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元端 《住宅产业》2008,(12):16-1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告别了住房短缺时代,无数国人圆了安居梦想;30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面貌日新月异。从本期起,本刊将分二期刊载《中国房地产30年》一文,文章作者曾在国务院房改办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任职,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践行者,对读者全面了解、剖析我国房地产业30年发展历程,探究未来走向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2003年,我国以住宅为主体的房地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全国房地产投资额超过8000亿元,增长幅度超过30%,开复工面积增加,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也同步增长,居民住房水平继续提高,房地产业发挥了对拉动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  一、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2003年8月3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发【2003】18号)。通知共分六部分,分别为: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完善供应政策,调整供应结构;改革住房制度,健全市场体系;发展住房信贷,强化管理服务;改进规划管理,调控土地供应;加强市场监管,整…  相似文献   

3.
1980年4月2日,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住宅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开启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伟大历程。回顾30年来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进程,重温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探讨新形势下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政策的有关问题,对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实现住有所居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此文系作者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和中国房地产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纪念小平同志关于住宅问题谈话30周年"活动上的讲话。作为房改的亲历者,作者回顾了30年来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进程,重温了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探讨了新形势下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政策的有关问题,对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实现住有所居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刊有删节,在体例上也作了一些调整,分成三部分以飨读者。刘志峰,曾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原建设部副部长,原建设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中共第十六大中央纪委委员。系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相似文献   

5.
共同总结房地产业的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刊上许多总结房地产业30年的文章,有着多种不同的分段研究和功过评说。建议有关方面,发动更多的同仁来参加总结,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组织力量加以综合,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定能更准确、更精辟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服务。为此,把我去年底写的文稿简化发表,是为引玉之砖。由于住房投资在房地产投资中,占有三分之二的比重。因而在研究房地产问题时,住房问题占有较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6.
随着住房分配制度改革措施的落实和住房贷款金融政策的实施,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房地产业在2000年都抱了一个“金娃娃”。业内人士一致认为,2000年是我国房地产业达历史最好水平的一年,同时也是中国房地产业真正走向市场化的标志年。沈阳市的形势也同全国各大城市一样,各种统计数字均表明,沈阳市房地产业进入了一个“黄金时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城乡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城镇住房建筑面积由人均6.7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人均20多平方米;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07年的44.9%,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至655个;建制镇数量从1978年的2176个增加到2007年的19249个;2007年房地产贷款余额突破4.8万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18.4%,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75%。1980年至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由286.93亿元提高到50019亿元,从业人数由854万人增加到3085万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住宅20年主题变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城市住宅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明显地提高和改善,但同时在住宅的规划和设计、城市居民的住房保障以及城市居住生态化发展等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做了概括性地总结和分析,并指出减缓居住分异化趋势,促进住房生态化进程是中国城市住房未来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住房制度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和变革,特别是近30年,我国一方面大力推进住房改革,同时大力促进房地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住房保障制度便成为住房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住房保障的形式和相关制度也在不断调整。本文分析了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演变过程,并对各阶段保障制度的不同点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形势 房地产业是我国新兴产业,40年来走过不平凡的道路。50年代有过一个短暂发育时期,那时房地产市场曾十分活跃。到1958、1959年以后,特别是文革期间,发育受到窒息,市场活动基本停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房地产业得到复苏,发展较快,但在1989年治理整顿阶段一度又受到禁锢。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房地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体现在住房建设和房地产业投资方面。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的30年,是建设领域解放思想,加快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也是城乡建设蓬勃发展的辉煌时期。这30年,城乡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支柱产业地位逐步确立,城乡建设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持续高速发展,但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又成为了我国房地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断推动着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进程。但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房地产商又是如何面对这可持续发展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一是得益于住房制度改革,二是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今后10年左右的时间,我国的房地产业仍会较快发展,主要原因是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房地产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工业化、城市化为房地产业发展奠定了广阔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房地产业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体制基础。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和住房制度建设中的一些重大的理论问  相似文献   

15.
从1949年至1978年,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处于一种特殊状态的29年。在这一阶段里,房地产(或不动产)这一词汇,在报刊和行文中"消失"了。  相似文献   

16.
《城市住宅》2012,(11):56-57
1998年是中国启动房改.为房地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一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这份后来被看作房改纲领的“23号文件”,正式开启了以“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为核心的住房制度改革。在新中国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分房制度寿终正寝。  相似文献   

17.
<正>从1949年至1978年,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处于一种特殊状态的29年。在这一阶段里,房地产(或不动产)这一词汇,在报刊和行文中"消失"了。  相似文献   

18.
《中州建设》2009,(20):F0002-F000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住房投资不断加大,全省城镇住房建设投资步入良性循环轨道,1979年至1998年,河南基本建设中用于城镇建房的投资比改革前30年住宅投资总额高72%。河南省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河南房地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已由1990年的3.43亿元发展壮大到2008年的1206.71亿元,19年增长了351倍。  相似文献   

19.
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现实意义和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林峰 《城乡建设》2009,(10):59-62
当前,解决好广大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2008年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保障性住房,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住房保障模式,加大力度改善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状况,促进房地产业的和谐健康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正是伴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住房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而兴起的一种有效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保障性住房。  相似文献   

20.
近十几年来,特别是1998年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拉动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