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评价新型左盘无铆型卵圆孔未闭(PFO)封堵器经导管植入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20只健康成年犬,经皮房间隔卵圆窝穿刺、球囊扩张术建立犬PFO模型。将20只犬分为实验组(植入左盘无铆型PFO封堵器)和对照组(植入双铆型PFO封堵器),每组10只。术后1、2、3和6个月分别通过对心脏大体标本、光镜、电镜检查,评价新型封堵器植入后内皮化过程,观察有无残余分流、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果 20只犬均成功进行了房间隔卵圆窝穿刺和球囊扩张术,右房造影可见对比剂由右房进入左房,成功建立了犬PFO模型。 实验组左盘无铆型PFO封堵器植入成功率为10/10,对照组成功率为9/10。19只犬术后1、2、3和6个月分别取出心脏大体标本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两组PFO封堵器的位置均无移位,无合金丝断裂,封堵器表面未见血栓形成和赘生物附着。术后1个月实验组封堵器双侧盘面可见薄层透亮组织覆盖,病理和电镜检查证实为纤维组织和内皮细胞,盘面无血栓和赘生物。至术后6个月,封堵器表面组织逐渐增厚,封堵器边缘与周围心脏组织融合。术后1个月对照组封堵器左侧盘面除中央铆钉外可见纤维组织和内皮细胞覆盖,术后6个月1只犬的左盘铆钉上仍无组织覆盖。结论 新型左盘无铆型PFO封堵器设计科学,与双铆型PFO封堵器相比较,完全内皮化的时间缩短,可有效的封堵PFO,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导管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ASO)治疗50岁以上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50岁以上ASD患者,与同期132例50岁以下ASD患者进行对照.两组术前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筛查确定诊断,并评估右房右室内径和肺动脉收缩压,封堵前经食管超声(TEE)评价缺损大小和与周边组织关系.所有病例在透视及超声引导下经导管置入ASO堵闭ASD,并在术后3个月内随访超声检查.结果 TEE测定ASD直径及球囊测定ASD伸展径两组无差异(P分别为0.22和0.07)  相似文献   

3.
孙守刚  白锋  赵锋  王琼英  胡浩 《工业加热》2013,(11):890-894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边缘不足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16例继发孔型ASD伴部分边缘缺乏或边缘 < 5 mm 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其中主动脉侧缘不足4例,左房后上缘不足2例,左房后壁缘不足2例,上腔静脉侧缘不足3例,下腔静脉侧缘不足4例,左房后壁缘合并下腔静脉侧缘不足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MSCT检查,观测ASD的位置、大小、形态、残缘状况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MSCT测量ASD的最大伸展轴径,选择不同型号、规格的封堵装置,术中通过TTE引导和监测封堵器的放置,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TTE测得16例患者的ASD直径6 ~ 30 mm,平均(17.68 ± 7.80)mm,MSCT测得ASD直径6 ~ 33 mm,平均(19.62 ± 9.33)mm,封堵器直径9 ~ 40 mm,平均(24.50 ± 10.02)mm。术前TTE测得ASD直径与封堵器直径的相关系数(r)为0.71(P < 0.05),MSCT测得ASD直径与封堵器直径相关系数(r)为0.99(P < 0.01)。15例患者封堵成功,1例左房后壁缘合并下腔静脉侧缘不足封堵失败。TTE漏诊1例ASD,MSCT无漏诊病例。MSCT还发现2处其他畸形,1例为肺动脉畸形引流,另1例为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MSCT能对边缘不足ASD准确诊断和精确测量,MSCT测量ASD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相关性更好,MSCT术前检查及指导边缘不足ASD封堵是一种可行、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估新型国产镍钛合金封堵器封堵犬左心耳的临床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清洁级健康成年杂种犬14只,采用自主研制的新型国产镍钛合金左心耳封堵器,经股静脉途径穿刺房间隔封堵左心耳。分别于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通过解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等方法观察封堵效果。结果 14只实验犬中11只成功植入封堵器(其中2例因术中封堵器大小不合适,回收后再次植入成功),2例房间隔穿刺时穿刺针误入心包引起心包积液而终止手术,1例术后随访发现封堵器脱入左心室,无其它手术并发症。术后各时间点分别处死实验犬,术后1个月大体观察见封堵器表面覆盖稀疏细胞,其上有内皮细胞,未见血栓及赘生物。术后3个月TEE检查见封堵器形态、位置良好,左心耳被完全封堵,左心房内无血栓形成;大体解剖见封堵器表面完全被内皮细胞覆盖,肝、肾、脾脏无血栓栓塞或梗死灶。结论 新型国产镍钛合金封堵器经导管封堵左心耳完全可行,中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杨志宏  吴弘  秦永文 《工业加热》2009,(10):753-756
