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考察郁李仁不同炮制品及水煎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清炒法、燀法分别对3批郁李仁进行炮制,通过HPLC法测定郁李仁不同炮制品及其水煎液中的苦杏仁苷的含量。色谱条件: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0℃,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郁李仁炮制后苦杏仁苷含量降低,苦杏仁苷含量:生品 > 燀品 > 炒品。水煎液不碾碎品苦杏仁苷含量:燀品 > 生品 > 炒品;碾碎品苦杏仁苷含量:炒品 > 燀品 > 生品。结论:郁李仁燀制和炒制后苦杏仁苷含量均降低,但有利于煎出,提高煎出率,为郁李仁及其炮制品的调剂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鞠建峰  张德珂 《药学研究》2022,41(7):462-466
苦杏仁临床应用历史悠久,炮制方法繁多,作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书古籍及文献资料,对苦杏仁的古代炮制历史沿革进行总结,并整理了历版《中国药典》以及全国各省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苦杏仁的炮制品规及炮制方法,全面总结了苦杏仁的炮制历史。经考证,历代医书古籍记载苦杏仁的炮制方法主要有汤浸、研、清炒、麸炒、面炒、焙制、蒸法、药汁制、煨制、酒制、盐制、制霜等,历版《中国药典》收载主要有燀法、炒法,各省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主要收载有燀法、炒法、蒸法、制霜等。古代苦杏仁“汤浸去皮尖”、“得火良”理论基本与现在的“燀法”、“杀酶保苷”研究一致,为苦杏仁饮片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立“火单”法炮制苦杏仁的最佳煎煮时间。方法采用HPLC法在215nm波长下,测定煎煮不同时间的苦杏仁药材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煎煮5分钟与煎煮10分钟的苦杏仁药材中苦杏仁苷含量较高,而煎煮15分钟的苦杏仁药材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有所下降,以后随着煎煮时间的增加,苦杏仁苷的含量也逐渐下降,煎煮30分钟的苦杏仁药材含量已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苦杏仁主要有效成分为苦杏仁苷 ,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效。中国药典以及文献记载以通过测定氢氰酸含量来评估苦杏仁所含苦杏仁苷的多少 ,进而评估苦杏仁及其各类炮制品、制剂的质量。故为了保证苦杏仁的临床疗效 ,必须确保苦杏仁苷的含量。据分析 ,影响苦杏仁苷含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炮制方面1.1 炮制方法的选择 苦杏仁炮制方法主要有炒、灯单、蒸 ,其目的都是通过加热破坏其中的苦杏仁酶 ,以保持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在粉碎、煎煮、制剂过程中的相对稳定而发挥药效。使用不同的炮制方法 ,清除苦杏仁酶的多少也有所不同 ,…  相似文献   

5.
