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锁He的矫治时机和矫治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锁的矫治时机和矫治方法,提出了锁应在固定矫治技术矫治其它错过程中的调整时机加以矫治,如第一期打开咬合或第二期调整磨牙关系时。根据固定矫治技术的诸多特点和矫正技巧,作者总结了几种简便而有效的矫治锁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亚历山大 (Alexander)医生是美国著名的临床正畸专家 ,他有一段令人难忘的话 :什么是最好的矫治技术 ?最好的矫治技术应为 :①最好的治疗结果 ;②最短的治疗时间 ;③最简单的治疗技术。为此 ,他本人努力了几十年。亚历山大认为 ,他所倡导的技术是由临床上的许多小事构成 ,但正是这些小事构成了希望达到的整体。上篇主要介绍了亚历山大矫治技术的基本理论 ,本篇将以安氏Ⅱ类 1分类拔牙矫治为例 ,展示亚历山大平弓丝技术的标准矫治程序。标准矫治程序分为四个阶段 :①上颌牙齿水平化 ;②远移上尖牙 ,然后下颌牙齿水平化 ;③关闭上下颌拔牙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和功能矫治器在矫治前牙反He中的作用机理、矫治效果及适用范围。方法选择45例应用固定矫治器治疗的反He患者,其中乳牙期患者21例,替牙期患者24例;45例应用功能矫治器治疗的反He患者,其中乳牙期患者23例,替牙期患者22例。选择20项头影测量指标分别对两种方法矫治前后的硬组织改变进行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固定矫治器组矫治后,仅有牙性改变。而功能矫治器组矫治后不仅有牙性改变,同时也有骨骼改变。结论固定矫治器配合早期Ⅲ类牵引适用于牙性、功能性反He的治疗,而功能矫治器适用于功能性、混合性和骨性反He的治疗,临床上需根据情况正确选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 1993年 3月至 1999年 3月矫治的 37例混合牙列期牙弓狭窄的患儿进行总结分析一、临床资料患者 37例 ,男 16例 ,女 2 1例。年龄 6 .5~ 13岁 ,平均年龄 9.8岁 ,矫治后保持至混合牙列期结束 ,恒牙列形成。二、方法1.上牙弓狭窄或先作上牙弓矫治者 ,多选用矩形分离簧活动矫治器 ,一般将簧放在腭中缝开口相当于 5 4|4 5处 ;如需作整个牙弓扩大 ,同时于 76 |6 7处再放一个状如倒W形扩弓簧 ;如需作局部开展 ,将分离簧开口对准需扩大处。每周复诊加力一次 ,到同名恒牙萌出位置估计已够 ,保持不加力 ,每月复诊 1次 ,如位置不够 ,再调整加力 …  相似文献   

6.
牙齿拥挤矫治中的美学应用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130041)孙新华鞍山市第五医院口腔病治疗中心金汉有牙齿美是构成容貌美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牙齿的拥挤错位不仅破坏了牙齿美,而且影响了容貌美。正畸医生如何运用美学的原理对牙齿的拥挤错位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7.
矫治实例     
病例七 患者李x,男性,10岁,替牙,双侧磨牙完全远中关系,上下牙弓未见拥挤,前牙覆 Ⅰ°,覆盖 Ⅲ°,上前牙唇倾,上中线左偏1.5mm,下颌后缩,突面型,开唇露齿。 诊断:①Angle’s:Ⅱ1;②Mao’s:Ⅱ2+Ⅳ1+Ⅲ3 矫治设计:双期矫治。第一期以headgear-activator 改善面型。第二期根据牙列分析结果,决定是否拨牙,用标准方丝弓矫治的治疗。 治疗过程: 1、戴用headgear-activator,联合牵引,每侧500克力,每日至少戴用14小时。(15个月) 2.面型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9.
MBT直丝弓矫治技术的矫治机制与临床应用技巧(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BT直丝弓矫治技术 ,属新型的固定矫治方法之一 ,具有独特的优点 ,已逐步成为国内外正畸界的主导矫治技术。从本期开始 ,将分四次系统介绍 MBT直丝弓矫治技术的矫治器装配、牙列排齐与整平、支抗控制、咬合打开、间隙关闭、颌关系调整、精细咬合建立、固定及活动保持等方面的内容 ,重在讲解临床应用技巧、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 ,欢迎大家提出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0.
牙列中线偏移的矫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牙列中线偏移或不对称在正畸临床病例中比较常见,严重者明显影响颜面美观。本文介绍了几种矫治牙列中线偏移或不对称的方法,并对其矫治时机、矫治方法选择以及矫治时是否需拔牙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畸诊断与矫治设计——早期矫治的时机与适应证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畸诊断与矫治设计——早期矫治的时机与适应证选择@姚森$解放军第174医院南京军区口腔正畸中心!厦门361003  相似文献   

