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以超声断层显像技术观察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与肛提肌-尿道间隙(Anal levator-urethra gap,LUG)的关系,总结其肛提肌形态学特征。方法以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的80例POP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另8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静息期及张力状态下获取盆腔的三维容积影像数据,将其导入Qlab得到三层轴位图像,测量LUG值。结果无论是静息期还是张力期,观察组受试者的左、右侧LUG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张力期的LUG显著高于静息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张力期LUG与静息期相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静息状态下,POP组存在耻骨直肠肌双侧撕裂损伤者32例,单侧撕裂损伤者29例;患者耻骨直肠肌结合处与耻骨下支相离且不连续,而位于耻骨直肠肌襻内的器官向外侧膨出,间距扩大且结构松散。张力状态下断裂程度更严重,其内包绕的器官向外膨出的部分更多,结构更松散;而对照组在两种状态下的耻骨直肠肌均呈较好的对称性,无膨出现象。结论 POP患者的肛提肌功能出现障碍,三维断层超声可直观、准确地显示出耻骨直肠肌的形态,为诊断POP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四维盆底超声技术检测初产妇产后6~8周的肛提肌应变率,以评估盆底肌的收缩和拉伸功能,并对不同分娩方式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103例初产妇(顺产组63例、剖宫产组40例)和30例健康未育妇女(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静息状态、最大缩肛状态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盆底轴平面肛提肌裂孔图像,并测量裂孔面积(A)、周长(C)。统计肛提肌静息状态与收缩状态的A、C差值(ΔA1、ΔC1),计算收缩应变率(ε1);统计肛提肌最大Valsalva状态与静息状态的A、C差值(ΔA2、ΔC2),计算拉伸应变率(ε2),比较不同组别间差异。结果 缩肛状态下,对照组ΔA1、ε1高于顺产组及剖宫产组,ΔC1高于顺产组(P <0.05);剖宫产组ΔA1、ε1、ΔC1均高于顺产组(P <0.05)。Valsalva状态下,对照组ΔA2、ε2、ΔC2均低于顺产组及剖宫产组(P <0.05);剖宫产组与顺产组ΔA2、ΔC2、ε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阴道分娩和选择性剖宫产在产后早期均对肛提肌的收缩和拉伸功能造成影响,选择性剖宫产对肛提肌收缩功能的...  相似文献   

3.
张夏  张惠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5):118-120,153
目的 从动静态两方面研究盆底器官脱垂(POP)患者肛提肌的MRI影像学表现.方法 采用品质标志分组法分为POP组32例,对照组15例,比较两组的肛提肌裂孔宽度(LHW)、髂骨尾骨肌厚度(ICT)、髂骨尾骨肌角度(ICA)、提肌板角度(LPA)、LH线及M线.结果 平静状态下,POP组的LHW及LPA均明显大于对照组,ICT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腹压时,POP组的LHW、ICA及LPA均明显大于对照组,ICT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最大腹压后,POP组的△A1及△A2均大于对照组,LH线、M线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影像学检查能很好地显示肛提肌的正常或病理形态,动态观察可以评估肛提肌的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4.
邹海蓉  张志君  蔡璐  钟毓  王惠 《现代医药卫生》2023,(16):2733-2736+2741
目的 研究二维、三维盆底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经阴道分娩初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肛提肌复合体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足月单胎阴道分娩后6~8周临床诊断为SUI的初产妇57例为SUI组,另选取同条件的非SUI初产妇40例为对照组。经二维、三维盆底超声及SWE检查后,计算2组患者肛提肌耻骨直肠支厚度应变率(ΔT)、提肌裂孔应变率(ΔS)及耻骨直肠肌弹性模量变化率(ΔY),并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其肛提肌复合体变化。结果 SUI组患者肛提肌ΔT、ΔS(ΔSa、ΔSc及ΔSs)及ΔY显著高于非SU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发现,ΔT及ΔY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600,以ΔT最大,当ΔT、ΔSa、ΔSc、ΔSs、ΔY为76.7%、37.5%、38.2%、37.9%、56.0%时,灵敏度分别为84.2%、82.5%、63.2%、58.0%、86.0%,特异度为92.5%、55.0%、75.0%、80.0%、70.0%。结论 二维、三维盆底超声联合SWE在提示肛提肌耻骨直肠支弹性改变、产后SUI肛...  相似文献   

5.
