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穿刺手术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采用胸腔穿刺术抽胸水后胸腔注射尿激酶;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胸腔内不注射尿激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胸膜肥厚、粘连程度.结果:治疗组胸膜肥厚、粘连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粘连疗效肯定,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 :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u(用20 mL生理盐水稀释)。结果:胸腔积液引流量及预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积液能使胸腔积液引流较彻底,有效降低胸膜肥厚、粘连的程度,减少了肺膨胀不全、脓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且该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UK)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抗痨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对照组给予胸腔闭式引流,疗程结束后观察胸膜肥厚程度及粘连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胸膜肥厚明显减轻,粘连发生率减少.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并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入院治疗的64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3例,在合理抗结核、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并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胸腔穿刺抽取积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配合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老年结核性胸膜炎对排除胸腔积液,防止胸膜粘连增厚或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52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持续引流的方法,观察对胸腔积液的引流疗效和全身症状的改善。结果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持续引流的临床疗效为100%,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持续闭式引流对老年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有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适宜推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置管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所致包裹性积液和胸膜肥厚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96例结核性粘连包裹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置管注药组(49例)和非注药组(47例),注药纽与非注药纽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置入导管排放胸液,两组每次均充分排液,注药组注入尿激酶10万U。结果:置管注药组抽液总量(4281±483)ml,而非注药组(2959±387)ml(P〈0.01);置管注药组胸膜厚度(1.40±0.20)mm,而非注药组(2.5±0.20)mm(P〈0.01);置管注药组胸液消失时间(15±2)天,而非注药组(21±3)天(P〈O.01)。结论l胸腔置管并注入尿激酶能显著增加胸液引流量,加快胸液吸收时间,能有效降低胸膜肥厚和粘连的发生机会和程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型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病人107例,分为引流组69例和穿刺组38例。引流组胸腔内注射50ml生理盐水加尿激酶16万单位;穿刺组胸腔内注射50ml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5mg加异烟肼300mg。两组均按同样方案抗结核治疗。结果:引流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平均为2636±215ml,多于穿刺组的1217±209ml(P0.05);治疗后胸膜厚度为2.19±0.22mm,低于穿刺组3.53±0.25mm(P0.05);且肺功能指标优于穿刺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加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激酶在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自我院治疗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正规抗结核治疗.实验组在抽出胸水后,应用尿激酶注射液10 万u+0.9% 生理盐水20~40ml 稀释后,于包裹性积液腔内注入,间隔24 小时于同一部位再次行穿刺、抽液;对照组患者每次于抽液后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 积液腔内注射.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有49 例治愈,8 例有效,有效率为95.00% ;对照组方面,37 例治愈,10 例有效,有效率为78.33%.2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膜平均厚度方面,实验组为(2.51±0.21)mm,对照组为(3.47±0.32) mm,2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治疗过程中,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可于胸腔中注入尿激酶治疗,可以加速消除积液,减轻胸膜粘连、增厚,是一种改善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共计14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4例,均进行抽液注药(异烟肼、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加用尿激酶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减轻,胸腔积液明显减少,治疗有效率高,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加用尿激酶,能够显著减少胸腔积液量,减轻胸膜肥厚、粘连,本疗法简单易行,疗效可靠,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上较多见,多由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处理不及时,使胸水包裹或被分割成多个小房,而致引流困难,治疗时间延长,甚至因胸膜肥厚粘连致肋间隙变窄或胸廓畸形,造成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而影响肺功能[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并于置管24 h后注入尿激酶10万IU/d;B组常规行胸腔穿刺术抽液治疗,每2~3 d 1次。2组均按同样方案给予抗结核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与B组比较,A组胸腔积液引流总量明显提高,治疗后胸膜厚度显著降低,平均住院时间有效缩短。