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目的观察术中维持输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患
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双盲分成2组(n=30):Ⅰ组气管插管后右美托咪啶以0.5 μg/(kg·h)的速度维持输注至手术缝合切
口前;Ⅱ组以0.9%生理盐水替代,以相同方法术中维持输注。观察和记录手术结束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1)、呼之睁眼时
间(T2)及清醒拔管时间(T3);记录各时点及拔管后1 min(T4)、10 min(T5)、30 min(T6)病人的平均动脉压、心率、Riker镇静躁动
评分及Ramesay镇静评分。结果Ⅰ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及睁眼时间大于Ⅱ组,拔管时间小于Ⅱ组(P<0.05);T2及T4时点Ⅱ组
Riker镇静躁动评分明显高于Ⅰ组,T1、T2及T5时点Ⅰ组Rame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Ⅱ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平均
动脉压、心率,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T3、T4时更加显著(P<0.01);每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在T3、T4时均比其余时点明显升
高(P<0.05)。结论术中维持输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可以很好的预防脊柱后路手术术后苏醒期患者的躁动,降低苏醒期风险和
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CO2气腹后老年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浓度的影响以及脑保护作用。方法将择期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利多卡因组(L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L组以1mg·kg-1·h-1利多卡因持续泵注至气腹结束时停止;C组在麻醉诱导前以等量生理盐水持续泵注至气腹结束时停止。于手术前(T1)、气腹建立后30min(T2)、气腹解除即刻(T3)和气腹解除后1h(T4)等时点缓慢采静脉血3mL,ELISA法测血清NSE及S-100β蛋白浓度。结果C组T2—T4时点血清NSE及S-100β蛋白浓度较T1时点均显著升高(P<0.05),且在T4时点达峰值;L组不同时点血清NSE及S-100β蛋白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L组血清NSE及S-100β蛋白浓度在T2—T4时点均明显降低(P<0.05)。与T1时点比较,2组T2—T4时点PCO2、Lac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点2组组间PCO2、Lac浓度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降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血清NSE及S-100β蛋白浓度,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育  徐桂萍  石文剑  伍湘伊 《西部医学》2010,22(7):1211-1213
目的探讨氯胺酮超前镇痛对围术期血浆内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 56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超前镇痛组(Ⅱ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诱导前10分钟静脉推注氯胺酮0.5mg/kg,术中给予氯胺酮0.25 mg/kg/h持续泵入。两组患者于麻醉前(T1)、手术缝皮时(T2)、术毕24小时(T3)分别抽取静脉血6ml测血浆血管紧张素AⅡ含量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于手术结束后4、12、24和48 h分别观察术后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静脉镇痛泵首次触发时间,按压有效进药次数和芬太尼总量。结果Ⅱ组AⅡ较Ⅰ组在三个时间点均降低,且在T2点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Ⅱ在T2、T3时间点较T1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Ⅰ组各时点相比血清IL-2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VAS评分,Ⅱ组较Ⅰ组在术后4、12、24和48 h各个时点均降低,且在术后4、12和48 h三个时间点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术后PCIA泵的使用Ⅱ组与Ⅰ组首次触发时间、按压有效进药次数、芬太尼总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胺酮超前镇痛能够抑制围术期AⅡ值升高,提高IL-2水平,有效控制围术期应激反应,减轻由于手术创伤及术后疼痛导致的免疫抑制状态。同时可明显增强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联合酚妥拉明控制体外循环期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90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
酚妥拉明组(A组)、乌拉地尔组(B组)和乌拉地尔联合酚妥拉明组(C组)观察3组患者体外循环期间降压药物使用情况,用药前
后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以及两次用药间隔时间(t)并记录。观察主动脉开放至心脏复跳的时间(T)以及复跳情况;记录
前并行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后并行循环时间,心脏复跳后1~5 min(T1)、5~10 min(T2)、10~20 min(T3)、20~30 min(T4)和
30~60 min(T5)多巴胺使用情况;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1 min(t1)、体外循环(CPB)前1 min(t2)、CPB 30 min(t3)、CPB 60 min
(t4)、CPB结束(t5)、术后2 h(t6)、术后12 h(t7)和术后24 h(t8)各时点血浆TNF-α和IL-6浓度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体外循环
期间使用降压药物前后组间MAP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较A组患者使用降压药物间隔时间有所延长,C组
患者使用降压药物间隔时间较A、B组明显延长(P<0.05)。3组患者心脏复跳情况、前并行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后并行