先天无肛肛门成形术后大便失禁的测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关勇  谷继卿  房志勤 《天津医药》2002,30(12):725-727
目的 :通过肛门直肠测压法 ,对先天无肛肛门成形术后大便失禁患儿的肛门功能进行准确的客观评定。方法 :对25例先天无肛肛门成形术后大便失禁患儿进行临床评分及对肛门直肠测压 ,并与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最大自主收缩压、最大收缩时间、收缩向量容积、肛管静息压、肛管直肠压力差、高压带、舒张向量容积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直肠感觉阈高于对照组 (P<0.05)。且畸形位置越高 ,评分越低 ,差异越显著。结论 :肛门直肠测压法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病原因 ,并为个体化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和结蛋白mRNA的表达与绝经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SUI组)、30例盆底组织膨出患者(POP组)及6例无SUI和POP的直肠癌患者(对照组),术中行肛提肌活组织检查(活检),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肛提肌中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和结蛋白的表达。结果 POP组和SUI组肛提肌中肌营养不良蛋白和结蛋白mRNA表达较对照组均降低(P<0.01)。POP组和SUI组比较,肛提肌中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和结蛋白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与女性肛提肌中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及结蛋白的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技术在初产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经阴道分娩、并于产后6~10周接受经会阴四维超声检查的初产妇10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 58例发生SUI者为病例组, 年龄(29.00±3.88)岁;50例未发生SUI者为对照组, 年龄(28.28±4.37)岁。两组产妇均接受会阴四维超声检查, 比较两组产妇在静息、缩肛和最大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结构参数,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评估各参数在SUI中的诊断效能。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结果两组产妇在静息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裂孔周长与肛提肌在肛门括约肌水平的厚度、肛提肌面积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在缩肛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裂孔周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在缩肛状态下的肛门括约肌水平肛提肌的厚度、肛提肌面积分别为7.5(7.0, 7.9)mm、(10.98±1.79)cm2, 对照组分别为8.4(8.0, 8.6)mm、(11.90±...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血浆胃肠激素含量与直肠肛管压力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直肠肛管压力及胃肠激素的改变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中的作用,以及探讨胃肠激素与直肠肛管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五通道环状固态压力传感器测压导管测定43例IBS患者直肠肛管的压力,以及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胃泌素、胃动素、胰高糖素的水平,并与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腹泻型IBS患者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较对照组高,便秘型IBS患者最大缩榨压较对照组低;腹泻型IBS患者的初始感觉量、排便感觉量、紧迫感觉量、最大耐受量均较正常对照组为低,而便秘型IBS患者均较对照组高;IBS患者各组血浆胃泌素及胃动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血浆胰高糖素含量腹泻型IBS患者低于对照组,而便秘型IBS患者高于对照组;IBS患者的肛管括约肌静息压、最大缩榨压与血浆中胃动素的浓度呈正相关,IBS患者的初始感觉量、排便感觉量及最大耐受量与胰高糖素呈负相关。结论IBS患者的直肠肛管压力以及胃肠激素均异常。直肠肛管压力、直肠容量感觉能力与血浆胃肠激素含量呈正相关,直肠容量感知能力与血浆胃肠激素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和超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ufPWV)技术评价慢性肾病(CKD)患者早期动脉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确诊CKD患者135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肾功能正常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按年龄将病例组和对照组各分为3组(<45岁、45~60岁、>60岁),病例组患者按肾小球滤过率分期分为G1期组、G2期组、G3a期组和G3b期组。应用SWE技术测量各组研究对象颈总动脉前壁平均弹性杨氏模量值(a-MEmean)和后壁平均弹性杨氏模量值(p-MEmean),应用ufPWV技术测量各组研究对象颈总动脉收缩期开始时脉搏波速度(PWV-BS)和收缩期结束时脉搏波速度(PWV-ES),分别得到颈总动脉管壁纵向及环向血管壁硬度。结果 病例组患者颈总动脉管壁a-MEmean、p-MEmean、PWV-BS、PWV-ES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患者颈总动脉管壁a-MEmean、p-MEmean、PWV-BS、PWV-ES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0.352、0.39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经三维盆底超声及盆底电生理评价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妇产科分娩后的产妇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经阴道分娩组(n=100)与剖宫产组(n=100)。两组产妇均于产后42 d以及产后6个月分别行三维盆底超声检查,配合完善盆底肌力测定及盆底肌力电诊断。评估两组产妇盆底各项参数[膀胱颈角度(静息状态)、膀胱颈角度(Valsalva动作)、膀胱旋转角度、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盆底肌力(最大收缩力、持续收缩力)、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 经阴道分娩组产妇膀胱颈角度(静息状态)、膀胱颈角度(Valsalva动作)、膀胱旋转角度、膀胱颈移动度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产妇(P <0.05);经阴道分娩组产妇肛提肌裂孔面积明显大于剖宫产组产妇(P <0.05);经阴道分娩组产妇最大收缩力、持续收缩力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产妇(P <0.05);经阴道分娩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为55.00%,显著高于剖宫产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40.00%(P <0.05)。结论 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  相似文献   

11.