苦杏仁的炮制原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苦杏仁三种炮制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研究了苦杏仁的炮制原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两种灭酶方法对苦杏仁和苦巴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沸水煮5 min或10 min、蒸30 min对苦杏仁和苦巴旦杏仁进行灭酶处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含量,分析灭酶方法对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结果 苦杏仁中沸水煮10 min或5 min所得苦杏仁苷含量分别为2.8%和2.1%,蒸30 min所得苦杏仁苷含量为2.5%,苦巴旦杏仁沸水煮10 min所得苦杏仁苷含量为1.0%.结论 苦杏仁用两种灭酶方法处理后,沸水煮10 min所得苦杏仁苷含量最高.用沸水煮法对苦杏仁和苦巴旦杏仁进行灭酶处理,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高于苦巴旦杏仁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用微波加热炮制王不留行、芥子的可行性。方法 用微波炮制法和药典清炒法制备2种炮制品,比较2种炮制品的外观性状;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微波炮制品和清炒品进行定性鉴别;用药典方法对两药的不同炮制方法进行浸出物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别对其中的王不留行黄酮苷、芥子碱硫氰酸盐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2种炮制品的外观均能达到药典对该品种的要求;TLC表明2种炮制品中都能出现与对照品和对照药材相同颜色的斑点;浸出物测定表明,微波法比清炒法炮制品的浸出物含量高;HPLC表明,2个品种微波炮制品的王不留行黄酮苷及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测定均高于传统清炒法。结论 微波炮制法优于传统清炒法,值得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微波加热炮制牛蒡子的方法。方法依法制备两种炮制品,并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清炒品和微波品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中的牛蒡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两种炮制品的外观均能达到药典对该品种的要求。TLC法表明两种炮制品中都能出现与对照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相同颜色的斑点;HPLC法表明,两种炮制品中的牛蒡子苷含量均能达到药典的规定,且微波炮制法的含量测定略高于传统清炒法。结论微波炮制法优于传统清炒法,值得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刘瑞连  杨莹  蒋孟良 《中南药学》2010,8(5):367-370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骨碎补中柚皮苷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炮制品与煎出液中柚皮苷含量为评价炮制方法的优劣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柚皮苷含量,固定相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醋酸-水(40:3:6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盐烫法、膨化法、砂烫法、盐炙法与微波法所得骨碎补中炮制品柚皮苷含量分别是0.65%、0.59%、0.58%、0.57%、0.51%;煎出液中柚皮苷含量分别是0.52%、0.47%、0.46%、0.45%、0.39%。结论盐烫法优于其他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绿衣枳实不同炮制品中柚皮苷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绿衣枳实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柚皮苷的含量.方法:对3个批次药材分别进行炮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衣枳实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柚皮苷含量.结果:柚皮苷含量除麸炒品与生品基本相当外,醋、酒炙品降低10%~20%,砂、土炒制品降低40%~55%,炒炭制品降低60%~70%.结论:绿衣枳实不同炮制品的内在质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朱卫星 《中国药房》2008,19(9):672-673
目的:初探微波炮制穿山甲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鼓起,卷曲,呈金黄色或棕黄色,质酥脆"为标准,优选出微波炮制穿山甲的最佳工艺条件;测定炮山甲中水溶性浸出物、蛋白质的含量,并比较其成品率。结果:微波炮制穿山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0%的微波火力,烘烤3·5min。与砂烫法比较,微波法炮制品的水溶性浸出物、蛋白质含量和成品率均较高。结论:微波法显著优于传统砂烫法,炮制品质量好且方法简便、安全、效率高、无污染,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对朝鲜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以朝鲜淫羊藿中总黄酮与淫羊藿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评价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对朝鲜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的朝鲜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不同干燥方法干燥品中总黄酮的含量:阴干>100℃烘干>晒干>微波干燥>50℃烘干>红外干燥;淫羊藿苷的含量:100℃烘干>50℃烘干>阴干>晒干>微波干燥>红外干燥。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依次为:生品>酒润>酒炙>烤制>清炒>酒蒸>羊脂油炙>盐炙>酒油共炙>醋炙≈米泔水浸>酒煮>酒浸;淫羊藿苷含量:清炒>羊脂油炙>盐炙>酒炙>酒油共炙>醋炙>烤制>酒蒸>酒煮>生品>酒润>米泔水浸>酒浸。结论综合朝鲜淫羊藿药材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情况,100℃烘干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最高,其次是阴干、晒干、微波干燥和50℃烘干干燥,红外干燥最差;炮制过程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的变化趋势主要受其炮制工艺条件决定,临床应用可根据其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槐角不同炮制品中槐角苷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槐角苷的含量:Inertsil 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磷酸溶液(12:20:68);等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比较槐角生品、砂炒、麸炒炮制...  相似文献   

14.