目的观察用自制新型左心耳封堵器堵闭犬左心耳后对左房及毗邻解剖结构的影响。方法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左心耳封堵器经导管封堵20只犬的左心耳。分别于术前和术后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房内径和容积,以及左上肺静脉血流速度和左房室瓣血流速度;并于术后行左心耳造影及左冠状动脉造影。结果14只犬成功植入封堵器。术后经胸超声及造影检查见封堵器无移位,左心耳完全堵闭,封堵器植入后左房内径和容积,以及左上肺静脉血流速度和左房室瓣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正常显影。结论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左心耳封堵器堵闭犬左心耳不影响左房以及毗邻解剖结构的功能,此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在实验犬模型上评价新型左心耳封堵器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   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左心耳封堵器经导管封堵20只犬的左心耳,并于术后2周至6个月观察封堵器表面内膜生长情况、有无血栓和移位。采用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封堵器表面内膜及内皮生长情况。透射电镜检查内皮及组织细胞有无生长异常。结果 14只犬即刻成功植入封堵器。术后检查封堵器无移位,表面无血栓,左心耳完全封闭。光镜及扫描电镜检查显示,术后1个月封堵器表面覆盖纤维内膜组织,上有内皮细胞生长,3个月则完全被内皮覆盖。透射电镜检查见内皮细胞、封堵器附近心房肌肌节及线粒体形态、结构正常。肉眼及光镜下见肺、脾、肝、肾无栓塞或梗死表现。结论 新型左心耳封堵装置操作方便、安全可行,长期植入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介入法建立犬房间隔缺损(房缺)模型提供相关的应用解剖资料,分析DSA下建立犬房缺模型的操作要点。方法解剖测量15只(雄9,雌6)健康成年杂交犬心脏标本,得出犬房间隔的相关解剖参数;分析5只活体犬心脏三维CT结果,根据获得的透照体位及角度对20只犬进行房间隔穿刺。结果房间隔长(17.8±4.3)mm,宽(14.5±3.8)mm,卵圆窝长(11.2±2.7)mm,宽(8.7±1.9)mm。卵圆窝中点距冠状窦口中点(7.2±1.3)mm;距膜性房间隔中点(9.9±1.5)mm;距右房室瓣隔侧瓣中点(13.6±3.1)mm和距主动脉隆凸底部的中点(12.1±2.3)mm。卵圆窝中点距左房室瓣前瓣中点距离为(11.3±1.9)mm。房间隔平面与矢状面成角15°±5°,与冠状面成角75°±5°,采用右前斜75°±5°行犬房间隔穿刺,20只犬中18只成功建立房缺模型,1只因心脏压塞死亡,1只因误穿入左室死亡。结论建立犬房缺模型应该根据犬房间隔解剖特点和空间位置,来把握DSA下房间隔穿刺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同期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合并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 4例患者,年龄为12~26岁.术前超声检查提示VSD合并ASD.VSD均为膜周部缺损,缺损直径3~6 mm,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2~6 mm.ASD均为继发孔型,缺损直径5~8 mm.4例患者均于术中先行左心室造影,确定VSD适合封堵后,先行VSD封堵,最后行ASD封堵.结果 4例患者均经导管一次封堵治疗成功.左心室造影显示VSD呈囊袋型3例,囊袋直径分别为4、5和10 mm,封堵器的直径分别为4、8和1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经皮房间隔穿刺和球囊扩张法制备犬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22只健康成年犬,经皮房间隔卵圆窝穿刺、球囊扩张术制备犬PFO模型,对其中2只犬的卵圆窝穿刺点进行病理学等检查。结果 22只犬均成功进行房间隔卵圆窝穿刺和球囊扩张术,右房造影可见对比剂由右房进入左房,成功建立了犬PFO模型。完成房间隔卵圆窝穿刺及球囊扩张平均用时(25.1 ± 5.1)min,X线曝光时间平均(5.8 ± 1.6)min。穿刺前右心房平均压为(1.9 ± 0.8)mmHg,穿刺后测得左心房平均压为(2.5 ± 0.7)mmHg。对2只犬的心脏大体观察见心包膜完整;房间隔卵圆窝缺损分别为5 mm × 6 mm和6 mm × 6 mm,缺损周边均见少量淤血,未见血栓附着,余心内膜均完整。结论 经皮穿刺犬的房间隔卵圆窝、球囊扩张方法制备PFO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作为新型栓塞材料在治疗肺血管瘘道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肺血管瘘道畸形5例,包括肺动静脉瘘4例与肺动脉左房瘘1例,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对供血动脉行经导管封堵治疗.结果 5例栓塞均获得技术成功,未见封堵器脱落移位,局部右向左分流消失,股动脉血氧饱和度由术前78.2%上升至术后94.5%.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用于肺血管瘘道畸形的经导管治疗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