒系及红系各阶段细胞比例未见异常,淋巴系和巨核细胞系亦无特殊,属正常骨髓象;各给药组在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骨髓各类细胞均无明显异常。芒果苷连续给予Beagle犬1个月及停药恢复2周,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犬脏器重量及系数基本正常,各给药组在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在给药结束时睾丸和附睾重量和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果苷连续给药1个月和停药恢复2周,各给药组均有一些散在病变发生,但病变特征没有共性,也未见有剂量-毒性关系,且部分改变也见于对照组,未发现在供试品剂量范围,因供试品导致的Beagle犬的特征病变和毒性靶器官,给药剂量与药时曲线下面积呈正相关,长期经口给予芒果苷于Beagle犬体内显露无蓄积倾向。Beagle犬安全剂量上限范围为4 g/kg,为人临床拟推荐剂量的127倍。因此,按临床拟推荐剂量用药应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芒果苷进行一般药理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方法:采用灌胃给药方式观察芒果苷对小鼠自主活动行为的影响,十二指肠给药方式观察芒果苷对麻醉猫呼吸流量和频率、血压、心率、心电图的影响;采用灌胃给药方式观察芒果苷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结果:芒果苷给药30、60、90、120分钟后对小鼠的一般行为和自主活动均无明显影响;芒果苷2.5g/kg、5.0g/kg剂量给药后,对麻醉猫的呼吸流量和频率、血压、心率、心电图均无明显影响。小鼠灌胃给药的LD50为133.3g/kg。结论:芒果苷在灌胃、十二指肠给药试验范围内对小鼠神经系统无抑制作用,对麻醉猫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无明显的影响。芒果苷经口给药的毒性属中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研究芒果苷(mangiferin,MF)和别嘌醇对SD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观察试验动物产生的毒性反应程度、毒作用靶器官和毒性反应的病理改变。方法:4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芒果苷高低剂量组、别嘌醇组和溶媒对照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4周,观察动物外观体征、摄食量及体重;给药结束时,麻醉处死大鼠,检测血液学及血清生化学各项指标,观察主要脏器外观及病理学改变。结果:①一般外观体征:溶媒对照组和芒果苷高低剂量组SD大鼠未见明显异常,别嘌醇组大鼠出现少动、稀便、摄食量及体重降低,甚至死亡的不良反应。②血液学指标:芒果苷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液学各项指标与溶媒对照组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芒果苷高低剂量组相比,别嘌醇组大鼠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容积(HCT)、淋巴细胞百分比LYM (%)明显降低;单核细胞的百分比[MON (%)]和绝对值(MON (109/L))显著升高。③血液生化学指标:与芒果苷高低剂量组大鼠比较,别嘌醇组大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肌酐(CREA)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而血尿酸(UA)显著降低;而与溶媒组大鼠相比,芒果苷高低剂量组大鼠碱性磷酸酶(ALP)有显著降低,而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④病理组织学检查:灌胃给药4周后,溶媒对照组和芒果苷高低剂量组大鼠主要脏器的器官表面光滑、色泽正常、未见充血、粘连,脏器重量和系数未见异常;而别嘌醇组大鼠的肾脏体积明显增大、颜色变浅、质硬,肾小管扩张、肾间质局灶性纤维化;肾、脾重量和系数显著高于溶媒对照组和芒果苷高低剂量组大鼠。结论:①连续灌胃给予芒果苷(1000、300mg/kg) 4周,大鼠未出现明显毒性反应,血液学和血清生化学指标无明显改变;肾脏、肝脏和脾脏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表明芒果苷有较宽的安全范围。②连续灌胃给予别嘌醇(360mg/kg) 4周,大鼠出现摄食量和体重降低,甚至死亡的毒性反应,对血液系统、肝、肾功能有显著毒性反应。依据本实验条件下的研究结果表明,芒果苷的长期毒性低于别嘌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胡椒酸乙二胺(PAE)的急性毒性作用及安全性。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只,实验组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配制的PAE混悬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对照组用0.5%CMC-Na溶液灌胃,采用最大耐受量(MTD)法,给药剂量为5 g/kg,每天1次,连续14 d,观察给药后小鼠有无异常反应及死亡情况,期间记录体重变化,实验结束解剖动物,称量脏器湿重,计算脏器系数。结果:给药后小鼠未出现死亡和毒性反应,解剖肉眼观脏器未见病变,分析比较两组小鼠体重、脏器湿重及脏器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胡椒酸乙二胺属低毒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及其口服给药时的急性毒性。方法: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小鼠随机分组,分别按1.25mg/kg体重和200、500mg/kg体重一次灌胃给予安定和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对照组灌胃给予同体积的饮用水,1h后,各组小鼠按45mg/kg体重腹腔注射阈剂量的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注射液。记录注射结束时间,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翻正反射恢复时间。口服给药时的急性毒性:小鼠按0.8mL/20g体重一次灌胃给予准确配制的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水溶液。观察7天,记录体重变化及大体解剖肉眼所见。结果: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按200mg/(kg.d),一次灌胃给药时,对小鼠睡眠时间无显著影响;按500mg/(kg.d),一次灌胃给药时,显著缩短小鼠睡眠时间。