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农村儿童家庭及住宅附近环境安全隐患现状,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整群抽取崇仁县3个乡(镇),对所抽取乡(镇)的2 918户儿童家庭环境及住宅附近环境安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及现场观察. [结果]0~6岁儿童伤害发生率为21.86%,伤害发生在家中占50.48%,住宅附近的占38.25%,幼托机构的占11.27%.13项儿童家庭及住宅附近环境安全隐患调查指标,有10项安全隐患百分率高于60%. [结论]农村儿童家庭及住宅附近环境安全隐患严重,加强儿童伤害家庭危险因素排查及对儿童及看护人进行儿童安全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农村儿童伤害综合性干预效果。方法整群抽取干预县3个乡(镇)3 834名学龄前儿童、2946名儿童看护人和667名学龄儿童,于2007年9月—2010年8月实施为期3年的综合性干预,包括发展政策、伤害监测、安全宣传、知识培训、村医入户安全隐患排查等,并对干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0~6岁儿童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率从干预前的21.86%下降到干预后的9.58%;在伤害相关知识的12个指标中,干预后儿童看护人对其中9个指标正确认知的比例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幼龄儿童住所附近有防护的水源比例从干预前的26.69%增加到干预后的75.88%;学校、儿童家庭及住宅附近环境安全隐患状况有效改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干预是预防社区儿童伤害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农村儿童看护人预防儿童伤害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整群抽取干预县3个乡(镇),2007年7—8月对所抽取乡(镇)2996名0-6岁儿童看护人开展伤害相关知识及儿童家庭与住宅附近环境安全隐患的基线调查。2007年10月—2010年6月,根据基线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2010年7月随机抽取308名0-6岁儿童看护人及对其住宅附近环境开展干预效果调查。结果在伤害相关知识的12个指标中,干预后儿童看护人对其中9个指标正确认知的比例比干预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儿童家庭及住宅附近环境安全隐患状况的11个指标中,干预后有10个指标的比例降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儿童看护人的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提高其对于儿童安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减少儿童家庭及住宅附近环境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湖区和山区儿童伤害发生率和伤害类型的差异,为制定不同地形儿童伤害干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三阶段、分层、整群、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人口概率法,抽取九江市12个县(市、区)的10675名0~17岁儿童,进行伤害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10675名0~17岁儿童1a内共发生伤害676例,伤害发生率为6.33%,其中男、女童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率分别为3.83%和9.11%.女童高于男童(X2=121.35,P<0.001).0~17岁儿童致死性伤害发生率(伤害死亡率)为109.16/10万.湖区儿童伤害发生率为7.56%,高于山区儿童(4.8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2.05,P<0.01).湖区儿童跌伤、烧烫伤和钝器伤的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61%,0.62%和0.59%,均高于山区儿童(X2值分别为22.45,7.29和13.59,P<0.05).湖区儿童在家中、学校和人行道的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67%,1.62%和0.78%,高于山儿童(X2值分别为10.47,13.74,5.88,P<0.05).结论 湖区的地貌、环境比山区更易造成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抚州市儿童伤害的流行水平和分布特征。方法于2005年9—11月,采用分层整群、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样本覆盖抚州市11个县(区)22个乡(镇、办事处)44个行政村(居委会)的8800户家庭,调查家庭成员30214人,其中0~17岁儿童8405人。对伤害的相关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0~17岁儿童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率为6.38%,各年龄组中以5~9岁组最高,达7.90%;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前3位伤害类型依次为动物致伤、跌伤和道路交通伤。1~17岁儿童中发生致死性伤害6例,其中溺水5例,占83.3%,是儿童伤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结论伤害已成为严重威胁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应尽早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儿童伤害干预措施,以保障儿童的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6.