赵玲  马步云 《安徽医药》2023,27(2):288-291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甲状腺髓样癌(MTC)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21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病理诊断的32例MTC和127例PTC病人SWE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者SWE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 MTC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为23.50(12.40)kPa小于PTC Emean 36.15(18.65)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TC杨氏模量最小值(Emin)为1.50(7.80)kPa小于PTC Emin 13.70(20.25)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TC与PTC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结节与周围正常组织的杨氏模量比值(Eratio)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Emean截断值为27.80 kPa,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灵敏度为0.72,特异度为0.76。Emin截断值为10.10 kPa,AUC为0.7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直肠阴道隔无张力疝修补术、经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及耻骨直肠肌离断(部分切除)术三种术式联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三种术式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四重排粪造影"(直肠前突程度、RI程度、会阴下降程度、静息像肛门直角、力排像肛门直角、力排时肛直角开大角度)、肛管直肠下段压力[最小松弛容积(MRV)、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初始排便阈值、最大排便阈值I及便秘症状评分(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用力度、便不尽感、手肋排便)].结果 本组的42例中治愈36例、好转5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85).7%,有效率为98%.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未见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便秘症状改善情况术后患者排便困难症状有明显的好转,对所有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排便症状进行评估,发现患者的排便时间、排便的用力程度、排便频次、便不尽感、手助排便情况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检测直肠肛门抑制反射的最小松弛容积(minimum relaxation volume,MRV)、肛管静息压、初始排便阈值、最大排便阈值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直肠最大收缩压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行排粪造影检查,发现有62%的直肠前突患者合并有直肠内套叠,有48%的患者合并有直肠黏膜脱垂.术后6个月行"四重排粪造影"显示,直肠前突、直肠黏膜脱垂及直肠黏膜内套叠相对术前有明显缓解(P<0.05).与术前相比静息相肛直角、力排相肛直角及力排时肛直角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应用三种术式联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直肠肛管测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直肠肛管运动功能。方法:观察了20例IBS患者和10例正常人直肠肛管压力及排便功能。结果:IBS便秘组直肠静息压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BS腹泻组直肠静息压显著高于对照组;肛管静息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模拟排便试验表明:IBS便秘组直肠感觉阈值有直肠最大耐受性明显增高:IBS腹泻组直肠感觉阈值及直肠最大耐受性均低(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自然分娩的30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将同期进行检查的3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均给予经会阴三维超声诊断,记录并分析两组诊断结果情况。结果:研究组在静息、张力及缩肛状态下盆膈裂孔的前后径、横径明显比对照组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静息、张力及缩肛状态下盆膈裂孔面积比对照组大,肛提肌厚度明显比对照组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能够清晰显现受检者盆膈裂孔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膀胱下尿路梗阻对大鼠逼尿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Wistar大鼠膀胱下尿路梗阻动物模型,6周后行充盈性膀胱测压,观察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生率、最大膀胱容量等膀胱功能指标。