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苯作业工人肝脾B超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接触苯及其化合物职业人群肝、脾超声声像图的改变.方法:选择162例苯接触职业人群及157例非苯接触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腹部B超检查,并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苯接触组B超异常检出率为30.25%,明显高于对照组15.92%,差异有显著性(χ2=10.21,P<0.05);苯接触组11~20年工龄段的腹部B超异常检出率为38.75%,明显高于0~10年工龄23.91%异常检出率(χ2=5.56,P<0.05),与该工龄段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苯接触者腹部B超异常检出率随工龄的延长有逐渐增高,可将腹部B超作为苯接触人群慢性肝、脾损害的动态监测指标,以便及时掌握苯对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形成与苯作业的关系。方法选择250例苯作业工人为观察组,250例不接触苯的健康人为对照组,运用超声检查肝脏,对其影象进行比较。结果肝血管瘤观察组11例,占4.4%;对照组4例,占1.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男性肝血管瘤的发病9例,占5%;女性肝血管瘤的发病2例,占2.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肝血管瘤的形成与苯作业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且注重对某作业工人的职检,定期进行B超检查,对有早期发现肝血管瘤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氯乙烯作业工人肝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作业者的身体情况,了解肝脏超声图像的改变,探讨氯乙烯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为采取防护措施、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检测某企业氯乙烯浓度,使用美国通用LOGIQ7型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对氯乙烯作业工人(接触组)以及同期体检的不接触氯乙烯的工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肝B超影像学检查。结果接触组工人肝超声检查结果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脂肪肝最为明显,2008—2010年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15.13、10.41,P<0.01)。结论长期接触氯乙烯者肝超声影像学改变明显,可将B超作为氯乙烯接触人群慢性肝损害的动态监测指标,以便及时掌握氯乙烯对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对体内葡萄糖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急、慢性的肝脏疾病均能影响其糖类物质的代谢,甚至出现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这种继发于肝损害的糖尿病统称为肝源性糖尿病。约50%~80%的慢性肝病患者有糖耐量减退,且其中20%~30%最终发展为糖尿病。我国人群中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其中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肝脏疾病患者数量与日剧增。因此,及时正  相似文献   

5.
药源性肝损害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阿奇霉素是第一个半合成的15元环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经肝胆系统代谢,血药半衰期可长达35—48h。有关研究证实阿奇霉素在肝脏中的浓度可超过血浆浓度25~200倍,用药时间过长易导致药物在肝脏中的蓄积,加重对肝脏的毒性,导致肝功能受损。笔者分析阿奇霉素致肝损害1例的救治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在肝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所选49例肝脾损伤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所收治,全部患者均给予超声检查,并和手术检查结果对比。结果超声检查结果显示,5例患者为包膜下血肿,包括2例肝脏损伤,2例脾脏损伤和1例肝脾联合损伤;4例中央性破裂型,包括1例肝脏损伤,2例脾脏损伤和1例肝脾联合损伤;40例包膜破裂型,包括13例肝脏损伤,25例脾脏损伤和2例肝脾联合损伤。将手术检查结果作为标准,超声检查结果显示,4例未确诊,45例正确,检查准确率为91.8%(45/49)。结论在检查诊断肝脾损伤患者时,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disease)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肝脏铜代谢障碍疾病,由于铜在体内蓄积引起多组织的损害和病变,临床表现多样,肝脏是铜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脏损害在该病患者中极为常见。笔者将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3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脏病变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雯  刘新文 《医药世界》2009,(8):448-448
对超声诊断肝脏妊娠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35岁。已产3胎,现停经103 d。清晨起床后突然出现下腹部剧烈疼痛,伴有头晕、恶心、全身出冷汗,疼痛呈持续性并进行性加重,以下腹部痛19 h急诊入院。行彩色超声检查示:子宫大小如常,轮廓清楚,内膜线略增厚,肝肾及脾肾间隙、盆腔均可见不均匀的移动性暗区。于上腹部正中区可见一成形胎儿,有胎心搏动,胎儿肢体活动及羊水胎盘组织,整个胎囊与肝左叶关系密切,肝左叶受压变形。超声提示:(1)腹腔妊娠,种植肝脏可能性大;(2)腹腔大量积液。经术前讨论,由普外科医生协助,行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铺巾,选上腹部脐至剑突中线纵切口,进腹后见腹腔大量新鲜血液并伴少量凝血块,吸出腹腔积血,见切口正中有一囊性包裹于肝左叶紧密粘连,见与大网膜广泛粘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在肝癌及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肝癌、肝血管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肝脏穿刺病理活检或手术治疗证实肝癌45例,肝血管瘤5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腹部肝区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超声检查在肝癌与肝血管瘤中的鉴别诊断能力,并比较肝癌与肝血管瘤的超声影像特征。结果超声检出肝癌41例(91.11%),肝血管瘤46例(90.20%),确诊率达90.63%,与病理证实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与肝血管瘤患者肝脏肿块的形态、血供及血流参数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依据肝癌及肝血管瘤的不同影响特征进行诊断,可准确鉴别肝癌与肝血管瘤,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卵磷脂治疗脂肪肝142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当肝脏对脂肪合成能力增加和转运人血的能力下降时,脂类物质(主要为三酰甘油)在肝内蓄积,超过肝脏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5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时,即为脂肪肝[1].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我院2001年3月~2004年5月应用卵磷脂治疗脂肪肝142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后天性肝囊肿的超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艳华 《河北医药》2009,31(16):2112-2113
肝囊肿是临床常见的肝脏良性无回声占位性病变。本文回顾性总结3 940例无症状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结果,统计肝囊肿在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的发病率,肝囊肿大小分布规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肝脏局灶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77例肝脏良恶性病灶中,良性31例,恶性46例。采用GE-LOGIQ9彩色多普勒诊断仪,使用声诺维进行超声造影成像,实时记录肝实质及病灶的充填过程、充盈方式及增强程度。结果肝恶性病灶:早期动脉相95.6%(44/46)病例出现造影增强图像,延迟相97.8%(45/46)病例呈低增强(2例肝细胞癌呈等增强)。肝良性病灶:早期动脉相51.6%(16/31)病例出现造影增强图像,延迟相96.8%(30/31)病例呈等增强和高增强(1例血管瘤呈低增强)。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反映不同肝脏病变血流灌注的特征,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肝血管瘤的声像图。方法采用TOSHIBASSD-550型超声显像仪和HP尖端影像仪进行二维和彩色多普勒(CDFI)检查。观察病灶大小、形态、轮廓与肝血管的关系。结果健康体检中发现65例肝血管瘤,最小5x7mm,最大59x78mm。结论肝血管瘤是肝脏良性肿瘤,对于较大的肿瘤行手术切除,较小的肿瘤可以密切观察,定期B超检查。  相似文献   

