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中的振动筛在该设备中属主要部件,它将经干燥滚筒烘干、加热后,用热骨料提升机提出来的骨料进行筛分,再送到热料仓.LB-2000型和LB-3000沥青合拌和设备中的振动筛在箱形钢结构中由5层,一个叠一个的不同筛目的筛网所组成,这5层筛网把骨料分成5个级别,分别进入不同的热骨料仓中.每具筛网都有两条"C"型边沿,用于筛网固定在筛架上,筛网一边用支撑固定,另一边用弹簧拉杆固定,靠调节拉杆锁紧,其锁紧力来自于调节拉杆中的弹簧力.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中的振动筛在该设备中属主要部件,它将经干燥滚筒烘干、加热后,用热骨料提升机提出来的骨料进行筛分,再送到热料仓。LB-2000型和LB-3000沥青合拌和设备中的振动筛在箱形钢结构中由5层,一个叠一个的不同筛目的筛网所组成,这5层筛网把骨料分成5个级别,分别进入不同的热骨料仓中。每具筛网都有两条“C”型边沿,用于筛网固定在筛架上,筛网一边用支撑固定,另一边用弹簧拉杆固定,靠调节拉杆锁紧,其锁紧力来自于调节拉杆中的弹簧力。筛网每工作数小时后,须检查筛网的张紧情况,可通过观察骨料是否在同一高度及是否沿整个筛网表面运动做检查,如果某些部位物料静止或跳得太高,说明筛网不够紧,应该调节拉杆螺母来达到张紧。有一设备筛网在张紧的情况下,上面几层筛网经常会发生因非正常磨损而出现断裂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直线振动筛的筛分过程和机理,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以ZKR-1022型振动筛为原型创建模拟模型,选取合适的模型参数对直线振动筛的筛分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筛面倾角、振幅、振动频率和振动方向角等参数对筛分效果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筛面倾角选取7°~8°,筛面振幅选取4.5 mm~5.0 mm,筛面振动频率选取18 Hz左右,振动方向角选取45°时有良好的筛分效果。通过筛分物料的运动轨迹,从运动学角度分析,展现了三种透筛过程和筛上产物的运动过程,揭示了直线振动筛的筛分过程和机理。  相似文献   