根据逼尿肌是否稳定,将动物分为逼尿肌不稳定组和逼尿肌稳定组,用拉力传感器检测离体逼尿肌肌条自发性收缩的频率及收缩幅度,分别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大鼠膀胱下尿路梗阻6周后,逼尿肌不稳定发生率为62.1%;梗阻后最大膀胱容量及膀胱湿重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体外肌条自发性收缩频率及收缩幅度,逼尿肌不稳定组较逼尿肌稳定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正常对照组与逼尿肌稳定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膀胱下尿路梗阻使逼尿肌自发性收缩的节律发生改变,是引起逼尿肌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UE)对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患者腹横肌(TrA)功能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9例NLBP患者和27例正常受试者,其中NLBP患者分为单侧腰痛组和双侧腰痛组;测量TrA不同状态下厚度(D)及杨氏模量值(E),分别比较各组参数间的差异。结果 单侧腰痛组及双侧腰痛组患侧TrA各参数均低于对照组,除单侧腰痛组E静息(P=0.33)和双侧腰痛组E%(P=0.38)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腰痛组患侧TrA的D静息、D激活、ΔD、D%、E静息、E激活均高于双侧腰痛组患侧TrA的测值,其中2组间E静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腰痛组患侧TrA的E静息、E激活均低于非患侧,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腰痛组非患侧TrA的E静息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某院就诊的6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尿失禁患者30例(A组),器官脱垂患者30例(B组),并选择30例同期进行诊断的非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在检查前均将体内大便及尿液排空,然后进行会阴超声检查。分别收集患者在缩肛、Valsalva以及静息状态下的盆底容积信息,得患者盆底的横断面声像图。结果:在缩肛以及Valsalva状态下,B组患者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横径、肛提肌裂孔面积以及肛提肌左右支夹角等检查指标值均明显大于C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横径、肛提肌裂孔面积及肛提肌左右支夹角等检查指标值均明显高于C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超声能够动态观察患者的盆底肌肉受损情况,对于压力性尿失禁及器官脱垂具有较好的评估作用,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评估提供了关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直肠肛管压力及胃肠激素的改变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中的作用,以及探讨胃肠激素与直肠肛管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五通道环状固态压力传感器测压导管测定43例IBS患者直肠肛管的压力,以及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胃泌素、胃动素、胰高糖素的水平,并与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腹泻型IBS患者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较对照组高,便秘型IBS患者最大缩榨压较对照组低;腹泻型IBS患者的初始感觉量、排便感觉量、紧迫感觉量、最大耐受量均较正常对照组为低,而便秘型IBS患者均较对照组高;IBS患者各组血浆胃泌素及胃动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血浆胰高糖素含量腹泻型IBS患者低于对照组,而便秘型IBS患者高于对照组;IBS患者的肛管括约肌静息压、最大缩榨压与血浆中胃动素的浓度呈正相关,IBS患者的初始感觉量、排便感觉量及最大耐受量与胰高糖素呈负相关.结论IBS患者的直肠肛管压力以及胃肠激素均异常.直肠肛管压力、直肠容量感觉能力与血浆胃肠激素含量呈正相关,直肠容量感知能力与血浆胃肠激素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盆底失驰缓综合征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盆底失驰缓综合征(APFS或anismus)肛管直肠测压诊断的几个特异性指标以及分别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盆底失驰缓综合征的疗效比较。方法 对70例anismus患者的肛管直肠测压的指标进行分析,并分三组进行治疗,中药养阴活血通便法(A组)、生物反馈训练法(B组)和耻骨直肠肌切开挂线法(C组),治疗后统计结果。结果 anismus肛管直肠测压的特异性指标是排便驰缓反射压力梯度不能逆转,肛管静息压升高、括约肌功能长度增长及肛管最大收缩压下降等。治疗效果B组优于C组,C组优于A组。结论 生物反馈疗法是目前治疗anismu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的盆底解剖与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选择性剖宫产(剖宫产组)和经阴道分娩(顺产组)的初产妇各250例,于产后6~8周进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观察Valsalva动作时前、中、后盆腔有无器官脱垂并测量膀胱颈下移距离、尿道旋转角度等参数,观察静息、缩肛动作、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的变化并测量其面积.结果 顺产组出现盆腔器官脱垂的病例数明显多于剖宫产组(P<0.05),且脱垂的严重程度也明显重于剖宫产组(P<0.05);顺产组在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下移距离、尿道旋转角度均大于剖宫产组(P<0.05);顺产组在静息、缩肛动作及Valsalva动作时其肛提肌裂孔的面积均大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 经阴道顺产对盆底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大于剖宫产组,盆底三维超声是产后筛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项客观而简单且值得推广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