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高炉生产中的炉况异常由于高炉炉内固体、液体、气体三相共存 ,且物理、化学反应异常复杂 ,因此 ,高炉生产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大规模的、高温生产过程 ,它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多变量、多环节的被控对象。虽然实际操作中已有许多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术 ,但发生炉况异常(包括悬料、崩料、管道行程喷料以及炉温骤降等)也是难以避免的。为了预报和避免炉况异常 ,就必须了解炉况异常的机理及其相关参数 ,发现隐患 ,及早排除。与炉况异常有关的参数有 :炉顶压力、热风压力、风量、炉顶温度等 ,其中由于温度是一个滞后很大的参数 ,一般不作为迅…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新钢11号高炉炉身中上部结厚5年多,结厚物的形态变化和形成机理,通过深料线操作、布料矩阵调整、增加鼓风量、优化用焦结构、提高铁水温度、振动筛改造等日常操作手段保证了高炉生产的稳定顺行并成功将结厚物脱落,为今后如何抑制高炉炉身结厚指明了方向.另外,描述了结厚物脱落时高炉炉况、炉衬及冷却壁温度、渣铁成分等方面变化,为今后出现同类炉况提供了判断依据,方便高炉操作者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措施,避免炉凉等异常炉况出现,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天钢3200 m3高炉空料线停炉操作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钢3200m3高炉自投入生产以来,原燃料长期不稳定,造成渣皮频繁脱落,导致冷却壁温度波动异常,严重影响了高炉的稳定顺行,难以保证安全生产.对天钢3 200 m3高炉进行停炉中修,采用“回收部分煤气空料线打水降料面”的方法停炉,将料面降至风口中心线.对停炉全过程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停炉前的准备工作及其炉况调整,采用全风量、炉顶打水,控制炉顶温度保持在350 ~ 500℃,实现了快速、安全停炉.  相似文献   

4.
针对韶钢7号高炉因上料设备故障被迫长时间维持低风量操作所引发的炉况失常现象,通过操作参数,分析引起高炉炉况波动(炉内出现崩料、管道)的原因,通过调整布料矩阵,稳定鼓风湿度,适当提高燃料比,以及降低高炉入炉Zn负荷等手段逐步将炉况恢复至正常生产炉型.  相似文献   

5.
对柳钢4号高炉2004年4月炉况失常的原因和处理过程进行了总结。认为原燃料质量变化,特别是人炉焦炭热性能的急剧下降,引发了炉况波动。在处理高炉悬料时长时间亏料加上冷却设备漏水未及时更换,是导致炉况失常的主要原因。通过集中加净焦和萤石洗炉,及时更换漏水的冷却设备,堵部分风口逐步恢复风量,使4号高炉生产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安钢6号高炉发生异常炉况的过程和采取的应对措施,分析探讨了出现本次异常炉况的原因和在高炉操作技术方面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措施,总结了处理体会.  相似文献   

7.
熊佐恒  陈立春  王宁 《山东冶金》2012,(5):15-16,19
由于新钢5#、6#焦炉干熄焦(9#高炉入炉配比50%)变为水熄焦,焦炭冷强度M40下降约4%,造成9#(2500m3)高炉料柱透气、透液性变差,压量关系紧张,炉况波动较大,甚至悬料。通过上下部调剂相结合稳定炉况,加强管理保证生产,高炉炉况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8.
开发了武钢有限7号高炉炉况诊断系统,包括炉顶料面雷达监测系统、炉身上部料层结构模型、高热负荷区域的铜冷却壁热面渣皮监测模型,以及武钢高炉专家系统中的过程参数计算、炉况状态的模式识别等内容,并建立了案例库和知识库。炉顶料面雷达监测系统和炉身上部料层结构模型能够直观反映高炉料面形状和上部炉料下降过程,为高炉调控布料提供了重要参考。铜冷却壁热面渣皮监测模型为高炉控制炉型、维护铜冷却壁正常运行提供了帮助。过程参数计算可以及时反映高炉炉温变化趋势。炉况状态的模式识别以及案例库和知识库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判断炉况状态,并提出具体的炉况调剂方式的建议。该系统应用后,高炉利用系数、煤气利用率、燃料比技术指标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张文 《冶金丛刊》2009,(4):30-34
广钢炼铁高炉的装备,原、燃料条件均属一般。通过科学探索与实践,提高操作水平,改善高炉炉况。在2008年的生产实践中,高炉炉况顺行状况得到大幅度改善,崩、坐料总次数是2007年的七分之一,每座高炉月平均崩、坐料次数仅为1.28次。  相似文献   

