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刘玉金  陈伟  范正军  曹静  王宇鹏  刘磊 《轧钢》2020,37(4):103-105
针对0.35 mm规格无取向中低牌号硅钢薄带套筒卷取无法保证连续批量生产及卷取质量的问题,对其卷取工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卷取张力、张力锥系数、张力锥作用卷径系数以及皮带助卷器压力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卷取参数的优化试验,确定了0.35 mm规格无取向中低牌号硅钢薄带的无套筒卷取最优工艺参数,下线钢卷质量良好。薄带无套筒卷取工艺在酸轧机组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钢卷内圈质量,还降低了套筒的周转与消耗,从而降低了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取向硅钢的卷取质量直接影响到钢卷在后工序流转过程中成材率等重要指标,针对某取向硅钢机组卷取塔形缺陷,分析了卷取塔形缺陷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优化氧化镁涂层及干燥工艺,改善了带钢表面氧化镁状态及厚度均匀性,通过优化卷取张力参数、保证套筒尺寸精度及提高带头卷取质量等措施,保证了钢卷层与层之间的间隙,避免了层与层之间的错动,消除了卷取塔形缺陷,提高了带钢的卷取质量,使取向硅钢冷轧工序成材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取向硅钢的卷取质量直接影响到钢卷在后工序流转过程中成材率等重要指标,针对某取向硅钢机组卷取塔形缺陷,分析了卷取塔形缺陷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优化氧化镁涂层及干燥工艺,改善了带钢表面氧化镁状态及厚度均匀性,通过优化卷取张力参数、保证套筒尺寸精度及提高带头卷取质量等措施,保证了钢卷层与层之间的间隙,避免了层与层之间的错动,消除了卷取塔形缺陷,提高了带钢的卷取质量,使取向硅钢冷轧工序成材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轧钢》2020,(1)
正日前,薄规格高牌号无取向硅钢35BW440在本钢板材冷轧厂成功下线,标志着本钢产品再向高端拓展,填补了本钢0.35mm薄规格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空白。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作为无取向硅钢重要的发展方向被众多硅钢生产企业所关注,其产品发展具有牌号系列化、需求多功能化、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其生产质量也是衡量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工艺装备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同时,受益于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家电行业变频技术的实施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兴起和电机节能及高效化发展等有利条件,国内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需求将持续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5.
取向硅钢带头卷取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钢卷在后工序流转过程中的成材率等重要指标,而薄带钢带头卷取褶皱是卷取质量异常较为常见的形式之一。针对薄带钢带头卷取褶皱问题,经过分析,通过调整助卷皮带松紧度及抱臂小翻板的角度,避免了横向褶皱的产生;通过提高出口辊组精度管理,从根本上消除了带钢纵向卷取褶皱的隐患。  相似文献   

6.
秦红波  滕洪宝  陈彤  徐芳 《轧钢》2017,34(6):62-65
卷取温度是影响带钢组织性能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受头尾板形、速度变化等因素影响,薄规格带钢卷取温度控制较为困难。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1 580 mm热轧生产线采用优化钢种族、差异化的目标卷取温度策略和干头温度补偿等手段,较好地提高了薄规格带钢卷取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和头尾温度控制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林海海  常安  于孟  文杰 《轧钢》2016,33(3):25-28
对冷轧镀锌薄带钢下线存在明显的翘曲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卷取工艺参数对翘曲的影响,建立了带钢上下表面纤维塑性应变差与卷取张力的关系式,研究了不同卷径位置该关系的变化规律,制定了合理的卷取张力参数,包括镀锌线卷取张力硬芯倍数及硬芯卷径。结合现场切片翘曲数据,制定了最优卷取工艺参数,改善了镀锌汽车板的翘曲程度。  相似文献   

