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确定人参总皂苷(GTS)和远志总苷(PTG)抗抑郁配伍剂量比例,形成参远苷(SGY)制剂,为研制开发抗抑郁新药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析因设计方法,GTS和PTG均选取25、50、100 mg/kg三个剂量,按照完全随机的两因素3×3实验设计,得到参远苷的9个不同配比组。C57BL/6J小鼠(用于悬尾实验)和ICR小鼠(用于强迫游泳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组(10 mg/kg,帕罗西汀用于悬尾实验;阿米替林用于强迫游泳实验)及参远苷的9个不同配比组,共11组。灌胃给药7 d,观察各组对悬尾或强迫游泳实验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并通过空场实验观察参远苷各配比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参远苷与单味GTS、PTG的抗抑郁作用比较实验中,C57BL/6J小鼠(用于悬尾实验)和ICR小鼠(用于强迫游泳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组(10 mg/kg,帕罗西汀用于悬尾实验;阿米替林用于强迫游泳实验)、参远苷低中高剂量组(37.5、75、150 mg/kg)、GTS和PTG各四个剂量组(均为18.75、37.5、75、150 mg/kg),共13组。灌胃给药7 d,观察各组对悬尾或强迫游泳实验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结果析因设计结果表明,GTS和PTG之间无交互效应。参远苷配比组75 mg/kg(GTS∶PTG为50∶25)及150mg.kg-1(GTS∶PTG为100∶50)显著并稳定缩短悬尾或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得出GTS和PTG的剂量配伍比例为2:1。空场实验结果显示,参远苷各配比对小鼠运动总路程无影响。参远苷与单味GTS、PTG抗抑郁作用比较实验结果显示,GTS 75、150 mg/kg缩短悬尾实验小鼠不动时间(P〈0.01,P〈0.05),对强迫游泳实验小鼠不动时间无影响。PTG 18.75、37.5 mg/kg缩短强迫游泳实验小鼠不动时间(P〈0.01,P〈0.05),对悬尾实验小鼠不动时间无影响。参远苷75、150 mg/kg缩短悬尾实验小鼠不动时间(P〈0.05)。同时,参远苷37.5、75 mg/kg缩短强迫游泳实验小鼠不动时间(P〈0.01,P〈0.05)。结论 GTS和PTG以2:1的比例形成的参远苷(SYG)制剂,质量容易控制,作用机制多样,符合抑郁症复杂多样的发病机制,优于单味GTS和PTG,进一步研究之后,有可能成为新型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水解产物DS-1226对慢性睡眠干扰小鼠的抗抑郁作用,为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72只雄性ICR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盐酸帕罗西汀,10 mg/kg)、DS-1226低剂量组(20 mg/kg)、中剂量组(40 mg/kg)、高剂量组(80 mg/kg)。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小鼠先进行3 d的滚筒适应,然后连续进行14 d睡眠干扰。采用体重监测、自主活动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等实验方法,评价DS-1226的抗抑郁作用。结果连续进行14 d睡眠干扰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体重显著下降,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长。与模型组相比,DS-1226中剂量组显著逆转睡眠干扰所致的体重下降,其他各给药组均未能显著逆转睡眠干扰所致的体重下降;阳性药组的悬尾不动时间极显著减少,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有减少趋势;DS-1226中剂量悬尾不动时间显著减少,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有明显减少趋势;DS-1226高剂量组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显著减少。结论 DS-1226具有改善慢性睡眠干扰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Feng H  Lu LM  Huang Y  Zhu YC  Yao T 《生理学报》2005,57(5):537-544
高浓度的皮质酮可引起海马形态与功能的损伤,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表达的改变在海马形态与功能损伤中扮演重要角色。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单次皮下注射皮质酮后海马内BDNF-mRNA、前 体蛋白及成熟型蛋白表达的改变,并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 NMDA)受体阻滞剂MK801对皮质酮 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单次皮下注射皮质酮2 mg/kg,3 h后海马内BDNF mRNA、前体蛋白及成熟型蛋白的表达 均降低;MK801(0.1 mg/kg)对皮质酮的这一作用有增强效果。单独给予皮质酮或注射MK801 30 min后再给予皮质酮, 均能明显降低海马中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的磷酸化水平,MK801与 皮质酮联用时CREB的磷酸化水平降低更为显著(与单独给予皮质酮相比,P<0.05)。实验结果提示,CREB磷酸化水平降 低可能是皮质酮引起海马BDNF表达减少的重要中间环节,阻断NMDA受体可加强皮质酮降低BDNF表达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大孔树脂纯化瓜馥木总黄酮,并评价其抗抑郁活性。以大孔树脂AB-8、HPD-600、HPD-826、X-5和D4006对瓜馥木总黄酮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筛选树脂种类,并对优选树脂的吸附特性和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优化工艺条件。利用小鼠强迫游泳、小鼠悬尾和小鼠开野实验对瓜馥木总黄酮的抗抑郁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AB-8具有较好的吸附率和解吸率,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流速为1.0 m L/min,树脂床用7 BV 5%乙醇除杂,再用8 BV 50%乙醇洗脱,洗脱流速1.0 m L/min,经AB-8大孔树脂纯化1次后,瓜馥木总黄酮含量为57.3%。