4.
确定了钻井液振动筛的振动类型、振动参数;对振动筛的进料斗、减振器、筛网张紧机构及筛箱等部件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利用CATIA对其零部件进行建模、装配。该设计方法简化了设计流程,尤其为筛箱的质心位置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ZK3060直线振动筛筛网堵塞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振动杆筛网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指出使用振动杆筛网是解决筛网堵塞问题的有效手段,能有效提高筛分效率,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7):998-1005
为了研究叠层平板式筛网在电机激振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在RecurDyn软件中建立了三电机振动筛的多刚体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基于有限元多柔体动力学(MFBD)技术,在刚体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筛箱与筛网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其仿真,得到筛网在处于不同振动轨迹、不同螺栓预紧力、不同支撑条件下的振动参数、被测点动应力值、应力云图等。分析结果表明:刚柔耦合模型能够更加准确的反应振动筛的抛掷指数;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预紧力,能够使筛网动应力减小;增加筛箱支撑条数目能够使筛网受力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7.
普兴海 《中国机械》2013,(13):203-203
概述2ZKX型直线振动筛的工作原理、结构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原装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完善振动筛筛分效果;加装黄磷矿筛分装置;改进筛板压紧装置;改进后使其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阐述2ZKX型直线振动筛主要故障、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及在检修中摸索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振动筛试验模型和原型相似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27 m2大型直线振动筛及缩比为1:10的相似试验模型筛的试验模态分析,得到其幅频特性曲线并提取其中6阶固有频率,测试分析出其模态振型.根据相似理论,通过对原型筛与相似试验模型筛的固有频率对比,得出二者固有频率的相对误差小于8.62%.通过对原型筛及其相似试验模型筛的振型分析对比,发现二者各阶振型基本一致.结果表明,用模态分析法可以直观有效地得到直线振动筛的固有特性参数,为提高直线振动筛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以及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证实了利用缩小比例的相似试验模型筛进行试验模态分析的有效性,验证了相似模型与原型的试验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从而可知振动筛试验模型可以近似代替原型样机进行试验模态分析,对相似模型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钻井振动筛的筛面下引入负压腔,设计了一种新型钻井振动筛。通过压差作用提高钻井振动筛的工作性能和钻井液的处理量。文中建立了筛箱振动模型,推导了加载负压后筛箱的运动轨迹。建立了在负压、非淹没条件下岩屑颗粒的受力模型,得到了负压钻井振动筛筛网上岩屑颗粒的抛掷运动规律。通过研究负压下不同大小岩屑颗粒抛掷运动的起跳情况,对负压参数进行优化。当负压压差为126Pa时,负压钻井振动筛具有较好的抛掷效率和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服直线振动筛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盘式电机直线振动筛,该振动筛选用盘式电机和激振轴组成激振器,在一定条件下两个惯性激振器实现等速同步运转。为预测盘式电机直线振动筛动态响应与承载能力,基于RecurDyn动力学软件建立动力学仿真模型,运用有限元柔性体技术(MFBD)对关键部件柔性化形成振动筛刚柔耦合模型,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振动筛振幅、加速度、运动轨迹、筛箱模态振型及动态应力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激振力作用下稳态振幅、加速度、运动轨迹等动态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模态分析计算筛箱固有频率及振型,确定模型的振动形式,动应力响应反映筛箱侧板电机安装位置为易疲劳区域,其Mises应力高于附近区域,分析结果为盘式电机直线振动筛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志鹏  何闻  于梅  沈润杰 《机电工程》2011,28(6):693-697
针对超低频振动校准过程中测试时间长且效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个人计算机及虚拟仪器技术开发的超低频振动校准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由超低频标准振动台、功率放大器、激光测振仪、位移传感器、信号发生器、频比计数器、数据采集卡、计算机与测控软件等组成.通过线性逼近与逐步移频相结合的算法,精确控制振动台在超低频时迅速到达设定振...  相似文献   

12.
阶梯圆柱形压电振子直线型超声电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直线型超声电机推力较小、效率不高的普遍现状,提出利用阶梯圆柱形压电振子驱动的直线型超声电机.其压电振子包含两组压电陶瓷单元,经逆压电效应激发阶梯形圆柱压电振子在两个正交方向上分别产生5阶弯曲振动,使振子两个圆盘形结构的表面质点形成椭圆运动,经摩擦作用于固定导轨,使振子组件沿导轨产生直线运动,进而构成直线型超声电机.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确定结构尺寸,制作原理样机并进行了相关试验.原理样机获得如下性能:最大输出力为16.2 N;最大速度为180 mm/s;最大效率为38%;响应时间为24 ms;步进分辨率为2μm.  相似文献   