8.
张少红  李秀军  赵胜昔 《轧钢》2013,30(1):58-60
针对冷轧带卷存在心形卷缺陷的问题,分析了卷取机内套筒的受力情况,以及内套筒所用的焊接钢管的屈曲规律,得出套筒所受环向应力较大是其主要原因,通过采取较低的卷取张力、选择合适的带钢表面涂油量、对应不同的卷重选用合适壁厚的套筒等措施,可避免心形卷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林海海  常安  孔凡庆  于孟  王凤琴 《轧钢》2017,34(3):39-43
对冷轧镀锌带材塌卷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现场塌卷数据统计,提出塌卷产生的力学机理。建立了不同卷取工艺参数下钢卷力能参数分布规律,分析了钢卷卸卷前后层间径向及切向应力变化,根据不同硬芯工艺参数下塌卷极限应力仿真结果,制定了不同厚度带材卷取张力最优值,包括卷取张力硬芯倍数及硬芯卷径,镀锌卷塌卷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0.
冷轧基料由于用途或客户的需求不同其工艺制度也大相径庭,有730℃高温卷取的连退卷,还有580℃低温卷取的罩式退火炉用钢(以下简称罩退钢)。在成分相同情况下,其工艺制度的差异会在最终产品上有不同的表现。首钢京唐公司近期生产的冷轧罩退钢在卷取建立张力的时候出现明显的拉窄情况,需要切除,降低了成材率。技术人员通过调整张力、层冷模式、卷取速度等方式消除了此缺陷,使产品质量和成材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张晓宇  陈静  崔熙颖 《轧钢》2021,38(6):54-59
针对某1 420 mm冷连轧机组成品卷带钢头尾出现划伤的问题,从卷取张力波动入手,首先对头尾起步建张对带钢挫、划伤缺陷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分别选取正常卷带钢和问题卷带钢的工艺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头尾建张对带钢挫、划伤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该1 420 mm冷连轧机卷取机组存在张力波动问题,首次张力波动发生在距离钢卷尾部约150 m处,第2次张力波动发生在距尾部约40 m处;张力波动使带钢卷取得不够紧密,会产生滑移而形成松动层,加上运输等外部因素,造成松动层处层与层之间相互摩擦、碰撞,最终造成带钢挫、划伤缺陷。通过对卷取头尾张力波动不大于0.5 MPa、张力变化率不大于1.24 N·s-1,速度变化率不大于12 m·s-2,紧密系数大于1.25的控制,带钢松卷和挫、划伤缺陷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保证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结刚 《轧钢》2022,39(2):96-101
针对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2 250 mm热轧板厂厚度h≤2.5 mm高强钢、热成形汽车用钢、700 MPa以上宽厚规格高强钢等钢种卷取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卷形缺陷,分析了卷形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生产表明:通过对辊道速度的修正、对夹送辊辊缝偏差的控制以及张力转换系数的调整,有效控制了厚度h≤2.5 mm高强钢内塔、外塔缺陷,钢卷返修比例由27%降至约5%;通过对层间系数的修正、对张力转换斜率及助卷辊压力和芯轴膨胀系统压力的调整,有效控制了热成形汽车用钢扁卷缺陷,钢卷返修比例由0.63%降至约0.32%;通过对冷却均匀性控制、张力控制、对尾部进行热补偿,有效改善了700 MPa以上宽厚规格高强钢的层错缺陷,提高了卷形质量,增强了产品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卷取是冷轧板带生产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优劣。而卷取张力的稳定性将对板型、尺寸精度以及产品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以冷轧带钢的生产为背景,对卷取恒张力控制系统的特点以及控制方式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以西门子 T400工艺板为控制核心,应用自适应控制理论的相关知识,探讨了张力控制系统的增益自调度PID 控制算法,保证了系统张力控制的精度,实现了对卷取过程中的恒张力控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夏焕梅 《轧钢》2021,38(4):112-116
X70、X80等高级别管线钢采用超快冷及低温卷取的生产工艺,然而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模型对带钢跟踪丢失、冷速较小产品性能不合及卷取温度波动等问题。为此,改造了层冷设备、开发了层冷区域冷检跟踪检测功能、优化了一级自动化过程控制及CTC模型控制参数等,使高级别厚规格管线钢冷却速率由20 ℃/s提高到30 ℃/s,解决了低温卷取带钢跟踪丢失及卷取温度波动大等问题,带钢性能显著改善,实现了高级别厚规格管线钢高效、低成本生产。  相似文献   

15.
张星  栗建辉  侯明山  邢天庆 《轧钢》2021,38(1):31-35
配置短距离、快速冷却层流系统的FTSR生产线具备较好的控轧控冷条件,可充分利用细晶强化生产高强度低合金热轧带钢,但薄规格钢卷普遍出现扁卷缺陷,影响后续加工。为探究扁卷机理,计算了试验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并通过热模拟试验,研究了试验带钢轧后冷却的相变行为。结果表明,短距离快冷模式下热轧带钢在层冷线上相变孕育期缩短,相变提前结束,轧后高温奥氏体相变并非是钢卷扁卷的原因,其真正原因是卷取机设备能力的限制。为此,进行了钢卷延迟卸卷和减小卷重试验,结果表明热轧批量生产的较薄规格钢卷应延迟100 s卸卷,并控制钢卷目标卷重在18 t以内,能够有效解决薄规格高强钢卷扁卷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明金 《轧钢》2010,27(4):52-54
针对莱钢1500mm热轧宽带生产线生产部分品种规格时出现塌卷缺陷的问题,分析了卷取张力、带钢断面形状、卷取温度、卷筒涨缩、助卷辊辊缝设定对卷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