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灌胃给药的LD50应大于2g/kg体重(相当于32g生药/kg体重),但不足8g/kg体重。结论: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按500mg/(kg.d),一次灌胃给药时,明显缩短阈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灌胃给药的LD50应大于2g/kg体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剂科制剂活血益气方抗瘤丸的抑瘤作用及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将足够量的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注射至裸鼠右侧腋窝,建立裸鼠荷瘤模型,按瘤块体积随机分组,分别灌胃给予KLW的高、低剂量组,以替莫唑胺为阳性对照,以溶媒为阴性对照,期间测量裸鼠体重、瘤体积并观察给药前后动物症状;连续给药15d后,处死全部小鼠,称量裸鼠瘤重量;剥离瘤块,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Bcl-2,Bax蛋白。选用ICR(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ICR)小鼠1 d内2次灌胃给药KLW,肉眼观察给药前、每次给药后连续4 h及14 d内小鼠的一般情况,中毒反应及死亡情况,结束观察后解剖,肉眼观察各组织脏器的变化。结果:裸鼠给药期间全部存活,体重正常增长,一般行为学观察未见明显异常。给药15 d后,KLW低、高剂量组,瘤体积、瘤重量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减小;Bcl-2/Bax的比例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增加。急性毒性试验中所有给药组小鼠在观察期内全部存活,一般行为学观察未见明显异常。供试品组2个性别的小鼠体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检各组小鼠,肉眼观察各组织脏器未见病理改变。结论:KLW低、高剂量组对C6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作用与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相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LW小鼠灌胃40 mL/kg BW,最大给药浓度(0.50 g/mL),相当于临床人用剂量的107倍,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使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4 h内3次灌胃给予鲜冬虫夏草后小鼠出现急性毒性反应和性质,为临床试验和其它安全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昆明种(KM)小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鲜冬虫夏草组,每组40只,雌雄各半,鲜冬虫夏草组24h内3次灌胃给药鲜冬虫夏草,每次给药剂量为12g/kg,两次给药间隔时间3 h,总剂量为36g/kg,给药后观察记录动物的毒性反应和动物体重变化,给药后2d、14d各组雌雄分别取10只,摘眼球取血,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解剖检查各脏器变化,胸腺、脾、肝、肺、心、脑、肾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KM小鼠24h 3次灌胃给予鲜冬虫夏草后(剂量为36g/kg),给药当天及给药后的2d、14d观察期内检查动物体重、运动情况、眼睑指征、抽搐反应、呼吸情况、皮毛、排泄物和分泌物等变化,均未见任何异常;在恢复观察14d内未见动物死亡;血液学及生化指标无药物相关的显著影响;各脏器大体解剖中均未见异常变化,胸腺、脾、肝、肺、心、脑、肾等器官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相关的病理变化。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鲜冬虫夏草KM小鼠24h内3次灌胃给药的最大给药量为36g/kg。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大鼠灌胃妙茯止痛颗粒后进行观测,阐明该药的急性毒性作用,为临床毒副反应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最大给药量法,灌胃给药。试验共给药2次,间隔4 h,每次给药剂量为20 g/kg,给药体积为40 mL/kg;另设溶媒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观察给药后动物出现的中毒症状及中毒症状出现的时间、表现程度、发展过程。给药后连续观察2周,观察期结束剖检动物,观察主要脏器改变。结果:动物一般状况观察:给药当天,第一次给药后给药组所有动物均未见明显异常;第二次给药后给药组部分动物可见活动减少、竖毛,且4 h内未恢复。给药后第1天雌鼠No.23出现肛周污秽,雄鼠No.31~35出现肛周污秽。给药后第2天雌鼠No.23出现肛周污秽,雄鼠No.34出现肛周污秽。给药后第3~14天,所有动物外观、行为活动情况、呼吸状态、分泌物、排泄物等均未见异常。动物体重:试验期间,给药组雌雄鼠各阶段体重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动物大体解剖:14 d观察期结束后对全部动物实施安乐死并进行解剖观察,所有动物心、肝、肾、脾、肺、胃肠等脏器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在本次试验条件下,SD大鼠24 h内2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行补正续骨丸小鼠灌胃给药毒性实验研究。方法:由于无法测出补正续骨丸小鼠灌胃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故以补正续骨丸所能配制的最大给药浓度和小鼠所能承受的最大灌胃给药容积,进行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给药量的测定。结果:该药在所能配成的最大浓度0.46 g/m L和小鼠所能承受的最大灌胃给药容积40 m L/Kg的情况下,1日内小鼠灌胃给药2次,给药量18.40 g/kg(12.63 g生药/kg),此剂量为成人每日口服量的122.67倍(成人体质量按60 kg计)动物无死亡,观察14 d,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动物在观察期结束后进行大体解剖,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未见异常改变。