瓜馥木总黄酮100 mg/kg剂量给药组能明显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的不动时间,且该给药组小鼠的自主运动情况与阳性对照和空白之间没有显著差异。AB-8大孔树脂能较好地用于瓜馥木总黄酮的纯化,瓜馥木总黄酮具有明确的抗抑郁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对香豆酸(p-CA)对慢性束缚应激(CRS)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两批进行,第一批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慢性束缚应激组(CRS)和慢性束缚应激+p-CA组(CRS+p-CA),每组8只,其中慢性束缚应激小鼠每天接受4 h的束缚应激,连续束缚21 d,而对照组小鼠留在笼中不被打扰。第22日小鼠腹腔注射溶媒(10%吐温80)或p-CA(100 mg/kg),注射后1 h进行自发活动测试(LMA),注射后4 h进行强迫游泳测试(FST),注射后24 h进行悬尾测试。第二批小鼠随机分成慢性束缚应激组(CRS) ,慢性束缚应激+ANA-12(原肌球蛋白激酶B拮抗剂)组(CRS+ANA-12)和慢性束缚应激+p-CA组(CRS+ p-CA)慢性束缚应激+p-CA +ANA-12组(CRS+ p-CA +ANA-12),每组8只,4组小鼠每天接受4 h的束缚应激,连续束缚21 d。第22日小鼠腹腔注射溶媒(10%吐温80)或p-CA(100 mg/kg),ANA-12(0.5 mg/kg)在p-CA注射前30 min给药。注射后1 h进行自发活动测试(LMA),注射后2 h进行强迫游泳测试(FST),注射后24 h进行悬尾测试。结果: ①在实验一中,与Control组相比,CRS组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测试中不动时间显著性增多(P<0.05);而与CRS组相比,CRS+ p-CA组小鼠不动时间显著性减少(P<0.05,P<0.01)。②在实验二中,与CRS组相比,CRS+ p-CA组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测试中不动时间显著性减少(P<0.05);而与CRS+ p-CA组相比,CRS+ p-CA +ANA-12组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测试中不动时间显著性增多(P<0.05)。结论: P-CA改善慢性束缚应激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TrkB受体可能介导了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C57BL/6小鼠抑郁模型,初步探究莫扎特K448奏鸣曲中的高频段声波改善C57BL/6小鼠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 1)慢性应激模型的建立:小鼠依据自主活动实验结果剔除活动次数差异较大者,其余分为空白组(n=10)、模型组(n=36),模型组经历5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and mildstress,CUMS),建立小鼠抑郁模型。(2)治疗干预: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小鼠随机均衡分为模型对照组(n=12)、氟西汀组(n=12)和音乐组(n=12)。氟西汀组每天腹腔注射盐酸氟西汀溶液(10 mg/kg),其余两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音乐组每天进行2 h高频音乐干预,其余两组不进行音乐干预。干预持续2周。(3)效果评价:实验前3 d及实验中每周称量体重并记录,实验第1周、第5周、第7周进行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和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第7周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脑组织制备匀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含量。结果1)成功构建CUMS小鼠模型。第5周模型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2)氟西汀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悬尾实验不动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缩短,差异无显著性(P>0.05);音乐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悬尾不动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无明显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模型对照组与空白组小鼠相比,脑组织匀浆中的BDNF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氟西汀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脑组织匀浆中的BDNF含量明显回升,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音乐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莫扎特K448奏鸣曲高频段声波可一定程度优化小鼠抑郁模型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apelin receptor(APJ)拮抗剂F13A对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起效时间。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F13A组(F13A)和氯胺酮组(ketamine),每组9只,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ip)+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每职1μl,i.c.v),F13A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ip)+侧脑室注射F13A(6 μg/μl,i.c.v),氯胺酮组小鼠腹腔注射氯胺酮(10 ml/kg, 2 mg/ml,ip)+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1μl,i.c.v);实验分三批进行,第一批实验在注射后30 min,进行第一次强迫游泳测试(FST1),FST1后24 h进行第二次强迫游泳测试(FST2);第二批实验在注射后30 min进行第一次自发活动测试(LMT1),LMT1前24 h进行自发活动习惯化,LMT1后24 h进行第二次自发活动测试(LMT2);第三批实验注射后30 min进行FST1,FST1前24 h进行强迫游泳应激(FSS),FST1后24 h进行第二次强迫游泳测试(FST2)。