循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在心脏复跳后不同时间段平均每分钟多巴胺使用量均较A、C组高,C组患者在
心脏复跳后不同时间段平均每分钟多巴胺使用量均较A组高(P<0.05);各组患者心脏复跳后多巴胺的使用量随时间逐渐减
少。CPB时各组患者血浆TNF-α和IL-6浓度随时间逐渐升高,CPB结束时其浓度达最高;C组患者血浆TNF-α浓度在CPB结束
及术后各时间点均较A、B组低(P<0.05),CPB结束、术后2和12 h C组患者血浆IL-6浓度均较A、B组低(P<0.05)。结论乌拉
地尔联合酚妥拉明应用于成人体外循环期间进行降压,可以提供比较平稳的降压效果而不导致血压过低,同时还可以减少或延
缓单独用药产生的药物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动脉瘤夹闭术(并清除部分脑池内的淤血块)对不同Fisher分级患者的蛛网膜下腔积血量及脑血管痉挛程度的
影响。方法SAH患者依Fisher Ⅰ、Ⅱ、Ⅲ级分成3组,每组分为试验亚组和对照亚组进行比较;另将同期未破裂动脉瘤行夹闭
术的患者做为未破裂手术组与Fisher Ⅰ组对照亚组比较。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第3、7、13 天取脑脊液检测氧合血红蛋白
(OxyHb)浓度和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结果(1)未破裂手术组与Fisher I组对照亚组比较:未破裂手术组的
OxyHb浓度在第3 天显著增高,MCA血流速度在第3、7 显著性增高(P<0.05);(2)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OxyHb浓度在Fisher
Ⅰ、Ⅱ级的第3天显著增高(P<0.05),但在Fisher Ⅲ 级的第7、13天显著降低(P<0. 05);MCA血流速度在Fisher I级第3、7天和
Fisher Ⅱ级的第7天显著增高(P<0.05),但Fisher Ⅲ级第7、13天显著降低(P<0.05);(3)MCA血流速度与脑脊液中OxyHb浓度
呈正相关(P<0.05)。结论对于Fishe Ⅰ、Ⅱ级SAH动脉瘤患者,术后反而积血增多并加重了脑血管痉挛;对于Fisher Ⅲ级SAH
动脉瘤患者,术后积血减少并部分缓解脑血管痉挛,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婴幼儿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患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方法 3岁以下先心病患儿30名,分为非紫绀组和紫绀组,进行心脏手术。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不同时点血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进行比较。 结果 紫绀组患儿主动脉阻断和体外循环时间比非紫绀组长(P<0.05);两组病人术后0小时S-100β浓度比术前高(P<0.05),组间比较, S-100β浓度无差异(P>0.05);非紫绀组病人NSE术后所有时点比术前高(P<0.05),紫绀组病人术后6小时、术后24小时比术前高(P<0.05),组间比较, NSE浓度无差异(P>0.05),术后0小时S-100β浓度峰值与清醒时间(r=0.452, P<0.05)和机械通气时间(r=0.450, P<0.05)呈正相关;术后0小时NSE浓度峰值与主动脉阻断时间(r=0.462, P<0.05)呈正相关。术后随访,所有患儿智力正常,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婴幼儿心脏手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这些影响多为可逆的;在法乐氏四联症和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儿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 组)和实验组(U 组),每组30 例。U 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乌司他丁20 万u,然后以10 万u/h 的速度持续静脉泵注射至患者离室,C 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测定患者手术前1 天(T0)、手术结束时(T1)、手术后第1 天(T2)和手术后第3 天(T3)血浆IL-6、TNF-α 和S100β 的浓度,并在T0、T2 和T3 时点完成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记录POCD 发生率。结果 两组T1 时点IL-6、TNF-α 和S100β 水平高于其他时点(P <0.05),C 组T2 时点IL-6 和TNF-α 水平高于T0 和T3 时点(P <0.05);U 组T1 时点IL-6、TNF-α 和S100β 水平低于C组(P <0.05),T2 时点IL-6 和TNF-α 水平低于C 组(P <0.05)。C 组术后T2 时点MMSE 评分低于T0 和T3 时点(P <0.05),U 组T2 时点MMSE 评分高于C 组(P <0.05),U 组POCD 发生率低于C 组(P <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降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IL-6、TNF-α 和S100β 水平,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损伤,减少POCD 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茶碱对体外循环(CPB)所致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择6~36月龄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患儿40例,采用随机分组表分为氨茶碱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氨茶碱组于麻醉诱导后缓慢(5 min)静脉注射氨茶碱(5 mg/kg),其后按0.5 mg/(kg·h)经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对照组用等容量平衡盐溶液静脉注射。分别于CPB转机时(T1)、CPB停机时(T2)、停机后6 h(T3)、24 h(T4)采中心静脉血,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S-100β蛋白和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及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两组S-100β蛋白,NSE,TNF-α,IL-8水平均在转机后上升,CPB停机时(T2)达到高峰,停机后回落;两组IL-10在CPB后均增加。在T2和T3时点S-100β蛋白,NSE,TNF-α,IL-8水平氨茶碱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IL-1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CPB期间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升高,即CPB过程中存在脑损伤。氨茶碱降低CPB过程中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促炎因子/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因此氨茶碱可能具有一定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 -6)水平与中枢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同时无中枢