10.
炉顶摄像系统在梅山2#高炉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平 《冶金丛刊》2006,(2):26-28
高炉炉顶摄像系统由炉顶插入微型红外摄像机获取炉内影像,在值班室监视器上在线显示整个料面的气流分布图像,观察溜槽、探尺的运动及料流流股情况,监视炉内管道、塌料等异常炉况。本文对其在梅山2^#高炉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安钢6号高炉发生异常炉况的过程和采取的应对措施,分析探讨了出现本次异常炉况的原因和在高炉操作技术方面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措施,总结了处理体会。  相似文献   

12.
武钢8号高炉投产4年多来一直保持良好操作炉型,对8号高炉的维护经验进行总结,认为合理的高炉炉型设计及生产维护是保证良好操作炉型的关键,介绍了武钢8号高炉维持良好操作炉型的相关技术和生产实践。在生产过程中关注炉型变化,通过软水管理,炉料优化,装料制度调整,加强炉前渣铁排放等手段稳定渣皮,从而达到维持良好操作炉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应的调整宣钢1#高炉受无计划休风的影响,造成炉缸堆积,炉墙结厚,通过加强操作,对上部装料制度进行了相,控制住了炉况的恶化与失常,炉况恢复进程加快,并在操作上有了新的突破,风量水平达到了5300上,产量增加,燃耗降低,炉况实现了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4.
收集某钢铁厂2BF生产数据,结合6σ管理方法,利用Minitab软件对高炉压差以及所选取影响压差波动的操作参数,进行了因果矩阵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高炉压差的主要因素有风量、热风温度、透气性指数和焦比,并验证了这些因素对压差的影响具有显著有效性。在保持原燃料稳定的条件下,采取改进措施,使得压差波动小,炉况稳定,高炉顺行,从而降低了高炉炼铁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高锌原料对高炉生产的危害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韶钢3号炉近几年来入炉锌负荷的情况以及其对高炉生产的危害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采取认真有效调节炉内气流,阐述了高锌原料条件下,保证高炉稳定顺行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冶炼措施及高炉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6.
王虎生 《甘肃冶金》2012,34(6):111-113
通过对高炉炉前环境状况、劳动条件及操作工艺的分析,阐述了炉前潜在的各类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设计和生产技术两个方面,重点分析预防炉前事故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刘颂  刘福龙  刘二浩  吕庆  石泉  刘小杰 《钢铁》2019,54(11):16-26
 为了更精准地评判高炉运行情况,量化高炉指导方针。根据高炉生产过程的特点,应用大数据技术对高炉生产参数与铁水产量和高炉能耗等指标进行数据驱动分析,提出了一种优化高炉生产参数的新方法。首先,对某钢铁厂高炉各工序历史数据进行了采集、清洗、过滤和整合,建立了高炉数据仓库。然后,将多种聚类算法相结合,完成了对高炉炉况变化的详细划分。运用工艺经验与递归特征消除算法相结合,全面筛选得到能够反映炉况波动的强相关变量。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得出Class_a炉况对应的核心参数的最优范围,这对指导现场生产、保持高炉长期稳定顺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这次通过对C高炉生产指标分析,在现有条件下减少入炉焦炭灰分、从而减少SiO2入炉量、合理配备炉料结构、调整操作制度等措施,实现C高炉低硅冶炼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9.
济钢3200 m3高炉实施强化冶炼技术以来,炉况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高炉综合品位高,焦炭及烧结矿质量好,高炉风量、产量提升;第2阶段,受原料资源的限制,焦炭质量变差,烧结矿Al2O3含量高,渣比高,炉缸活性提升困难,风量低,产量下降。结合实际冶炼条件,提出了炉况调整思路,维持了高炉生产系统的稳定,实现了高炉长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20.
莱钢1#750m3高炉已处于炉役后期,炉况恶化,通过选择合理的操作制度、精料,推行标准化操作制度条例,优化高炉操作,加强高炉本体监测维护,坚持钛球护炉,严禁连续低硅高硫或洗炉剂洗炉,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等措施,解决了护炉与强化冶炼的矛盾,保持了高炉长期稳定顺行,实现了高产、优质、低耗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