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 6月~ 2 0 0 0年 6月 ,笔者采用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4 8例 ,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4 8例 ,男 2 2例 ,女 2 6例 ,年龄 5 8~ 80岁。按E vans分型 :Ⅰ类Ⅱ型 12例 ,Ⅲ型 31例 ,Ⅳ型 3例 ;Ⅱ类 2例。 36例属不稳定性骨折。1.2 内固定材料 ①松质骨加压螺钉、皮质骨螺钉。钉身长度分别为 6~8cm、4~ 6cm , 4 0mm。钉尾均设计成边长 4 5mm、高 8 0mm的六棱柱 ,棱柱一面的中点至对侧有一 3 5mm的横孔。② 4 0mm、长 2 0~ 30cm的普通Ender钉。1.3 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科 1996~ 2 0 0 0年收治 12例成人髋内翻 ,其中 5例合并肢体缩短 ,采用股骨转子下斜行截骨 ,单侧成角外固定架外展位固定 ,通过随访 ,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12例 ,男 9例 ,女3例 ,年龄 2 1~ 6 5岁。均为单髋。 8例并发于股骨转子间骨折 ,1例并发于股骨上端骨纤维异样增生症 ,3例为先天性髋内翻。术前颈干角 75°~ 10 0° ,平均87° ,其中 5例合并肢体不等长 ,相差 2~5cm ,平均 3cm。1.2 器械和方法1.2 1 手术设计 术前摄骨盆平片 ,了解健侧的颈干角 ,设计出手术所需要的角度 ,手术方法见图 1。图 1 …  相似文献   

3.
谢金山 《中国骨伤》2001,14(8):496-496
笔者自行研制了一套专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外固定手术器械和工具[1] ,1992年 10月开始应用于临床 ,对照同期手术内固定、穿针外固定安全可靠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外固定器械与工具 外固定器械由 4枚固定针 (直径6mm ,长 18cm和 10cm各 2枚 )和 1个固定基座组成。操作工具有内外套管 ,钻模针、旋钉器和模具固定架等[1] 。1 2 穿针外固定方法 本法多采用局麻。X线监控下骨折复位后 ,大转子下 1 5cm处作 1cm长小直切口。钻模针和外套管插入顶牢骨面 ,连接模具固定架有 130°斜槽的上固定夹 ,电钻开洞后拧…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 1993年 7月~ 1999年 5月 ,共收治陈旧性髌骨骨折患者 2 6例 ,采用伸膝装置松解、骨折复位、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 ,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 ,男 19例 ,女 7例 ,右侧 10例 ,左侧 16例。年龄 2 2~ 6 3岁。骨折类型 :横断骨折 2 1例 ,粉碎骨折 5例。骨折分离移位情况 ,膝关节 0°位测量 :0 5~ 1cm者 4例 ,1~ 2cm者 13例 ,大于 2cm者 9例。本组病例中有 1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屈膝功能受限 ,其中被动屈膝 10°~ 2 0°者 7例 ,2 0°~ 5 0°者 9例 ,5 0°~ 90…  相似文献   

5.
塑形钢板和T形石膏在股骨转子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0~2 0 0 3年,我院采用塑形钢板螺钉内固定和T形石膏托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2 5例,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 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2~73岁。按卢世璧分类法[1] ,稳定型14例,不稳定型11例。1.2 治疗方法 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患侧臀部垫高约30°,取髋关节Watson Jones切口,显露大小转子骨折断端,骨折复位后,用普通长八孔钢板按患者股骨大转子部外侧弯曲的外形塑形而成的塑形钢板置于转子部外侧长螺钉固定。对小转子骨折脱落形成的蝶形骨片和转子部后外侧骨片,复位后可用钢丝捆扎或直接用螺钉固定(…  相似文献   

