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像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是一种安全、近期疗效肯定、并发症少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肝癌、肺癌、肾上腺恶性肿瘤、骨肿瘤及脾功能亢进的治疗。RFA与动脉栓塞化疗、化学消融或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等联合应用,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介入治疗肿瘤的方法,将会进一步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Ⅰb-Ⅱb期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栓塞的临床疗效、病理学改变.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5例宫颈癌患者实施术前动脉介入化疗,抗癌药物为顺铂、表阿霉素和博来霉素,灌注化疗后用明胶海绵栓塞肿瘤供血动脉.结果 75例宫颈癌患者经1~2次术前介入性化疗后顺利手术切除;术后标本病理切片中可见大量坏死组织及淋巴细胞浸润,其中组织学完全缓解3例.结论 宫颈癌术前介入性化疗可有效缩小肿瘤体积、减少术中出血,部分患者达到组织学完全缓解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介入在骨和软组织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经病理证实的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动脉内灌注化疗和(或)栓塞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病理改变。结果动脉灌注化疗和(或)栓塞治疗后23例疼痛缓解或消失;19例软组织消肿,肿瘤缩小;22例在介入治疗后1周内又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显示瘤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液化,以并用栓塞治疗者更为显著。肢体肿瘤患者66.4%(10/15)行保肢手术。结论介入治疗是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选择性动脉介入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31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根据肿瘤部位分别行超选择性舌动脉、颌内动脉、面动脉介入灌注化疗,其中明胶海绵颗粒栓塞11例。化疗药物采用顺铂(CDDP)、5-FU、甲氨碟呤(MTX)、表阿霉素(EPI)等2~3种联合应用。结果31例头颈部恶性肿瘤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和栓塞,半月后肿瘤体积缩小21例(占67.8%);肿瘤溃疡面缩小8例(占25.8%);未见明显变化2例。组织学疗效:19例介入治疗后接受手术,10例栓塞后的手术标本均为显效,栓塞标本近栓塞的血管处坏死程度重;9例未栓塞标本为有效。19例手术标本病理观察有效率94%。术中见肿瘤缩小,边界清楚,出血减少。19例术后目前仍生存15例(占78.9%),存活时间1~7.5年。结论术前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晚期胰腺癌经动脉化疗或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胰腺癌患者分为两组,18例行动脉化疗或栓塞(介入治疗),另18例行全身化疗。结果介入治疗组临床受益反应有效率为55.6%(10/18),全身化疗组为16.7%(3/18)(P0.05)。结论胰腺癌的动脉化疗虽未能提高远期生存率,但能提高临床受益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疗效。方法对3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先行化疗灌注,再用明胶海绵颗粒及明胶海绵条进行栓塞。结果3例肝右叶巨块型肝癌破裂均一次性栓塞成功,其中1例加用超液化碘油已带瘤生存20个月。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急诊止血效果显著,可达到止血和治疗肿瘤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2009年世界肿瘤介入学术大会”的评论看当今肿瘤介入治疗的发展方向。方法通过对大会发言稿的统计观察,按内容分类,以数字表达介入治疗新动向。结果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为主的肿瘤治疗方法己不再是热门话题,各种物理治疗,如射频等已强劲崛起,肿瘤的多途径治疗格局已形成。结论介入医师必须改变单一方法治疗肿瘤,多方法联合是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前行动脉化疗栓塞的价值和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6年资料完整的早期宫颈癌132例,其中试验组70例,子宫根治术前行经导管介入化疗栓塞术,对照组62例单纯行宫颈癌根治术。试验组在介入术后观察患者短期临床症状,妇科检查观察介入治疗前后瘤体形态学变化,评价介入治疗近期疗效。试验组术后14d行宫颈癌根治术。两组根治术中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切除组织病理观察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脉管侵犯、阴道切缘侵犯等高危因素指标。长期随访患者生存及肿瘤情况,统计3年期生存率及复发率。评价远期疗效。结果试验组介入术后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或消失,妇科镜检肿瘤体积均有缩小,部分完全缓解,短期介入治疗总有效率达87.14%。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394±104)ml 和(3.64±0.62)h,较对照组(466±110)ml 和(4.51±0.57)h明显减少(T检验,P<0.05)。术后病理学比较,试验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宫旁浸润、阴道切缘侵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脉管侵犯在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随访3年期间,试验组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3年生存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术前行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臂CT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77例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患者治疗后作C臂CT。其中13例化疗栓塞前后均作C臂CT并利用其Integris3D-RA工作站行三维重建,然后对栓塞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77例患者均能清晰显示肿瘤外周边缘及肿瘤实质的栓塞情况。13例化疗栓塞前作C臂CT检查者,除显示与CT所见相同外,尚有3例显示出肝内微小瘤灶。结论C臂CT技术是继常规CT之后,因血管内介入检查中需要观察层面图像,评价治疗效果、制订手术方案而采用的一种高新技术。C臂CT服务于DSA诊疗现场,便于制订手术方案。相比于常规CT平扫能提供更直观、更丰富、更准确的信息。可用于多系统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0.
介入方法治疗肝癌效果较好,已被公认为肝癌的非手术治疗首选方法。但肝癌介入治疗后的复发、转移问题,影响其远期生存率。规范肝癌的介入治疗十分必要,其中包括严格掌握肝癌介入治疗适应证;精细介入手术操作;对患者实施优化的“个体化”方案;制定疗效观察、分析的客观指标和方案。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包括经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热消融治疗,放射治疗,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细胞因子和基因治疗,联合介入后二期外科手术切除和肝肿瘤切除术后的预防性介入治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