12.
吕燕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38(4):485-487,491
近年来,隐形矫治技术以其美观、舒适和简便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正畸医生和患者的认可。随着该技术的发展,隐形矫治在拔牙患者中的应用也日趋成熟;但是,拔牙间隙两侧牙齿的倾斜和根尖吸收等问题仍旧困扰着正畸医生。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已发表的隐形矫治拔牙病案,总结隐形矫治技术治疗拔牙患者的适应证,并探讨分析该技术在拔牙患者中应用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采用双期或者单期矫治的安氏Ⅱ类错儿童的矫治结果,比较这两种矫治方案的疗效。方法:选择安氏Ⅱ类错患者30例,∠ANB>60,覆盖>7mm,其中16例在恒牙列早期采用固定矫治器矫治,14例自混合牙列或恒牙列早期起先用Herbst矫治器矫治,然后使用固定矫治器矫治。采用PAR指数对每个患者第一期治疗前、第二期治疗前及第二期治疗结束后的模型进行测量。比较各治疗阶段的PAR分值。结果:双期矫治第一期矫治结束后,前牙的覆盖、覆改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别,磨牙关系亦有改善,与单期矫治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矫治后PAR总分、加权分值、加权总分差以及减少百分率有显著性差异。第二阶段结束时,两组之间的PAR分数没有差别,整个PAR的百分比变化也是如此,矫治结束后两者的PAR百分比变化无差别。结论:对于安氏Ⅱ类错,无论采用双期矫治还是单期矫治,都能使关系得到改善。对部分患者而言,采用疗程相对较长的双期矫治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4.
高美琴  姚宁  陆建锋  熊斌  顾永佳 《口腔医学》2008,28(12):646-648
目的骨性Ⅱ类错患者采用单期或双期矫治,比较这两种矫治方案的疗效。方法选择骨性Ⅱ类错患者30例,以下颌后缩为主,深覆Ⅱ°以上,∠ANB>5°,磨牙为远中关系,其中15例,恒牙期直接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15例在混合牙列期或恒牙早期,Ⅰ期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矫治,Ⅱ期再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每位患者均拍摄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和全景片,以X线头影测量方法评价疗效。结果双期矫治后,SNB角增加、下颌体长度(Go-Pg)、下颌升支(Go-Co)和软组织面角均增加,ANB角和H角减小,以上变化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单期矫治后以上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论单期和双期矫治,均能使骨性Ⅱ类患者的覆覆盖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双期矫治较单期矫治能明显促进患者下颌骨生长,有效改善下颌后缩的面形,使患者面部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16.
在正畸治疗中,拔牙与否历来是争议较大的问题,也是正畸医生较为费心的问题。从口腔正畸之父Angle的不拔牙矫治理论至今,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不断变化和反复。Angle医师追求理想正常胎,要求保留口腔中所有牙齿,主张通过促进咀嚼功能以刺激颌骨生长,为牙列提供足够的间隙。但是后来研究发现颌骨的生长主要取决于遗传,后天因素的影响是有限的,对间隙不足的错胎畸形,如果不拔牙矫治,其疗效不稳定易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BT技术是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最新发展,是由DrMclaughlin、DrBennett和DrTrerisi3位医师在AndrewsRoth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基础上,经过20多年的临床研究与改进,于1997年介绍出的一种现代直丝弓矫治技术。近年来,DrMclaughlin等每年在世界各地讲授MBT继续教育课程,介绍MBT矫治技术,主要内容包括:①正畸技术的新概念;②牙弓间治疗技术;③牙列的处理;④正畸治疗中的与颞下颌关节;⑤诊断、治疗计划与治疗技术等。介绍有关MBT内容的专著有两本:1993年出版的《直丝弓矫治器与正畸…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对18例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采用I期功能矫正器矫正矢状关系及垂直关系的不调,然后Ⅱ期应用方丝弓矫正器进行综合性矫治的体会,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MBT直丝弓矫治技术的矫治步骤分为三步:①排齐牙齿、整平牙弓;②调整颌关系、关闭间隙;③理想弓完成。第一个步骤尤为重要,着眼点应放在控制支抗和打开咬合方面。第二个步骤应重点注意颌关系的调整及覆盖的改善,关闭间隙的速度不宜太快。第三个步骤强调进行最后精细调节所衡量的15项内容。1 排齐牙齿 整平牙弓1.1 支抗控制1.1.1 前牙区前后方向支抗的控制1.1.1.1 尖牙向后结扎(laceback)使用直径不超过0.25mm的长结扎丝,从最后一个磨牙的颊侧管起,向前直至尖牙托 槽,做“8”字结扎(图1)。…  相似文献   

20.
R.G.  Alexander  丁云 《口腔正畸学》2009,16(2):114-120
1944年MiloHellman医生曾经这样阐述“保持正畸治疗后的长期稳定性是非常困难的,至今为止对于导致矫治复发的因素尚不十分明了。”至上周为止我开业已经30年了,在此期间治疗过各种错袷畸形,正畸患者多达11,000人次,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临床资料。我本人对正畸矫治后长期稳定性的研究表明,正畸矫治后可以保持其矫治效果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