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患者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44~75岁,平均(57.2±6.7)岁。其中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8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12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5例。以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复查颈椎X线、CT,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C5节段椎管矢状径,计算椎管扩大率,评价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165.5±35.6)min;术中出血量为(325.0±75.1)ml。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7.3±3.8)个月。术前JOA评分为9.3±1.1;术后6个月为14.7±2.1(t=4.12,P<0.05),JOA改善率为(64.5±10.2)%。术后随访X线片及CT示椎管扩大满意,门轴侧均骨性愈合,均未见椎板塌陷和再关门现象,术前C5节段椎管矢状径为(9.0±1.5)mm,术后6个月为(14.3±2.0)mm(t=7.61,P<0.05),椎管扩大率为(67.6±11.8)%。结论: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应用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是安全有效的,在抬起椎板获得即刻稳定的同时,可以恢复椎管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评价微型钛板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2年2月,观察4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行微型钛板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对比术前及术后JOA评分,在CT上测量C5节段椎管术前、术后6个月的矢状径,计算椎管扩大率[(术后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100%],观察单开门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6~24个月)。术前平均JOA评分8.2分,术后平均JOA评分14.8分。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为8.6±1.1 mm,术后6个月为16.1±0.9 mm,椎管扩大率为(74.3±14.4)%。术后6个月,可以观察到单开门门轴侧骨融合,无螺钉松动及再“关门”现象。结论〓微型钛板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满意,防止再关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9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7例,年龄21~68岁,平均56.2±9.8岁。MRI显示3个节段狭窄12例,4个节段狭窄29例,5个节段狭窄18例。以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及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ysfunction index,NDI)评价患者的疼痛及功能变化情况;术后复查颈椎X线、CT及MRI,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颈椎X线片上测量C2~C7夹角、颈椎活动度(ROM),在颈椎三维CT上测量椎管矢状径及椎管横截面积,计算椎管扩大率[(术后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100%],评价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142.2±18.1min,术中出血量为264.5±50.5ml,术后引流量为252.3±28.6ml,住院日为7.2±0.7d。在术后随访过程中,15例出现了颈后部轴性疼痛症状,按照VAS评分,13例为轻度疼痛,2例为中度疼痛,所有患者颈部轴性疼痛症状均于术后1年内消失。1例术后第3天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经2周保守治疗症状明显缓解,于术后12周时症状完全消失。随访48~72个月,平均60.5±2.7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5±0.5分,末次随访为15.4±1.3分,改善率为(77.1±5.2)%。术前平均VAS评分为3.9±0.4分,末次随访时为1.3±0.6分。术前平均NDI为20.3±5.4,末次随访时为6.5±1.8。影像学复查示术后随访期间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完全解除,椎管矢状径平均值术前为9.7±0.9mm,末次随访时为16.8±1.2mm,椎管扩大率为(67.6±13.9)%,椎管矢状面积术前为128.1±13.5mm~2,末次随访时为318.3±34.3mm2。末次随访时颈椎ROM值较术前减少9.6°±2.4°,手术前与术后随访期间C2~C7夹角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门轴侧均达骨性愈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关门及神经损害症状加重的情况。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中期临床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4例,采用Centerpiece钛板固定椎板)和对照组(24例,采用丝线悬吊固定椎板)。记录颈椎管矢状径和颈椎管横截面积,采用JOA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两组颈椎管矢状径、颈椎管横截面积、JOA评分:术后2、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与术后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对维持椎管扩大的效果优于丝线悬吊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结合Centerpiece钛板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2012年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脊柱科应用颈椎单开门治疗的颈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资料30例,其中Centerpiece钛板固定16例(钛板组),传统丝线悬吊14例(悬吊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活动度、颈椎椎管矢状径、颈椎椎管横截面积。比较术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开门角度的变化。结果经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2组术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颈椎活动度术前与术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椎管矢状径、开门角度及椎管横截面积在末次随访与术后2个月比较中,钛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悬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结合Centerpiece钛板固定可良好保持开门椎板的稳定状态,维持开门角度以扩大椎管的容积,而传统丝线悬吊组椎板的稳定性在随访期内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25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以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检查评价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为(120±25)min;术中出血量为(675±105)ml.术后1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经3周保守治疗症状逐渐消失.25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JOA评分术前为(9.4±1.0)分,术后6个月为(14.6±1.3)分,JOA改善率为(68.2±9.2)%.X线片及CT示椎管扩大满意,门轴侧均骨性愈合,均未见椎板塌陷和再关门现象.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为(9.2±1.0)mm,术后6个月为(14.5±1.2)mm,椎管扩大率为(57.6±13.8)%.结论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在抬起椎板获得即刻稳定的同时,可以恢复椎管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微型钢板应用于42例患者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25例为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5例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12例为长节段后纵韧带骨化。