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牡丹亭》在明清时期引起极大轰动,特别是受到了广大闺阁妇女的喜爱,从而风靡闺阁。受时代环境和性别因素的影响,明清时期女性对《牡丹亭》的接受带有卷入性理解的特点,她们以自身的心理期待和感情需求去理解剧中的人物,认同杜丽娘的行为,并以此观照自我的生存状态。在女性对《牡丹亭》的评点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和男性评点者不同的重情特点。  相似文献   

2.
西方现代女性作家作为广大女性中较先觉醒的群体,具有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和争取男女平等和谐的反异化诉求。文章以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及其作品中的人物为例,对其所塑造的"性别跨越者"进行群像研究,分析了"双性同体"或"性别跨越者"应对精神隔绝的本能诉求,在理性主义价值体系中他们追求自我的反异化诉求,以及他们的反异化诉求失败而导致的自我主体性沦丧。  相似文献   

3.
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艳歌在人类的身体自觉与情感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承载与促进功能。与明清艳情作品不同,宋以前的民间文艺作品多出现女性身体作为叙述的中心。身体人类学强调身体是自然与文化的结合物,对古代艳歌的身体人类学解读有助于深刻理解主体人的自我认知以及话语表达。  相似文献   

4.
在莫言几乎所有的短、中、长篇小说中,都有一些性格鲜明、形象丰满,却又卓尔不群的女性人物形象。与莫言小说对历史的解构与重构、对现实的显性批评与隐性讽喻和他的内部二元对立、多元共生、众语喧哗的"莫言体"小说叙述风格相对应,莫言塑造了一系列极具文学史颠覆性的女性形象,这些人物在小说叙事中多处于"被压抑者"的地位,是制度弊端、民族矛盾、阶级压迫、文化陋习和性别歧视语境下"被压抑的""第二性"。她们所处时代社会环境不同、身份地位外貌各异,多是某种时代悲剧、某种制度弊端或情感压抑的"被牺牲者"和悲剧命运的苦难承受者。但是,在小说的叙述过程中,这些女性人物都在进行着令人讶异的精神觉醒和"行为革命",她们以"人"的最朴素的对"生"的向往、对"自我"生命主体性的追求、对"爱情"的最简单纯粹的渴望,或者因为某种物质诱惑或情感责任的驱动,被动地在环境的催逼下完成了精神层面的"自我觉醒"。她们顽强抗争、自我解放,以或坚毅、或叛逆、或自由、或奔放、或快活的女性形象对"压迫性"的外在环境进行或喜或悲、亦弱亦强的冲击与嘲讽。她们的最终命运与结局不一,但都体现了作家莫言试图借助"女性"这一性别视角解构历史、描画时代精神、批评社会弊病和表达人文关怀的叙事意图。同时,莫言的这种叙事努力也为当代文学的人物图谱增加了诸多新的、个性鲜明、形象丰满的女性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文学的社会功能是文学价值的体现,明清女性以序跋的方式表达了她们对戏曲文学价值的独特认识。除了推崇戏曲具有维护封建伦常、批评不良风气的风教功能外,她们又由女性自身地位和遭遇的联想引发出对戏曲抒情功能的认同与提倡;同时借戏曲艺术以表达她们建功立业、不甘雌伏的名世愿望。尽管她们的视野不及男性开阔,且多为感性的体悟,但话语中时常透露出强烈的女性自我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6.
铁凝的长篇小说《大浴女》描写了一个女性的世界。作者在这部小说中将叙事视角转向“自我”的心灵深处,通过对主要人物尹小跳成长过程的描写,追求一种人生的孤独。从人物的自我失落,到寻找失落的自我,作者探索的是女性自我生成的心路,展示的是女性对自我的审视与拯救。因此《大浴女》的叙事带有较强的哲理性。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推行理学、实行女性教化,原有的自由平等的女性伦理道德被官方理学替代,江永一带的女性出现了明显的性别意识,形成了封闭的女性社会。"女书"正是在这样的进程中成为这个女性社会的交流工具并具有了女性特征,其存在发展与女性社会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代表作《女勇士》展现了为传统男权所压迫的中国传统女性、为美国霸权文化所压迫的二代华裔移民女性和作者理想的美国华裔女性三类人物的命运,在男性话语和欧美话语双重压迫下以"错位的自我"进行妥协与让步,最终自我建构了理想的美国华裔女性的女勇士形象。  相似文献   