6.
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52例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5 2例 ,男 2 2例 ,女 30例 ,年龄 30~ 92岁。骨折按解剖部位分型〔1〕:头下型 11例 ,经颈型 2 8例 ,基底型 13例 ;Gardan分型 :Ⅱ型 4例 ,Ⅲ型 14例 ,Ⅳ型 3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 1~ 6天。1.2 治疗方法  2枚螺钉固定 46例 ,3枚螺钉固定 6例。术前行胫骨结节牵引或股骨髁上牵引 3~ 6天 ,术中去除牵引。采用腰麻或连硬外麻醉 ,将患者置于骨科手术台上 ,在C臂X线机透视下 ,闭合复位 ,满意后 ,固定患肢。取 1枚 3mm克氏针穿过皮肤 ,从股骨大转子下 2 5cm处打入 ,该针在股骨颈中央上方与股骨…  相似文献   

7.
逆行髁上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7月 ,我们采用逆行髁上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2 1例 ,效果较为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3例 ,女 8例 ,年龄 33~ 83(5 3 7± 12 7)岁。按AO/ASIF骨折分类 :A1型 3例 ,A2 型2例 ,A3 型 5例 ,C1型 2例 ,C3 型 9例。骨折原因为车祸与重物压伤。1.2 材料 采用Smith&NephewRichard髁上髓内钉 ,有五孔型和标准多孔型 2种。长度分别为 15、2 0、2 5cm ,外径有 11、12、13mm等几种规格。1.3 手术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下 ,患者仰卧位 ,膝下垫高约 …  相似文献   

8.
股直股腱延长游离阔筋膜加强与衬垫治疗严重膝关节僵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 2 4例 ,男 18例 ,女 6例 ,年龄 2 3~ 5 2岁 ,平均 31岁。均为单侧继发性伸直型膝关节僵直 ,其中股骨中段、远端骨折术后 12例 ,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术后 6例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2例 ,髌骨骨折术后 1例 ,膝关节韧带损伤修复术后 3例。病程 11~ 6 0个月 ,平均 2 3个月。治疗前屈膝范围在 0°~ 2 0° ,股四头肌均有不同程度萎缩。1 方法与结果1.1 手术方法 行股四头肌成形术 ,松解关节内外粘连 ,屈膝达 6 0°~ 70°左右后见股直肌绷紧屈膝受阻 ,此时需作股四头肌延长 ,沿股直肌腱额状面纵行劈开约 3~ 5cm ,浅层于股直肌腱近位端切…  相似文献   

9.
张继志  刘强  徐德标 《中国骨伤》2001,14(8):489-489
作者于 1995年 3月~ 1999年 3月 ,采用小切口空心加压螺钉持续减压固定术 ,术后应用丹参治疗股骨颈骨折 36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6例 ,男 17例 ,女 19例 ;年龄 5 5~ 78岁 ;均为新鲜股骨颈骨折。头下型 6例 ,经颈型 17例 ,基底型 13例。Pauwel角 <30° 8例 ;30°~ 60° 18例 ;>70°10例。伤后至手术时间 1~ 6天。2 治疗方法2 1 材料 采用由张家港二厂生产的空心加压螺钉 2枚 ,空心直径 2mm及 3 5mm克氏针 2枚 ,稍短于空心钉 ,尾预折90°角备用。2 2 手术方法 先在X线机透视下 ,外展牵引患肢至复…  相似文献   

10.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常见髋部骨折 ,我院从 1998年 2月~ 2 0 0 1年 5月行加压滑动鹅头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 3例 ,并获随访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2 3例 ,男 15例 ,女 8例 ,年龄 4 5~6 8岁 ,平均 6 0 .5岁 ,按 Evans分型 : 型 3例 , 型 5例 , 型 7例 , 型 5例 , 型 3例 ,均为闭合型骨折。二、手术方法 仰卧位 ,患侧臀部垫高 30°~ 4 0°,取大粗隆外侧切口 ,暴露大粗隆和股骨上段 ,直视下复位。对 、 型骨折 ,复位后先用拉力螺钉固定小粗隆 ,对小粗隆复位困难者 ,必要时可切断髂腰肌 ,检查复位满意后安放…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