HPLC法测定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建立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样品处理方法,建立HPLC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与药典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 用HPLC法测定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高于药典的滴定法,方法学考察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结论 用HPLC法测定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样品处理方法简便可行,可代替滴定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研究栀子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与肝肾毒性的关联度。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栀子、炒栀子、姜栀子、焦栀子、栀子炭不同炮制品中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酸、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Ⅱ 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栀子不同炮制品水提液(7.5 g/kg)连续3 d大鼠ig给药,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肌酐(CREA)、尿素氮(BUN)的含量,使用Origin 9.1软件中的PLS算法分析栀子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与肝肾毒性的关联度。结果 栀子炮制后栀子苷、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不同程度的降低,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和栀子苷酸含量在部分炮制品中升高;栀子及炮制品对正常大鼠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肝、肾损伤(生栀子>炒栀子>姜栀子>焦栀子>栀子炭);PLS分析表明6种主要化学成分中栀子苷与西红花苷I的变量重要性值均超过0.8。结论 栀子苷与西红花苷I可能是栀子肝肾毒性的物质基础,通过炮制降低栀子肝肾毒性的作用可能与炮制后栀子苷与西红花苷I含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纯苦杏仁苷的制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苦杏仁经灭酶、脱脂、萃取、重结晶,制得高纯苦杏仁苷。比较了不同溶剂的脱脂效果,及不吲浓度和用量乙醇对重结晶的影响,所得优化工艺条件为:70~80℃水浴中用石油醚提取3次所得的脱脂粕用无水乙醇回流提取3次,所得粗品用无水乙醇重结晶3次,得到苦杏仁苷的纯度为98%,总收率3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诃子炮制后增强止泻功效的机理。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诃子炮制(炒、煨)前后番泻苷A含量。结果生诃子中番泻苷A含量最高,其他诃子炮制品经加热炮制后番泻苷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诃子经加热炮制后番泻苷A含量下降,因此它的收敛止泻作用相对增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新疆苦巴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苦杏仁苷含量为定量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出的微波灭酶时间、苦巴旦杏仁细粉与石油醚比例、脱脂粕与95%乙醇的比例为考察因素,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灭酶3.5min,苦巴旦杏仁细粉与石油醚比例为1∶6进行脱脂,脱脂粕与95%乙醇为1∶30进行纯化,在此条件下苦杏仁苷的含量为3.21%。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简单、可行,可为大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炮制去心法对巴戟天水晶兰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艳红  周灿  廖莎  陈娥 《中国药师》2014,(11):1840-1842
摘 要 目的: 比较不同炮制去心方法炮制的巴戟天中水晶兰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lsil C18(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90∶1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232 nm,进样量为5 μl。结果:巴戟天各去心炮制品中水晶兰苷含量以润法最高,其次为煮法,泡后蒸法,泡法,清蒸法,最低为盐蒸法。结论: 润法去心对巴戟天中水晶兰苷的含量影响最小,其炮制品中水晶兰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杨武杰  郝季  鞠成国  张强  安悦言  王巍 《中国药房》2023,(19):2371-2377
目的 基于指纹图谱、抗氧化谱效相关性及多成分含量比较诃子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异同,为寻找与经典古法相近的诃子现代炮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以10批诃子生品及不同炮制品(单炒品、麸煨品、砂烫品、煻灰火煨品、炒炭品、酒蒸品)为检测样品,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不同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对色谱峰进行指认,并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采用HPLC法测定8种指认成分的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诃子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抗氧化能力,并进行谱效关系分析。结果 从诃子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中共识别出20个共有峰,各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共指认出9个共有峰,分别为色谱峰2(诃子次酸)、3(没食子酸)、6(安石榴苷A)、8(安石榴苷B)、12(柯里拉京)、15(诃黎勒酸)、18(鞣花酸)、19(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20(诃子酸)。与生品比较,诃子不同炮制品中上述8种成分的含量(安石榴苷A、B均记为安石榴苷)均发生了变化,其中诃子炒炭品、酒蒸品较其他炮制品含量变化更明显。化学计量学分析表明,诃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