张岚  戴馨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111-1113
目的 了解湖北省儿童伤害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儿童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湖北省10个市、县的0~14岁儿童家长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儿童10 688名,城市5 894名,农村4 794名.儿童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率为19.0%,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OR=1.28),农村高于城市(OR=2.58).6~11岁组的伤害率最高(23.7%),0~2岁组的伤害率最低(5.5%).前3位伤害类型依次为跌倒/坠落(45.2%)、烧烫伤(9.5%)和动物伤(9.5%).79.6%为轻度损伤,40.1%的伤害发生在家里/宿舍.男性、家庭人口数多、居室热水等摆放不合理、母亲无工作的儿童更易发生伤害.结论 湖北省0~14岁儿童伤害情况较为严重,儿童自身的因素和家庭环境的因素对儿童伤害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东省学龄前儿童非致死性伤害的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明确伤害干预的重点。方法 于2 0 0 3年10月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大城市、中小城市、1类农村、2类农村各3个市(区) /县采用统一调查表、入户调查的方式,对所抽取的调查户中所有6岁以下儿童过去一年内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学龄前儿童10 5 8名,其中男童5 94名,女童4 6 4名,共有197名儿童发生伤害2 5 7次,伤害发生率为18 6 2 % ,次数发生率为2 4 2 9% ,男女发生率分别为2 0 7%和15 9% ,男性高于女性(P <0 0 5 ) ,不同类型地区之间、不同年龄组之间伤害发生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 1) ,发生伤害的儿童中有2 1 3%一年内发生2次及以上的伤害,伤害的前四位原因为跌倒/坠落、碰撞/挤压、割伤/刺伤和热/火烫伤,80 2 %的伤害发生在家中,主要伤及头面部以及下肢。19 8%的伤害需门诊处理和住院治疗,伤害的次均直接费用为196 7元。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1类农村和中小城市以及家庭人均年收入高为伤害的危险因素。结论 广东省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率较高,已成为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应加强对儿童家长以及托幼机构人员定期的健康教育,促使他们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以及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长沙市城区0~6岁儿童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及监管人对儿童伤害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沙市城区6所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5所幼儿园1903名0~6岁儿童,采用问卷调查儿童1年内伤害发生和监管人接触伤害预防知识的情况。结果最近1年内0~6岁儿童伤害发生率为15.50%,61.6%的监管人接触过伤害预防知识。儿童年龄(OR=3.806,P<0.001)、横冲直撞行为(OR=1.339,P=0.010)、家庭常住人口数(OR=0.721,P=0.016)、家长密切监管可以防止儿童受伤的认知(OR=0.691,P=0.019)是长沙市城区0~6岁儿童伤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长沙市城区0~6岁儿童伤害发生率较高,需加强对儿童监管人的健康教育从而降低儿童伤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深圳市儿童致死性伤害发生情况,为进一步预防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2-2015年深圳市全人口中的活产且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伤害死亡情况,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5年深圳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41‰;致死性伤害死亡率为0.68‰;致死性伤害死亡人数占5岁以下儿童总死亡的19.94%。1岁以下儿童中伤害死亡占总死亡的10.81%。1~4岁儿童中伤害死亡占总死亡的45.53%。<1岁以下儿童中伤害以窒息(死亡率20.84/10万)为主。1~4岁儿童中以道路交通伤害(126例,死亡率15.09/10万),跌落(75例,死亡率8.98/10万),溺水(67例,死亡率8.02/10万)为主。结论致死性伤害的发生仍然较突出,不同年龄段的致死性伤害发生情况与伤害类型各不相同,应针对性进行预防及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山区留守儿童看护人麻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麻疹相关健康知识宣传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随机抽取10个镇,每个镇按照距镇政府所在地近、中、远距离随机抽取3个村,每个村连续调查10户7岁以下留守儿童看护人,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入户对儿童看护人及接种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00名儿童看护人,看护人麻疹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4.6%,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为73.5%,看护人信息获取途径以接种医生为主(95.7%)。低学历是影响看护人麻疹相关知识知晓的危险因素(OR=0.26,95%CI:0.11~0.76),看护人为汉族系保护因素(OR=2.27,95%CI:1.34~3.84)。结论留守儿童看护人麻疹相关知识知晓率低,需加强对接种医生麻疹相关知识、宣传技能的培训,以及留守儿童看护人特别是低学历、少数民族者的麻疹相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