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并分析中医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社区所收治的80例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基于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与分析,所有患者均予以中医健康教育,分析应用效果和治疗情况。结果相对于应用前,在应用了中医健康教育后,患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生活习惯、心理压力、血压以及用药依从性得到了明显地改善,应用前后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管理和治疗中,结合社区自身实际情况予以中医健康教育,可使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用药依从性得到明显的提高,改善其心理压力、生活习惯以及血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在社区居民中建立健康档案对于高血压防治的效果。方法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随机选取2011年~2013年的35例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比较进行健康档案管理前后的患者血压变化、对高血压知识了解程度的变化。结果进行健康档案管理前后的患者血压、对高血压知识了解程度均有明显差异(均<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正规、连续、系统性的治疗和随访,对于患者血压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本社区收治并建立相关健康档案的10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模式。随访6个月后,对比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护理满意度,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情况优势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变化,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家庭医生助手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通过对本社区100例重点组高血压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管理,运用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对患者的服药的依从性进行管理同时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监测,运用优良、尚可、不良对患者每个管理年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本社区2012、2013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为98%、血压控制情况呈上增趋势。结论家庭医生助手有助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的患者规律服药的依从性,促进其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帮助其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照医嘱行为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对15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为期6个月的社区护理干预,评价加强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对临床医师嘱咐的内容如合理饮食、控制烟酒、坚持锻炼、作息规律、血压监测、按时服药等方面的依从性和血压的变化。结果对患者施行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在合理饮食、控制烟酒、坚持锻炼、作息规律、血压监测、按时服药等遵照医嘱行为指标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相对于干预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遵照医嘱行为的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使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南充市顺庆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和研究,随机抽取在管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共5614人,观察社区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共5614人,血压控制标准3035人,控制不标准2579人,血压控制率为54.06%。实行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高于一般管理的患者(P<0.05);血压控制标准的平均年龄高于血压控制不标准的平均年龄(P<0.05),但血压控制率与性别无关(P>0.05);对于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病情越重,血压越容易控制(P<0.05);有良好生活方式较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血压易于控制(P<0.05);患者服药种类会影响血压的控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就医治疗频率越高,血压的控制率就越高。结论 对于所有的社区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的普及,重视各种并发症的防治,及时就医治疗,对于社区高血压的控制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社区药学服务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60例高血压患者,并进行定期的药学咨询服务及随访,不断的对患者进行药学干预,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药学服务前,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关的高血压知识的防治认知知识的调查统计,在对患者进行社区药学服务后,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血压知识的认知及患者全年指标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并与药学服务前的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社区药学服务后,高血压患者对于高血压防治认知的水平,血压的控制率有显著的提高。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采用社区的药学服务方式,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防治的认知,患者对高血压控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系统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对广州市站前社区6个居委会中参与社区高血压系统管理的435例高血压患者,采取饮食、用药、生活行为、运动、心理健康指导以及健康宣传等措施进行健康干预,比较社区健康系统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规律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及实验室指标控制情况。结果健康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系统管理满意率均有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室指标及生活方式均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变化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控制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社区健康系统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身防治切实有效,此方法在社区中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董巧玲 《医学信息》2018,(9):180-181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影响及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 年9月~2015 年10月我院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健康教育,分析教育前后患者血压改善情况及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生活质量总体评分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前患者舒张压为(153.7±7.9)mmHg,收缩压为(97.6±7.9)mmHg,教育后患者舒张压为(133.5±5.2)mmHg,收缩压为(82.4±6.3)mmHg,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评分均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善丽  叶群英 《医学信息》2010,23(17):3274-3274
高血压是社区人群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更为突出,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群居住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在高血压防治中起着越来越多重要的作用。而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也成为社区医疗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行动不便,记忆力差特点。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社区2011年4月~2013年4月高血压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行社区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本次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活动的时间为1年。比较优化模式活动进行前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规范服药率的情况。结果本研究活动结果表明,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后患者的高血压血压控制率、规范服药率显著高于社区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前,且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率有效减少。两组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病率持续上升的过程中,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防治优化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门诊随诊,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干预,时间1年。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变化和血压控制效果。结果:两组干预1年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各维度分和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增高(F=695.414,599.960,199.360,566.346,276.237,289.369,415.927,3648.129;P0.001),但试验组增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t=11.546,13.316,12.246,13.313,5.523,6.654,10.856,31.795;P0.001);在干预后第3、6、9、12个月末,两组血压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F=828.999,659.796;P0.001),但试验组降压幅度显著大于同期对照组(t=5.771,5.572,4.284,3.672,4.479,4.937,4.172,3.049;P0.01)。结论:社区干预能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有利于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与分析月坛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及血压控制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在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站就诊的高血压患者504例,通过调查问卷方法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通过血压测量了解患者的血压控制是否达标;通过查阅健康档案及就诊记录获取高血压患者的化验及检查结果.结果 本调查将低于高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本社区中心定点管理治疗的60例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进行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经过本社区中心的分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饮食管理、药物治疗管理以及躯体活动管理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的社会心理管理上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对照中,血压降低或控制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在社区干预护理之后其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血压控制效果明显,是一种高效有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并分析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采取健康筛查的方式于社区选取满足研究需求的100例高血压患者,经患者资料的分析和知情同意以后,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进行慢性疾病日常管理,研究组采取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研究组患者平均收缩压、脉压以及舒张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研究组脑卒中发病率为16.0%,对照组脑卒中发病率为30.0%,研究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中,实施高血压细节管理,不仅可使患者血压水平得到下降,同时还可使降低患者脑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梁艳娇 《医学信息》2008,21(5):688-690
目的 观察在整体护理程序中应用健康教育措施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影响. 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间我院内科收治的48名老年性高血压住院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程序,对照研究患者在入院前及出院前血压指标,以及患者对高血压痛防治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等的变化.结果 开展整体护理后,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在出院前的血压控制指标较入院时明显改善,且对相关的高血压痛防治知识水平亦有明显提高.结论 实施整体护理,特别是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指标的控制和控制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方法:高血压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对照组口服氢氯噻嗪25 mg/次,每天1次,美托洛尔缓释片25m g/次,每天2次,并进行门诊随访,观察组口服上述降压药物并进行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标率、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和遵医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血压社区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改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抽取100份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社区护理并建立档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饮食指导、心理干预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1年的社区护理,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率,控制率得到提高,能主动配合治疗,自测血压,按医嘱服药,血压明显降低。结论经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控制血压,高血压急症发病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在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11年~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有效率98.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0.05);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血压变化较护理前及对照组都具有较明显降低,具有统计意义(<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者血清瘦素(Leptin)、胰岛素(Insulin)、胰高血糖素(Glucagon)水平变化与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0例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者和30例不伴高血压者进行血清瘦素、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含量测定,分析两组瘦素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上述三指标显著高于健康正常人组(30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病人与无高血压病人比较,差异也非常显著(P〈0.05),且与血压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糖尿病并发高血压者血清瘦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升高,参与了本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作为判断其病情指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