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自1992年以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6例患者均符合西医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入院后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4例中,男24例,女30例;年龄34~82岁,平均54.6岁;病程1个月~1年32例,1年以上22例;病位:左心衰21例,右心衰23例,全心衰10例;全部病例均经心电图、彩超、X线检查证实。对照组32例患者,其临床资料与治疗组相似,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 西药治疗 给予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控制水钠潴留、消除诱发因素的药物,配合扩血管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HF诊断标准且心功能NYHA分级在Ⅱ~Ⅳ级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的强心汤口服,治疗21 d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F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3.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然  冯书文 《河北中医》2000,22(3):212-21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47例应用以能心络A3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与刺五加注射液静脉点滴(40-60ml,每日1次),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26例采用西医常规疗法。结果 总有治疗组87.2%,对照组65.4%,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以通心络A3胶囊口服配合刺五加注射液静脉点滴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 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中药.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 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 2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抗衰合剂”与地高辛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4例,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74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以《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为根据[1]。治疗组40例,男28例,女1...  相似文献   

7.
王平军 《光明中医》2012,27(7):1470-1471
目的 研究观察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寻找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整理我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8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患者所使用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非常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在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治疗时,可以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2例 )与对照组 (53例 ),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合以温阳益气、泻肺利水中药,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以及心功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CHF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临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主要采用西药洋地黄类制剂。但此药个体差异大,容易中毒。1987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CHF,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仕俊 《光明中医》2011,26(2):341-342
笔者于2007年1月~2009年1月对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陈辉 《中国中医急症》2012,(10):1670-167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54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8例单纯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更好地改善心脏功能和临床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院心内科2004-2007年对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利尿、扩血管、强心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强心汤口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44例,两组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依那普利、替米沙坦、安体舒通、地高辛等,治疗组加用益心通脉汤,两组均10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5%,对照组7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提高心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未出现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相比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邢小阳 《山西中医》2004,20(3):24-2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6 8例 ,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加用新生脉汤。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 6例 ,显效 15例 ,有效 11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为 88.89% (95 % CI=73.7%~ 96 .9% ) ;对照组临床痊愈 3例 ,显效 11例 ,有效 8例 ,无效 10例 ,总有效率为 6 8.75 %(95 % CI=5 0 .0 %~ 83.9% )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u =2 .2 2 85 ,P =0 .0 2 6 3)。在改善 SV、EF方面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新生脉汤配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其收益为 OR=0 .2 8(95 % CI=0 .0 8~0 .99) ,NNT=5 (95 % CI=2 .5 4~ 112 .36 )。  相似文献   

17.
王琳 《山西中医》2011,27(5):23-24
目的:观察益心通脉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常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安体舒通、地高辛等。治疗组4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通脉汤治疗。10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95%C I=79.3%~88.9%),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8%(95%C I=57.7%~98.9%),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328 7,P=0.184 0),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提高临床疗效,其收益为OR=0.25(95%C I=0.06~1.05),NNT=6(95%C I=3.0~400.0)。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综合征。我科于1998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各种病因引起的CHF 6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并与单纯西医治疗作对照,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住院患者,选择心功能(NYHA)Ⅲ~Ⅳ级的C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60~80岁,平均67.5岁;其中冠心病16例,高心病7例,肺心病5例,风心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68.5岁;其中冠心病14例,高心病9例,肺心病5例,…  相似文献   

20.
近10a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