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主要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的简单带传动虚拟样机模型研究带传动在非临界状态下的特性,并通过对带传动虚拟样机模型的仿真分析,得到在非临界状态下带传动中的力、速度和加速度如何变化的曲线,通过分析得到了一些结果,并为进一步如何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带传动系统特性做深入研究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机械传动》2017,(1):173-176
为了解决目前国内大部分试验机不能研究非稳态条件下油膜牵引传动特性的问题,设计了一台可用于研究非稳态条件下油膜牵引传动特性的试验机。利用Pro/E软件建立了往复牵引传动试验机虚拟样机模型,并对其运动学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相应参数的特性曲线。研究结果验证了设计结果的正确性,得到了往复牵引传动的各项运动特性参数和运动轨迹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后续牵引传动试验机非稳态条件下动态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同步带传动的动态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ro/E和ADAMS软件建立同步带传动虚拟样机模型,研究了同步带传动动态特性.通过同步带传动虚拟样机模型的仿真分析,获得刚性带块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接触力曲线,为进一步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同步带传动系统做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静力学基本原理建立非圆齿轮传动静力学模型,推导非圆齿轮静力学参数计算公式;根据齿轮系统动力学,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非圆齿轮传动的动力学虚拟模型;针对椭圆形齿轮传动改进静力学参数与动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并将计算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虚拟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以带的线弹性和稳态运转为前提,对与带轮接触的带进行微元化处理,列出周向和径向的动力学平衡方程并加以简化,得到带传动各动力参数和尺寸参数之间的微分方程;通过建立相关的物理方程、确定力与变形的本构关系和几何边界条件,建立了动力学方程解的求解方法.对某平带传动进行理论计算,比较了考虑惯性力和不考虑惯性力的结果,发现传统方程高估了带传动最大力矩而低估了动角的数值.研究结果可为带传动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带传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系统地研究国内外带传动疲劳寿命试验台的基础上,针对汽车传动带试验标准要求,进行了电封闭汽车传动带综合性能试验台结构设计,并针对高速轴系设计了循环油润滑装置和组合密封装置,采用VB设计虚拟面板VC编写动态链接库的方法设计了试验台控制系统及操作界面,实现了主动轮转速和从动轮负载的闭环控制,并在试验过程中实时记录传动比、滑差、传动功率和扭矩等试验参数。通过在该试验台上进行80小时汽车同步带传动性能试验,表明该试验机达到了汽车带传动性能试验的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为汽车带传动的性能和疲劳损伤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型同步带多边形效应对运动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步带已广泛应用于传动运动和动力领域.然而,由于同步带和带轮间的多边形效应,影响了传动精度.根据新设计的同步带和带轮齿形参数建立了传动误差模型,新设计的模型与几种常用同步带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导致降低传动精度的同步带直线移动误差、速度波动及从动轮转速误差归结于同步带与带轮(齿廓)的结构参数,计算结果证明设计同步带具有较高的传动精度.  相似文献   

8.
《机械强度》2017,(4):858-863
利用同步带传动爬齿机理,建立了传动误差数学模型,揭示了同步带传动误差为带轮一个节距转角的函数。基于Recur Dyn建立同步带虚拟样机动态传动仿真模型,通过数据采集及数值分析得出啮合点处带的爬齿轨迹-阿基米德螺线,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验证了仿真分析的准确性。并对新齿廓与L型梯形齿同步带进行传动精度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齿廓同步带传动误差(Δθ=0.932 mrad)小于L型梯形齿同步带(Δθ=1.615 mrad),说明新齿廓同步带抗爬齿能力强于L型梯形齿,新齿廓同步带齿形设计更合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Pro/E和ADAMS建立了自行研制的混合型齿轮传动的动力学模型,采用ADAMS/View控制工具箱建立了齿轮传动的输出角度位移PID双环控制系统模型,由齿轮传动动力学模型及其输出角度控制系统模型构成了齿轮传动控制系统虚拟样机模型.典型输入信号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齿轮传动控制系统虚拟样机具有有效的工程应用性,齿轮传动输出角度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工程控制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机械传动》2016,(10):143-147