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IL-6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根据IL-6的水平分为低中高3
个浓度组,比较3个浓度组NSE水平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的差异,分析血清IL-6与NSE及APACHEII的
相关性。结果IL-6低中高3个浓度组NSE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浓度分别为(10.29±4.05)、(16.06±5.84)、(23.97±
3.28)μg/L。IL-6三个浓度组的APACHEII评分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9),分值分别为14.17±4.67、16.40±4.84和24.00±
6.26。相关性分析显示IL-6与NSE和APACHEII评分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788(P<0.001)和0.733(P<
0.001)。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IL-6的浓度同患者危重程度和中枢神经损伤均有显著地相关性,可以作为动态监测脓毒性脑损
伤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剂量的氯胺酮对在体外循环(CPB)下青壮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POCD)的影响。方法:择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青壮年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氯胺酮1组(K1组)和氯胺酮2组(K2组),3组患者均以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及维持;K1组诱导后静脉注射氯胺酮1 mg/kg,继以20μg/(kg.min)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K2组诱导后静脉注射氯胺酮0.5 mg/kg,继以10μg/(kg.min)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注射氯胺酮前,T1)、CPB后20 min(T2)、CPB结束(T3)、术毕(T4)、术后24 h(T5)6个时间点分别取动脉及颈静脉球部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脑氧摄取率(CEO2)及测定血浆S-100β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于术前1天和术后第7天应用认知能力筛查量表(CASI)进行测验,评价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结果:C组2例、K1组3例、K2组1例发生POC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K1、K2组CEO2在T2~T4时点降低(P0.05);与C组相比,K1和K2组S-100β蛋白浓度在T2~T5各时点均降低(P0.05);与C组相比,K1和K2组NSE浓度在T3~T5各时点均降低(P0.05)。结论:麻醉剂量与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不影响CPB下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对CPB下心脏手术引发的脑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预处理对大鼠气腹所致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 只健康无特殊病原体级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sham组(假手术组,S组,n=10):本组大鼠插管接CO2气腹机,但不充气。model组(模型组,M
组,n=10):插管并充气120 min后放气。ketamine 组:(氯胺酮预处理组,K组,n=10):气腹前10 min腹腔注射氯胺酮10 mg/kg,
插管并充气120 min后放气。同时S组和M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气腹结束后15 min切取小肠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含
量并行病理分析;同时检测血清中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
量。结果S组的小肠组织MDA含量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且K组肠组织中的MDA含量低于M组大鼠(P<0.05)。与S
组相比,K组、M组大鼠血淸I-FABP、IL-6、IL-8、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K组明显低于M组(P<0.05)。S 组为正常的小肠
切片表现;在其他两组小肠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病变以M 组中最为严重,绒毛结构完整性稍差,排列稍乱,见较多的炎症
细胞,粘膜可见充血明显;K组肠黏膜损伤较M组减轻,表现为绒毛顶部脱落减少,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小剂量氯胺酮
预处理可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抑制促炎性因子释放,对于腹腔镜下气腹所致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
能障碍(POCD)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选择年龄60岁以上择期行骨科手术的全麻
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右美托咪定组、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
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前,氯胺酮组患者给予0.5 mg/kg
氯胺酮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首先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随后
以0.5 μg/kg/h的速度输注至术毕前30 min;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同时静脉输