9.
易性乔装是明清戏曲、小说常用的一种叙事方式,其与西方传统性学常将易性装扮视为性心理异常不同,明清易性乔装剧中的性别换装是独立自主的身份实践,映现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与性别规训,既是现实性别角色规范的复现,也是对固置的性别论述的调整与僭越。性别换装表演有力推进了戏剧性情境的建构,并孕育双性同体的艺术形象,凸显了性别扮演的深刻变迁,深深烙刻着民族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印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华裔女作家金斯敦的《女勇士》中的两位女性人物入手,透析文学语境中的弱势群体的失语(压迫性沉默)问题。华裔的中华文化传承当中的性别主义及其沉默策略所制造的压迫性沉默使无名姑姑与月兰姨妈都被禁锢在内化了的女性沉默中,而这沉默自身对她们就是一种压迫。该沉默巨大的破坏性使她们内心经历了一个超过她们自身张力(承受力)的斗争。置身于所谓的“道德的”、“正常的”、“可理解的”与自身不可表述的现实的巨大矛盾之中,不同的个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自我否定;不同程度的自我否定则依照不同个体各自的承受力而终结于自杀或疯狂。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河南省为例,探讨了旱涝灾害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重点分析了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对防治旱涝灾害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在山丘地区建设“绿色水库”与平原地区建设“黄色水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只有增加森林植被覆盖,才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而从根本上减轻旱涝灾害。  相似文献   

12.
语言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有的学者致力于寻找语言的共性,有的则强调语言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在世界上应用广泛,对两者的共性和个性研究尤其值得重视。本文认为,英汉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思维决定语言,因此语言的共性源于思维的共性,语言的个性源于思维的个性。语言的共性建立在语言的个性基础之上,鉴于汉语研究的状况,目前我们应加强汉语个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科技推广应用必须遵循循环经济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型经济。循环经济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即资源使用减量化原则;产品再使用原则;废弃物再循环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成果的应用与循环经济关系密切,科技成果应用必须符合循环经济原理。本论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必须遵循的循环经济原理。  相似文献   

14.
孔子从人的情感出发阐释礼的起源。他提到的人类情感,只不过是人类情感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基本限于家族成员之间。孟子认为,人心中不但有以孝为中心的恻隐之心的体现———仁,而且内含着调节社会生活关系的羞恶之心的体现———义。孔孟都意识到人性的体现会遇到矛盾冲突,但孟子更加注意到道德心理引发的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他对仁与义的冲突进行了正面讨论。孔孟都认为矛盾的解决关键在于对自身有更高的反思,但同时也意识到必须对天道加以思考,它表明儒家道德践履所遇到的矛盾还需要有超越人的道德心理,去思考更加广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只要资本幸存一天,马克思就是批判理论无法超越的地平。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激进的批判叙事,与马克思的理论交集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强调历史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激烈批判;对人的解放的积极憧憬。然而,在上述论域的关键理论质点和政治立场上,德里达完全异质于马克思的逻辑场域,这给我们两点启示: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主导”方法论范式,全面理解资本主义的当代变化;二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生产的旨趣和边界保持清醒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英汉委婉语、禁忌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它们是语言文化联系非常紧密的部分,许多深层文化通过委婉语表达和传承,英汉委婉语、禁忌语表现出两民族趋善趋美的一致性,但同时也表现出巨大的文化差异,通过英汉委婉语、禁忌语的比较来传授文化,是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在高等学校中,如何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批把亦作枇杷即琵琶,周武帝时龟兹人已来中原弹奏。汉武帝时马上弹之以慰公主,东汉时已司空见惯。唐代琵琶种类较多,高手迭出,许多诗人咏过琵琶,尤其是元、白二人运用多种手法,描绘出琵琶声的多变及演奏者的高超技艺,声情并茂,使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然而元诗在心理刻画及人物情态的描绘上不如白诗深刻。白居易写过《昭君怨》,昭君与琵琶难解其缘,但正史记载与诗词戏曲多有不同,马致远的《汉宫秋》中描绘的琵琶是元帝与昭君相见相爱生死离别,贯穿前三折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他还写过《青衫泪》,根据《琵琶行》生发而成,将琵琶女坐实为裴兴奴,考兴奴实有其人,与琵琶名家曹纲(刚)时被称为左、右手,有记载曹刚弟子弹琵琶能吸引"方响"从塘里飞到岸上,足可佐证裴、曹弹奏水平之高妙。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佛、道与老庄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玄学立足于《老》、《庄》讨论有无之辩、言意之辩、名教与自然之辩 ,并通过解注和阐发《老》、《庄》的形式表现出来。佛学畅论道、无 ,且以道、无解空和法性等 ,依附于老庄与玄学而得到诠释 ,并逐渐中国化。道教以“道”名教 ,列《老》、《庄》为其经典 ,其人生炼养术多为老庄虚静、无为等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实行宪政是现代国家的根本标志,宪政事实上是一种平衡机制。成熟的宪政不仅是各种对立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发展结果,而且本身就是使各种对立要素达成某种程度均衡的制度机制。宪政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平衡。而要实现这种平衡,分权制衡便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文章对分权和制衡这一制度的历史沿革作简要介绍,并剖析其对近代世界各国宪政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