对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的JOA评分及椎管矢状径进行评价。结果 JOA评分:术前为7.3分±2.8分,术后2周为13.4分±3.4分,平均提高6.1分±2.3分,缓解率为62%±25%。椎管矢状径:术前为9.5 mm±1.8 mm,术后为19.8 mm±2.6 mm。术后JOA评分、椎管矢状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后1个月X线片均显示手术节段未发生关门现象,稳定性良好。结论微型钢板在颈椎管狭窄后路手术中可防止再关门、减少轴性疼痛、防止铰链侧椎板断裂后断端插入椎管的危险,患者能早期下地活动,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Centerpiece钛板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自2010-03-2011-12采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34例颈椎疾患。结果 手术时间为(140±15)min,术中出血量为(275±25)ml。所有患者获得随访8-18个月,平均8.5个月,1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1例出现螺钉松动,5例出现轴性症状。术前JOA评分为(9.8±2.9)分,末次随访时为(15.3±1.1)分,改善率达(65.4±9.3)%。影像学复查示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10.4±1.5)mm,末次随访时为(15.6±1.4)mm,椎管扩大率为(68.3±8.9)%。C5节段脊髓后移(3.13±1.82)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Cobb角术前为(13.1±1.6)°,末次随访时为(11.3±1.8)°,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nterpiece钛板应用于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安全有效,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8—2014-03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的2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结果本组平均随访13.7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4.6±2.4)分,神经功能改善率(73.0±7.6)%。术后3 d复查颈椎MRI提示颈椎椎管明显扩大,颈髓压迫解除;颈椎三维CT检查未见单开门椎板塌陷以及椎板"再关门"颈髓受压的发生。铰链侧骨折缝隙消失时间为(5.7±1.2)个月,27例均达到骨性融合。术后3 d及术后6个月C5椎管矢状径无变化,均为(16.3±1.1)mm,椎管扩大率为(73.4±10.2)%。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稳定的力学特点,可提供较稳定的固定,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enterpiece颈后路内固定系统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22例,按照(JOA)17分评分法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X线、CT及MRI等观察脊髓减压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椎管矢状径增加,椎管横截面面积明显扩大,脊髓膨隆良好;铰链侧全部骨性融合,无“关门”现象;无颈椎节段不稳及颈椎曲度改变;术前JOA评分5~15(10.18±2.67)分;术后7~17(13.18±2.75)分,平均改善率45.86%。结论:Centerpiece颈后路内固定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在开门的同时,颈椎可以获得即刻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Centerpiece钛板组(18例)及传统组(21例),治疗前后行JOA评分,比较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率、椎管扩大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前两组年龄、JOA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9±25)min和(111±23)min,无显著性差异(P>0.05);Centerpiece钛板组椎管扩大率(61%±21%)明显高于传统组(40%±17%)(P<0.05)。术后3个月、12个月两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但术后3个月两组间JO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个月Centerpiece钛板组JOA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3~6个月进行CT示门轴侧沟槽达到骨性融合。两组均未发生再关门现象;Centerpiece钛板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Vertex钉棒系统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临床应用价值及近期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0年1月,对28例颈椎疾病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开门侧应用侧块螺钉(Vertex钉棒系统)固定,对侧掀开椎板用棘突椎板螺钉(Vertex钉棒系统)固定。男16例,女12例;年龄42~77岁,平均61.3岁。脊髓型颈椎病15例,后纵韧带骨化症5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8例。病程2个月~11年。手术开门减压节段均为C3~7。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17分法评定神经功能,并进行颈椎曲度及椎板开门角度测量。结果手术时间为(142.5±22.8)min,术中出血量为(288.2±55.1)mL。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25个月,平均22个月。术后1周及1年CT示所有患者均无再关门现象,钉棒系统位置良好,无松动、拔出和断裂;术后1年门轴侧骨性融合率为89.3%(25/28)。术后1周及1年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29.5%±15.0%和64.9%±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10,P=0.0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C5神经根麻痹现象。术前、术后1周及1年的颈椎曲度分别为(24.29±5.04)、(23.89±3.57)、(23.41±3.35)°,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1年椎板开门角度分别为(27.90±4.74)°和(28.07±4.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6,P=0.862)。结论 Vertex钉棒系统可以有效防止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再关门,减少颈椎曲度的丢失,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单侧侧块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颈椎伤病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利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单侧侧块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颈椎伤病患者16例,手术减压节段包括C3~53个节段2例,C3~64个节段5例,C3~75个节段9例。手术方式均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门轴侧行侧块螺钉钢板内固定,并大量植骨。结果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脊髓、神经根及血管副损伤。全部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术后3个月时JOA评分从术前的7.9分提高到13.1分。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物移位断裂及椎板再关门现象,门轴侧骨折处骨质融合。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单侧侧块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颈椎伤病疗效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在椎管扩大成形获得即刻稳定的同时,提高植骨融合率,减少后凸畸形及失稳的发生率,减少椎板再关门现象。  相似文献   

14.
