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许昌市立医院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6、9周后两组ADL评分均比治疗前增加,但观察组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情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焦虑、抑郁程度的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与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抑郁、焦虑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颅术治疗,微创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手术过程出血量及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OS评分、ADL评分,比较两组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手术过程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OS评分、ADL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OS评分、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尤佳佳 《中外医疗》2016,(30):177-17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0例行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格拉斯哥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5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6.7%)(P<0.05),且干预后GCS评分、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6.7%)(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的临床疗效、减少神经缺损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50位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一般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使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用微创术的方式医治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其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十分明显,应在临床中对其进行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对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随机抽签分为两组,43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43例为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GC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3 d 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58%(P<0.05).结论 对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对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保守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DL、GC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ADL、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与对照组的49.3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得到有效的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结合自拟活血化瘀醒脑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增加自拟活血化瘀醒脑汤治疗,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分为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结合自拟活血化瘀醒脑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能够改善神经功能损伤,促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9.
邹朦 《当代医学》2021,27(20):161-163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GCS评分与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6、hs-CRP、TNF-α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15.79%(P<0.05).结论 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有效减轻颅内炎性反应,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其意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徐国平  陈坤山  万自成  祝裴 《当代医学》2021,27(29):137-138
目的 探讨微创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对改善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176例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8例.研究组给予微创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肿量及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术后3、7 d,两组患者血肿量均明显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ADL评分均明显上升,且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世群 《黑龙江医学》2021,45(20):2184-2185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临床护理路径(CNP)模式在脑出血并脑疝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期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并脑疝患者76例,按照入院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CNP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CNP组采用基于循证的CNP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结果:CNP组并发症发生率2.63%,低于对照组的21.05%(P<0.05);干预后CNP组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CNP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CNP组护理满意度94.74%,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CNP模式应用于脑出血并脑疝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术期后,其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得到改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微创锥颅抽吸引流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患者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4月我院74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开颅血肿清除术,实验组予以微创锥颅抽吸引流术。观察两组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两组术后GCS、ADL评分高于术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锥颅抽吸引流术可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患者术后GC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实施保守治疗以及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肿清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4.00%)明显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8.00%)低(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微创穿刺与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与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入院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采用随机抽取法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行微创穿刺治疗;对照组60例,行小骨窗开颅治疗.随访6个月~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并发症和死亡情况.结果 随访期间两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导管拔除等术后即时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ADL分级等术后1年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微创穿刺与开颅治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可显著提高疗效,但开颅术血肿清除率高,引流术手术时间较短,利于深部血肿的清除,且安全性高,临床使用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50位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一般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使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用微创术的方式医治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其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十分明显,应在临床中对其进行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规范化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规范化治疗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9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主要观察指标为焦虑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焦虑发生率为40.51%,观察组为8.8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9.61,P<0.05);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规范化治疗患者进行有效的循证护理可以显著降低焦虑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颅清除血肿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获得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推荐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顾吉惠 《大家健康》2016,(1):264-26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和减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潜在并发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2月-2015年4月68例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 ,根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患者术后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方法 ,进一步对潜在并发症进行预防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 ,明显低于对照组(3 1.4% );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 ;观察组Barthel指数(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明显(P< 0.05).结论:对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开展良好的护理干预 ,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进而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干预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的3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3个月后,采用FMA评定肢体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ADL。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FMA、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HCH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分为实验组(综合护理)7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总遵医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QOL和FI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健康宣教、专业技术技能、服务态度、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遵医嘱率,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