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砼现浇梁板柱模安装方法,对于多层连续支模应在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可承受全荷载,提前折模应计算确定。理想的支模是几层共同承担施工荷载各层的重量,各屋承提相等荷载。而多层连续支模的不正确设计在广泛应用。通过计算可知连续支模的梁在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能承受最大的施工荷载,改用二次支撑的支模方案可使施工荷载降低到不超过最大施工荷载而达到安全可靠。改进现浇砼支模采用拉片条固定模板,可减少支撑保证结构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万海 《建筑安全》2009,24(12):26-26,31
本文在分析了多层及高层现浇混凝土结构支模的传力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拆模强度表达式,提出了如何利用拆模试件指导模架拆除。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结构特性、转换层施工重点及难点、施工方案的选择、钢管排架进行荷载传递法支模,利用叠合梁原理将转换层结构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叠合成型的施工方案的施工工艺流程、模板支撑体系的布置与荷载传递、模板安装、钢筋的连接绑扎及预插筋的定位控制、混凝土浇筑及裂缝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现浇混凝土楼板和模板支撑荷载传递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鼐 《工业建筑》1989,(5):40-47
本文系对多、高层房屋建筑的混凝土现浇楼板施工中,楼板与模板支撑的荷载如何传递,做了相当多的测试分析,提出了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现浇楼板施工中如何合理地安排支模层数及其周转方式,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楼板施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薛惠敏  季本智  薛洪  李贞亮 《建筑技术》2003,34(11):834-836
在多层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建立“三拆一”楼板模板支撑的荷载传递计算的力学模型,可分析各层楼板受到的荷载,核算楼板在施工阶段承载力是否安全。该计算方法对确定有转换层的支撑方案计算尤为实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IPS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自保温体系的结构型式,从抗风荷载、地震荷载及其最不利荷载效应组合等方面,对其安全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分析表明该体系结构钢筋锚固连接件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远大于体系荷载作用的效应组合设计值(考虑地震荷载时)。由此可见,IPS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自保温体系结构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往往假定新浇筑的楼板自重及其他荷载自上而下通过模架体系依次传递给最下一层模架上,但实际上随混凝土强度的增长,结构梁板、柱和墙等逐步参与分担模架体系的工作。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实测框架结构楼面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钢管支撑轴力与楼板钢筋内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多层模板支撑系统中模板钢管支撑承载与楼板分担承载的时变关系。  相似文献   

8.
施工期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力体系是由低龄期的混凝土构件和模板支撑系统组成。由于施工期间的结构是一个时变结构,其材料属性、边界条件、荷载都随时间变化,所以很难确定其竖向荷载的传递规律。通过对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对施工过程中楼层浇筑、支撑拆除等关键工况的模拟,得到施工期间竖向荷载的传递规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模层数和拆模时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层建筑施工中多层钢管模架体系荷载传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文超  徐增祥 《建筑施工》2006,28(2):121-123
通过实测框架结构楼面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钢管支撑轴力与楼板钢筋内力的变化规律,探索多层模板支撑系统中模板钢管支撑承载与楼板分承载的时变关系。从实测钢管支撑轴力与钢筋内力及混凝土强度的数据可看出,以每层7~10d为施工周期,现浇层对其下第二层的荷载传递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浇混凝土多层楼板连续支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工程方案设计、施工管理、混凝土浇捣、支架制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1.
施工期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力体系是由低龄期的混凝土构件和模板支撑系统组成。目前,采用有限元方法和简化方法来计算竖向荷载在混凝土构件和模板支撑间的分布。在有限元方法和简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近似计算方法。根据施工过程,确定一些基本结构,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出基本结构中竖向荷载在混凝土构件和模板支撑间的分配系数,然后按照施工过程进行分析,能够简便地计算出施工期间混凝土构件和模板支撑所承受的荷载。  相似文献   

12.
13.
留后浇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短暂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工期间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时变体系。通过预应力等效荷载分析和梁板柱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阶段受力分析,计算作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上的荷载。将留后浇带预应力混凝土梁模拟为弹性支座梁,研究了留后浇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预应力等效荷载和施工荷载直接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施汉仁  沈高  孙力彤 《山西建筑》2006,32(17):68-69
通过高层建筑结构算例,考虑施工过程分层施加竖向荷载的作用,对高层建筑结构内力计算进行了分析,得出较为符合实际的考虑施工加载过程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合景大厦体型复杂,在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结果比较的基础上,主要用数值风洞模拟方法研究了该大厦所受风荷载的特点。通过多种方案的计算分析发现:大厦屋顶大面积悬臂结构对总体风荷栽影响较大,但开口后可适当减小悬臂结构上的平均风荷栽,也可大大减少其脉动风压;弧形墙侧边悬臂结构对整体风荷栽的影响小,但应重视其局部风压的取值;大厦弧形表面可有利于减小迎风面的最大平均风压,而周围环境对舍景大厦风荷载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往复荷载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预应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深入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工程意义。在往复荷载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材料和力学行为复杂,需要借助数值模型加以准确模拟。本文基于杆件结构纤维模型程序,编制了预应力混凝土杆系结构及构件的数值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本文对往复荷载下的一榀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试件和一榀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试件,以及一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柱试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由于采用了合理而准确的材料滞回模型并合理考虑了预应力的影响,本文开发的杆系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往复荷载下预应力混凝土杆系结构或构件的滞回特性,可以用于预应力混凝土实际结构的计算分析及其受力机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简要讨论了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风荷载、结构体系、钢管砼结构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人防工程设计时采用等效静载形式,由于动、静荷载计算特征性质不同,相互之间难于直观的比较,从而给设计及研究工作带来很多不便。等价等效静载是将有关动我特征内容(如构件强度设计安全系数不同,材料强度提高系数等)全部反应到拟研究的等价等效静载的数值内,从而可直接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及有关图表进行人防结构设计而不必再考虑动载特征之影响。可使民用结构设计人员也能准确的完成上述两规范要求的防护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9.
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特性的实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现场实测 ,力图全面准确地把握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的基本特征。特别介绍在施工现场采用多种量测手段较全面地对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荷载、材料、内力、变形等特征进行的全周期量测 ,以及捕捉到的重要现象。通过对现场实测数据的分析和讨论 ,获得了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基本特征以及荷载传递的规律。发现楼板随着新浇混凝土强度和刚度的增长 ,在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早期徐变等作用下 ,将逐渐承担其结构自重 ,从而使整个结构的荷载不断地进行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20.
赵勇  王晓锋  姜波  程志军 《施工技术》2012,41(6):33-36,57
总结了国内外标准的施工阶段风荷载标准值取值规定,并分析了我国主要城市不同重现期风压的关系。以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对施工阶段的主体结构和施工辅助设施结构,提出了施工阶段风荷载标准值修正建议,通过算例说明了建议的应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的附录A部分采纳了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