14.
药源性肝脏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是外来物质代谢的中心.对肝脏有潜在毒性的物质可能对肝脏产生直接或通过代谢变化间接地损害肝脏.药物引起肝毒性的范围很广,从无症状的可逆性肝功能异常到致命的急性肝坏死.据统计,临床上20%~30%的严重肝衰是由药物引起的.事实上,大多数药物都对肝脏有毒性. 1 危险因素 1.1 潜在的肝脏疾病患者 由于肝脏本身的代谢功能降低,而增加药源性肝病的危险性. 1.2 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药源性肝病.如氟烷引起的肝炎女性较常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损害与肝脂肪沉积样改变在声像图上的鉴别分析。方法:将本科2008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72例肝脂肪变性及肝酒精损害的患者设为B组,健康者28名设为A组,采用美国惠普尖端影像超声诊断仪,对两组肝组织细胞进行方向性扫查,并结合病史及化验检查给予综合性的分析。结果:A组正常对照组肝内回声基本均匀,肝网络系统清晰;B组患者中33例为长期大量饮酒多年所致的酒精性肝损害的异常回声,8例肥胖体质,9例为脂肪沉积样改变(脂肪肝或不均匀脂肪肝)。结论:不同性质的肝损害在其超声下有其不同的影像学改变,特别是酒精性肝损害与肝脂肪变性有其本质上的区别。两组对照观察脂肪侵蚀与酒精损害的程度及深度各不相同,因此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肝脏多方位、多切面的扫查,并加大增益及改变探头频率后对上述两种变性的区别有其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 ,利用现代医学检查技术之一——超声图像 ,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 ,观察人体内脏各器官的变化情况 ,报道甚少。本文为探索有毒作业工人的肝、胆、脾超声图像的变化对甲苯作业工人进行了观察。众所周知 ,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解毒器官 ,当毒物进入人体后 ,首先进入血液循环 ,同时流经肝脏 ,虽然大部分毒物都能排出体外 ,但有少部分毒物仍存在于肝脏内 ,这样必然会引起肝脏形态上的变化。1 对象及方法1.1 调查对象选择原则此次调查 ,选择对象是关键 ,为了保证调查对象的可靠性 ,经过严格筛选 ,从本地区国营大企业之一 ,电机厂从事甲苯…  相似文献   

17.
脂肪肝危险因素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义文 《安徽医药》2009,13(8):980-982
在我国,由于近年来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及预防措施的相对滞后,脂肪肝发病率持续上升。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当肝脏对脂肪合成能力增加和(或)转运入血的能力下降时,脂类物质(主要为三酰甘油)在肝内蓄积过多,超过肝脏重量的5%,或组织学上5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时,即为脂肪肝[1]。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包括脂肪肝的诱发因素和脂肪肝的致病因素。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的文献,将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分为营养性、化学性、内分泌代谢性、生物性、遗传性、免疫性、精神心理社会性因素七大类,通过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分类,指导脂肪肝的去病因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172例疑似肝脏肿瘤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检查,探讨其对肝肿瘤的敏感程度。方法对已经经手术或临床取病理所证实的172例肝内实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172个病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其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变7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例,肝血管瘤20例,原发性肝癌132例,转移性肝癌14例。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诊断肝肿瘤的总符合率为95.3%(165/17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对肝肿瘤的超声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当肝脏对脂肪合成能力增加和转运人血的能力下降时,脂类物质(主要为三酰甘油)在肝内蓄积,超过肝脏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5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时,即为脂肪肝.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我院2001年3月~2004年5月应用卵磷脂治疗脂肪肝142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美华 《河北医药》2009,31(9):1092-1093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肝血管瘤的发现率日益增多,为了鉴别肝脏肿瘤的良、恶性,提高肝血管瘤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对78例肝血管瘤进行了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