注氯胺酮和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7 d使用简易智能精神
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分,记录POCD发病率;并分别于麻醉前、手术结束、术后24 h
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
者清醒睁眼至拔管时间(T2)明显延长(P<0.05)。各组患者术后1和7 d POCD发病率,对照组为26.7%、13.3%,氯胺酮组为6.7%、0%,右美托咪定组为20.0%、10.0%,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为13.3%、3.3%;与对照组比较,氯胺酮组患者术后1和7 d POCD发病
率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及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术后1和7 d POCD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单独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可以减少骨科全麻患者术后早期POCD的发病率,右美托咪定或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复合应用不能降低术后早期POCD的发病率,且POCD的发生与炎症反应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细胞因子表达谱,探讨IV型狼疮性肾炎(LN)免疫发病机制。
方法:30例经肾活检证实为IV型LN患者及30例肾活检证实为V型LN患者、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均留取
静脉血,分离血清,通过抗体芯片技术同时检测4种Th1细胞因子(INF-γ,IL-1,IL-2和TNF-α)和5种Th2细胞因子(IL-
4,IL-5,IL-6,IL-10和IL-13)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表达;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淋巴细胞
亚型和细胞因子表达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IV型LN患者存在明显的贫血(P<0.001)、低补体血症及低白蛋
白血症(P<0.05)。IV型LN患者CD3+细胞比率和计数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改变,但CD4+细胞比率和计数明显低于对照
组(P<0.01);由于CD8+细胞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从而出现CD4+/CD8+比值倒置(P<0.01);CD20+细胞比率及计数略
高于对照组(P<0.05);但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率及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与V型LN患者相比,
IV型LN患者淋巴细胞表型异常更显著,尤其表现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与对照组相比,IV型LN患
者体内存在广泛的细胞因子异常,检测的9种细胞因子中有7种明显升高,其中包括3种Th1细胞因子INF-γ (P<0.05),
IL-2 (P<0.05),TNF-α (P<0.01)和4种Th2细胞因子IL-4 (P<0.05),IL-6 (P<0.05),IL-10 (P<0.01),IL-13 (P<0.01 );与IV型
LN不同,V型LN仅有4种细胞因子表达上调,其中除IL-2属于Th1细胞因子外,其余3种为Th2细胞因子,包括IL-4,
IL-10和IL-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调节性T细胞比率与多种临床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antidsDNA
滴度、疾病活动性指数等(r分别为-0.781,-0.746,-0.646;P<0.05);IL-5与anti-dsDNA滴度、血肌苷呈正相关
(P<0.05),与补体C3呈负相关(P<0.05);IL-10与SLEDAI呈正相关(P<0.01),与尿蛋白、血红蛋白浓度均呈负相关(分
别P<0.05和<0.001);IL-13与尿蛋白浓度呈负相关(r=-0.769,P<0.05);而V型LN患者细胞因子与临床表现之间相关性
小。结论:IV型LN患者体内存在广泛的淋巴细胞表型异常及细胞因子表达异常,与临床表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
性,这可能是免疫抑制剂治疗IV型LN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预处理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术前简易智能状态量表评分>23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和氯胺酮组(n=30).全麻诱导后,氯胺酮组肌肉注射氯胺酮1.0 mg/kg,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然后插管.术后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3 d,维持良好镇痛效果.于术前1 d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并记录作为基线数据;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24,48,72 h抽取外周静脉血样3 ml,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术后24,48,72 h采用MMSE评分评价认知功能,记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间患者年龄、体重、性别等一般资料及手术时间、麻醉时间、MMSE基础评分和麻醉药物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组术后血浆IL-1β、IL-6和TNF-α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麻醉诱导前1 d相比,氯胺酮组血浆IL-1β、IL-6和TNF-α轻微升高(P>0.05),对照组则升高明显(P<0.05).对照组术后24,48,72 h POCD发生率分别为33.3%,23.3%,10.0%;氯胺酮组分别为20.0%,13.0%,6.6%;对照组在第1,2天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氯胺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预处理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POCD发生率,推测可能与氯胺酮的抗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显微镜下保留精索动脉、淋巴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与传统的Palomo术治疗陆军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并对两