带传动通过柔性体传递动力与运动,具有振动小、传动平稳等优点。将空间站变重力实验柜中的核心组件——离心机的带传动系统进行多体动力学分析,通过带的离散化建立虚拟样机,进行仿真,获得位移、速度、加速度、拉力、接触力曲线,研究该带传动运动特性,从而为该传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国内外带传动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历史,综述了国内外带传动产品、传动带材料、生产装备及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现状.指出小型化、精密化和高速化将是今后带传动的发展方向,切边V带、同步带、多楔带、CVT用无级变速带、磁性复合金属带等新型传动带将是今后传动带产品开发的重点.同时还指出,先进的生产工艺装备和试验测试设备的研制与开发将是今后带传动技术领域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动平衡机驱动装置,采用气体作为动力源驱动涡轮叶片转子,为测量提供稳定的转速,来确保动平衡测量的精度。阐明驱动原理和相应的结构,分析了流量与转速的关系,建立了流量与转速的数学模型,并对比分析了气体驱动与带圈驱动的转速波动和两种驱动在不同试重下不平衡量的误差。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在一定流量的范围内,气体驱动的转速波动更小;且在涡轮转子具有相同试重的情况下,气体驱动在一定范围内相较带圈驱动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异步电机驱动和液压绞车张紧带式输送机存在的传动效率低、运行维护困难、张紧响应慢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集永磁电机直驱与永磁张紧于一体的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制定了全永磁驱动系统矢量控制策略与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与煤矿井下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在空载启动、满载启动、变载运行等工况下的矢量控制策略与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在多种工况下均能实现转矩与转速的快速响应和动态调节,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多台电机间可维持功率平衡与同步传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永磁张紧装置可以实现张紧力动态调节,有利于提高带式输送机驱动效率、张紧响应速度以及整机协调可控性;全永磁驱动系统可实现对带式输送机的智能驱动与动态张紧,在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仿真试验与现场试验中得到的电机动态特性规律基本一致,表明其可满足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实际工况需求,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何亚峰  俞庆 《机械》2010,37(4):24-25
CM2000铣刨机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及城市道路的养护中,皮带传动机构作为铣刨机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作用是将铣刨的碎料传递出去,其结构的设计直接影响着铣刨机的性能。利用大型有限元AGLOR分析软件对CM2000铣刨机皮带传动机构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机构(采用方钢钢架和工字钢钢架)应力应变场量的分布情况,通过比较得出较为合理的皮带传动机构,可为铣刨机设计者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旻  黄平 《机械与电子》2010,(11):36-38
针对机械设计教材及手册中,对带传动设计计算的一些公式未加证明而不利于理解的现状,对带长和带轮中心距的关系、柔韧体摩擦的欧拉公式、弯曲应力及离心拉应力的计算公式等进行了分析推导,对V带与平带传动能力的比较、带的根数计算等教材中未阐述透彻的问题进行了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6.
以饮料灌装机的同步带传动机构实例,针对其同步带设计参数取值的不确定性,以及影响同步带传动各因素的随机性与模糊性的基础上,在满足传动性能的条件下,建立了模糊优化数学模型,进行了同步带传动参数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目前长距离管状带式输送机大多采用“头、尾”多机驱动布置型式,驱动装置启停和紧急制动的动态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具有负荷重、惯性大,启停和制动不平稳等特点。为了保障管带机的平稳、可靠启/停及安全运行,须解决好各驱动启停和运行时的同步及负载均衡问题,否则易造成单个驱动发生过载跳闸及不同步时胶带的打滑磨损,甚至造成驱动电机和其它机械设备的损坏事故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高压变频多机驱动的同步控制与功率分配原理,并结合实际长距离管状带式输送机项目的驱动特性进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多传感器一致性数据融合的虚拟轴机床定位方法,在虚拟轴机床动平台的位姿测量中使用了视觉技术与电子罗盘,解决了虚拟轴机床动平台上的主轴定位问题。此方法将虚拟轴机床各根杆上的编码器信息、视觉信息与动态惯性的测量数据进行数据融合,经过动态计算获得置信距离的关系矩阵,虚拟轴机床动平台的位置与姿态的精确定位得到了保证。经过一个单轴单方向的运动测量简化试验,将虚拟轴机床动平台6自由度位姿的测量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也表明了该定位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9.
以VC++为编程语言和UG/OPEN API为开发工具,通过对砂带磨削运动分析、磨削刀位轨迹计算和数控代码生成等关键技术研究,最终开发了一套六轴联动汽轮机叶片数控砂带磨床编程原型系统,并采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VERICUT构建了六轴虚拟砂带磨削环境,对编程系统生成的数控代码进行叶片型面磨削仿真,验证了系统生成的磨削刀位点以及数控代码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用于煤矿井下的许用型乳化炸药灌装机的工作循环与技术要求,分析了主机结构功能,运用FluidSIM H软件完成了液压传动回路及电控回路的设计,对所设计电液控制系统进行了虚拟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将仿真成功后的电液控制系统应用到实际生产,系统运行平稳,满足灌装精度要求,实现了灌装自动化,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