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云翱 《群众》2023,(5):49-5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长江江苏段全长433公里,岸线总长1169.9公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2022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长江江苏段被列为重点建设区。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成为重要的时代话题与责任。“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促进文化繁荣,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举措与战略工程。  相似文献   

2.
张长金 《群众》2023,(23):59-60
<正>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7月初,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赋予江苏“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同时要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扬州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大运河长江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座谈会精神,系统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扬州段建设,全力打造江河交汇“好地方”。  相似文献   

3.
路璐 《群众》2023,(14):53-54
<正>长江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在传承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新,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路径、标志性成果的形成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高水准国家文化公园,需要充分把握其文化创新中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4.
王冰 《群众》2023,(4):16-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淮安是大运河文化带重要标志性城市之一。中办、国办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十余次提及淮安,将淮安定位为“千秋淮扬”文化高地。  相似文献   

5.
丁志刚  杨红平  叶晨 《群众》2022,(18):55-5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2022年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要求积极融入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融入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等“两廊两带两区”文旅空间体系。苏南地区作为诗画江南原型,呈现了中国人心目中的诗意江南、人居天堂意象,  相似文献   

6.
刘彦华 《小康》2022,(3):57-58
激荡江海凌云志,笃定目标再出发.2022年1月20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时任江苏省代省长许昆林作政府工作报告."持续抓好长江大保护""高品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一个个新目标、一项项新举措勾勒出了江苏"拥江抱海"谋发展的雄伟蓝图.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9,(24)
<正>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重要批示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创新表达和促进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创新探索。推进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到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恢复、再到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发展,以让大运河带给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为追求,中央到地方、各行业以及社会各界都在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江苏政协》2023,(3):27-2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为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我省提出“要高品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使之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典范。”围绕保护、传承和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全省各级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对照中办、国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要求,如何在“全国一盘棋”的协同发展中推进此项工作,仍存在难点。  相似文献   

9.
<正>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依托长城、大运河、黄帝陵、孔府、卢沟桥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标识。大运河江苏段是全线历史最为悠久、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活态利用最好的段落,具备开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试点的良好条件,应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21,(7)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2020年11月视察江苏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指示和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时指出,  相似文献   

11.
曹劲松 《群众》2022,(5):35-36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展现中国文化风貌和精神价值的重要载体和标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启动,对于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历史意义和文明实践意义。长江江苏段流经中国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达地区,悠久的长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新形态交相辉映,既能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注入丰富的历史内涵,又能彰显长江文明生生不息的时代意蕴,因而具有独特的文化标志性、文明标识性和创新成长性。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9,(24)
<正>大运河江苏段纵贯南北790公里,沟通长江、淮河和古黄河,串联诸多湖泊,在中国大运河全域中区域地位举足轻重。作为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江苏的运河文化遗产品位价值最高,运河文化传承利用的基础最好;大运河江苏段跨越中运河、淮扬运河、江南运河三个重要的文化区段,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大运河江苏段哺育了大批历史名人,展示出紧密的人河关系;大运河江苏段是京杭大运河通航条件最好的区段,发挥着千年运河的核心功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达互融的大运河开放包容的基因造就了运河城市今天的富足。江苏要在发挥这些优势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尚荣 《江苏政协》2023,(8):23-24
<正>7月5日至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考察。习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要大力发展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扎实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9,(24)
<正>强化全球视野、中国高度、时代眼光,打造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文化名片,是《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简称《方案》)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的重要指导和根本遵循。在国际上,国家公园已有100多年历史,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相关实践,在管理体制、财政体制、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为我国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及管理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正>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是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就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江苏是大运河沿线8省、市中开挖时间最早、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为丰富的省份。省委明确提出,要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此,必须以更高水平的法治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21,(9)
正作为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举措,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最近频频进入人们视野。根据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具体要从保持原貌、挖掘文化、突出教育和强调休闲四个方面进行考虑。作为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举措,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最近频频进入人们视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贯穿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沿黄九省区。国家文化公园和国家公园在字面上的不同之处在于"文化"。  相似文献   

17.
正大运河不仅是我国"第二条黄金水道",也是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的颁布,以及我省"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决定"的施行,既给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带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保护与传承的新挑战:一是一些地方利用"世遗"名片意识强,而保护的责任意识不足,对遗产资源过度利用;二是在大力发展运河文旅产业中,重拆迁建设"新文物遗址",轻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8.
郭新茹  任文龙 《群众》2023,(10):25-26
<正>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是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华文化全景呈现,是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最终目标。该战略既是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精准研判,也是对文化生产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对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建设而言,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可以强化长江文化价值链与创新链的“双链驱动”,推进长江文化生产业态创新与效率提升,推动长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双向赋能与提质升级,构建“硬核支撑、数智驱动、多维融合、协同联动”现代长江文化产业体系,实现长江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从“圈地自萌”到“破击出圈”,赋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高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大运河全年通航里程的四分之三在江苏境内,大运河江苏段成为统筹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主要载体,也应该是传承大运河文化名片最出彩的篇章。大运河产业带要在"绿色、共享、共治"理念下,运用现代化理念,嫁接新经济、新技术,再造大运河现代化的文化气质和商业生态,在传承和创新中培育大运河经济增长点。运用现代化理念,推动大运河传统商业活动在新时代复兴其一,提振大运河航运业,推动大运河航运提质增效。推动航道改造升级,提升大运河航运物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7,(19)
正2017年6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2017年9月15日,省委书记李强就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在淮安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好落实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