结论:通过本次为期14 d的动物实验观察,补正续骨丸对小鼠机体无损害现象,未发生急性毒性反应,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值得进一步观察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GLP条件下研究含川乌经方的急性毒性,KM小鼠24h内3次灌胃,分别给予乌头汤、乌头赤石脂丸、赤丸、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制川乌浸膏,观察研究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取最大给药量方法。KM小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7组,每组20只,各组均按40 ml·kg-1体重灌胃给药3次,两次给药间隔4h;每次灌胃给药后连续4h观察KM小鼠出现的症状及症状起始的时间等情况。观察KM小鼠外观、行为、精神、对刺激的反应、分泌物、排泄物等。所有KM小鼠均进行大体解剖,肉眼观察其器官体积、颜色、质地的改变。结果 7组动物在饮水、毛色、体重、粪便及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的形态、大小、光滑度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显示含川乌经方对小鼠无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故可认为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研究含药典推荐剂量制何首乌的中药滋肾育胎丸对正常比格犬的慢性肝脏毒性。给药组犬分别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组(1.5,3.0,6.0 g·kg-1)的滋肾育胎丸,同时给予同体积的去离子水作为溶媒对照组,每天1次,共39周。给药期间每天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并于给药前、给药13,26,39,43周采血,测定犬血清肝脏毒性相关的生物标志;于给药13,39,43周后分别解剖雌雄各2/7,3/7,2/7只动物,观察动物脏器病变、称量主要脏器质量并对肝脏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发现与溶媒对照组相比,给药3,6,9个月和恢复期1个月,各给药组比格犬AST,ALT等11项肝毒性传统生物标志均未见与受试物有关的变化;肝脏脏器指数和肝脏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因此,正常比格犬连续9个月灌胃给予滋肾育胎丸,剂量分别为1.5,3.0,6.0 g·kg-1,未见明显慢性肝脏毒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对丁果胶囊的急性毒性进行评价。方法:每日给小鼠经口灌胃丁果胶囊2次,分别按最大量20m L/kg,判断丁果胶囊的毒性。结果:小鼠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20.0 g/kg体重,属无毒级;实验小鼠活动正常,生长良好,毛色光泽度好,体重增加,未见死亡现象;实验小鼠解剖检查,肉眼未发现各脏器异常,结论:实验表明,丁果胶囊对机体无毒,可以安全食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玳玳果降脂提取物小鼠急性毒性,初步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取40只体质量24~29 g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给药组与空白组各20只,雌雄各半,选用最大耐受量(MTD)法试验。给药组按玳玳果降脂提取物可以灌胃的最大浓度(0.8 018 g/m L)及小鼠可承受的最大体积(0.4 m L/10 g)一次性口服灌胃,空白组蒸馏水(0.4 m L/10 g)灌胃。灌胃给药1次,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死亡情况。结果无法得出玳玳果降脂提取物LD50;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小鼠未见中毒反应,无动物死亡;给药14 d后解剖小鼠,肉眼未见脏器异常;脏器指数评价,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剂量为32.07 g/kg,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量的285.07倍,提示玳玳果降脂提取物口服毒性小,临床剂量下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芒果苷对氧嗪酸钾诱导的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的影响以及对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RPS),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PRPPAT)和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高尿酸血症模型组、芒果苷1. 5,3. 0,6. 0 mg·kg~(-1)组、别嘌醇组(1. 0 mg·kg~(-1)),每组10只。按10 m L·kg~(-1)每天灌胃给药2次,连续10次,给药后1 h再灌胃给予氧嗪酸钾(500. 0 mg·kg~(-1))诱导形成高尿酸血症小鼠。磷钨酸法测血清尿酸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小鼠肝脏PRPS,PRPPAT和脑组织中HGPRT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灌胃给予氧嗪酸钾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P 0. 05);给予芒果苷和别嘌醇后,与模型组比较,芒果苷各剂量(1. 5,3. 0,6. 0 mg·kg~(-1))和别嘌醇(1. 0 mg·kg~(-1))均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P 0. 05,P 0. 