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调节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将浓淡燃烧与分级燃烧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是一种同时具有高效、稳燃、低NOx排放、防结渣及防高温腐蚀性能的新一代旋流燃烧器。通过在410t/h及670t/h锅炉上的冷态及热态试验,研究了直流二次风、中心风及一次风对射流结构及实际运行的影响,给出了新型燃烧器的运行操作方法,其中一些结论也适用于其它旋流煤粉燃烧器  相似文献   

2.
浓淡燃烧技术即煤粉高浓度燃烧技术,采用该技术能使锅炉煤质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提高锅炉调峰能力,降低XOx排放量,保护环境,适合我国对现有直流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圆燃烧方式锅炉的改造。文章介绍了浓淡燃烧技术在山东黄岛发电厂400t/h炉上进行浓淡燃烧技术的改造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径向旋流浓淡煤粉燃烧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径向旋流浓淡煤粉燃烧器的冷、热成试验,分析了该型燃烧器的特点,对其燃烧特性、低负荷稳燃能力、运行安全性及调节特性进行了探讨,指出该型燃烧器综合浓淡燃烧与旋流燃烧的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低NOx煤粉燃烧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能减少锅炉煤粉燃烧过程NOx生成的低NOx燃烧器。采用该燃烧器燃烧方式为浓淡燃烧,它不但可使NOx生成量减少,还能使燃烧稳定;它有既能减少燃料NO的生成量,又能减少热力NO生成量。文章还通过实例表明:水平左右浓谈燃烧方式优于垂直浓淡燃烧方式,可防止炉内结渣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对煤粉浓淡分离燃烧技术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分析了浓淡分离燃烧对煤粉的着火及NOx排放的有利影响的物理基础及其可被利用的程度。同时指出了它可能带来诸如对低挥发分煤的飞灰碳含量增加、水冷壁管的高温腐蚀及引发炉膛结焦等负面效应.如能注意.并认真解决这些可能发生的问题,则该技术对不同的煤质能收到程度不同的稳燃效果.否则使用浓淡分离燃烧器的锅炉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完全失败.为了充分利用浓谈燃烧技术的优点,而又要避免它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本文作者提出了在一次风进入燃烧器后,使其在着火区域实现煤粉的局部浓淡分离燃烧方案,这可能是正确利用浓淡燃烧技术优点的方向.本文作者已在华中理工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立了此项目,其目的是利用该技术降低双通道通用煤粉燃烧器NOx的排放量,而不是为了调峰与稳燃。本文还指出了双通道通用煤粉燃烧器的稳燃能力要比浓淡然烧器强得多,是至今为止解决大型四角燃烧无烟煤锅炉的稳燃与低负荷运行唯一可靠的途径。它巳可与W形火焰锅炉相竞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浓淡分离燃烧对煤粉的着火及NOx排放的有利影响的物理基础及其可被利用的程度,同时指出了它可能带来诸如对低挥发分煤的飞灰碳含量增加,水冷壁管的高温腐蚀及引发炉膛结焦等负面效应,如能注意,并认真解决这些发生的问题,则该技术对不同的煤质能收到程度不同的稳燃效果,否则使用浓淡分离燃烧器的锅炉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完全失败。为了充分利用浓淡燃烧技术的优点,而又要避免它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本文  相似文献   

7.
对分别使用垂直浓淡和水平浓淡燃烧器的1025t/h锅炉炉内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研究了这两种燃烧器的燃烧特性,比较了两种燃烧方式在不同浓淡比工况下的着火热、燃尽率和炉内温度,以及结渣倾向和低负荷时的稳燃情况。  相似文献   

8.
廖志武 《江西电力》2004,28(3):8-10
论述了水平浓淡煤粉燃烧技术的稳燃能力及低NOx排放原理,通过实例考察了水平浓淡煤粉燃烧、二次风配风方式、炉内氧量对NOx排放量的影响,以及水平浓淡煤粉燃烧技术的低负荷稳定燃烧能力。说明水平浓淡煤粉燃烧技术是低负荷稳燃及降低NOx排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浓淡偏差直流燃烧器炉内燃烧过程及NOx生成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浓淡偏差直流燃烧器炉内燃烧过程及NOx生成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改变浓淡比和煤粉量分配对炉内燃烧过程及NOX生成量的影响,研究和比较了水平浓淡偏差燃烧器与垂直浓淡偏差燃烧器的燃烧特性以及NO x排放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三菱PM燃烧器的发展已有十多年,最近又推出了“超低PM燃烧器”。经过分析研究,本文认为“超低PM燃烧器”的技术关键是两级弯管浓淡分离,基本原理是“燃烧器外浓淡燃烧”加“燃烧器内浓淡燃烧”的两级浓淡燃烧。  相似文献   