13.
气动式激振器是给可靠性强化试验设备气动式振动台提供激励信号的核心部件。针对气动式激振器在低温试验环境中无法工作的问题,研究其低温失效机理,建立理论分析模型;根据模型从激振器缸体材料、尺寸和内外壁温差三方面对气动式激振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加工完成以加热膜为核心组件的气动式低温激振器样品,并给出温控方法;考察低温激振器样品的加热均匀性、加热效率和耐振性,并分别测试低温和常温环境中样品端部的激励响应。结果表明,该低温激振器样品的低温工作性能比原激振器有很大提升,能在低温环境中长时间稳定工作,且在低温和常温环境中端部的激励响应特性比较接近,验证新型低温激振器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对于拓展气动式振动台的应用范围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矩形压电复合板直线超声电机,它除了具有直线超声电机的共同特点之外,还具有自身的薄、小、轻、驱动力大等突出特点,可直接用于计算机硬盘磁头驱动等外设装置。该矩形压电复合板直线超声电机利用矩形压电复合振子平面内的两种弯、弯振动模态合成。在一定预紧力作用下,矩形板的两侧边将产生驱动力使动子移动。本文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矩形压电复合振子进行了详尽的模态分析,分析讨论了结构参数及弹性体材料对于矩形压电复合层板模态的影响,为利用面内复合模态的矩形压电复合板直线超声电机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直线超声电机的结构形式和夹持方式的设计,改善电机的速度稳定性。提出了一款新型直线超声电机。该电机采用矩形板结构,它仅利用了矩形板结构的弯曲振动,有利于提高电机的输出效率;采用双振子结构,有利于提高电机双向速度一致性;单个振子采用一端铰支的夹持方式,有利于提高电机的结构稳定性和速度稳定性。探讨了定子的夹持形式对定子的运动自由度、结构稳定性和速度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有利于结构稳定、速度稳定的定子形式和加持方式;通过ANSYS仿真估算定子振动的对称和反对称模态频率,通过结构优化提高两相模态频率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容积型流阻差式无阀压电泵具有吸入周期和排出周期,存在着流动脉动大、流量小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鱼鳍摆动式无阀压电泵。模仿在鱼类中巡游速度最快的金枪鱼的鱼体结构,设计了压电双晶片结构的压电振子,并将其尾鳍设计成柔性叶片状。分析了压电双晶片结构悬臂梁的受力变形、模态振型在机电转换效率方面的关系。研制了泵的样机并测量了激励电压在100 V时泵的流量。实验结果表明:振子工作在1阶振型时,泵水效应不明显;振子工作在2阶振型时,谐振频率为740 Hz,泵的流量为266 mL/min;振子工作在3阶振型时,谐振频率为1 280 Hz,泵的流量为105 mL/min。  相似文献   

17.
Because of the advances in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obile phones have become necessary devices in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touch screen-based input methods provided by smartphones, mobile devices have become more interactive. Thus, the vibrators for such devices need to be more responsive to interact directly with humans. However, typical vibrators are not suited for this purpose mainly because of their low vibration performance and high costs. In the recent decade, linear vibrators have been adopted because of their better vibration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conventional linear vibrators suffered from slower acceleration drawback under the same input power.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structure of linear vibrators to improve the vibration acceleratio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lectromagnetic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near vibrator. Design of experiments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optimization were performed to maximize the acceleratio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optimization increase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vibrator by 33% compared with the prototype.  相似文献   

18.
动态特性是考察液压振动台系统的最关键因素,对振动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巨大。针对实际液压振动台系统在试验过程中的小量级振动超差现象,分别从振动台结构特性和液压系统特性两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和理论计算。在结构特性方面对液压振动台系统整体进行模态试验和分析,在液压系统特性方面提出增大液压系统阻尼的改进方法并进行试验验证。最终确认增大液压系统阻尼的方法可以消除液压振动台小量级振动超差问题,使液压振动台试验系统动态特性进一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低频电磁标准振动台输出振动受刚度非线性影响而产生严重谐波失真问题,首先基于非线性特性幂级数等效原理,分析了输出振动的加速度失真特性。然后,为克服振动台逆模型辨识样本传统均匀采样法存在的效率低及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了最近邻均匀设计输入输出样本提取方法,由均匀设计法在传统采样点中选择小样本数据集,再依据近邻法将不能准确辨识的其他样本点加入数据集,构成最优训练样本集。进一步,辨识得到待控制振动台的神经网络逆模型,将其与原振动台模型串联后构建了谐波失真开环控制系统。最后,仿真及实验分析表明,神经网络控制可将整个工作频段内不同位移幅值振动加速度失真控制在标准要求的2%以内,而提出的最近邻均匀设计样本优化神经网络控制具有更优的谐波失真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超低频标准振动台支承弹簧选择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乳胶管弹簧在不同的并联股数、初始长度及规格组合下的力 -位移特性 ,并运用最小二乘原理给出了拟合曲线方程。同时求解了采用该乳胶管弹簧下的超低频标准振动台的运动方程近似解 ,得到了波形失真度计算式。最后计算了不同组合下弹簧的波形失真度 ,为设计超低频标准振动台波形失真度最小的支承弹簧提供了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