01);与正常组和模型组比较,芒果苷各剂量组小鼠肝脏PRPS和PRPPAT 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小鼠脑组织中HGPRT mRNA表达水平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芒果苷的降尿酸作用与嘌呤代谢相关酶PRPS,PRPPAT和HGPRT mRNA的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尿酸诱导的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肠道尿酸转运体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White)member 2,ABCG2]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芒果苷降尿酸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组,芒果苷(1.5,3.0,6.0 mg·kg~(-1))组和阳性药苯溴马隆(25.0 mg·kg~(-1))组,除正常组外,以腹腔注射的方式给予小鼠尿酸,诱导形成高尿酸血症模型,同时灌胃给予芒果苷及苯溴马隆,2周后磷钨酸法检测小鼠血尿酸,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空肠、回肠部ABCG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回肠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尿酸显著升高,小鼠的空部、回肠部ABCG2 mRNA明显降低,小鼠的空部、回肠部ABCG2蛋白明显升高(P0.05,P0.01),病理变化不明显;灌胃给药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芒果苷(3.0,6.0 mg·kg~(-1))组小鼠血尿酸明显下降(P0.05,P0.01),芒果苷(1.5,3.0,6.0 mg·kg~(-1))组小鼠的空部、回肠部ABCG2 mRNA表达均明显的上调,芒果苷(6.0 mg·kg~(-1))组小鼠空肠部ABCG2蛋白明显下调,而在小鼠回肠部,芒果苷(3.0,6.0 mg·kg~(-1))组的ABCG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芒果苷可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并能使小鼠肠道ABCG2 mRNA和蛋白表达改变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多酚类化合物芒果苷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雄性ICR小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四氧嘧啶(60.0 mg/kg)诱导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芒果苷(12.5、25、50mg/kg)腹腔注射给药4周,测定各组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糖原和血清胰岛素的水平;通过对小鼠胰腺的H.E染色和胰岛B细胞的醛品红染色,观察芒果苷对胰岛和B细胞的影响。结果:芒果苷腹腔注射给药4周后,25、50mg/kg芒果苷组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并增加其肌、肝糖原含量;50mg/kg芒果苷组糖尿病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和B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糖尿病模型组。12.5、25、50mg/kg芒果苷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结论:芒果苷通过促进糖尿病小鼠肌、肝糖原的合成和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来调节糖尿病小鼠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鲨螺硒胶囊的急性和慢性毒性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24 h内给小鼠灌胃投服鲨螺硒胶囊2次,观察其急性毒性反应.给大白鼠灌胃投服鲨螺硒胶囊连续12周,观察其长期毒性反应.结果:小鼠急性毒性最大耐受量(MTD)实验,未见动物有异常反应,灌服的MTD为20 g/kg体重.大白鼠长期毒实验,其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益母草成分盐酸水苏碱(Stachydrine hydrochloride)灌胃给药的小鼠急性毒性反应。方法经预试确定按最大给药量法设计试验,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给药组和阴性对照组(其中给药组小鼠♀♂各10只,阴性对照组♀♂各5只),给药组以盐酸水苏碱5000 mg·kg-1为最大给药剂量,20ml·kg-1为给药容量,在24h内一次灌胃,阴性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纯化水,给药后自由饮食饮水,连续14 d观察小鼠体质量、行为活动以及死亡情况。结果给药组♀♂小鼠观察期内体质量、行为活动及实验结束后的系统剖检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异常变化,未见动物死亡;盐酸水苏碱的LD50或MTD(最大耐受量)大于5000 mg·kg-1。结论盐酸水苏碱灌胃给药对小鼠急性毒性甚低,提示该药为低毒化学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小鼠灌胃芪精升白颗粒可能出现的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提供资料。方法急性毒性实验:设置溶剂对照组和给药组,观察并记录给药后14天内的毒性反应、死亡情况、体重和摄食量。对死亡动物及观察期结束后仍存活动物进行大体解剖,观察主要脏器变化。长期毒性实验:设置芪精升白颗粒低、中、高(6.6,13.1,26.3g·kg~(-1))3个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给药26周,检测指标包括动物体重、摄食量、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血液凝固、尿十项、骨髓有核细胞分类计数、脏器重量及系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急毒实验:小鼠芪精升白颗粒单次灌胃140g·kg~(-1),未见明显毒性。长毒实验:给药中期及给药结束,26.3 g·kg~(-1)组动物出现肝脏重量可逆性增加及尿比重、p H值等尿液指标的轻微可逆性改变;恢复期结束后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小鼠芪精升白颗粒单次灌胃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140g·kg~(-1),大鼠灌胃26周无毒反应剂量为13.1 g·kg~(-1),分别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403倍和37.8倍。提示临床拟用剂量安全,具有进一步开发新型升白药物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