种术式的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陆军患者260例,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显微镜下经腹股沟途
径高选择性保留精索内动脉、淋巴管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组(A组,130例)和传统Palomo术组(B组,130例)。比较两组术后
阴囊水肿、睾丸疼痛、睾丸萎缩、复发等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1 年随访,A、B组术后出现阴囊水肿发生率为3.1%(4/130)、
14.6%(19/130),术后睾丸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0.7%(118/130)、67.7%(88/130),术后睾丸萎缩发生率分别为0.7%(1/130)、3.1%
(4/130),A、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的发生率分别为5.3%(7/130)、3.8%(5/130),A、B组间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陆军患者,选择在显微镜下保留精索内动脉、淋巴管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术后阴囊水肿、睾丸疼痛、睾丸萎缩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而术后复发的机会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核因子-κB(NF-κB)活化在胆红素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及反式激活蛋白-NEMO 结合域
(TAT-NBD)对胆红素神经毒性的干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分为对照组、胆红素组、TAT-NBD早期干预组、持续干
预组及晚期干预组。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改良MTT法、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及TUNEL法检测细胞
相对存活率及凋亡率,ELISA法检测原代培养基上清IL-1β水平。结果胆红素组海马神经元NF-κB p65 蛋白平均光密度值
(M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6、24 h达高峰。TAT-NBD早期干预组细胞相对存活率为(80.784±9.767)%低于对照组(P<
0.01)、高于胆红素组(P<0.01),细胞凋亡率为(14.100±2.252)%(Annexin V-FITC/PI双染法)、(12.883±1.629)%(TUNEL法)高
于对照组(P<0.01)、低于胆红素组(P<0.01),IL-1β水平为15.348±0.812 pg/ml低于胆红素组(P<0.05)。TAT-NBD持续干预及晚
期干预组细胞存活率、凋亡率、IL-1β水平与胆红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F-κB双向调控胆红素诱导的海马神经元
凋亡。TAT-NBD抑制NF-κB早期高峰有神经保护作用,有可能用于胆红素脑损伤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定量检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单位(hTERT)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在鼻咽癌中的诊断及
治疗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检测33例鼻咽癌患者治疗(放疗或化疗)前后血浆中hTERT mRNA的表
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联,以2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结果显示,健康志愿者血浆中hTERT mRNA相对表
达量为0.95±0.37,鼻咽癌患者血浆中hTERT mRNA含量达到10.75±4.29(P<0.05)。鼻咽癌患者血浆中hTERT mRNA的表达
与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临床分期、T分期及N分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早期患者(Ⅰ、Ⅱ期),放疗后其表
达量3.43±1.42 较治疗前5.60±2.33 明显下降;晚期患者(Ⅲ、Ⅳ期)诱导化疗及放疗后其表达量较治疗前12.68±3.08 分别降为
10.68±2.48、3.13±1.69(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血浆中hTERT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放化疗能够有效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而且该基因的含量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大小及淋巴结浸润范围等临床病理因素密切相关,从而提示检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
hTERT mRNA的含量,有可能为鼻咽癌患者早期诊断及疗效判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8.
朱彤彤  齐悦  汪峻羽 《当代医学》2021,27(8):108-1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下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8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并全程辅以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认知功能、POCD发生率、血清学指标(S-100β、NSE、CRP、TNF-α、IL-6)水平。结果术前,两组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48、72 h,观察组Mo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OCD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27%(P<0.05)。术前,两组血清S-100β、NSE、CRP、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S-100β、NSE、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能提高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