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无FSS时,氯胺酮组小鼠不动时间显著性减少(P﹤0.01),而F13A组小鼠无明显变化;在FST2中,F13A组小鼠不动时间显著性增加(P﹤0.01),而氯胺酮组小鼠无显著性差异;在LMT1和LMT2中各组小鼠活动度均无显著性差异;在经历FSS后,在FST1中氯胺酮组、F13A组小鼠不动时间均显著性减少(P﹤0.01);在FST2中,F13A组小鼠的不动时间显著性减少(P﹤0.05),而氯胺酮组小鼠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PJ受体拮抗剂F13A在强迫游泳测试中发挥快速起效(30 min)且持久作用(24 h)的抗抑郁样潜力,并且这种作用可能与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金钗石斛提取物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将BALB/c小鼠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帕罗西汀),金钗石斛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灌胃给药两周后,除正常组外,其他组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造模35天。造模结束后,通过糖水偏爱、新奇抑制摄食、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检测其行为学改变,采用LC-MS/MS测定各组小鼠应激后海马及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dopamine,DA)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含量改变。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糖水偏爱指数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钗石斛各剂量组可显著逆转模型小鼠出现的糖水偏爱指数下降(P0.01),其作用与阳性药帕罗西汀相当;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期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钗石斛各剂量组均可显著缩短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期(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悬尾的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帕罗西汀及200 mg/kg金钗石斛均可缩短悬尾的不动时间(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无明显延长,各给药组的不动时间也未见明显改变(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层和海马中的DA和5-HT含量明显减少(P0.05);帕罗西汀能使模型小鼠海马和皮层DA、海马5-HT含量明显增加(P0.05);金钗石斛低、高剂量组皮层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金钗石斛中、高剂量组海马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金钗石斛高剂量组皮层和海马5-HT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但金钗石斛中剂量组仅海马5-HT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以上结果提示,慢性不可预见应激可导致小鼠的类抑郁样行为出现,而金钗石斛提取物能有效改善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动物的抑郁样行为学表现,并提高小鼠脑内的DA和5-HT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清蛋白(PV)中间神经元在氯胺酮抗抑郁中的作用。方法:3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n=8),包括生理盐水组(S组)、氯胺酮组(K组)、夹竹桃麻素预处理+生理盐水组(AS组)、夹竹桃麻素预处理+氯胺酮组(AK组)。夹竹桃麻素预处理组将药物溶于大鼠饮水中,共喂养1周,于第8 d制备模型。大鼠强迫游泳15 min制备急性应激抑郁模型,24 h后给大鼠分别腹腔注射1 mL生理盐水或氯胺酮10 mg/kg,给药后0.5 h行敞箱实验记录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行强迫游泳6 min记录后5 min内不动时间。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大鼠前额皮层,Western印迹检测PV中间神经元中PV及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的表达。结果:与S组相比,K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减少,PV及GAD67的表达下降(P0.05),AS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与K组相比,AK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V及GAD67的表达增加(P0.05)。生理盐水、氯胺酮、夹竹桃麻素均未显著影响大鼠自主活动(P0.05)。结论:氯胺酮通过下调大鼠前额皮层PV中间神经元功能发挥快速有效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BDNF mRNA序列的小片段干扰RNA(siRNA),利用lipofectamine 2000将siRNA转染入PC12细胞中或给与6-OHDA损伤,给与/不给予BDNF蛋白保护,采用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BDN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测定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siRN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转染siRNA的细胞的BDNF mRNA的表达量比正常组细胞减少73%,而转染作为对照的scrambled siRNA的细胞的BDNF mRNA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BDNF RNA干扰与6-OHDA神经毒性一样可诱导PC12细胞的LDH释放和细胞凋亡。给予BDNF蛋白保护后细胞毒性减轻。结论:BDNF基因下调可以导致PC12细胞的凋亡,BDNF蛋白对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为进一步进行动物体内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