颈椎椎板成形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的并发症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1年7月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的33例颈椎管狭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于术前、术后1、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及JOA评分,并按症状改善率进行疗效评估,统计疗效的优良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33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对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结果:33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0.3个月.根据JOA改善率得出术后6个月疗效优良率为78.8%,并发症发生率18.2%.其中2例患者出现轴性症状,侧块螺钉拔脱1例,脑脊液漏并术口开裂2例,出现神经根麻痹1例.其并发症发生与手术设计及操作、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善程度、术后管理、患者术后的配合密切相关.结论:单开门椎板成形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疗效良好,轴性痛发生率低,但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重视术前检查及准备,手术中仔细操作,加强术后管理及患者配合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HFG)和可吸收明胶海绵(GS)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患者83例,根据患者术中使用不同止血材料分两组:HFG组41例,男30例,女11例;年龄29~81岁,平均(55.6±11.6)岁;其中14例为单纯颈椎管狭窄症,9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18例合并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GS组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36~78岁,平均(55.4±11.1)岁;其中12例为单纯颈椎管狭窄症,10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20例合并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结果:HFG组和GS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37.2±30.0)、(154.8±33.5)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6.1±74.6)、(242.9±120.7)ml(P0.001);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12.1±67.6)、(303.3±115.5)ml(P0.001)。HFG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GS组。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切口急性血肿及其他止血相关并发症。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HFG操作简单,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是一种安全并且效果优于传统止血方式的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颈脊髓前方无局限性压迫、颈椎不稳定的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06--2011-03纳入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44例。包括脊髓中央综合征26例,前脊髓损伤综合征12例,Brown-Sequard综合征4例,其他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获12—60个月随访40例,平均(25.2±17.6)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脊髓功能评分改善率为68.5%;但双上肢功能恢复较差,出现双手不同程度肌肉萎缩5例;X线片检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良好,无断钉、断棒及颈椎失稳;CT检查显示螺钉位置良好,椎管扩大成形满意,无门轴断裂及再关门。结论颈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颈脊髓前方无局限性压迫、颈椎不稳定的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颈椎管狭窄合并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采用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合并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30例,男19例,女11例,常规C3-C7减压,棘突打孔10号线固定在门轴侧侧块关节囊上12例,门轴侧C3、C5、C7侧块螺钉固定悬吊椎板18例,术前和术后通过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17分法)评估临床疗效。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6个月,平均25个月。按照JOA评分:优8例,良14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73.33%(22/30)。其中3例术后3个月内发生C4或C5神经根麻痹,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在2年内因疗效不佳再行前路手术。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合并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简单、有效可行的方法,尤其适应于老年人。  相似文献   

18.
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探讨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应用上述术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1例,男16例,女5例,平均年龄49岁,临床疗效采用JOA进行评分。结果:平均随访2年6个月,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76.3%,无一例发生再关门现象或颈椎反曲畸形。结论:单开门棘突重建椎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较好,棘突重建是防止颈椎不稳及反曲畸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