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MC条件下两阶段供应商生产计划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定制(MC)的成功实施和推广,不仅需要面向大规模定制的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而且需要供应链上下游成员的密切配合。以实施大规模定制的制造商为背景,研究其订单分离点产出所拉动的供应商供货计划;运用延迟制造的思想,提出两阶段供应商生产模式;并在同时考虑交货期与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建立了第二阶段的主生产计划优化模型,给出了数据实例。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国际供应链中制造商的多阶段最优订购策略,建立了制造商的随机净现金流模型.模型中假设该供应链由不同国家的单制造商和单供应商组成,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通过数量柔性契约确定供给关系,汇率波动服从几何布朗运动,制造商对其客户可缺货.用二项式网格方法求解该模型,即可求得各阶段的最优订购策略.求解的效率与订购的阶段数以及各阶段可行解集合的大小正相关.用算例验证了该模型及求解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库存成本占物流系统总成本的较大比例,采用科学库存策略,维持合理的库存量,可有效控制库存运作成本。通过对多产品库存系统的仿真来研究多产品库存策略决策变量的取值,采用Extendsim软件对多产品(s,S)库存系统进行仿真,建立由数据存储、顾客需求处理、查询与订货处理及数据计算4部分构成的仿真模型,采用软件内置Optimizer模块对模型进行优化,得到多产品库存策略的最优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煤炭市场的变化需求,满足高效的运输目标,本文提出基于准时制(Just intime)班列开行方案的运输成本+库存成本最小的模型,结合需求方煤炭的资源消耗与开行班列直达关系,确定不同关系下的煤炭需求方库存成本;以重载铁路包神铁路运煤线路为实例,构建煤炭需求方库存成本与直达列车开行方案,求得最小运输库存成本;对比开行准时制班列与非准时制班列条件下的总成本,结果表明基于准时制班列的运输能有效降低物流总成本,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5.
具有模糊提前期内需求的库存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具有模糊提前期内需求的库存管理问题,针对采用(Q,r)库存策略的单类物品库存系统,基于模糊理论建立了提前期内需求为三角模糊数的最优订货批量模型,并用模糊数的期望值法求得提前期内需求的期望值以及重心法解模糊化求得模糊期望缺货量,从而确定最佳订货点和最优订购批量,使得年库存总成本最小.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以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设定最佳库存量,解决制造业生产中需求的不确定性,减少零部件缺货损失,通过对比存储费用和缺货费用,在确定最优库存策略的情况下,构建离散型需求的制造企业零部件多周期随机库存模型,推导出确定最佳库存量累计概率临界值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给出连续型需求的多周期随机库存模型和订货时的最佳库存量策略。研究表明:两种模型均可防止因订货期内需求量增长和到货延误而引起的缺货,达到优化库存、降低库存总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节点多层次多功能的供应链管理中整体效益亟待提高的问题,结合某连锁超市的单一供应商、多分销中心、多零售店所构成二级分销网络,建立以系统总成本和供货时间为目标的多目标选址-库存-路径问题(location-inventory-routing?problem,LIRP)集成规划模型. 利用线性加权法将其转化为单目标规划模型,提出遗传算法和节约里程法相结合的两阶段启发式算法并求解模型,第1阶段用遗传算法求解选址-库存问题,第2阶段用节约里程算法求解车辆路径规划问题. 并结合某连锁超市实例,对不同总成本权重下的不同决策方案的分销网络进行LIRP集成优化,优化后的系统方案比原文献的总里程减少了3 606.9 km,系统总成本减小了6 526.2 元,缺货成本降低了124.6 元,只有19.7元,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铁路装车地直达列车的大宗原材料供应方式,研究生产企业库存优化问题.结合企业特定产品日销量的概率分布、产量盈亏平衡点、流水线设计能力等确定库存的随机输出量,依据装车地直达列车运行图的列车到达时刻及卸货量作为库存的输入量及输入时点.采用基于时间步长法的系统仿真方法获得原材料采购环节的库存优化策略,综合原材料库存持有成本、批量折扣成本、订货固定成本,以及缺货成本建立仿真模型.利用MATLAB编程获得特定算例的仿真最优解,模拟结果表明,订货量、直达列车发车间隔是左右库存仿真映像优化水平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9.
时间已成为供应链敏捷运作的瓶颈要素。在供应商和分销商供应链上下游的Stackelberg模型中,本文构建了基于可变交货期的供应链决策模型。通过对供应链决策模型的计算,分析了考虑压缩交货期费用分担和延迟交货惩罚对交货期、订货量、供应链成本的影响,认为在供应商和分销商中存在最优的交货期和订货批量,可得到供应链最优的决策。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优化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决策,从而为规划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库存是保证供应链功能合理的一个必要步骤,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是一种比较常见方法,它能有效避免需求放大,实施VMI能够降低供应链的整体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本文通过对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下单一制造商、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供需双方和整个供应链的总收益构成的分析,建立了使供应链收益最大的库存控制模型。并对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下零售商总需求为常数和为函数的两种情况建立模型,并利用迭代的方法求解需求为函数时的算例。通过调节零售商采购价格的激励机制,调节供应链中供求双方的收益。  相似文献   

11.