11.
刘小平  叶萌 《中国电力》1994,27(12):31-32
燃用福建无烟煤的高回流燃烧器及其应用福建漳平电厂刘小平,叶萌1前言在福建省的煤炭储量中,大部分为低挥发份无烟煤,可燃基挥发份含量只有2%~5%,其着火、稳燃和燃烬都很困难、燃烧特性极差。从多年燃烧低挥发份无烟煤的经验中可知,单一的依靠煤粉浓淡燃烧分流...  相似文献   

12.
简述水平浓淡燃烧技术在东锅公司燃烧设备中的工程应用概况,总结经验并指出不同的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水平浓淡燃烧器的特点,通过比较阳逻电厂300MW机组燃烧器改造前后的各项参数.证明水平浓淡燃烧有效地改善了锅炉的低负荷稳燃性能,同时提高了锅炉热效率。  相似文献   

14.
1前言玉门电厂锅炉目前普遍存在煤种多变、煤质下降、燃烧稳定性差,机组调峰要求高及低负荷稳燃用油量增加的状况。因此,提高燃烧稳定性和低负荷稳燃能力已成关键。浓淡燃烧技术是一种稳定和强化燃烧的手段。它是根据高浓度煤粉强化燃烧理论,借鉴国内研究成果,1987年,西安交通大学提出在水平方向上实现一次风在燃烧器出口向火侧煤粉浓度高,背火侧煤粉浓度低的浓淡燃烧构思,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成功地应用在江西分宜,新疆拜城,陕西韩城、户县、延安、澄县等地电厂。提高了低负荷时炉内燃烧稳定性和对煤种适…  相似文献   

15.
新型水平浓淡风低NOx煤粉燃烧器在贫煤锅炉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13  
阐述了煤粉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机理,同时介绍了水平浓淡燃烧技术的思路和低NOx排放的原理,利用一种新型的二次风喷口水平摆动的水平浓淡风煤粉燃烧器对一台300MW燃贫煤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并对影响NOx排放量和飞灰可燃物含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得到了一风速,油二次风挡板开度,二次风副风方式,干净人风水平摆角,燃尽风的投运,煤粉火嘴的切换,以及炉膛出口氧量等运行参数对飞灰可燃物含量和NOx排放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平浓淡燃烧技术能大幅度降低NOx的排放量,同时能够保持较高的燃烧效率及很强的低负荷稳燃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可控浓淡旋流燃烧器浓淡分离的原理及试验结果,利用回流区搅拌均匀反应热理论模型,结合风粉射流浓淡分离特点及颗粒浓度分布实验结果,通过热质交换平衡分析,建立了一个旋流燃烧器浓淡煤粉在回流区着火及气流火焰稳定性综合模型,求解得到燃烧器稳定着火燃烧的特征参数及燃烧器结构、运行参数地着火的影响,获得使煤粉稳燃的最小回流区长度及主流煤粉浓度,并结合工业性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径向浓缩旋流煤粉燃烧器具有分级分离燃烧特性,可有效地防结渣,防高温腐蚀、本文分析了其机理,并进行了空气动力特性的模拟试验研究,实际应用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横置式稳燃腔煤粉燃烧器浓淡煤粉燃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稳燃腔燃烧器有关回流量的实验数据和浓淡分离装置的有益参数,并介绍了其在670t/h锅炉上应用的情况。图5参2  相似文献   

19.
国外低NOx煤粉燃烧器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阶段燃烧型、浓淡偏差燃烧型、烟气再循环燃烧型3种低NOx煤粉燃烧器的技术原理.在总结国外新型低NOx煤粉燃烧器技术的基础上,对开发国产新型低NOx煤粉燃烧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煤粉浓淡分离燃烧技术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浓淡分离燃烧对煤粉的着火及降低NOx的物理基础以及可被利用的程度。同时指出可能带来诸如低挥发份煤的飞灰碳含量增加、水冷壁管的高温腐蚀及引发炉膛结焦等负效应。为此提出了在一次风进入燃烧器后,使其在着火区域实现煤粉的局部浓淡分离燃烧方案,这可能是正确利用浓淡燃烧技术优点的方向。作者已在华中理工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立了此项目,旨在利用该技术降低双通道通用煤粉燃烧器NOx的排放量,而不是为了调峰与稳燃。指出双通道通用煤粉燃烧器的稳燃能力要比浓淡燃烧器强得多,是至今为止解决大型四角燃烧无烟煤锅炉的稳燃与低负荷运行唯一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