2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胸腔闭式引流加尿激酶治疗55例为治疗组,经皮胸腔穿刺治疗45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应用9HREZ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组胸腔闭式引流同时注入尿激酶1×105U,保留24h,每3天1次,2次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对照组经皮胸腔穿刺抽出胸水,治疗约28 d,治疗4周后检测两组胸膜厚度及胸水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4周后胸膜厚度及胸水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腔积液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并按疗程注入尿激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该方法安全、简单、疗效良好,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包裹性胸腔积液为胸腔积液的特殊类型。由于胸膜发生炎症纤维素沉着,使胸膜增厚粘连,形成局限性或多房性的表现。其中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上较多见,往往由于患者就诊较晚,或胸腔积液处理不及时形成分房,使得治疗时间延长,甚至肋间隙变窄或胸廓畸形造成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我科于2002年10月-2005年12月采用中药离子导人联合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缩短胸水吸收时间及防止胸膜肥厚粘连的方法。方法:将13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水1~2d,待胸水减少时,将尿激酶注入胸膜腔;对照组66例,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水,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胸水消失时间及胸膜粘连发生率。结果:治疗10d后,治疗组胸水完全吸收率92.8%远远高于对照组53%:治愈后胸膜粘连肥厚发生率治疗组15.7%远远抵于对照组43.9%,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胸腔注射尿激酶加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显著缩短胸水吸收时间,有效防止胸膜肥厚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微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给常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34例胸腔抽液治疗后注入尿激酶10万IU、微卡(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45μg;对照组26例只予多次抽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胸水的总引流量、胸水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胸水总的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胸水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结论尿激酶联合微卡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安全有效,可减轻胸膜肥厚、粘连,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并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加尿激酶注入胸腔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80例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管引流并注入10万U尿激酶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管引流并注入20 ml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疼痛,不影响治疗。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加尿激素注入胸腔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安全、有效、易于实施、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9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均接受常规抗结核治疗,经充分引流后将上述病人分成两组,A组(46例)为尿激酶10万U,B组(46例)为尿激酶20万U,均于生理盐水溶解后胸腔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胸水消失时间及胸膜粘连发生率.结果:B组胸水完全吸收时间为(7.1±1.3)d较A组(12.6±5.2)d缩短:B组胸膜粘连发生率为17.4%(8/46),A组为41.3%(19/46),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剂量为20万U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高于10万U.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降纤酶和川芎嗪对结核性胸膜炎中等以上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积液后注入降纤酶5 IU和川芎嗪200 mg,每3 d 1次,对照组常规胸穿抽液,2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胸膜肥厚和粘连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胸膜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1);治疗组注药后胸水中白细胞数及蛋白量短期内均较注药前明显下降(P均<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胸腔引流加注入降纤酶和川芎嗪能有效降低胸膜肥厚和粘连发生率和程度,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药血府逐瘀胶囊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引起的胸膜肥厚、粘连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同期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积极抗结核、尽快充分引流胸腔积液后,治疗组加用中药血府逐瘀胶囊2~3个月,对照组加用强的松1个月.结果 治疗组32例中有19例无或轻度胸膜肥厚和粘连,11例出现中度胸膜肥厚和粘连,仅有2例出现重度胸膜肥厚和粘连;对照组30例中有8例无或轻度胸膜肥厚和粘连,13例有中度胸膜肥厚和粘连,9例有重度胸膜肥厚和粘连.两组显效率对比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在抗结核、尽快充分引流胸腔积液的同时,尽早加用血府逐瘀胶囊可以有效预防胸膜肥厚、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药血府逐瘀胶囊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引起的胸膜肥厚、粘连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同期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积极抗结核、尽快充分引流胸腔积液后,治疗组加用中药血府逐瘀胶囊2—3个月,对照组加用强的松1个月。结果 治疗组32例中有19例无或轻度胸膜肥厚和粘连,11例出现中度胸膜肥厚和粘连,仅有2例出现重度胸膜肥厚和粘连;对照组30例中有8例无或轻度胸膜肥厚和粘连,13例有中度胸膜肥厚和粘连,9例有重度胸膜肥厚和粘连。两组显效率对比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在抗结核、尽快充分引流胸腔积液的同时,尽早加用血府逐瘀胶囊可以有效预防胸膜肥厚、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