胡媛 《交通标准化》2009,(24):104-107
突发事件的发生会导致生产成本发生变化,扰乱供应链的协调。而依靠数量折扣契约可以恢复供应链的协调。为此,应研究在线性需求关系下两级供应链的两个主要阶段,即第一个阶段没有突发事件发生,第二个阶段突发事件发生并导致生产成本发生变化的情况,并就集权和分权的供应链如何有效的调整批发定价策略以协调变化后的环境给出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铁快运运输速度快和生鲜农产品易发生质量损耗的特性,建立高铁快运背景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最优订货决策模型.运用指数函数模型刻画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随运输时间的衰减关系;鉴于高铁快运和普通运输在单位运输费用和运输时间上的差异,在供应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两种决策模式下,定量化分析供应链主导者选择高铁快运的必要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高铁快运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存在最优的订货策略;供应商比零售商受高铁快运的单位运输费用影响更大;供应链最大化期望利润是关于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参数和价格弹性指数的单调减函数.   相似文献   

13.
考虑政府采取碳税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两种碳排放政策,基于供应链视角,构建港口与航运企业减排博弈模型,系统分析港航企业减排策略选择和政府碳排放政策选择问题。结果表明:当航运企业减排成本小于港口协助减排成本时,港航企业选择分散决策减排力度最优;反之,选择集中决策减排力度最优。在集中决策情形下,港航供应链减排力度与航运企业减排成本和港口协助减排成本成反比,和市场容量成正比;在分散决策情形下,港口协助减排成本不会影响港航供应链减排力度。在碳定价较低时,港航企业选择分散决策定价最优,选择集中决策利润最优;在碳定价较高时,则相反。无论政府采取何种碳排放政策,港航企业选择集中决策并且政府对港口减排进行补贴,会使港航供应链整体利润与减排力度同时达到最优。在未来碳定价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政府采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推动港航企业减排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不确定风险对物流资源整合的影响,以整个港口供应链为视角,综合考虑物流服务需求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港口企业,构建不确定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从港口供应链整体角度出发,以整合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在给定决策者对于节点中断和需求不确定风险的置信水平下,优化链上多港口对上下游企业的整合策略;下层模型从港口供应链企业节点角度出发,以运输需求方总成本最小为目标,优化整合策略下的均衡货流量。设计混合遗传算法求解案例。案例结果表明:在遭遇风险的情况下,物流服务供应商参与港口整合相较于不参加,链条整体可以获得收益更大;依据决策者对于两种风险置信水平的不同,链上各个港口的整合策略将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且节点中断风险对港口供应链收益情况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中的企业合作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评价供应链绩效的供应链企业合作强度的新概念.影响企业间合作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供应链中企业的竞争力和合作企业之间的合作阻力系数.假设企业合作强度与企业竞争力成正比,与企业合作阻力系数成反比,构建了企业合作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供应链相邻节点企业之间和企业整体合作强度的计算模型.计算模型中考虑了综合收益和综合成本两个参数,并分别针对整个合作过程提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设计供应链网络主要考虑满足外部客户需求最大化和网络总体效用的最大化,其目的是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从而制定符合实际的生产分销策略。为了解决复杂供应链网络设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多阶段数学算法模型,该方法是基于遗传算法、层次分析法、多属性效用理论、以同时满足供应商和客户在网络各个层级上的需求。最后,应用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所列举的案例,并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中,分别分析了供应商和零售商以及系统的成本,建立非对称成本信息下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协调策略模型,使供应链中各成员说真话的同时系统的成本也实现最优,最后,经过数值分析证明了协调策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以降低供应链总作业成本和总作业时间为目标,研究一种选择物流企业联盟伙伴来构建供应链的有效方法。供应链由多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的企业的性质不同。首先应用AHP方法结合DEA方法对供应链各环节的不同企业进行有效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初选出少量企业;最后以降低供应链物流总成本和运作时间为目标,应用机会约束规划选出各环节最佳物流企业组建供应链。方法应用于选择物流企业组建供应链可以有效降低供应链作业时间和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际供应与分销网络中流程提前期的较大不确定性,提出了码头系统与供应链相结合的多Agent策略协调框架,建立了基于策略提前期的循环优化决策模型.在对供应链响应性有不同要求的情况下,对国际供应链节点码头前方作业系统平均流程时间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调节国际供应链补货提前期的波动范围,以驱动供应链时间和成本两方面绩效目标的权衡优化.采用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以一个集装箱码头采取面向供应链策略的计划决策过程为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决策模式可增强码头策略计划与时间敏感型供应链整体目标的协同效应;虽然调节提前期波动区间码头需要付出较大的作业均衡成本,但获得的时间目标确定性会明显改善供应网络总体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